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七章 戲班大會 襄州兵源

李佑在長安是真的招募不到兵源了,不管李佑怎麼承諾,可是承諾始終是無法讓人相信的,土地和承諾相比,百姓們相信的是土地。

李佑雖然做了很多善事,但是百姓卻有着屬於自己的小心思。

不過,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佑的《牡丹亭》很快演出結束了,這個《牡丹亭》演出結束之後,李佑就排了第二齣戲,戲名就是《白蛇全傳》...和後世不一樣的是,李佑的這個《白蛇全傳》內容不是很多。

就是漢朝年間,汴州藥店之王主管許宣在西湖與美麗女子白娘子及其使女青青(也稱小青、青魚、青蛇)邂逅相遇,同舟避雨,遂結爲夫妻。

婚後,白娘子屢現怪異,許不能堪。

鎮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贈許一鉢盂,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後,顯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魚。法海遂攜鉢盂,置雷寺峰前,令人於其上砌成七級寶塔,名曰雷峰,永鎮白、青於塔中。

後面的什麼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那都是沒有的,還有就是白娘子此時還不叫白素貞,就叫白娘子,許宣就是許宣不是許仙,使女青青就是青魚不是青蛇什麼的。

這齣戲也是大爆,甚至超過了《牡丹亭》...白娘子宛如一個活菩薩,是很多長安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賢妻惠母。

白娘子之於許宣,雖說有前世恩情的姻緣,但她以身相許,卻不是“報恩”二字了得。可以說,自娘子在亭中看見斷橋上的許宣那一刻起,她就已經違背了當日在菩薩面前許下的報恩了緣以求昇天的誓言。

在娘子還完全不知道許宣就是前世恩人的情況下,已深深地爲許宣的憨厚老實和俊俏所打動,已對他有了意思,就怕他不是前世恩人,以至不敢推算其前世。

前世恩情只是一個引子,一根千年的紅線,娘子和許宣婚後那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愛情才更令人稱羨,令人讚歎。

李世民看完之後,也是發出了感嘆,他說白娘子對許宣的愛是偉大的,她以自己一千八百年的修行作爲最豐盛的嫁妝,真心地愛着許宣,全力支持許宣。

白娘子幫助許宣開業,並依靠種種神奇的法術和心計使保安堂生意興隆,一舉成名,以致幾乎要許宣成爲三皇祖師會的會首了。

家有賢妻,許宣真是造化之極,幸福之極,得妻如此,夫復何求。有這樣一位賢良美惠的嬌妻,還真擔心會把丈夫給寵壞。

跟着李佑還從小道消息得知,李世民看完了《白蛇全傳》之後就去了長孫皇后的墓前,因爲將所有人都趕走了,所以大家也都不知道李世民在長孫墓前做了什麼。

不過,回來的時候,有人說李世民的眼睛是紅的,可能是去長孫皇后的墓前哭過吧。

最引人注意的是,房玄齡的妻子...也就是那位很有名的妒妻,她總是自比白娘子,說自己和白娘子一樣,全心全意地呵護着官人,不忍讓他受一點委屈。

更是對錢塘庫銀事發,在發配蘇州途中,娘子見許宣披枷帶鎖,就已痛心不已的情緒感同身受。

還有就是端陽驚變後,白娘子義無反顧地闖天宮,赴靈山,冒着生命的危險,也在所不辭,跟着白娘子喝下三杯雄黃酒前所唱:感謝官人一片情,粉身碎骨也甘心。

演到這一刻,就聽見房玄齡的妻子怒聲大吼:“法海,你個死禿驢...!”

一下引得全場驚駭。

可是房玄齡的妻子最後卻哭訴的喊道:“白娘子爲了許宣,早已把修行成仙的事忘諸腦後,“只要官人福壽全,姐姐寧願不成仙”,比什麼山盟海誓都來得真誠。”

這話又引得衆人齊齊的點頭。

後來房玄齡的妻子成爲了邵依依最大的也是最擁護的鐵桿粉絲,經常的來敦化坊遊玩,而除了房玄齡的妻子,其他的很多高官夫人,也會組隊來敦化坊,這個時候,李佑趁勢弄了一個敦化坊女人街,這個街中只允許有女人,買東西的,賣東西的,甚至是巡邏都是女人。

