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八章 江陰八十一天

李佑提出了公車接送考試學子,並且付諸了行動,其實這個公車接送學子的方法,早在漢武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正式確立察舉制度;這一年,漢武帝用車馬接送被各地舉薦的讀書人到京城接受皇帝的考試,以示禮遇,稱爲公車,這一次察舉是漢武帝得到了董仲舒\桑弘羊等對後來歷史常識中大影響的大臣.

察舉制度後來發展成爲科舉制,到隋朝成形.各朝政府同樣用車馬接送被徵舉的讀書人,以示禮遇,後來人們就用「公車」作爲舉人入京應試的代稱。

但是後來廢除了,那是因爲承受不了其中的銀錢。

李世民時期的一斗米大約是在3-4錢,而一斗米約等於現在的12斤,換算下來一錢至少能買3斤米。

除了銅錢外,古代還經常會提到銀子,而一兩銀子則是一千文銅錢,或者也叫作一貫錢,按照現在購買力來看,一兩銀子摺合200元左右。

因爲生產力有限的原因,唐朝最貴的交通出行方式就是馬車,雖然馬車速度不如直接直接騎馬,但是舒適度卻要好些,唐朝時期標準的馬車速度是每天可以行進35公里遠。

不算條件好的可以自備馬車的,當時的市場價大概是每50公里要100文銅錢,35公里則是70文,當然這也要排除那些行李特別多的,需要額外加錢的情況。

歷朝歷代中,都是進士科最爲主要,但是進士不同於鄉試和會試,只在考生所在地方考試,而是要經過中央政府的殿試作爲選拔標準。

古代時期,江南地區歷來就是科舉考試的大戶,這裡以南京舉例,從南京到唐代都城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這一段距離以如今的高速公路作爲衡量標準大約有1100公里。

排除天氣原因或是其它因素影響,假設馬車始終按照35公里的勻速行駛,從南京到西安要走上31天,共計要2200文錢。

如果不想加大成本,沿途更換馬匹,還需要再給馬和人留下休息時間,雖然是休息時間,但是馬車伕也是要算錢的,畢竟自己不可能在休息一天出去幹私活。

這麼一算,31天肯定是不夠了,算上增加的天數,再加上沿途食宿費用,至少也得有四兩銀子才行。

以唐朝物價計算,這四兩銀子幾乎就是現在的一萬塊錢,這個價錢即使放到現在,都可謂是一筆“天價”了。

而唐朝剛剛有些起色,所以這個公車,唐朝是負擔不起的。

朝廷負擔不起,寒門學子就更負擔不起了,所以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個場景,那就是古代考生們進京趕考時經常都會揹着一個遮陽擋雨的揹筐,一路順着京城走去,而這個場景還真的是存在過的。

但是你走的話,距離京城較近還好,如果是跨省的距離,那就太遠了,我們一般人行走一公里大概需要15分鐘左右,換算爲唐代的標準馬車速度,人要是也走35公里,即使一刻也不停歇還得始終勻速情況下,也得要走九個小時。

同時還要考慮到古代路況還有並不存在高速的說法,從南京出發赴京趕考的考生,可能得要提前將近半年出發。

那也太久了!

所以李佑爲了讓寒門學子可以有個好的環境,直接貼錢搞起了公車接送。

...........................

第二天的一大早,那位年紀大的書生就帶着大約三四十名的書生來到了縣衙,這些書生們一起報名,而只要你報了名就可以得到十貫銀錢,兩塊香皂...!

看着自己手中的十貫銀錢和兩塊香皂,很多寒門學子都露出了激動的神色,年紀大的書生叫趙愔,當趙愔將自己領來的銀錢和香皂交到了自己妻子的手中。

趙愔的妻子哭了起來,因爲這是趙愔妻子一直付出一直付出,第一次看到趙愔往自己的家中拿回了錢,這些錢可以拿到更是因爲他的讀書人身份,多多少少,有點爲自己讀書人的身份證明的感覺。

而這也讓很多的讀書人,特別是寒門的讀書人感覺到了朝廷對他們的尊重。

而江陰縣是李佑第一個讓虎賁衛的公車到達的地方,因爲這裡有着李佑別樣的情緒,在未來的某一年,也許李佑再努力也無法給阻止那次的浩劫。

那個浩劫名叫江陰八十一日!

