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給中國找麻煩

德國首都柏林,現在已經成爲了歐洲最大和最繁華的城市了。作爲強大的德意志帝國的首都,柏林完全能夠當得起這個歐洲最大城市這個稱號。法國被打垮,不僅使得國家被分割,剩餘的領土上建立了法蘭西王國和法蘭西帝國,巴黎也被分成了兩半,法蘭西王國和法蘭西帝國各佔據了一半。並且,兩個國家都宣稱巴黎是他們的首都。只不過,巴黎只是名義上的首都而已。

法蘭西王國的行政首都放在了巴黎南部的奧爾良,這裡是奧爾良派的大本營。而法蘭西帝國的行政首都則放在了蘭斯。畢竟,巴黎雙方各自佔了一半,只要打過塞納河就能夠威脅到對方了,如果國家的國王和皇帝以及政府都放在巴黎的話,那就是找死了。

至於原本歐洲最大的城市倫敦,經過戰火之後,倫敦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另外,英國在戰爭當中損失慘重,早已經不復昔日的世界霸主的景象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倫敦當然不再繁華,更遠遠無法和柏林相比了。至於其他的城市,和柏林相比同樣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柏林成爲了歐洲當之無愧的最大城市。

同樣的,德意志帝國也成爲了歐洲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國家。即便中華帝國是世界霸主,但是在歐洲,即便中華帝國和盟友們綁在一起,手機閱讀網德國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劣勢。畢竟,中華帝國的重心在亞洲,在遠東。距離歐洲太過遙遠了。中華帝國的力量要投送到歐洲來,得經過長途跋涉才行。

隨着德國成爲歐洲第一強國。德國人也以強國居民自稱。而他們的野心,也開始逐漸的膨脹了。特別是德國陸軍的貴族將領們。更是如此。藉助這一次的戰爭,德國的貴族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誰都希望自己獲得的財富能夠更多,這使得他們將目光放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只不過,世界早已經被瓜分完畢。中華帝國掌握了大半個世界,而德國只不過是在歐洲佔據了一部分區域而已。和中華帝國比起來,德國在戰爭當中獲得的收益就太少了。因此,這些德國人無不希望德國能夠擊敗中華帝國,取代中華帝國的世界霸主的地位。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

在這些貴族的推動下,德國的政策也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德國在發展國內的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也不忘發展軍備。特別是海軍,更是德國重點發展的對象。德國海軍部成立,由費利克斯親王出任海軍部長,專門負責海軍的建設。當然,因爲這方面的人才太過匱乏,所以德國的海軍吸納了不少英國人。這些英國人憑藉他們的才幹。已經在德國海軍之中嶄露頭角,佔據了高位了。甚至,可以直接將德國海軍稱之爲德英聯合艦隊。在德國海軍即將成立的艦隊當中,三分之一的軍官和水兵都是英國人。

英國戰敗之後。大量的戰爭賠款讓應該的財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很多城市又被打成了一片廢墟,政府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來重建這些城市。工廠之類的更是大量倒閉。所以,很多英國人的日子都非常的苦。因爲伊斯坦布爾和平條約的規定。英國的軍事力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海軍不能擁有超過一千五百噸以上的戰艦。這使得大量的英國海軍軍官和士兵都不得不退役。退役之後,這些人的生活普遍很糟糕。在這個時候,德國人向這些英國海軍的精英們拋出了橄欖枝。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大量的英國海軍軍官和水兵們加入了德國海軍。加入德國海軍之後,他們不僅可以領導豐厚的薪水,過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藉助德國海軍來向中國人報仇,以一雪前恥。

對於絕大部分的英國海軍官兵而言,被中國海軍失敗,使得英國丟掉了海上霸權,最後更是輸掉了戰爭,這是他們一生的恥辱。很多人甚至將英國之所以戰敗的責任都歸咎到了他們的頭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擊敗中國海軍就成爲了他們唯一的目標了。

只不過,中華帝國太強大了,德國想要挑戰中華帝國的世界霸權,非常的困難。特別是在德國海軍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想要挑戰中華帝國,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因此,德國一方面想方設法的維護和中華帝國的關係,避免關係破裂。另外一方面,則是想辦法給中國找麻煩,儘可能的削弱中國的力量,爲未來的戰爭創造有利的條件。

