第四百九八章 乘船江左 救下朱齡

李佑一開始並不知道朱齡是爲什麼受傷,現在聽宇文勝男說朱齡是爲了救一名孩子被山匪砍了一刀,跟着才臥病不起的時候,李佑也是微微有些吃驚的。

“朱夫人...朱齡是爲了保護孩子,所以被山匪砍了一刀?”李佑看着宇文勝男問道。

“是的...!”宇文勝男此時的眼淚也從眼眶之中流了出來:“我兒朱齡一心爲大唐效忠,一心爲百姓謀福祉,他是大唐的好臣子,更是百姓的守護神。

殿下如果不信,可以前往朱齡的軍隊調查,可以去江左向百姓們詢問。

殿下...老婦人求求你,給我兒一條生路,我兒只有沖喜這一條路可以走了,他才只有二十歲,他連子嗣都沒有,他將自己的一切都給了大唐,都給了江左的百姓。

他不應該得到這樣的下場呀。”

“哎...!”李佑一聲嘆息:“朱夫人,本王理解你的心情,本王也很欽佩朱校尉爲大唐和大唐百姓所做的一切,可是沖喜是不對的。

病了就要找醫師看,沖喜不但無法治癒朱校尉,反而會害了一位女子,得不償失呀....!”

“殿下...。”宇文勝男一下跪到了李佑的面前:“醫師已經請了不下十位,全部束手無策,江左朱家已經無能爲力了,只有沖喜,如果真的傷害了崔家娘子,宇文勝男願意一命賠一命。”

跟着就見宇文勝難一磕到底,宇隨後哭的的是泣不成聲。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李佑看到這個場景,身不由己的念出了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詩《遊子吟》...這首詩曾受到蘇軾的高度評價:“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

就是說孟郊是從心肝肺腑寫出的。正是因爲情感源於詩人的心靈深處,才引起了代代人的共鳴,成了中國人形容母愛,表達母愛最經典的詩句。

李佑這個時候念出來,也符合了宇文勝男對自己長子朱齡的母愛,一邊的徐意大伯和徐年更是驚爲天人,誰也沒有想到,李佑脫口而出的一首詩句居然如此的璀璨奪目。

不過,就在衆人沒有驚訝結束的時候,李佑卻將宇文勝男扶起道:“本王略微通些醫術,本王和你去看看,如果本王不行,那麼本王就在朱家爲朱校尉祈福。

如果沖喜有用,那本王的祈福也一定有用。”

“殿下...宇文勝男感激不盡呀...!”宇文勝男大哭不已。

..............................

江左就是江東...指長江以東地區,三國兩晉開始江東以文化繁榮、經濟富庶著稱,至唐以後逐漸被江南的概念取代。

江左朱家的所在的地方就是丹陽郡...就是現在的安徽滁州,轄區包括今安徽省宣城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黃山市,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句容市、常州市溧陽市,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及以西、湖州市安吉縣,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

嘿嘿,大家都小看了安徽滁州吧...事實上安徽滁州一直從古代開始都是都城,只是現代之後,地理位置的不行,只能變成了三線小城。

這裡和大家說個江蘇和安徽的事情,其實從古代開始,江蘇和安徽就是一體的,那個時候叫江南,公元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長達200多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將首都選在了南京,但作爲一個安徽人,朱元璋對自己的老家鳳陽格外照顧。因此,安徽和江蘇大部分地區屬於直轄區,也就是直隸地區。但是朱元璋去世之後,其子朱棣造反成功。

爲了方便自己統治,朱棣將首都遷移到了北京。就這樣,明朝在名義上有兩個首都,這邊是南京與北京。河北地區被稱爲北直隸,而江蘇、安徽地區則被稱爲南直隸。

終明朝一朝,一直延續這個模式。請注意,南直隸地區是明朝的財政中心、賦稅重地,這一地區的經濟實力十分強悍。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20多萬軍隊攻入了北京,明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可是李自成也並沒有高興太長時間,隨後不久,多爾袞便率領滿洲八旗入關,確立了清朝的統治。

