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騎兵出擊

騎兵,曾經是古代最強大的兵種之一。依靠起高機動性,往往能夠成爲帝國的主宰。帝國陸軍,雖然是步兵爲主。但是,在征服了蒙古諸部之後,也先後建立了八個騎兵軍,總計二十八萬餘人。這樣的騎兵部隊,以不算少了。在上一次的世界大戰當中,騎兵也爲帝國留下了赫赫功勳。

不過,隨着汽車、卡車等大量的裝備部隊。尤其是炮兵用來拖拽火炮牲畜,也被卡車代替了。這使得帝國在軍隊當中使用汽車和卡車越來越多。固然,緊靠這些還無法威脅到騎兵的地位。但是,當帝國開始大量裝備坦克和裝甲車之後,騎兵的地位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依靠坦克和裝甲車,帝國陸軍能夠得到強悍的突擊力,坦克和裝甲車有着騎兵沒有的火力和防禦力,這使得他們的突擊力量勝過騎兵。同時還能夠減少傷亡。所以,騎兵自然要給裝甲兵讓路了。

帝國總參謀部已經計劃,在這一次的世界大戰之後,就陸續的裁撤騎兵了。以後騎兵除了邊防部隊會保留少許之外,其餘的騎兵都將裁撤掉。在這一次的世界大戰當中,騎兵的主要任務也是偵查、保護後勤補給線以及剿滅後方的游擊隊■等等。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陸軍大臣孫浩元帥纔會提出用騎兵來鎮壓印度和南非的起義。雖然,騎兵在世界大戰的正面戰場上或許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在鎮壓印度人和布爾人的起義上,卻有很大的作用。印度和南非都是地形平坦的地方,適合騎兵的使用。尤其是布爾人。他們的騎兵力量也不弱。布爾人之所以膽敢反叛帝國,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騎兵可以在非洲大草原上馳騁。並不懼怕帝國大軍的圍剿。甚至還能夠尋找到帝國大軍的薄弱點,給帝國大軍發起致命的攻擊。如果是用騎兵對騎兵的話。這些問題就都可以解決掉了。別的不說,帝國騎兵的戰鬥力,必然會在布爾人的騎兵之上。

畢竟,帝國騎兵也是久經戰陣,還參加過上一次的世界大戰,連名震世界的俄國哥薩克騎兵也不是帝國騎兵的對手。更不用說布爾人的騎兵了,他們充其量就是一羣牧民而已,幾乎就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訓練。就算他們從德國人那裡獲得了大量先進的武器,但也未必能夠將這些武器的性能發揮出來。一旦和帝國騎兵對戰的話。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帝國用騎兵來剿滅布爾人的話,絕對不會有問題。

至於印度人,他們雖然人多勢衆。但是,帝國早就已經得出過結論,這些印度人根本就不適合打仗。雖然印度起義軍的規模超過了百萬,並且還在如滾雪球一樣的快速發展。但是,這些聚集起來的烏合之衆,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不要說面對帝國的精銳軍隊。就算是印度各土邦的土軍,如果他們膽子再大一點的話,也足以擊潰這些起義軍的。帝國騎兵一旦出現在印度戰場的話,必然會給這些起義軍造成致命的打擊。只要打一兩次大仗之後。印度起義軍就會損失慘重。到那個時候,印度的局勢就會急轉直下了。

“不過,騎兵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八個騎兵軍。分別投入到印度戰場和南非戰場的話,必然能夠對那些起義軍造成致命的打擊。從而取得非常不錯的戰果!”龍宇飛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計劃。

“總參謀部做好出兵印度和南非的計劃。三天之內,計劃要拿給我!”龍宇飛說道。現在,帝國必須要以最短的時間來平定印度和南非了。

“是,陛下!”劉中明上將點了點頭。三天的時間制定一份鎮壓印度和南非的起義軍的計劃,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這是對付一羣烏合之衆,不是和其他的強國對戰。

“陛下,在陸軍對印度和南非的起義軍進行鎮壓的時候,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可以投入戰鬥。海軍可以封鎖印度和南非的海岸線,禁止其他國家再爲那些起義軍運輸武器彈藥。海軍陸戰隊也可以投入到對起義軍的鎮壓當中。鎮壓腹地的起義軍,可以由騎兵出手。但是,攻打沿海城市的話,海軍陸戰隊更加的適合!”海軍大臣魏勇元帥也說道。現在,雖然帝國和德國已經勢成水火了。但是,戰爭畢竟還沒有開始。想要獲得戰功的話,就只有參加鎮壓印度和南非的起義軍的戰鬥當中了。陸軍在這一次的鎮壓當中會唱主角,但是海軍也要分一杯羹啊!不能所有的好事都讓陸軍佔了吧!