1645年夏江陰人民爲抵制剃髮令,在江陰典史: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等人領導下進行的鬥爭。因爲前後長達81天之久,故被稱爲“江陰八十一日”。

此役,10萬江陰百姓面對24萬清軍鐵騎,兩百多門紅衣大炮,血戰孤城,抗清81日,擊斃清軍7萬5千餘人,親王3名,大將軍18名,最後城破,屠城,無一人降,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被後世稱爲“江陰抗清三公”。

後世傳紀對江陰的評價:“有明之季,士林無羞惡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爲得意;而封疆大帥,無不反戈內向。獨閻、陳二典史乃於一城見義。

向使守京口如是,則江南不至拱手獻人矣。”

此言甚當,滄江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擊殺清寇數萬人,重挫了清軍銳氣,鉗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

在城破以後,仍拼死巷戰,“竟無一人降者”。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在華夏反侵略史上留下光彩奪目的一頁。有章服之美稱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誓不與韃子同流合污。

李佑佩服江陰,所以李佑給江陰學子最大的禮遇,李佑派遣自己身邊最精銳的如歸連護送江陰學子的車隊,離開那天,江陰縣城近四萬人全城相送。

江陰八十一位寒門學子,在江陰城門處磕頭拜謝家鄉父老的相送,並齊齊發誓,定要高中而歸,爲大唐,爲陛下,爲百姓,謀萬世之福祉。

夕陽餘下,車隊開行,長鞭開道,李佑盡了自己最大的力氣禮遇江陰學子,也緬懷了那江陰八十一天!

......................................

