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封賞之議

第917章 封賞之議

大唐在賞功罰過這方面,還是頗爲謹慎的。

當然,立國之初有點亂,包括李勣,程咬金等名將在內,都有點冒功或誇大請功的亂象,直到貞觀年以後,才慢慢有了規矩,名將們也收斂了許多。

李治登基後,藉着扳倒長孫無忌一事,給朝堂狠狠立了威,對於賞功罰過就更嚴格了,尤其是晉升官爵這方面,更是隻出不進。

因爲爵位這東西,雖說對臣子是莫大的榮耀,也是功臣子孫的鐵飯碗,但對皇權來說還是弊大於利的。

所以大唐立國後,從李世民到李治,都在有意無意地儘量削減爵位,鮮少增加。

李欽載是個特例,以前立過的種種功勞太多太大,已經到了非封爵而不可的地步。

而對於李欽載引進番薯一物,李治當然也想馬上晉他的爵位,不過當時許多朝臣諫止,而李欽載也一再謙遜推脫,李治也不便再堅持。

直到今日,南方種下的第二季番薯收成實實在在擺在李治面前,作爲大唐皇帝,李治欣喜於番薯產量與社稷永固之時,怎麼可能會忘了李欽載?

第一次收成不過數十斤,尚沒有明確的畝產數量,這是第二次收成,明明白白的兩千多斤擺在眼前,還不能證明李欽載的功勞?

功勞太大了,李治若不表示點什麼,自己都有愧。

武后看着李治在一堆番薯面前來回踱步,她的表情也非常的振奮。

無論夫妻在家裡鬥成啥樣,大唐的國運仍與她休慼相關,她當然也希望大唐越來越好。

李治踱步幾圈後,突然停了下來,扭頭望着武后,道:“皇后,景初自從被封了縣侯後,好像很久沒再晉官爵了吧?”

武后恬靜地一笑,道:“陛下,景初是個閒散的性子,對朝堂官爵並無野心,臣妾記得陛下好幾次說要晉升他的爵位,都被他推拒了,不僅如此,陛下要任他官職也被他躲了。”

“所以如今的景初只有渭南縣侯這一個爵位,竟連官職都沒有,說來真就是一個閒散侯爺呢。”

李治哈哈一笑,道:“沒錯,景初這毛病是朕最不滿意的,臣子沒野心固然讓人放心,但……他也不能閒散得如此過分,簡直令人髮指了,朕從未見過如此懶惰成性之人。”

武后目光閃動,試探地道:“陛下的意思,欲晉景初的爵位?”

李治沉默地盯着面前的番薯,良久,嘆道:“若不如此,朕何以賞他?”

指了指面前的大堆番薯,李治笑道:“此物對大唐的意義之重大,皇后想必也清楚,景初立此曠世之功,朕難道裝作看不見嗎?”

武后嘴脣囁嚅幾下,須臾間卻嫣然一笑:“臣妾以爲,景初可坦然受之。”

李治笑着看了她一眼。

自從魏國夫人一案,李治狠狠敲打了她一次,又將她在朝中的羽翼剪除大半後,最近武后可謂十分乖巧聽話。

李治最近的心情也漸漸欣悅起來,前日甚至主動召她侍寢,多年夫妻一夜魚龍舞,夫妻都得到了近年來難得的靈與肉的昇華。

無論內外,這纔是一位皇后該有的形狀,以丈夫的形狀爲形狀。

看着乖巧懂事的武后,李治暗暗一笑。

果然,婆娘飄起來的時候,必須下狠手拾掇,既然吃硬不吃軟,朕完全可以滿足她。

沉吟片刻後,李治緩緩道:“來人,召左右相,西臺殿侍中,六部尚書等朝官入宮……”

頓了頓,李治忽然又道:“遣一乘軟轎,赴英公府上,請英公入宮一見……英公年邁,擡轎小心些,莫顛簸了老人家。”

一個時辰後,衆臣奉詔匆匆入宮。

入宮的臣子中,唯有英國公李勣的待遇最高,他是被宮人用軟轎擡進來的。

衆臣只能羨慕地看着李勣在太極殿外下轎,卻生不出嫉妒之心。

這是三朝功勳數十年來一刀一劍拼下來的待遇,人家該得的,沒法嫉妒。

李治等候在太極殿外,殿外廣袤空地上,堆着兩千餘斤番薯,是滕王這次下江南監察督促種植新糧種的收穫。

衆臣拾階而上,來到殿外,見李治已在等候,於是紛紛行禮拜見。

行禮過後,衆人這纔看到李治面前堆成山的番薯。

衆人一愣,唯獨李勣渾濁的老眼裡閃過一道精光,然後迅速沉寂下來。

君臣見禮後,李治笑着與衆人閒聊了幾句家常,君臣各有問答,氣氛倒是頗爲融洽。

從帝王對臣子的態度上來說,李治比李世民做得更好。

無論忠奸,李治對所有臣子都很親近,很隨和,通常喜歡跟臣子玩笑幾句,或是東家長,西家短,臣子家裡一些無傷大雅的八卦秘聞也被他拿出來調笑幾句,君臣笑過之後,彼此的距離也就更近了。

