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太陽星石

第1275章 太陽星石

黃庭洞天,驕陽似火,光輝燦爛。

“純粹到極致的太陽星力。”

探出手掌,張純一接過了莊元遞來的金色小太陽,其形似太陽,本質卻是一股純粹到極致的太陽星力。

無形的力量流轉,掌握天地,張純一合攏了五指,在這一刻,太陽的光輝猛然收斂,而當張純一再次攤開手掌的時候,其掌心的小太陽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顆嬰兒拳頭大小,質如琥珀,內裡暗藏一顆小太陽的特殊玉石。

“太陽星石,得之煉化,生靈可得太陽星眷顧,成爲太陽星的眷顧者。”

打量着手中的星石,張純一漆黑的眼眸中閃過一抹異彩。

星石,一種由極其精純的星辰之力凝聚而成的特殊寶物,極其少見,是無數修士渴望的寶物,因爲其可以有效改善修行者的資質。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龍虎山三代弟子公孫凜,其幼時雖然天賦不錯,但距離真正的天驕還有不小的距離,後來她之所以能一飛沖天,在短短的時間內成就真仙,一是因爲龍虎山的栽培,二是因爲她煉化了一塊天星宗留下的天機星星石,成爲了天機星的眷顧者,從而獲得了非同一般的天賦。

而此時此刻被張純一捏在手中的正是一塊太陽星星石,它與天機星星石有着類似的效果,甚至比天機星星石更加神異,畢竟它代表的是世間最古老星辰之一的太陽星。

只不過這一塊星石卻是人造的,是莊元以周天星斗大陣之力熔鍊了那塊太陽星碎片提純而成的,周天星斗大陣的神異可見一斑,有奪天地造化之功。

“老師,太陰太陽爲世界陰陽兩極,相生相剋,共演造化,您本是太陰星命,若能煉化這塊太陽星石,得太陽星眷顧,陰陽共生,或可窺視造化。”

話語低沉,莊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曾見周天星海一眼,莊元捕捉到了太陰、太陽這兩顆星辰之間的一絲玄機,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會提出以周天星斗大陣熔鍊太陽星碎片的想法,而不是讓張純一出手,將其煉製成一件普通的寶物。

聞言,目光垂落,張純一看向了莊元。

“你有心了,此物確實對我有不小的用處。”

話語中帶着幾分感嘆,張純一開口了,在握住太陽星石的瞬間,他的心靈就被觸動了,此物於他而言確實有大用,遠勝尋常。

聽到這話,莊元原本肅穆的臉上突然流露出了一絲笑容,這一路行來,基本上都是張純一在爲他遮風擋雨,現如今能爲張純一做一點事情,他由衷的感到高興,這種高興甚至還要超過他得到摘星閣傳承的那一刻,純粹的不沾染一絲雜質。

“能幫到老師是弟子最大的榮幸。”

話語中滿是誠懇,莊元再次躬身拜倒。

不久之後,面帶笑容,莊元離開了黃庭洞天。

而在莊元離開之後,揮動衣袖,封閉黃庭洞天,張純一開始煉化太陽星石。

太陽之力最是霸道,貿然接觸,就算是仙神也有可能被燒的神魂俱滅,但張純一卻不同,以他的力量已經足以壓下這股太陽之力的反噬,最爲重要的是其修太陽煉神之法多年,與這太陽星石之力有着極高的契合度,冥冥中的緣分早已在不經意間定下。

嗡,眉心青蓮燁燁生輝,道韻流轉,一抹輝光出現在張純一背後。

隨着時間的流逝,張純一背後的那一抹輝光越來越亮,越來越亮。

某一刻,如日東昇,一輪金燦燦的大日躍出海面,出現在了張純一背後,在這一個瞬間,張純一渾身上下都鍍上了一層金色,而後人影與太陽之相不斷重合,最終化而爲一。

嗡,身披太陽光輝,眸色淡金,內有大日橫空,張純一週身神光燦燦,宛如神人,其好似是太陽的化身。

因爲有着強大的力量和極高的契合度,沒有花費多少功夫,張純一就成功煉化了太陽星石,在這一刻,除了太陰星命之外,張純一還多了一個太陽星眷顧者的身份。

“原來這就是太陽星。”

神念不斷升騰,超拔於世界之上,循着冥冥中的感應,於無邊混沌中張純一看到了一顆星辰,其形偉岸,僅可窺視一角,其力至強,仙神與之相比也不過是螻蟻而已,其光輝燦爛,盡顯堂皇正大。

不過因爲妖祖隕落的關係,太陽星受到牽連,本源動盪,在其光輝燦爛的外表之下卻有一絲掩飾不住的虛弱,更爲重要的是此時的太陽星陣紋密佈,直接被一方浩瀚的大陣籠罩,而在大陣的九個陣眼之上各有一具青銅棺陳列。

其神異內斂,有着無言的厚重,其上縈繞着或濃或淡的滄桑氣息,最濃烈的那一個已經完全化作了實質,好似經歷了滄海桑田的洗禮,來自無盡歲月之前,此時此刻這九具銅棺都在藉助大陣之力汲取太陽星的力量溫養自身。

目光落下,僅僅停留瞬間,張純一的心神就開始跌落,他終究只是太陽星的眷顧者,而非太陽星命。

也就是在這一刻,隱有所覺,在太陽星的核心中有一雙暗金色的眸子悄然睜開,與外表的熾烈不同,這裡的溫度卻低到了極致,好似一個冰窟,冰封一切,包括時間。

而就是在這個盡是森然的冰窟之中卻有一隻金烏蟄伏,其周身神炎被冰霜凍結,光輝暗淡,有冰封不住的腐朽之氣瀰漫,氣息低迷到了極致,它快要老死了。

“太陽星隱沒,沒想到這個時代竟然還會出一位太陽星的眷顧者,當真奇哉怪哉。”

