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的深夜,少林寺的後院內。
東側靠角一間廂房,屋裡燈火早已熄滅,清幽的月光藉着半開的窗櫺透射進來,映在牀榻之上那位仰面躺着的少年身旁。
這少年雙手放在頭下,側臉望着窗外的朦朧夜色,時不時的發出幾聲長嘆。
他一直在想:孃親、還有那位前輩與少林寺到底有何什麼淵源?爲啥那位大師要將他們困在戒律閣?我該如何救他們脫離苦海?雖然慧慈領我到那兒探望過,對裡面的情形大體都有了解,即使如此,我如何才能闖過銅人陣?又如何將那長眉赤面僧擊敗?
如果知難而退,何以對得起待我情深似海的孃親?不,絕不能坐視不管,無論有多難都要去拼。可這麼一來,除了白白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還是於事無補。這可如何是好呀?
海風雲反反覆覆的去想,還是百思不得其解。
又過了多半個時辰,他突然掀開錦被,起身坐在牀頭上,咬了咬牙關,自言自語的小聲道:“不管那麼多,我現在就去試上一試。”
他更好衣後,取下那把長劍,輕手輕腳的向屋外走去。
此時已近深夜丑時,在院中行走恐有諸多不便,也怕被寺裡的人發現行蹤,進而壞了大事,這才輕輕一躍縱上屋頂,沿着院牆飛身而來。
由於昨日來過一趟,很容易的便摸到了戒律閣的屋頂。
他施出一記“倒掛金鉤”,身子向下垂去,用一指點破窗紙,透過那個窟窿向裡望去。
屋內燈火通明,亮如白晝一般。南側靠牆的木牀上打坐着一位老僧,那副尊容活似十八羅漢中的長眉羅漢,這並非旁人,正是見過的少林高僧。
在離赤面僧約有十餘丈的北側,是一道鐵門,門裡面卻是四具銅人像。這些銅像神態各異,雕刻的如同真人一般,各自手裡握着一條鐵棍,分列在東西南北各個角落中,而蕭氏父女在屋的正中,手腳戴着一種奇特材料打造而成的鏈子,絕非一般刀劍所能傷的到,這也是海風雲不瞭解的地方。
見到這一切後,他的心裡又泛起難來,接下來怎麼辦?是不是要硬闖進去?
正在這時,有條黑影如同離弦的箭般飛快的閃過,只在眨眼之間,便悄無聲息的便到了他的身旁,而海風雲卻全然不知。
那位來者好似並非惡意,只是輕拍了下他的肩頭,壓低了嗓音,說出一句:“喂,你這不是找死嗎?”
聽罷此話,海風雲嚇得面無血色,兩腿突然失去準頭,頓時向下跌去,幸好被那來者一把抓住身後的衣衫,如同拎小雞一般提了過來。
海風雲被他輕聲放下,藉着清幽的月光甩臉望去,只見這位來者均是武林中夜行人的打扮,面帶一條黑色的絲巾,只露出一雙閃着點點寒光的豹眼。
“你是誰?”海風雲皺了皺眉頭,低聲問道。
“我是誰不重要。俺只問你一句,是不是活夠了?”那位來者反問道。
海風雲搖了搖頭,並未答話。
“你難道不曉得這是什麼地方嗎?”
“當然曉得,少林寺的戒律閣嘛!”
“那你明明知道都這些,還爲啥過來送死?”黑衣來者似有不悅的追問道。
“我娘爲了救我,被關了進去,我是來救她出去的。”
“原來是大孝子呀!不錯,爲了你對她的這份心意,我可以幫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