這條街也是取得了成功,證明了李佑的心思,完全是天馬行空,但是卻十分的吸財。

說多了...這裡說回《牡丹亭》...有了《白蛇全傳》之後,邵依依,肖燕還有崔繡孃的話劇社當然不可能再演出《牡丹亭》了,但是這樣的戲劇停掉,絕對不是一件值得贊同的事情。

所以李佑做了一個決定,只要你有一個小小的戲班,那麼你就可以來學,李佑將《牡丹亭》無償的給小小的戲劇班...這樣你就可以前往大唐其他的城池去表演。

很快,就有大約十多個小戲班就來到了敦化坊學習,李佑也是來者不拒,不但教會了他們沒有收一分錢,他們在敦化坊的期間還免費給吃住。

後來這些戲班學會之後,就開始四處的表演,但是這些戲班爲了感激李佑的免費教導和免費吃喝之恩,就在表演結束之後,免費的爲李佑宣傳李佑正在招募士兵的事情,還將招募士兵的軍餉等都一一的說清楚,這是他們對李佑的報答。

因爲《牡丹亭》的火爆,不管到了哪個城池,都會有大批的百姓前來觀看,而這樣的觀看,也讓李佑招募士兵的消息給傳到了很多的地方,也因爲這樣,就在李佑正在爲自己招募士兵而煩惱的時候,有三個地方已經開始有大批的青年自發的準備前往長安應募李佑的士兵。

......................

襄州...曾經疫情作亂,李佑宣佈和襄州百姓共存亡,在襄州,李佑是最善良的,是李佑帶來了疫苗治好了襄州,所以只要李佑需要,襄州百姓就會不顧一切力挺李佑。

“都準備好了沒有...你們各家願意去的,都出來報個名呀...明天早上我們就前往長安了...!”

顧大有的聲音響起。

顧大有是誰,就是曾經想着要將自己女兒給送出襄州的那位男子,在襄州的百姓之中有些聲望,這次看到了李佑的招募士兵消息之後。

他第一時間開始阻止起了襄州青年的報名,而這個報名也是十分的火熱,一夜的時間,襄州就有大約七千青年報了名,最大的二十五歲,最小的十六歲,可以這麼說,即使是李世民來這裡招兵也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大有叔...也帶上我吧...!”

就在顧大有的聲音響過只有,一名不到十六歲的少年走了過來。

“虎子...已經和你說過了,你年紀太小了,再長一點,我就帶你去長安,做齊王殿下的兵...!”顧大有的大手在虎子的腦袋上摸了摸。

可是虎子卻倔強的將顧大有的手從自己的腦袋上給廢力的挪開道:“大有叔...你就別騙我了,齊王殿下不可能年年招募士兵的,這次招募之後,還不知道會到什麼時候纔會再次招募。

大有叔,襄州的漢子,哪一個不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我任虎欠了齊王恩情,疫情的時候,我都埋到土裡了,我娘哭得撕心裂肺,沒有人來救我,是齊王殿下,將我們這些埋的人從土裡救了回來。

你說,我們是不是要報齊王的恩...!”

“報恩是當然的,不過,你太小了,齊王的護衛你也看到過,你覺得你能和他們比嗎?”顧大有笑着看向這些襄州小漢子。

“你別看我瘦,但是我身上都是腱子肉,隔壁巷那些是十八歲的小子,哪一個不是被我一腳踹倒,所以大有叔,帶上我...我一定能被齊王殿下給選中的。”任虎十分的懇切。

顧大有看着眼前的任虎,你還別說,這個小傢伙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卻十分的勇猛,一般巷子裡的小子二十多歲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而且這個小子有股韌勁,說真的,要是他歲數夠的話,顧大有相信,這次齊王的招募士兵中,一定會有這個小子。

不過,就是這個小子的年齡有些小。

“那你孃親怎麼辦,你家可就只有你和你孃親呀,你走了家中還有誰可以照顧你孃親。”顧大有有些鬆動的看着任虎。

“大有叔,我娘說了,和我一起去長安,等我當了兵,月餉五貫,齊王殿下說還有其他的福利,七算八算也有個七八貫,我吃住都在軍營,這些錢都給我孃親,她都花不完,那個時候我們也在敦化坊安個家。

嘿嘿...都說敦化坊是大唐最美的地方,而且還是不夜城,路燈一夜到天亮,我早就想去了,去了那裡,不但可以報恩齊王殿下,還可以讓我孃親享享福,真的是一箭雙鵰。”

“呦...你這個小子還會說一箭雙鵰...!”顧大有露出了笑容道:“可以...那就算你一個,不過,要是沒選上,你也別在那裡哭呀...!”