今日李治選擇在太極殿外召見衆臣,而且召見的都是當朝的重臣,不是宰相就是尚書和大將軍,尤其是召見的場地還堆着如山的番薯。

衆臣心中奇怪之餘,倒也不方便詢問,陪着李治閒聊了半天。

最後右相許敬宗還是忍不住問了起來。

要說這許敬宗心思確實伶俐,他知道李治不會無緣無故把一大堆番薯擺在面前,既然擺出來了,自然有他的用意,作爲朝中宰相,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偶爾給天子捧哏,不能讓氣氛掉地上。

李治微微一笑,就等許敬宗這一問呢。

於是李治指了指面前的番薯,笑道:“衆卿可知此爲何物?”

在場的朝臣當初大多跟隨李治去過甘井莊,親眼見證了番薯的收成,對此物自然不陌生,於是異口同聲說出了答案。

李治又笑着問道:“衆卿可知,此物畝產幾何?”

又是送分題,當初在甘井莊時就聽李欽載吹噓過,於是衆臣又說出了答案。

李治點頭:“不錯,五千斤,自三皇五帝以來,衆卿可曾聽說有任何作物畝產竟有五千斤之巨?”

衆臣搖頭,一個優秀的捧哏,一定要跟着逗哏的思路走,逗哏需要捧哏說什麼,捧哏就說什麼,別跟自己的飯碗過不去。

見衆臣很給面子地順着他的思路,給出了正確答案,李治表示很欣慰。

又指了指面前的番薯,李治緩緩道:“這是滕王叔從江南帶來的第二季番薯收成,共計兩千餘斤,佔地不到半畝……”

“兩次收成後,如今已可確認,番薯一物,確如渭南縣侯李欽載所言,畝產五千斤只多不少。”

衆臣一愣,接着震驚譁然。

當初在甘井莊親眼見到番薯收成,那時總共才幾株番薯種,收成也不過數十斤,所以羣臣驚訝之餘,倒也沒什麼太大的感觸。

畢竟李欽載指着數十斤收成的番薯,信誓旦旦說什麼畝產五千斤,那畫面實在沒什麼說服力。

可是現在,第二季收成兩千多斤,小山一般堆在太極殿前,此刻的畫面與當初截然不同。

儘管不願相信,但衆人卻不得不信。因爲事實就擺在眼前。

震驚過後,羣臣很快想到了一個畝產五千斤的糧食作物對江山社稷,對黎民百姓的意義,於是愈發驚駭,最後一臉駭容又迅速化作驚喜。

“臣等恭賀陛下,江山永固,萬代不息!”

衆臣一齊行禮,李治欣悅仰天大笑。

這話沒誇張,有了畝產五千斤的糧食,江山可不就“永固”了嗎?

那麼,接下來……

李治努力收斂了笑聲,道:“朕且問衆卿一句,此物之於大唐,比諸開疆拓土萬里,孰輕孰重?”

衆臣不傻,當然知道答案。

歷史長河裡,開拓疆土不過是王朝一時之利,歷朝歷代無論多大的疆土,少則數十年,多則上百年,一旦王朝轉衰,當初得到的疆土必然會失去,這是千古顛撲不破的真理。

然而一種畝產五千斤的糧食,無論朝代怎樣更迭,糧種一旦推廣開來,是永遠不會失傳的。

如果將歷朝歷代的皇帝從地下挖出來問他們,是選擇一種畝產巨高的新糧食,還是萬里疆土,只要不是昏庸至極的帝王,他們的答案一定會選擇糧食。

因爲江山永固,是與糧食直接劃等號,而不是開拓的疆土。

沉寂許久,李治終於聽到衆臣的答案,他對衆人的答案表示很滿意。

衆臣入宮後,李治接連問了幾個問題,剛開始時衆臣還滿頭霧水,不知天子爲何發問。

然而在場的都是當朝重臣,一個勝過一個的老狐狸,李治接連發問後,衆人漸漸咂摸出味道了,於是若有所悟地紛紛瞥了李勣一眼。

人羣裡,李勣老眼半闔,不言不動如木雕,對身外事彷彿不聞不見不知。

李治也迅速瞥了李勣一眼,然後環視羣臣,慢悠悠地道:“此物之重要,尤勝開拓萬里疆土,那麼……發現此物的人,朕該如何賞賜?”

“番薯現於大唐,說是曠世奇功也不爲過吧?衆卿覺得,朕能否對立下此功的人視若無睹,就當這件事沒發生?”