中華帝國佔據了大半個世界,除了本土之外,西伯利亞、中亞、印度、東南亞、澳洲、東歐和北美都被納入到了中國的領土之內。另外還有大半個非洲也成爲了中國的殖民地。中國的本土統治力量最爲強大,德國人想要搞事的話,那幾乎不太可能。東南亞等地也最先納入中國的領土,並且當地的土著也被清剿的差不多了,德國人想要在這裡挑事,也很困難。但是,北美和東歐就不一樣了,這些都是新納入到中國的領土,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俄國人,對於中國人都充滿了仇恨,他們無不盼望着趕走中國人。因此,這兩個地方成爲了德國人重點給中國找麻煩的地方。

另外,印度、非洲殖民地以及其他地區,德國人也是儘可能的搞小動作,挑撥當地人起來反抗中華帝國。不管這些當地人的反抗能不能成功,至少可以牽制一部分中國人的力量。這樣的話,就對德國將來反擊中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了。可以說,爲了擊敗中國,德國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波茨坦皇宮,德皇威廉一世正召集大臣們,總結國內的情況。距離戰爭結束,伊斯坦布爾和平條約的簽訂已經過去一年多了。經過一年的努力,德國已經重新走上了正軌了。即便是那些新納入德國領土的土地和居民,也在德國人的收拾下變得服服帖帖的了。整個德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邁入了快車道。德國的軍事力量,更是快速的發展。造船廠內,四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和大量的輕型戰艦正在快速的成形當中。預計,再過不久就能夠開始服役了。強大的德國海軍,即將建立。

“諸位,感謝大家的努力,帝國在剛剛成立的第一年內,就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更加的強大了,民衆也更加富強了,這一切,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威廉一世臉上滿是笑意,能夠親手建立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並且看着德意志帝國越來越強大,他非常的滿意。

“這都是陛下領導有方啊!”奧托.馮.俾斯麥首相笑着說道。只不過,他笑的不太自然。

“怎麼了?首相閣下,對於過去一年的發展,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嗎?”威廉一世問道。

“陛下,雖然德國在快速的發展,但中華帝國也同樣在快速的發展。我們和中華帝國之間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趨勢,這對於德國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奧托.馮.俾斯麥首相說道。如果德國安於現狀的話,那自然是好事。但是,偏偏德國的目標可是挑戰中華帝國的世界霸權啊!這樣的話,德國就得更加的努力,以便能夠發展的更加迅速才行。否則的話,德國想要在未來的戰爭當中擊敗中華帝國,那就幾乎沒有可能了。

威廉一世臉上的笑意,頓時消失的乾乾淨淨了。原本,他還有些沾沾自喜的,但是,奧托.馮.俾斯麥首相的話,卻如同是一盆涼水澆到了他的頭上一樣,讓他沒有絲毫的喜悅之情了。

“首相閣下,中華帝國的確發展的很快,但我們也不滿。再說了,中華帝國佔據了大半個世界,我們當然無法和他們相比了。但是,只要我們繼續努力下去的話,我們和中華帝國之間的差距一定會越來越小的!”外交大臣阿爾佈雷希.馮.羅恩伯爵一看威廉一世的臉色不好看,連忙說道。

奧托.馮.俾斯麥首相搖了搖頭:“在去年,中國人大力發展汽車工業,以此來促進了其他重工業的迅速發展。不要說中國國內,就連歐洲也大量進口中國人的汽車,這還是中國在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的情況下,只出口了少量的汽車而已。再這樣下去的話,估計整個歐洲的汽車市場都將會中國人的汽車所佔領!到時候,我們和中國之間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的確,單單是中華帝國現在每個月出口到歐洲的汽車就多達三四萬輛,並且,隨着中國國內新建的汽車廠建成投產,越來越多的汽車將出口到歐洲,這必然會使得中國的重工業更加的繁榮。反觀德國,和中國的差距則是越來越大。……