“我纔不會哭,謝謝大有叔,我現在就回去告訴孃親,我們明天去長安嘍...!”任虎開心的跳了起來。

看着開心起來往家跑的任虎,顧大有也是呵呵一笑。

..............................

第三百九九章 兕子親筆 依舊早夭第四百四三章 楊渠心思 飛天廣告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二百四五章 李佑的殺手鐗第四百零六章 葫蘆娃 太子到第二百六八章 我要求娶權芷溪第二百六一章 大怒的太子(求訂閱)第七百三八章 大唐的自信第一百九五章 奸臣剋星韋思謙第五百五六章 五位大儒戰柴令武第五百九七章 李泰進甕第四百七七章 土豆收穫 深潭游泳(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影帝李治第四百零四章 任務完成 電腦到手第二百九八章 兄妹相認(章節更錯了!)第二百六二章 我們也是孿生兄弟第三百二一章 猛火油和希臘火第一百零二章 八水五渠打廣告第六百五二章 萬劫不復第七百五四章 黨爭第七百六一章 太妃駕到第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的好酒第四百零二章 李泰心腹 證據確鑿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二百七四章 潰敗的回鶡人第三百六七章 春闈泄題 太子無謀第四百零五章 太子下狠心 洪縣攻防戰第七百三四章 李佑的痛罵第四百七九章 沖喜之女 宇文家族第六百三二章 米行罷市 報復開始第二百二十章 首戰用我 (求訂閱)第三百一九章 神仙手段第五百二八章 獻上祥瑞 傳聞四起(三更慶中秋)第四百五三章 與民爭利 重蹈覆轍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四百八十章 聖人寵嬪 我是徐意第二百一四章 俠女駕到(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李佑被捕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七百一二章 李世民駕崩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肥皂第七百五十章 懷柔長孫無忌第三十八章 買下半個敦化坊第四百九二章 點齊水兵 水軍開戰(求訂閱)第二百九六章 邵依依:我沒有哥哥第七百四四章 武媚孃的挑唆第二百三一章 放人總比殺人好第六百四八章 定州的天不是長安的天第四十二章 燕弘信的刺殺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第四百一八章 狙擊槍威力 李佑打偏了(四十月票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崔家的緊急會議第四百零八章 洪縣攻防 悍不畏死第一百一七章 李麗質死了第九十五章 招募難民第五十章 前往青龍坊第十一章 到達長安第四百九一章 罪該萬死 上交兵權(三更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借屍還魂第六百四三章 金礦和淘金第四百八五章 汴州任務,李治哭泣(求訂閱)第六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攻城武器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五百五八章 李二偏袒 府兵感恩(求訂閱)第二百九二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二百一五章 大王的子民(求訂閱)第一百一四章 太子和魏王的關係第一百四十章 崔家的緊急會議第一百七四章 唐朝的偶像(求訂閱)第一百五六章 商城出武器了第一百零七章 回鶡求娶兕子第七百四八章 水火不容第六十章 國公紛紛到來第五百二六章 土豆拿出 長孫敲鼓(三更慶中秋)第七百六六章 褚遂良低頭第七百七五章 兩件事情第一百三一章 麻將和麻煩第七百七六章 召褚遂良回長安第一百二六章 獎勵和動力第三百三八章 真正的李世民第五百六八章 無奈房二 李泰威脅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四百五六章 陰妃擔憂 祖孫相見第四百五六章 陰妃擔憂 祖孫相見第二百六三章 情商低下的李承乾第八十六章 六十萬救母子第三百八一章 兩方對峙 圈禁太子第三百八四章 硬闖敦化坊 亂箭射裴奴第四百二八章 柳暗花明 分別之前第三十九章 水火不容的兄弟第五百九四章 古之名軍 一戰天下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七百零六章 海盜真有錢呀!第三百四九章 春闈開始第二十七章 李佑 今天必須死第七百九九章 蛇蠍之心第二百七六章 權萬紀的雙標第四百七一章 兕子獻才 李二愛才第二百四二章 第一次上朝