第一百七九章 高句麗必須打的原因第五百六一章 公主選駙馬 李佑鎮紈絝(求訂閱)第一百九三章 發配嶺南 永不得詔(求訂閱!)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六百七四章 長安大學開學(第四更)第二百二七章 一起學騎自行車(求訂閱)第五百五九章 結果以定 明君徇私第六百八六章 真實的李治第三百三十章 萬人的暴動第四百九九章 救救小女 和她成親第七百七一章 拿起屠刀第七百六四章 發現夷洲第五百六四章 馮家過往第一百二九章 陰弘智的詫異第四百九一章 罪該萬死 上交兵權(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四八章 投行卷和馬周第一百二六章 獎勵和動力第二百六六章 虎賁營第二百二六章 自行車的魅力(求訂閱)第四百六七章 多疑李二 瘋挖牆腳第六百九一章 我們結成同盟第二百二一章 廝殺開始(萬賞加更)第四百六四章 邵依依獻計第二百四八章 大唐沒有公主和親第四百一九章 叛軍大亂 騎兵出動(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虎賁立威第七百九六章 回回炮第七百零七章 李佑的死字軍第七百二十章 李佑的第一樓第七百九二章 善終第六百二八章 採生折割 十不得一第四百零八章 洪縣攻防 悍不畏死第三百九五章 李家二伯 天譴無奈第三百二十章 秋涼山山匪第二百一三章 鬆州之戰(求訂閱)第六百八六章 真實的李治第一百三六章 虎視眈眈看李佑第五百二九章 李泰氣憤 鞭刑陰弘智第六百八七章 三兄妹的哭泣第六十九章 御史臺上表第七百四四章 武媚孃的挑唆第六百二八章 採生折割 十不得一第八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三十一章 歡快的兕子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五百八三章 如歸連對狼騎兵第七百一五章 被逼離開第五百五八章 李二偏袒 府兵感恩(求訂閱)第三百六二章 陰妃逼孫 衡兒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太子下狠心 洪縣攻防戰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三百七九章 謀反之路 必有原因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肥皂第三百六六章 禍水東移 議和張敬第一百五九章 候君集李承乾結盟(求首訂)第五百九二章 控制虎賁軍 太子位換人第七百一二章 李世民駕崩第五百七九章 嶺南不毛 勸解兕子第四百九三章 輕鬆水戰 活捉曹雄(求訂閱)第五百三六章 高級會所 兕子賺錢第五百四二章 粘竿處 藍蓮門第三百八二章 李佑破局 李二器重第一百二八章 黑甲人第七百八十章 武媚的狠毒第九十八章 幸福的眼淚第七百五五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五八章 李二偏袒 府兵感恩(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美麗的敦化坊(求訂閱)第三百二二章 敵人的狡猾第六百二四章 狼兵天下第六百三八章 商人地位 李佑請宴第一百六三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百四二章 慌亂的陰弘智第一百零四章 不良人行動第七百六十章 李治的哀求第五百一九章 承乾一生 落寞蒼涼(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五三章 與民爭利 重蹈覆轍第三百七四章 斂財四十萬 李明達分贓第五十三章 李泰的鄙視第五百九二章 控制虎賁軍 太子位換人第七百七七章 金銀幣第六百六六章 李恪,李佑見面(今日五更)第七百五四章 黨爭第五百二八章 獻上祥瑞 傳聞四起(三更慶中秋)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第七百七二章 廢王立武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六百三十章 人頭狗 李佑之怒第一百八四章 真的包養了?(求訂閱)第五百五二章 軍訓目的 勳官不易第七百二三章 迷戀權利的長孫無忌第六百三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六百八八章 安市城第三百六八章 春闈泄題 李泰暗算(求訂閱)第三百四六章 灰影的情報第四百零九章 氣球上天 權萬紀苦第五百三四章 李治和武則天相遇第三章 沖天燕第二百七六章 權萬紀的雙標
第一百七九章 高句麗必須打的原因第五百六一章 公主選駙馬 李佑鎮紈絝(求訂閱)第一百九三章 發配嶺南 永不得詔(求訂閱!)第一百三八章 李泰的得意第六百七四章 長安大學開學(第四更)第二百二七章 一起學騎自行車(求訂閱)第五百五九章 結果以定 明君徇私第六百八六章 真實的李治第三百三十章 萬人的暴動第四百九九章 救救小女 和她成親第七百七一章 拿起屠刀第七百六四章 發現夷洲第五百六四章 馮家過往第一百二九章 陰弘智的詫異第四百九一章 罪該萬死 上交兵權(三更求訂閱)第一百四八章 投行卷和馬周第一百二六章 獎勵和動力第二百六六章 虎賁營第二百二六章 自行車的魅力(求訂閱)第四百六七章 多疑李二 瘋挖牆腳第六百九一章 我們結成同盟第二百二一章 廝殺開始(萬賞加更)第四百六四章 邵依依獻計第二百四八章 大唐沒有公主和親第四百一九章 叛軍大亂 騎兵出動(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虎賁立威第七百九六章 回回炮第七百零七章 李佑的死字軍第七百二十章 李佑的第一樓第七百九二章 善終第六百二八章 採生折割 十不得一第四百零八章 洪縣攻防 悍不畏死第三百九五章 李家二伯 天譴無奈第三百二十章 秋涼山山匪第二百一三章 鬆州之戰(求訂閱)第六百八六章 真實的李治第一百三六章 虎視眈眈看李佑第五百二九章 李泰氣憤 鞭刑陰弘智第六百八七章 三兄妹的哭泣第六十九章 御史臺上表第七百四四章 武媚孃的挑唆第六百二八章 採生折割 十不得一第八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三十一章 歡快的兕子第六百章 一紙言語 不吐不快第五百八三章 如歸連對狼騎兵第七百一五章 被逼離開第五百五八章 李二偏袒 府兵感恩(求訂閱)第三百六二章 陰妃逼孫 衡兒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太子下狠心 洪縣攻防戰第六百四九章 藐視太子 該斬第三百五六章 舅侄演戲 心思各異第三百七九章 謀反之路 必有原因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肥皂第三百六六章 禍水東移 議和張敬第一百五九章 候君集李承乾結盟(求首訂)第五百九二章 控制虎賁軍 太子位換人第七百一二章 李世民駕崩第五百七九章 嶺南不毛 勸解兕子第四百九三章 輕鬆水戰 活捉曹雄(求訂閱)第五百三六章 高級會所 兕子賺錢第五百四二章 粘竿處 藍蓮門第三百八二章 李佑破局 李二器重第一百二八章 黑甲人第七百八十章 武媚的狠毒第九十八章 幸福的眼淚第七百五五章 自取其辱第五百五八章 李二偏袒 府兵感恩(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美麗的敦化坊(求訂閱)第三百二二章 敵人的狡猾第六百二四章 狼兵天下第六百三八章 商人地位 李佑請宴第一百六三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百四二章 慌亂的陰弘智第一百零四章 不良人行動第七百六十章 李治的哀求第五百一九章 承乾一生 落寞蒼涼(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五三章 與民爭利 重蹈覆轍第三百七四章 斂財四十萬 李明達分贓第五十三章 李泰的鄙視第五百九二章 控制虎賁軍 太子位換人第七百七七章 金銀幣第六百六六章 李恪,李佑見面(今日五更)第七百五四章 黨爭第五百二八章 獻上祥瑞 傳聞四起(三更慶中秋)第七百章 人口流失大問題第七百七二章 廢王立武第三十章 李佑,你不是朕的兒子第六百三十章 人頭狗 李佑之怒第一百八四章 真的包養了?(求訂閱)第五百五二章 軍訓目的 勳官不易第七百二三章 迷戀權利的長孫無忌第六百三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六百八八章 安市城第三百六八章 春闈泄題 李泰暗算(求訂閱)第三百四六章 灰影的情報第四百零九章 氣球上天 權萬紀苦第五百三四章 李治和武則天相遇第三章 沖天燕第二百七六章 權萬紀的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