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內閣辭職

PS:第三更到,求訂閱,

緬甸曾經是東南亞地區最爲強大的國家,即便是緬甸被英國人滅亡的時候,也還有超過兩千萬的人口。中華帝國要將緬甸併入帝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緬甸民族衆多,人口最多的緬族佔據着緬甸中部和南部的肥沃地區,其他的少數民族,則佔據着緬甸的其他山區。中華帝國如果向緬甸移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緬族人。現在,帝國陸軍在緬甸的兵力高達五個軍,對付那些緬族人,完全沒有一點問題。

在元朝時期,緬甸還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元朝設緬中行省管理緬甸。不過,沒過多久就被撤銷了。但是,當時的緬甸國王,依舊是元朝的傀儡。

緬甸人口衆多,正好可以用來修建緬甸的各項基礎設施。緬甸的交通極其落後,特別是和中國以及接壤的地方,都是山高林密的原始森林,要在這樣的地方修建鐵路和公路,別的不說,單單是死的人就不計其數。如果用中國人去那裡修路的話,帝國皇帝龍宇飛是絕對不會答應的。現在打下了緬甸,正好用緬甸土著去幹這些活。反正緬甸的人口也不少,太多了不利於帝國對緬甸的統治。另外,緬甸同印度接壤的地區,也差不多是那樣的情況。都是大路不通的區域。改善這些地區的交通,有助於將來中華帝國發起對印度的攻擊。雖然現在進行的這場戰爭,中華帝國和英國都有意把戰爭控制在緬甸境內。但誰都知道,將來雙方肯定還會爆發更大規模的戰爭的。修築從緬甸通往印度的道路,也是爲將來的戰爭做準備。

中華帝國已經開始爲緬甸戰爭的勝利而慶功了,但作爲這一次戰爭的失敗者。英國人一方則是愁雲慘淡。就算不把英印軍計算在內,英軍這一次也損失了足足十三個軍,至少八萬人被中華帝國俘虜。這對於人口只有兩千多萬的英國來說,已經是很大的一個數字了。如果不把這些俘虜弄回來的話,在英國還不知何地會發生多大的亂子。約翰.羅素內閣。在接到戰爭失敗的消息的時候,就已經徹底的絕望了。

倫敦,白金漢宮,維多利亞女王召見了內閣首相約翰.羅素爵士。除了女王本人之外,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和威靈頓公爵,也在場。作爲大英帝國的最高層。他們也都被這一次的失敗給震驚了。

“首相閣下,對於這一次的失敗,內閣打算怎麼處理?想要隱瞞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估計明天早上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將是我們在緬甸的慘敗!”維多利亞女王臉色鐵青。雖然她是女的,但她卻開創了英國曆史上最爲強大的一個時代。能力可想而知。對於這一次發起第二次英緬戰爭,維多利亞女王也是贊同的,但是沒有想到,最後居然會是這樣一個結果。五十多萬軍隊,居然被中國人給打敗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輸的一敗塗地,這完全超乎了她的預料。

“女王陛下,我們會承擔責任的。我計劃。明天全體內閣成員就向議會提出辭職請求。”約翰.羅素爵士說道。他知道,因爲這一次的失敗,首相府他是住不下去的了。與其等着被人趕出去,還不如自己主動辭職,這樣的話,或許還能夠保住一點面子。

維多利亞女王皺起了眉頭,在她看來,約翰.羅素爵士這明顯就是在推卸責任。打了大敗仗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人了,那留下的這麼一隊爛攤子該怎麼處理?

“首相閣下。辭職的事,是不是再等一下。等到這一次的事處理完之後再說?”阿爾伯特親王說道。

“親王殿下,這恐怕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一旦戰敗的消息傳出來,那些憤怒的民衆肯定會要求我下臺的。另外,在野黨的那些傢伙。肯定也都不會消停的。到時候,我根本就沒有辦法繼續執政了。”約翰.羅素爵士說道。不是他想要辭職,而是現在的行事,由不得他不辭職啊!打了這麼大一個敗仗,他怎麼可能繼續待在首相的位置上呢?這一屆的內閣,恐怕都是在劫難逃的。

“首相閣下,那就先不說這個了。緬甸戰爭我們失敗了,但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中國人在緬甸陳兵數十萬,對印度更是虎視眈眈。印度總督亨利.哈丁爵士求援的電報已經發到白金漢宮來了。”維多利亞女王說道。她也知道,這一屆的內閣下臺是在所難免的了。對於約翰.羅素爵士而言,早一點下臺或許更好,免得牽扯的更深。這樣的話,爛攤子就留給下一屆的內閣了。