第三百九九章 兕子親筆 依舊早夭第四百四三章 楊渠心思 飛天廣告第一百九八章 陰弘智的改過自新第二百四五章 李佑的殺手鐗第四百零六章 葫蘆娃 太子到第二百六八章 我要求娶權芷溪第二百六一章 大怒的太子(求訂閱)第七百三八章 大唐的自信第一百九五章 奸臣剋星韋思謙第五百五六章 五位大儒戰柴令武第五百九七章 李泰進甕第四百七七章 土豆收穫 深潭游泳(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影帝李治第四百零四章 任務完成 電腦到手第二百九八章 兄妹相認(章節更錯了!)第二百六二章 我們也是孿生兄弟第三百二一章 猛火油和希臘火第一百零二章 八水五渠打廣告第六百五二章 萬劫不復第七百五四章 黨爭第七百六一章 太妃駕到第五十五章 天下第一的好酒第四百零二章 李泰心腹 證據確鑿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二百七四章 潰敗的回鶡人第三百六七章 春闈泄題 太子無謀第四百零五章 太子下狠心 洪縣攻防戰第七百三四章 李佑的痛罵第四百七九章 沖喜之女 宇文家族第六百三二章 米行罷市 報復開始第二百二十章 首戰用我 (求訂閱)第三百一九章 神仙手段第五百二八章 獻上祥瑞 傳聞四起(三更慶中秋)第四百五三章 與民爭利 重蹈覆轍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四百八十章 聖人寵嬪 我是徐意第二百一四章 俠女駕到(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李佑被捕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七百一二章 李世民駕崩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肥皂第七百五十章 懷柔長孫無忌第三十八章 買下半個敦化坊第四百九二章 點齊水兵 水軍開戰(求訂閱)第二百九六章 邵依依:我沒有哥哥第七百四四章 武媚孃的挑唆第二百三一章 放人總比殺人好第六百四八章 定州的天不是長安的天第四十二章 燕弘信的刺殺第三百零二章 生氣的兕子第四百一八章 狙擊槍威力 李佑打偏了(四十月票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崔家的緊急會議第四百零八章 洪縣攻防 悍不畏死第一百一七章 李麗質死了第九十五章 招募難民第五十章 前往青龍坊第十一章 到達長安第四百九一章 罪該萬死 上交兵權(三更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借屍還魂第六百四三章 金礦和淘金第四百八五章 汴州任務,李治哭泣(求訂閱)第六百四十章 滅國之戰 攻城武器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五百五八章 李二偏袒 府兵感恩(求訂閱)第二百九二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二百一五章 大王的子民(求訂閱)第一百一四章 太子和魏王的關係第一百四十章 崔家的緊急會議第一百七四章 唐朝的偶像(求訂閱)第一百五六章 商城出武器了第一百零七章 回鶡求娶兕子第七百四八章 水火不容第六十章 國公紛紛到來第五百二六章 土豆拿出 長孫敲鼓(三更慶中秋)第七百六六章 褚遂良低頭第七百七五章 兩件事情第一百三一章 麻將和麻煩第七百七六章 召褚遂良回長安第一百二六章 獎勵和動力第三百三八章 真正的李世民第五百六八章 無奈房二 李泰威脅第五十二章 熱情的稚奴第四百五六章 陰妃擔憂 祖孫相見第四百五六章 陰妃擔憂 祖孫相見第二百六三章 情商低下的李承乾第八十六章 六十萬救母子第三百八一章 兩方對峙 圈禁太子第三百八四章 硬闖敦化坊 亂箭射裴奴第四百二八章 柳暗花明 分別之前第三十九章 水火不容的兄弟第五百九四章 古之名軍 一戰天下第五百四五章 柴令武的聖寵第七百零六章 海盜真有錢呀!第三百四九章 春闈開始第二十七章 李佑 今天必須死第七百九九章 蛇蠍之心第二百七六章 權萬紀的雙標第四百七一章 兕子獻才 李二愛才第二百四二章 第一次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