空軍司令官宋志遠上將嘴巴動了動,但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他原本希望藉助鎮壓印度和南非的起義軍,檢驗一下空軍的新式戰機的效果的。但是,他知道這不可能的。帝國空軍的那些新式戰艦都屬於高度保密的武器,如果在印度和南非戰場上造成了泄密的話,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最好還是不要攙和這一場鎮壓起義軍的戰爭纔是。等到世界大戰開始之後,自然會有大把的軍功等着他們。

“嗯!海軍艦隊可以加強對印度和南非的海岸線的封鎖,嚴禁然後國家向印度和南非的起義軍運輸武器彈藥。一旦抓住的話,必須進行嚴懲。另外,海軍陸戰隊的使用,也有總參謀部來負責!”龍宇飛說道。

御前會議結束之後,總參謀部、陸軍部和海軍部的首腦立刻離開了,他們需要擬定作戰計劃。外交大臣魏源也前往外交部,他需要就印度和南非爆發的起義,向全世界發表聲明。

當天,帝國外交大臣魏源正是代表帝國召開了記者會,在記者會上,魏源表示,帝國對於其他國家在印度和南非煽動叛亂的行爲表示十分的不滿,帝國會盡快出兵,平定印度和南非的叛亂,讓兩地的秩序得到恢復。並且,帝國警告那些背後挑事的國家,立刻停止他們的行動。否則的話,帝國會讓他們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另外,從現在開始,印度附近沿海和南非附近沿海都成爲交戰海域,帝國海軍將在這些海域加強管控。一旦發現有任何國家的任何個人,膽敢違背帝國的嚴令,向印度叛亂者和南非叛亂者運輸武器彈藥的話,將按照帝國法律,處以極刑!

中華帝國的警告,讓全世界都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不過,也有不少國家對於中華帝國的警告並不放在心上。比如神聖同盟的那些成員國,他們巴不得印度人和布爾人的起義越鬧越大。這樣的話,他們就能夠坐山觀虎鬥,一步步的看着中華帝國陷入到戰爭泥潭當中了。

兩天之後,總參謀部就拿出了鎮壓印度和南非的計劃。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首先,海軍第1艦隊的主力將調往印度洋,封鎖印度沿海和南非沿海,切斷他們的後勤補給線。這樣的話,失去了後勤補給之後,印度和南非的叛軍,也就不足爲慮了。印度和南非都缺乏工業,他們想要獲得武器彈藥,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帝國海軍第5艦隊和德國海軍對峙的時候,執行封鎖任務的,只有帝國海軍第1艦隊了。

其次,帝國海軍陸戰隊做好戰鬥的準備,一旦戰爭爆發之後,可以投入數個海軍陸戰旅對印度和南非的沿海重要城市發起攻擊,奪取這些城市的控制權。爲後續的陸軍登陸創造有利的條件。

第三,則是帝國陸軍對印度和南非的鎮壓了。在印度戰場上,帝國陸軍第11集團軍,以及帝國騎兵的第1、第2、第3、第4、第5和第6軍,全力鎮壓印度人的反叛。其中,第1、2、3、4騎兵軍借道阿富汗王國,從印度西北進入印度,進行鎮壓。第5和第6騎兵軍則由海運,在印度東部沿海登陸,配合帝國陸軍第11集團軍,對印度的起義軍發起攻擊。

最後,則是接管印度各土邦的土軍的指揮權。雖然這些土軍沒有多少戰鬥力,但是,作爲地頭蛇的他們,比帝國陸軍要更加適應印度的地形。有他們充當帶路黨以及穩定佔領區的秩序,那無疑要有效得多。

至於帝國騎兵第7軍和第8軍,則走海路直接去南非。布爾人的總人口也才一百多萬,能夠集結的軍隊想必也不多,最多幾萬人到十幾萬人而已。兩個精銳的騎兵軍,加上之前帝國部署在南非的一萬多步兵,足以剿滅布爾人的反叛了。就算是要滅絕布爾人,也不是什麼難事。

對於總參謀部提交的這份作戰計劃,龍宇飛很滿意。這是將帝國騎兵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更重要的是,除了第11集團軍之外,騎兵將成爲鎮壓印度和南非的起義軍的主力,這對於帝國陸軍的其他部隊,則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也不會對帝國的軍事部署造成什麼不利影響。