“陛下,中國人肯定也不願意擴大戰爭的,他們不會對印度發起進攻的。亨利.哈丁爵士可以放心。”約翰.羅素爵士說道。這一次中華帝國和英國雖然在緬甸進行了一場大戰,但是至始至終,雙方都沒有正式宣戰,外交和商貿領域的合作也在繼續進行的,根本就沒有受到一點影響。如果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爲兩國是友好國家。誰也不會想到,兩國在緬甸有數十萬人正在拼殺。

“首相閣下,誰也不敢保證中國人會不會臨時改變想法。我們在緬甸損失了數十萬人,印度已經實力空虛了。如果他們趁機進攻印度的話,我們拿什麼來抵擋他們?中國那位年輕的皇帝,可是非常貪婪的。他會放過這一次的機會嗎?”威靈頓公爵說道。作爲指揮英軍打敗了拿破崙的統帥,威靈頓公爵在英國地位崇高,在議會當中更是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公爵閣下,中國人應該不會進攻印度的。那樣的話,就會和我們爆發全面戰爭了。中國人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是清國纔對。他們目前只佔據了長江以南的中國,而清國則佔據了長江以北。清國纔是中華帝國最大的敵人。”約翰.羅素爵士說道。

衆人都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約翰.羅素爵士的觀點。與其同強大的大英帝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全面戰爭,還不如打擊腐朽的清國,以統一整個中國。中華帝國的那位年輕的皇帝,應該會明白這些道理的。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主動把戰爭的規模限制在緬甸境內了。

“這場戰爭失敗後,我們已經沒有染指緬甸的機會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加強印度的防備了。印度的富饒,足以讓貪婪的中國皇帝垂涎。等到他統一了整個中國之後,肯定會對印度下手的。我們必須要早做準備才行。另外,我們得馬上通過外交手段和中華帝國進行和談,解決緬甸的這一次衝突,至少要讓那些被俘的士兵平安的返回國內。”約翰.羅素爵士說道。雖然他不可能繼續當首相了,但是他還是英國人,他將自己考慮到的這些問題,向女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親王等人建議道,算是儘自己的一份力。

維多利亞女王等人點了點頭。隨後,約翰.羅素爵士再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之後,離開了白金漢宮,返回了位於唐寧街的首相府。

首相府內,外交大臣亨利.坦普爾子爵,財政大臣查爾斯.伍德爵士,陸軍大臣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海軍大臣威廉.帕克爵士已經在等候他了。約翰.羅素爵士將召開他的最後一次內閣會議。

“諸位,感謝大家這幾年以來的團結合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是無法管理好這個國家的。這一次,我們在緬甸的慘敗,讓內閣陷入到了危機當中。明天,整個英國大概就會爆發反對我們的遊行了,我們的對手們,更是會迫不及待的把我們趕下臺的。因此,我建議,明天我們就宣佈內閣全體辭職!”約翰.羅素爵士說道。雖然對於首相這個位置有些不捨,但是現在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他只能通過下臺來保住自己的臉面和利益了。

幾個內閣重臣們,臉色都是一片陰沉。他們都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對緬甸的作戰,居然會落到這步田地。原本他們還以爲可以趁機將緬甸變成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而他們也能夠憑此來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本。

特別是陸軍大臣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這一次對緬甸的作戰,是他提出的。如果要承擔責任的話,他更是首當其衝的。

“首相閣下,這一次主要是我的失誤,我會辭職的。但你們能否繼續留下來執政?”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問道。他想要把責任全部攬下來,保全其他人。

約翰.羅素爵士搖了搖頭。這一次的慘敗,豈是托馬斯.格羅夫納爵士一個人能夠承擔得了的。

1845年4月27日上午,英國內閣首相約翰.羅素爵士帶領這一屆的內閣成員,宣佈承擔緬甸戰爭失敗的責任,宣佈全體辭職!