清廷與南明政權反覆拉鋸,經過幾輪折騰以後,清廷最終統一了全國。

清朝的首都是北京,因此北直隸改稱爲直隸。至於南直隸則被改爲了江南省,不得不說,這是清朝的第一大省。

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是全國第一,在清朝站穩腳跟之後,便開始考慮分割這個全國大省。

江南省經濟十分富庶,再加上遺老遺少們的支持,如果出現強悍的牛人,完全有機會割據江南。爲了防患於未然,清朝決定對江南省進行分割。

不過這需要一步步來,不能操之過急。在公元1661年,清朝設立了江南左右兩位布政使,這就是分化江南省的開始。

其他省份都是隻有一個布政使,清朝此舉的行爲非常明顯。到了1667年,清朝感覺時機一到,正式將江南省一分爲二。

這也是爲什麼疫情期間,我們看到南京的尷尬,江蘇十三太保,一個人一駕飛機運送物資前往武漢,南京這位老大哥一位弟弟都帶不動,但是南京忠實小弟卻是安徽的蕪湖,馬鞍山和滁州,現在南京還搞了一個都市圈,但是江蘇城市寥寥無幾,反而安徽城市死心塌地的跟着,爲什麼會這樣,最大的意義,就是分化原來的江南道。

不管是清朝,民國還有現在...都是爲了分化這個強大的江南省。

乘船而下...不到兩天的時候,李佑就到達了丹陽郡,第一時間去看了朱齡,此時的朱齡已經開始發起了高燒,可以說危在旦夕。

而經過了李佑的檢查,朱齡一直昏迷不醒的原因就是刀口太大,沒有得到有效的及時的醫治,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古代受了刀傷,第一種治療方式,簡單清理、包紮;由於醫術還無法達到縫合,後期如果不發生感染,即可存活;如果傷口創面大,後期肯定感染,感染後引發的高燒會造成壞死症狀,這種,幾乎判定死亡了,存活下來的概率極低。

第二種治療方式,簡單清理、包紮、烙鐵;這種方式是用在將領身上,普通士兵是無暇用烙鐵燙焦傷口,爲什麼?第一,士兵衆多,無將領重要;第二,洛鐵不是一般漢子能承受得了,這種方式簡單粗暴,但傷害性太大,多數人意志不夠堅定,往往使用烙鐵還沒達到效果,就已經死亡。

朱齡的刀傷傷口很大,要不是朱家有錢,用藥一直保着,換成其他的士兵的話,其實早就死了,李佑看了看已經化膿的傷口,嘴角微微抽動道:“傷口感染了,現在已經發高燒了,不過,別擔心,不是什麼大病,只要本王了,就一定不會讓他死。”

說完,李佑就對肖寶兒道:“急救箱拿來...!”

肖寶兒連忙給李佑將一個急救箱給拿了出來,隨後李佑從急救箱之中拿出針管和一針抗生素,現在吃藥已經不太有用了,先必須打一針抗生素,來消滅感染細菌。

看着李佑拿出一根奇怪的東西,朱家人雖然詫異,但是卻並沒有阻止,因爲現在就是死馬當活馬醫,還有什麼比現在的情況更慘。

一針打完,李佑開始給朱齡掛起了水,然後處理了朱齡化膿的傷口,小心翼翼的用線將傷口給縫合了起來,李佑有些無語,自己其實已經早早的將線縫傷口給傳了出來,但是依舊沒有普及,這就十分的無奈的。

主要是現在是古代,消息的傳播實在是太閉塞了,要是能早一點普及的話,朱齡也不用受這麼長的罪,李佑做完這些的一天之後,朱齡就甦醒了過來。

雖然還不能說話,但是可以睜開眼睛,已經讓朱家人對李佑感激涕零了起來,李佑也是很驚訝,藥效怎麼這麼厲害,這麼快就見效了,不過這是好事。

李佑又在江左待了三天,朱齡可以開口說話了,那個時候,李佑又啓程回了汴州,回汴州的時候,李佑的手上還有朱家人給的崔繡孃的聘書,這張聘書就是崔繡孃的一個枷鎖,只要聘書沒有了,那麼崔繡娘就成爲了自由的人。