衆臣不但是捧哏,而且是優秀的捧哏,他們很清楚天子需要的答案是什麼。

什麼時候該順着天子的話往下說,什麼時候能瞬間分辨出天子說的是反話。

李治此話剛出口,心竅最伶俐的許敬宗立馬接口。

“陛下,臣以爲,發現番薯此物的人對大唐立有蓋世之功,必須重重賞賜,有功不賞,豈不令天下的功臣寒心?”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百搭合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精兵輕裝第1430章 閒棋廢子第九百六十章 橫插一腳第九百四十一章 新差事第四百一十章 針鋒相對第904章 剖析,權衡第779章 輿論沸騰第876章 武家恩怨第四百二十一章 朝議釋歸第778章 時勢強人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含淚吃了三碗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密林廝殺第817章 夢幻泡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郡公新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零七十章 圍點打援第九章 免罪釋歸第543章 火併第二十三章 夸父追日第1419章 民變平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幷州第1377章 秘召宋森第1318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章 又長又白又細第五百一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830章 高手切磋第1300章 薪火傳承第三百六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六章 廢物的生活第三百九十九章 案情突變第1338章 深宮夜宴第1223章 太子薨逝(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開拔北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取捨難定第590章 陽謀,正面接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子夜軍報第781章 謀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齊赴登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紈絝歸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英君能臣第三百七十八章 佛前的明燈第795章 雲見天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驟聞噩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財源滾滾第八十一章 不裝了,我攤牌了第二百零八章 戰後歸國第597章 許家商隊第二百一十九章 背地罵人有禮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試探接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福兮禍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洗洗都不能要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違的童年情懷第九百七十三章 這一代,下一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當面廢刑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幷州第728章 諷諫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725章 決裂第582章 暫別第五百一十九章 告捷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第646章 長安傳聞第八章 天家夫妻第一千零一十章 登陸熊津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工代賑第七十六章 秋收開鐮第一百一十八章 九字真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障眼之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720章 完美交接第1347章 終結良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鎮壓除患第682章 試種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先踹爲敬第五百一十九章 告捷第八十三章 三箭定天山第1393章 陸氏父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傾城絕色,紫瞳魅幻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小姐的另一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集結備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精兵輕裝第733章 生老病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生死一遭第二百八十八章 朕靠道德治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白鬍子老仇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請達天聽第1419章 民變平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男人楷模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郡公偷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門閥禮儀第一百零三章 更衣異寶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島佈局第817章 夢幻泡影第四百一十二章 躲個清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壓陣督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絲甜第九百二十九章 歲月可駐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百搭合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精兵輕裝第1430章 閒棋廢子第九百六十章 橫插一腳第九百四十一章 新差事第四百一十章 針鋒相對第904章 剖析,權衡第779章 輿論沸騰第876章 武家恩怨第四百二十一章 朝議釋歸第778章 時勢強人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含淚吃了三碗飯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密林廝殺第817章 夢幻泡影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郡公新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零七十章 圍點打援第九章 免罪釋歸第543章 火併第二十三章 夸父追日第1419章 民變平息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幷州第1377章 秘召宋森第1318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章 又長又白又細第五百一十三章 弘化公主第830章 高手切磋第1300章 薪火傳承第三百六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六章 廢物的生活第三百九十九章 案情突變第1338章 深宮夜宴第1223章 太子薨逝(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開拔北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取捨難定第590章 陽謀,正面接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子夜軍報第781章 謀劃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齊赴登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紈絝歸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英君能臣第三百七十八章 佛前的明燈第795章 雲見天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驟聞噩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財源滾滾第八十一章 不裝了,我攤牌了第二百零八章 戰後歸國第597章 許家商隊第二百一十九章 背地罵人有禮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試探接戰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福兮禍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洗洗都不能要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違的童年情懷第九百七十三章 這一代,下一代第二百二十五章 當面廢刑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幷州第728章 諷諫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725章 決裂第582章 暫別第五百一十九章 告捷第四百五十三章 兄友弟恭第646章 長安傳聞第八章 天家夫妻第一千零一十章 登陸熊津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工代賑第七十六章 秋收開鐮第一百一十八章 九字真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障眼之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720章 完美交接第1347章 終結良緣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鎮壓除患第682章 試種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先踹爲敬第五百一十九章 告捷第八十三章 三箭定天山第1393章 陸氏父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傾城絕色,紫瞳魅幻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小姐的另一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集結備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精兵輕裝第733章 生老病死第三百二十二章 生死一遭第二百八十八章 朕靠道德治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白鬍子老仇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請達天聽第1419章 民變平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男人楷模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郡公偷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門閥禮儀第一百零三章 更衣異寶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島佈局第817章 夢幻泡影第四百一十二章 躲個清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壓陣督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絲甜第九百二十九章 歲月可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