第466章 抗英援緬第1163章 戰局糜爛第1027章 英法聯軍第87章 損失慘重第576章 措手不及第161章 舉國歡騰第841章 平衡政策第259章 大英帝國的利益第1540章 轟炸油田第184章 絕不認罪第1400章 法羅羣島第947章 陰謀再現第402章 對日攻略第1365章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選擇第1247章 對法和約第461章 結盟請求第460章 把國家作爲嫁妝第124章 西里伯斯海海戰第1394章 分歧太大第142章 利益至上第677章 組建騎兵軍第306章 突圍第100章 向新華軍求援第1036章 西葡戰爭第1096章 箭在弦上第1285章 偷襲第357章 大勝第388章 齊聚廣州第1413章 叛亂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929章 尖銳對立第2章 入夥第1385章 妥協第924章 脣槍舌劍第483章 吃掉一個師第40章 ‘鯊魚級’巡洋艦第949章 比利時的危機第835章 西班牙人的目標第837章 首要敵人第771章 俄國末路第1506章 海上決戰第263章 敵我態勢第647章 血債血償第814章 這就是代價第674章 蒙古人的擔憂第535章 運河開發公司第125章 慘敗!第994章 一座座廢墟第474章 瘋狂掃射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102章 西班牙人VS土着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859章 出賣盟友第919章 突破封鎖第544章 運河不設防第906章 危機臨近第452章 香港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740章 一線生機第687章 目標夏威夷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1158章 兩面夾擊第892章 海外基地第1013章 暴怒的沙皇第1387章 奧斯曼的困境第602章 不甘心失敗第125章 慘敗!第744章 會戰序幕第1043章 暗流涌動的印度第511章 找死第853章 卑鄙的中華帝國第1055章 攻擊開始第1452章 世界大戰第338章 完美的勝利第223章 西班牙人的要求第1547章 航母VS戰列艦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568章 警告俄國第231章 時機成熟第1006章 空軍亮劍第1370章 給盟友們信心第212章 城塌第126章 全軍覆沒第1548章 公海艦隊之殤第567章 動員令第905章 軍事同盟第277章 第二戰場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325章 宣戰第887章 遷都第1271章 海軍競賽第521章 西班牙的榮光第787章 香港問題第283章 恐怖炮擊第455章 泰王的擔憂第881章 外交風波第979章 激戰第37章 剿滅土着第1447章 右鉤拳計劃
第466章 抗英援緬第1163章 戰局糜爛第1027章 英法聯軍第87章 損失慘重第576章 措手不及第161章 舉國歡騰第841章 平衡政策第259章 大英帝國的利益第1540章 轟炸油田第184章 絕不認罪第1400章 法羅羣島第947章 陰謀再現第402章 對日攻略第1365章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選擇第1247章 對法和約第461章 結盟請求第460章 把國家作爲嫁妝第124章 西里伯斯海海戰第1394章 分歧太大第142章 利益至上第677章 組建騎兵軍第306章 突圍第100章 向新華軍求援第1036章 西葡戰爭第1096章 箭在弦上第1285章 偷襲第357章 大勝第388章 齊聚廣州第1413章 叛亂第189章 戰爭威脅第1431章 弄巧成拙第929章 尖銳對立第2章 入夥第1385章 妥協第924章 脣槍舌劍第483章 吃掉一個師第40章 ‘鯊魚級’巡洋艦第949章 比利時的危機第835章 西班牙人的目標第837章 首要敵人第771章 俄國末路第1506章 海上決戰第263章 敵我態勢第647章 血債血償第814章 這就是代價第674章 蒙古人的擔憂第535章 運河開發公司第125章 慘敗!第994章 一座座廢墟第474章 瘋狂掃射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102章 西班牙人VS土着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859章 出賣盟友第919章 突破封鎖第544章 運河不設防第906章 危機臨近第452章 香港第1109章 戰爭轉折點第740章 一線生機第687章 目標夏威夷第213章 象兵出擊第1158章 兩面夾擊第892章 海外基地第1013章 暴怒的沙皇第1387章 奧斯曼的困境第602章 不甘心失敗第125章 慘敗!第744章 會戰序幕第1043章 暗流涌動的印度第511章 找死第853章 卑鄙的中華帝國第1055章 攻擊開始第1452章 世界大戰第338章 完美的勝利第223章 西班牙人的要求第1547章 航母VS戰列艦第200章 剿滅海盜第568章 警告俄國第231章 時機成熟第1006章 空軍亮劍第1370章 給盟友們信心第212章 城塌第126章 全軍覆沒第1548章 公海艦隊之殤第567章 動員令第905章 軍事同盟第277章 第二戰場第494章 炮灰部隊第325章 宣戰第887章 遷都第1271章 海軍競賽第521章 西班牙的榮光第787章 香港問題第283章 恐怖炮擊第455章 泰王的擔憂第881章 外交風波第979章 激戰第37章 剿滅土着第1447章 右鉤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