只是讓李佑苦澀的是,自己剛剛從江左回到了汴州,麻煩的事情又開始了,崔繡孃的爹爹崔長順來了,而崔長順來汴州的原因,就是希望崔繡娘可以自盡。

因爲崔繡孃的謠言已經傳到了崔家,所有的崔家人都開始爲之所恥辱,很多崔家人都說自己走出去都會擡不起頭,崔民幹找到了崔長順,讓崔長順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讓自己的女兒去死,幾乎沒有其他的方法,但是崔長順雖然有百萬個不捨,卻不得不來,因爲在古代,家族的聲譽一定是比個人要大的多。

爲了家族的聲譽,犧牲一個女人的性命,那還真的不算什麼,家族的榮耀高於一切。

.........................................

第六百三四章 武才人和李太子第七百二七章 尉遲恭的無奈第六百五一章 四大貪貨第六百五二章 萬劫不復第四百八一章 李代桃僵 大度胸懷(求訂閱)第二百五六章 周立凱被斬?第一百七六章 十九歲的小唐第七百四三章 完善科舉制度第一百六一章 薰衣草的花田第二百九六章 邵依依:我沒有哥哥第七百零五章 虎賁立威第六百一六章 一首訣別詩 如歸連重生第八十二章 舅甥情深第五百三三章 牝雞之晨 帝后相見第六百九三章 李世民回長安第七百三十章 爲百姓服務第四十七章 老媽第一百七一章 邵秋生告御狀(求訂閱)第二百六七章 男人的嫉妒心第六百八九章 開誠佈公第六百一四章 潘家黃河 騎兵來歷第九十章 吞沒第七百六一章 太妃駕到第四百七八章 繡娘逃婚 江左朱家第二百零九章 崔家娘子崔鏽娘(求訂閱)第六百五八章 李愔是不是傻子第六十四章 八零後的責任第四百五六章 陰妃擔憂 祖孫相見第二百六二章 我們也是孿生兄弟第一百六四章 劉大庚的煩惱第二百一八章 自行車和步人甲第五十七章 暴怒的李明達第四百三九章 隔輩之情 計謀算計第二百七二章 如歸連第三百零七章 太子和魏王之間的勾結第八十七章 袖箭真是好武器第八十六章 六十萬救母子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之物第二百二一章 廝殺開始(萬賞加更)第六百三十章 人頭狗 李佑之怒第一百九一章 小心棖棖(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心宿逆天改命第三百六四章 赴約灰影 熟人相遇第五百七三章 可怕旱災 最大依仗第三百一十章 李佑的又一次穿越第二百八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八章 太宗支持 馬周親至第二百九十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十二章 不願被賜死第三百八三章 學子姚逸 有人殺我(一百月票加更)第四十章 詩魔李佑第八十二章 舅甥情深第四百八一章 李代桃僵 大度胸懷(求訂閱)第七百三九章 你造反了!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第一百九七章 張敬犯過大錯(求訂閱)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第六十二章 地震前的異常第五章 自貶庶民第二十六章 根本不是一路人第二十九章 李佑救兕子第十七章 羊肉串大賣第五十四章 掛像儀式第五百五六章 五位大儒戰柴令武第五百二六章 土豆拿出 長孫敲鼓(三更慶中秋)第四百五四章 李二庇護 衡兒迷路第五百四二章 粘竿處 藍蓮門第五百四一章 用毒高手 兕子鄙夷第六百三七章 李佑三計 糧商不安第三百零八章 李佑破奸計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第七百一九章 登州城的現在第三百三五章 兩害相全取其輕第四十九章 賺錢的日子第一百零八章 李佑的護衛隊第四百二五章 父女之情 李佑李衡(求訂閱)第三百二八章 本王可以救他第五百六三章 教官辱罵 滾出軍營第一百七二章 李世民的難第二百四二章 第一次上朝第五百七七章 宮中秘記 天外仙人(求訂閱)第五百一二章 坦白關係 當塗青山(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一五章 小人之態的高陽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製冰(求訂閱)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一百三三章 人心和仁心第五百零八章 精神疾病 營救太子(三更求訂閱)第七百四八章 水火不容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三十八章 買下半個敦化坊第一百三一章 麻將和麻煩第八百零一章 風揚第五百七七章 宮中秘記 天外仙人(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歡快的兕子第七百二二章 潛火員第六百六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更)第二百三三章 新娘子跳樓(求訂閱)第四百二七章 文明進步 文明倒退(打賞加更)第六百二十章 嶺南逃兵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
