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上疏啓戰

李欽載用的計,算的是吐蕃的政局,以及贊悉若的心理。

祿東贊已逝,權威漸失,其子即位大相,位置坐得並不穩當,一番爭奪殺戮後得到的大相之位,記恨他的政敵一定不少。

不然贊悉若爲何無故來大唐朝賀?他的目的是先解決外患,然後回過頭專心對付政敵。

這樣的機會,李欽載怎能不利用?

於是李欽載索性利用贊悉若對政敵的猜忌,在長安城來了一出被刺的把戲。

沒人引導贊悉若會如何想,但李欽載能肯定,贊悉若一定會這麼想。

贊悉若會以爲吐蕃的政敵指使刺客殺李欽載,是爲了借刀殺人,而贊悉若已深陷漩渦,他不是坐以待斃之輩,必須自救。

聽說大唐官員已拿獲了兇手,贊悉若的身份是無法去刑部大牢見兇手的,而且他也是嫌疑人,更不可能讓他見。

但贊悉若毫不懷疑兇手的來歷,必然是跟吐蕃有關。

大唐若已坐實了刺殺案是吐蕃人指使的,天子下一步將會做什麼?

贊悉若想哭,那還用猜嗎?蘇定方已被召進宮了,名將薛仁貴也從海東戰場上緊急召回,大唐還能做什麼?當然是跟吐蕃幹仗了。

之前贊悉若的分析,大唐三五年內不可能再支撐起一場大的戰爭,那不過是贊悉若個人的猜測。

事實上這個猜測的變數很多,最大的變數是,李欽載被吐蕃人刺殺了,如今人躺在府裡生死不知,大唐天子與李欽載的關係世人皆知,不僅在國事上特別倚重李欽載,私交也非常莫逆。

這樣的交情下,李欽載無辜被害,很難說大唐天子會做出什麼選擇,哪怕這個選擇並不明智。

天子突然召見武將,已是非常明顯的信號了。

“咱們必須自救,”贊悉若坐在館驛屋內,神情無比凝重:“若再不做點什麼,吐蕃必有大禍!”

副使苦着臉道:“李郡公被刺,不是咱們乾的呀,這不是冤枉人嗎。”

贊悉若冷聲道:“不是咱們乾的,但很有可能是吐蕃國內那些人乾的。”

“大唐天子可不管吐蕃朝堂的派系如何爭鬥,他只需要知道是吐蕃人乾的,然後吐蕃便是他的敵人。”

副使心裡無比憋屈,吐蕃也算是強國,強國使團在異國被冤枉,卻無法申辯,這滋味實在不好受。

“大相,咱們是否該馬上向大唐天子請辭,回吐蕃查實此案?”副使問道。

贊悉若搖頭:“不能走,事情必須有個結果,不出意外的話,大唐天子應該已對吐蕃生了征伐之心,咱們必須制止大唐天子的念頭,否則吐蕃這一戰或許會被滅國……”

神情越來越苦澀,贊悉若嘆道:“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的大唐,軍隊戰力已越來越強大,尤其是他們的火器,更是無堅不摧,我父親當年便親身見識過它的厲害,此戰斷不可輕啓。”

按照贊悉若的規劃,繼任吐蕃大相之後首先要在未來三五年內,軍事上採取戰略守勢,然後肅清政敵,發展國內民生,練兵屯田擴軍等等。

這是一個逐漸累積手中籌碼的過程,結果剛來到大唐,卻被破壞了。

若按照大唐的劇本走,不出三兩年,吐蕃必亡國。

“先向大唐天子上表自辯!”贊悉若咬着牙道:“刺殺案或許是吐蕃人乾的,但絕不是咱們使團乾的,大唐天子明白了這一點,接下來纔好與他們談。”

“談什麼?如何談?”副使問道。

贊悉若嘆了口氣,道:“大唐藉着刺殺案,已掌握了主動權,吐蕃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了。”

副使不甘地道:“吐蕃國內是不是也該給咱們一個交代?”

贊悉若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冷道:“當然要給交代,但不是現在,先把大唐的事解決再說。”

…………

贊悉若連夜寫了奏疏,上表陳情,奏疏中除了表達對李郡公的惋惜悲痛之情,更大的篇幅是解釋自辯。

總之就是,刺殺案與吐蕃使團毫無關係,冤有頭債有主,還請大唐天子明察秋毫,勿枉勿縱。

可惜的是,贊悉若的奏疏遞進太極宮後,卻如石沉大海,毫無動靜,李治更是沒有任何反應,就這樣把吐蕃使團晾在館驛內,贊悉若在奏疏裡提出覲見天子的要求,也被李治故意忽略了。

而長安朝堂上,更大的風暴已開始醞釀。

李治召見蘇定方後,君臣在宮裡不知商議了什麼。

第二天朝會,蘇定方卻突然上疏,言辭激烈地請求天子整頓兵馬糧草軍械,征伐吐蕃。

征討的理由很正當很合理,吐蕃國心懷不軌,刺殺大唐功臣,對大唐來說,這是非常惡劣的挑釁,大唐痛失國器,焉能不伐?

蘇定方的上疏,在朝堂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至於吧?因爲一位功臣被刺,就要舉國征伐吐蕃?

海東那邊還沒平呢,大唐如何經得起西面再次開戰?

兵員呢?糧草呢?軍械呢?領軍的將帥呢?

蘇定方的奏疏頓時引起了朝堂文臣們的普遍反對。

帝王怒而興師,不智之舉必將引發不吉的後果,朝會金殿上一片怒罵駁斥之聲,蘇定方卻站在朝班中老神在在,闔目養神,對文臣們的口誅筆伐視而不見。

右相許敬宗這時跳了出來,沒錯,又到了關鍵時刻,作爲天子的金牌心腹,許敬宗當然知道自己的屁股該往哪頭坐。

別的朝臣不清楚內幕,但李治不會瞞許敬宗,他需要許敬宗爲自己代言。

所以許敬宗很清楚整件事其實就是一場戲,既然是做戲,怎能少得了他這位黃金配角的參演?