第834章 慘敗第396章 微服私訪第1382章 中國人的陰謀第129章 陰謀第916章 斡旋第502章 敲竹槓第283章 恐怖炮擊第589章 俄國介入第609章 大捷第99章 悲慘的西班牙人第1168章 帝國滅亡第585章 滿清的意圖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1303章 裂痕第1414章 印度暗流第1475章 空軍首戰第45章 和土着的決戰第1428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835章 西班牙人的目標第846章 俄國人的困境第903章 西疆省第677章 組建騎兵軍第1356章 海軍演習第1375章 不識擡舉第13章 代理人第1227章 敲竹槓第1048章 兼任印度皇帝第354章 投鼠忌器第1108章 愁雲慘淡第165章 必要的犧牲!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1527章 巷戰第246章 歹毒的計策第419章 幫他切腹第644章 屠殺第447章 態度強硬第731章 一路向北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154章 無力迴天第1534章 德皇震怒第898章 兵分兩路第816章 不得不低頭第1122章 戰略目標第1359章 對抗加劇第594章 敵蹤現第317章 會談中的爭吵第1230章 豐碩戰果第1015章 絕地反擊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1429章 布爾人的野望尋書*吧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749章 攻心戰第590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軍銜第1553章 德意志之殤第404章 遠征日本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1222章 蘇丹的海軍夢第1231章 最後的掙扎第729章 落幕第356章 兵不血刃第21章 ‘飛魚’步槍第302章 決戰江寧第1040章 戰局糜爛第605章 中將的憤怒第1423章 血戰白沙瓦第962章 突襲第1338章 放任第457章 和親請求第843章 海軍的殺手鐗第635章 僧王投降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132章 援軍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109章 敲詐,以國王的名義!第716章 登陸天津衛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293章 紛紛叛變第572章 滅清計劃第793章 中俄和談第230章 喪權辱國第629章 一網打盡第742章 打援第274章 頭破血流第1250章 打壓普魯士第391章 衝突第112章 大開發第328章 海上決戰第351章 激戰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617章 孤注一擲的滿清第717章 不堪一擊第1481章 裝甲合圍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422章 最後的決戰第505章 泰王妥協第1440章 國王的野心
第834章 慘敗第396章 微服私訪第1382章 中國人的陰謀第129章 陰謀第916章 斡旋第502章 敲竹槓第283章 恐怖炮擊第589章 俄國介入第609章 大捷第99章 悲慘的西班牙人第1168章 帝國滅亡第585章 滿清的意圖第515章 刺殺中國皇帝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1303章 裂痕第1414章 印度暗流第1475章 空軍首戰第45章 和土着的決戰第1428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835章 西班牙人的目標第846章 俄國人的困境第903章 西疆省第677章 組建騎兵軍第1356章 海軍演習第1375章 不識擡舉第13章 代理人第1227章 敲竹槓第1048章 兼任印度皇帝第354章 投鼠忌器第1108章 愁雲慘淡第165章 必要的犧牲!第1306章 德國援助第1527章 巷戰第246章 歹毒的計策第419章 幫他切腹第644章 屠殺第447章 態度強硬第731章 一路向北第620章 決戰開始第154章 無力迴天第1534章 德皇震怒第898章 兵分兩路第816章 不得不低頭第1122章 戰略目標第1359章 對抗加劇第594章 敵蹤現第317章 會談中的爭吵第1230章 豐碩戰果第1015章 絕地反擊第158章 恐慌的聯軍第1429章 布爾人的野望尋書*吧第163章 蘭芳國的殘餘第749章 攻心戰第590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軍銜第1553章 德意志之殤第404章 遠征日本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1222章 蘇丹的海軍夢第1231章 最後的掙扎第729章 落幕第356章 兵不血刃第21章 ‘飛魚’步槍第302章 決戰江寧第1040章 戰局糜爛第605章 中將的憤怒第1423章 血戰白沙瓦第962章 突襲第1338章 放任第457章 和親請求第843章 海軍的殺手鐗第635章 僧王投降第956章 戰爭導火索第132章 援軍第434章 天皇之死第109章 敲詐,以國王的名義!第716章 登陸天津衛第459章 王位繼承權第1358章 海軍對抗第293章 紛紛叛變第572章 滅清計劃第793章 中俄和談第230章 喪權辱國第629章 一網打盡第742章 打援第274章 頭破血流第1250章 打壓普魯士第391章 衝突第112章 大開發第328章 海上決戰第351章 激戰第1253章 鯨吞奧匈帝國第617章 孤注一擲的滿清第717章 不堪一擊第1481章 裝甲合圍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422章 最後的決戰第505章 泰王妥協第1440章 國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