第六百三四章 武才人和李太子第七百二七章 尉遲恭的無奈第六百五一章 四大貪貨第六百五二章 萬劫不復第四百八一章 李代桃僵 大度胸懷(求訂閱)第二百五六章 周立凱被斬?第一百七六章 十九歲的小唐第七百四三章 完善科舉制度第一百六一章 薰衣草的花田第二百九六章 邵依依:我沒有哥哥第七百零五章 虎賁立威第六百一六章 一首訣別詩 如歸連重生第八十二章 舅甥情深第五百三三章 牝雞之晨 帝后相見第六百九三章 李世民回長安第七百三十章 爲百姓服務第四十七章 老媽第一百七一章 邵秋生告御狀(求訂閱)第二百六七章 男人的嫉妒心第六百八九章 開誠佈公第六百一四章 潘家黃河 騎兵來歷第九十章 吞沒第七百六一章 太妃駕到第四百七八章 繡娘逃婚 江左朱家第二百零九章 崔家娘子崔鏽娘(求訂閱)第六百五八章 李愔是不是傻子第六十四章 八零後的責任第四百五六章 陰妃擔憂 祖孫相見第二百六二章 我們也是孿生兄弟第一百六四章 劉大庚的煩惱第二百一八章 自行車和步人甲第五十七章 暴怒的李明達第四百三九章 隔輩之情 計謀算計第二百七二章 如歸連第三百零七章 太子和魏王之間的勾結第八十七章 袖箭真是好武器第八十六章 六十萬救母子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之物第二百二一章 廝殺開始(萬賞加更)第六百三十章 人頭狗 李佑之怒第一百九一章 小心棖棖(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心宿逆天改命第三百六四章 赴約灰影 熟人相遇第五百七三章 可怕旱災 最大依仗第三百一十章 李佑的又一次穿越第二百八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八章 太宗支持 馬周親至第二百九十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十二章 不願被賜死第三百八三章 學子姚逸 有人殺我(一百月票加更)第四十章 詩魔李佑第八十二章 舅甥情深第四百八一章 李代桃僵 大度胸懷(求訂閱)第七百三九章 你造反了!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第一百九七章 張敬犯過大錯(求訂閱)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第六十二章 地震前的異常第五章 自貶庶民第二十六章 根本不是一路人第二十九章 李佑救兕子第十七章 羊肉串大賣第五十四章 掛像儀式第五百五六章 五位大儒戰柴令武第五百二六章 土豆拿出 長孫敲鼓(三更慶中秋)第四百五四章 李二庇護 衡兒迷路第五百四二章 粘竿處 藍蓮門第五百四一章 用毒高手 兕子鄙夷第六百三七章 李佑三計 糧商不安第三百零八章 李佑破奸計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第七百一九章 登州城的現在第三百三五章 兩害相全取其輕第四十九章 賺錢的日子第一百零八章 李佑的護衛隊第四百二五章 父女之情 李佑李衡(求訂閱)第三百二八章 本王可以救他第五百六三章 教官辱罵 滾出軍營第一百七二章 李世民的難第二百四二章 第一次上朝第五百七七章 宮中秘記 天外仙人(求訂閱)第五百一二章 坦白關係 當塗青山(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一五章 小人之態的高陽第二百三十章 硝石製冰(求訂閱)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一百三三章 人心和仁心第五百零八章 精神疾病 營救太子(三更求訂閱)第七百四八章 水火不容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三十八章 買下半個敦化坊第一百三一章 麻將和麻煩第八百零一章 風揚第五百七七章 宮中秘記 天外仙人(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歡快的兕子第七百二二章 潛火員第六百六七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二更)第二百三三章 新娘子跳樓(求訂閱)第四百二七章 文明進步 文明倒退(打賞加更)第六百二十章 嶺南逃兵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