於是許敬宗果斷配合蘇定方,站在金殿上擺事實講道理。

他昂首挺胸旗幟鮮明地支持蘇定方,並且告訴羣臣,大唐征伐吐蕃,李郡公被刺不過是導火線,並非主因。

真正的主因是,海東即平,大唐周邊的鄰國裡,唯一剩下的強敵只有吐蕃了。

若是吐蕃被滅,大唐文治武功將達到華夏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盛況,殿內諸位文臣武將也將在青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對大唐來說,滅吐蕃已是最後一哆嗦了,諸位確定不試一試?

至於兵員糧草等問題,只要決定去做了,那些都是小問題,作爲大唐右相,許敬宗擔保能充分調撥大唐各州糧倉,一兩年內支應一場大戰問題不大。

一通天花亂墜般的說法,殿內羣臣漸漸沉默。

許多人居然開始覺得這老貨說得好像很有道理。

最後一哆嗦了,幹還是不幹?李郡公被刺,對大唐來說是絕佳的開戰理由,錯過這一次,下次大唐再想對吐蕃動刀兵,藉口怕是不好找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滅國就是功第633章 妥協第九十九章 明算之道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個新玩意兒第1278章 深陷漩渦第三百零五章 聲名狼藉第665章 盡心盡力第547章 殿下不要戳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物種進化論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的軍令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道行不淺第764章 朋友?第四十四章 一塊鐵片片的事兒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密林廝殺第九百六十二章 縣衙驚變第663章 吾往矣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815章 晉爵之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再遣使團第一百一十二章 威嚴漸重的小先生第848章 仇殺,入甕第761章 恩怨分明第五十四章 不看本事看人心第564章 無國無家,亂世飄萍第1326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國士之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男人的幸福第857章 掀桌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準再騙我父王的錢!第814章 收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臨行託付第1331章 戲精君臣第一百一十八章 九字真言第727章 君臣狩獵第1254章 趨利避害第九百七十五章 點將開拔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門兩爵第598章 義士無名第四百零一章 求告第四百四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891章 天子召見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九百六十七章 獨領一師第1259章 策不逢時第649章 景教的前世今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造出來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歸京第四百零五章 結網設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事裡有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門兩爵第787章 投其所好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632章 姐弟來歷第1359章 丈人回京第742章 訴衷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又識四傑第二章 大禍臨頭第632章 姐弟來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劫關已過第853章 天家暗助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雨燕歸來第897章 驚變第1419章 民變平息第657章 回莊第769章 乍嗑又塌房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晉爵郡公第四百六十一章 避開敵人的戰場第852章 掌櫃與僱工第三百七十章 又長又白又細第三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626章 父慈子孝第八十九章 退不了婚你可以多找幾個呀第六十五章 教養良好老幹部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添猛將第762章 賓至如歸第九百三十一章 使臣來訪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藝老頭兒第774章 親痛仇快第1290章 理直氣壯第913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小民小兵(上)第729章 直言進諫第675章 紈絝進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劫關已過第二百一十七章 恩怨已久第四百四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1317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的軍令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驍戰之敵第775章 賜姓宗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倭國亂局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五百二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相生相剋第913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人間冤種第四百二十一章 朝議釋歸第七十一章 出發渭南
第二百二十二章 滅國就是功第633章 妥協第九十九章 明算之道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個新玩意兒第1278章 深陷漩渦第三百零五章 聲名狼藉第665章 盡心盡力第547章 殿下不要戳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物種進化論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的軍令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道行不淺第764章 朋友?第四十四章 一塊鐵片片的事兒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密林廝殺第九百六十二章 縣衙驚變第663章 吾往矣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815章 晉爵之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再遣使團第一百一十二章 威嚴漸重的小先生第848章 仇殺,入甕第761章 恩怨分明第五十四章 不看本事看人心第564章 無國無家,亂世飄萍第1326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國士之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男人的幸福第857章 掀桌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準再騙我父王的錢!第814章 收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臨行託付第1331章 戲精君臣第一百一十八章 九字真言第727章 君臣狩獵第1254章 趨利避害第九百七十五章 點將開拔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門兩爵第598章 義士無名第四百零一章 求告第四百四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891章 天子召見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九百六十七章 獨領一師第1259章 策不逢時第649章 景教的前世今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造出來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歸京第四百零五章 結網設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事裡有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門兩爵第787章 投其所好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632章 姐弟來歷第1359章 丈人回京第742章 訴衷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又識四傑第二章 大禍臨頭第632章 姐弟來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劫關已過第853章 天家暗助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雨燕歸來第897章 驚變第1419章 民變平息第657章 回莊第769章 乍嗑又塌房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晉爵郡公第四百六十一章 避開敵人的戰場第852章 掌櫃與僱工第三百七十章 又長又白又細第三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626章 父慈子孝第八十九章 退不了婚你可以多找幾個呀第六十五章 教養良好老幹部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添猛將第762章 賓至如歸第九百三十一章 使臣來訪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藝老頭兒第774章 親痛仇快第1290章 理直氣壯第913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小民小兵(上)第729章 直言進諫第675章 紈絝進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劫關已過第二百一十七章 恩怨已久第四百四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1317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的軍令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驍戰之敵第775章 賜姓宗親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倭國亂局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五百二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相生相剋第913章 格局打開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人間冤種第四百二十一章 朝議釋歸第七十一章 出發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