好似被凍結的眸子裡泛起一絲色彩,神念轉動,一聲輕嘆在這孤寂的冰窟中迴響。

“這難道是在說我太陽星的氣數終究未散嗎?且等着吧,我終究會重塑我金烏一族的輝煌,金烏爲萬妖之皇,曾經的妖庭主宰,豈會就這麼沒落,現如今只不過是短時間的蟄伏而已”

神念激盪,眼底閃過一抹凌厲之色,老邁的金烏重新閉上了雙眼,其身軀雖然已經近乎腐朽,但心靈卻並沒有。

(本章完)

第896章 忘情水第745章 斬仙第2097章 昊天印記第496章 千秋不死第859章 人元大丹第2210章 點兵聚將第909章 開端第2157章 顯威第1966章 修命第170章 龍隕第629章 返火第2002章 輪迴道第1842章 解離仙府第285章 太陰度厄第1304章 希望之星第1402章 混元大道第645章 純陽第630章 補天第1667章 煉氣第1878章 紀元之首第522章 伴生水靈第1968章 仙界第2055章 時空震盪第1285章 打死第1361章 鐵算仙第1919章 過猶不及第756章 帝星降第1208章 獨尊萬法第2010章 多寶之玄第93章 狐犬第1980章 黑白仙第2255章 真種自生第1243章 再見面第1172章 劫運金盤第307章 喚魔第1637章 元氣浪潮第2049章 填海眼第705章 鎮獄天碑第459章 割昏曉第571章 反噬第1515章 神仙道第2087章 孽徒第1243章 再見面第2033章 踏天第1213章 貪狼第418章 頭在手第1957章 奪道第966章 地網第2164章 宙光照影第1094章 醉紅雲第1601章 天魔喋血第1055章 夢魘生第1546章 建木果第1534章 造化將出第885章 九天尊第1547章 玄武現第1170章 白鳳黑凰第755章 炎德第591章 先天魂氣第2057章 宙光大道第1018章 皇天之子第631章 元神甲第1738章 聖王第627章 新舊元辰第1286章 聖化第98章 大陣第2123章 吾道必興第1702章 赤天十日圖第1944章 四大魔第1231章 天意助我第1141章 黃泉尊主第101章 不老天鬆第1639章 氣吞山河第589章 貫穿陰陽第1851章 吃飽第486章 因禍得福第903章 血神經第1732章 無天第902章 不死樹第529章 萬獸鏡第184章 瘋魔第5章 沉月湖第899章 作繭自縛第683章 碎屍萬段第179章 龜蛋第2049章 填海眼第1791章 斷清靜第857章 大夢一場第927章 必殺第791章 遊說第1590章 春秋之道第1795章 運行日月第1520章 囂張第521章 再鎖真龍第751章 徒呼奈何第1449章 陰陽無極第1790章 血債血償第2123章 吾道必興第1949章 混沌之變第1264章 新舊交替
第896章 忘情水第745章 斬仙第2097章 昊天印記第496章 千秋不死第859章 人元大丹第2210章 點兵聚將第909章 開端第2157章 顯威第1966章 修命第170章 龍隕第629章 返火第2002章 輪迴道第1842章 解離仙府第285章 太陰度厄第1304章 希望之星第1402章 混元大道第645章 純陽第630章 補天第1667章 煉氣第1878章 紀元之首第522章 伴生水靈第1968章 仙界第2055章 時空震盪第1285章 打死第1361章 鐵算仙第1919章 過猶不及第756章 帝星降第1208章 獨尊萬法第2010章 多寶之玄第93章 狐犬第1980章 黑白仙第2255章 真種自生第1243章 再見面第1172章 劫運金盤第307章 喚魔第1637章 元氣浪潮第2049章 填海眼第705章 鎮獄天碑第459章 割昏曉第571章 反噬第1515章 神仙道第2087章 孽徒第1243章 再見面第2033章 踏天第1213章 貪狼第418章 頭在手第1957章 奪道第966章 地網第2164章 宙光照影第1094章 醉紅雲第1601章 天魔喋血第1055章 夢魘生第1546章 建木果第1534章 造化將出第885章 九天尊第1547章 玄武現第1170章 白鳳黑凰第755章 炎德第591章 先天魂氣第2057章 宙光大道第1018章 皇天之子第631章 元神甲第1738章 聖王第627章 新舊元辰第1286章 聖化第98章 大陣第2123章 吾道必興第1702章 赤天十日圖第1944章 四大魔第1231章 天意助我第1141章 黃泉尊主第101章 不老天鬆第1639章 氣吞山河第589章 貫穿陰陽第1851章 吃飽第486章 因禍得福第903章 血神經第1732章 無天第902章 不死樹第529章 萬獸鏡第184章 瘋魔第5章 沉月湖第899章 作繭自縛第683章 碎屍萬段第179章 龜蛋第2049章 填海眼第1791章 斷清靜第857章 大夢一場第927章 必殺第791章 遊說第1590章 春秋之道第1795章 運行日月第1520章 囂張第521章 再鎖真龍第751章 徒呼奈何第1449章 陰陽無極第1790章 血債血償第2123章 吾道必興第1949章 混沌之變第1264章 新舊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