第120章 戰爭威脅第482章 打援第118章 爲了榮耀而戰第296章 登陸杭州灣第439章 兵臨城下第1094章 遭遇戰第357章 大勝第851章 借勢第389章 密謀第1327章 南美軍備競賽第826章 圍殲第327章 爭奪制海權第1218章 蘇丹的野心第325章 宣戰第1238章 普魯士的恥辱第1279章 南美來客第664章 各自的利益第1162章 突破比利牛斯山第49章 立國第568章 警告俄國第1281章 砸鍋賣鐵第889章 視察第982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225章 大賣第256章 新華國的弱點第435章 血流成河第533章 支持波拿巴家族第1317章 波斯滅亡第776章 騎虎難下的美國第1554章 星辰大海第823章 法西出兵第12章 不當海盜了第58章 老本行第80章 狙殺蘇丹第1334章 日本的變化第740章 一線生機第489章 致命攻擊第611章 俄羅斯的榮耀第652章 小皇帝的使者第915章 騎虎難下第453章 贖回香港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994章 一座座廢墟第1162章 突破比利牛斯山第211章 決一死戰第713章 準備逃跑第133章 炮擊總督府第1448章 先發制人第732章 西北攻略第1008章 嚇破膽第1187章 苛刻的條件第95章 出兵第330章 苦戰第695章 兩百萬平方公里第1200章 帝國的應對第1311章 求援第1294章 駐軍波斯灣第1498章 對轟第51章 王國成立第12章 不當海盜了第660章 四方會談第848章 勒索第207章 突襲順化第1246章 兩個法國第1347章 德國人的美夢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265章 自取其辱第85章 新華危機第27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1436章 白人要團結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638章 戰局糜爛第52章 基本國策第903章 西疆省第1437章 分裂的歐洲第453章 贖回香港第1232章 閉門會議第374章 戰爭威脅第312章 返回南洋第1403章 戰爭準備第844章 大規模造艦第753章 災難性後果第421章 決戰關東第1404章 ‘帝國級’戰列艦第317章 會談中的爭吵第1186章 放虎歸山第1233章 爲了利益第887章 遷都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1379章 禍起蕭牆第1083章 相持第1426章 起義失敗第518章 妥協第1002章 穩步推進第366章 達成一致第229章 戰爭爆發第120章 戰爭威脅第1407章 新的時代第397章 改革阻力第1002章 穩步推進
第120章 戰爭威脅第482章 打援第118章 爲了榮耀而戰第296章 登陸杭州灣第439章 兵臨城下第1094章 遭遇戰第357章 大勝第851章 借勢第389章 密謀第1327章 南美軍備競賽第826章 圍殲第327章 爭奪制海權第1218章 蘇丹的野心第325章 宣戰第1238章 普魯士的恥辱第1279章 南美來客第664章 各自的利益第1162章 突破比利牛斯山第49章 立國第568章 警告俄國第1281章 砸鍋賣鐵第889章 視察第982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225章 大賣第256章 新華國的弱點第435章 血流成河第533章 支持波拿巴家族第1317章 波斯滅亡第776章 騎虎難下的美國第1554章 星辰大海第823章 法西出兵第12章 不當海盜了第58章 老本行第80章 狙殺蘇丹第1334章 日本的變化第740章 一線生機第489章 致命攻擊第611章 俄羅斯的榮耀第652章 小皇帝的使者第915章 騎虎難下第453章 贖回香港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994章 一座座廢墟第1162章 突破比利牛斯山第211章 決一死戰第713章 準備逃跑第133章 炮擊總督府第1448章 先發制人第732章 西北攻略第1008章 嚇破膽第1187章 苛刻的條件第95章 出兵第330章 苦戰第695章 兩百萬平方公里第1200章 帝國的應對第1311章 求援第1294章 駐軍波斯灣第1498章 對轟第51章 王國成立第12章 不當海盜了第660章 四方會談第848章 勒索第207章 突襲順化第1246章 兩個法國第1347章 德國人的美夢第615章 法國的要求第265章 自取其辱第85章 新華危機第27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1436章 白人要團結第1037章 向英國求援第638章 戰局糜爛第52章 基本國策第903章 西疆省第1437章 分裂的歐洲第453章 贖回香港第1232章 閉門會議第374章 戰爭威脅第312章 返回南洋第1403章 戰爭準備第844章 大規模造艦第753章 災難性後果第421章 決戰關東第1404章 ‘帝國級’戰列艦第317章 會談中的爭吵第1186章 放虎歸山第1233章 爲了利益第887章 遷都第925章 拉攏奧匈帝國第1379章 禍起蕭牆第1083章 相持第1426章 起義失敗第518章 妥協第1002章 穩步推進第366章 達成一致第229章 戰爭爆發第120章 戰爭威脅第1407章 新的時代第397章 改革阻力第1002章 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