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陰差陽錯(二)

大雪初停便是雲開霧散的豔陽天,這等時光可是難得得很,在屋裡憋屈了幾日之後,趁此良機上街走走固然是樁美事,可在滿樹銀花的後園子裡曬曬太陽,順便手談一回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不,身着便裝的吳王李恪與蜀王李愔就正端坐在後園子裡面對着棋盤下得個不亦樂乎,各自的身後還站着幾名心腹手下,默默地觀看着棋局的進展,還真是風雅得緊。

李恪生性儒雅,一手棋下得相當不錯,雖趕不上李貞那等大師級的水平,卻也不是差距太大,而李愔麼,棋藝也就是個馬馬虎虎的半吊子,即便是李恪饒了他三子,這局棋才下到中盤呢,李愔已然是處在了崩盤的邊緣,只不過李愔心態甚好,儘管被李恪殺得丟盔卸甲,可也沒有就此舉手投降,依舊是端坐在棋盤前,不緊不慢地接着下,渾然不似其人前表現出的那般粗俗,倒真有些個文人雅士的味道了。

“啓稟二位殿下,那人的身份已經查清。”兄弟倆一局棋下到了官子階段之際,吳王府司馬林河從園門口匆匆而入,疾步走到近前,很是恭敬地躬身稟報道。

“哦?說說看。”李恪隨手將一枚棋子點在棋盤上,頭也不擡地問了一聲。

“回殿下的話,某按着葉侍郎的提點,派人將畫像送至蕃各莊,遍詢了新歸附的諸胡,有人認出此人之來歷,竟然是前于闐大將軍伏闍勇之長子、前于闐國王伏闍雄之侄伏葵。”李恪問話雖隨意,可林河卻是不敢怠慢,緊趕着便回答道。

“嗯?怎麼回事?”李恪一聽之下,頭便擡了起來,眉頭一皺,疑惑地掃了林河一眼,淡淡地追問了一句。

林河躬了下身子道:“啓稟殿下,據查,前于闐國王伏闍雄抗拒大唐天威,以致兵敗和田城,其本人被安西唐軍生擒,而後舉國投降,由時任和州鎮守使的蕭大龍派兵護送前于闐國王室成員進京,不料於半道遭遇沙盜襲擊,全軍盡墨,此事蕭鎮守使曾上過本章,只是不知這個伏葵究竟是如何單身脫險的,也不清楚其人來京之用意,至於東宮那頭爲何要拿此人亦在詳查中,暫時未曾有消息回報。”

“竟有此事?那伏葵如今何在?”李恪眉頭緊鎖地想了想之後,接着問道。

林河緩緩地搖了搖頭道:“不詳,目下東宮那頭已經發動了搜索,魏王那方也在暗中尋訪此人,只是都尚未得到可靠消息。”

“哦?”李恪不置可否地吭了一聲,轉過頭去,看着兀自低頭看着棋盤的李愔,試探地問道:“六弟,爾對此事有何看法?”

李愔與李恪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早些年原本是一夥的,可後頭麼,李愔揹着李恪暗中整蠱了不少的勾當,於數年前的侯君集之亂中,更是險險些將李恪推到了火坑裡去,兄弟倆算是徹底分道揚鑣了,然則自打李貞進位太子以後,這哥倆個因着共同的目標,卻又越走越近了起來,再加上兄弟倆的母親楊淑妃在其中撮合,哥倆個如今算是又合成了一夥,不過麼,表面上的東西自是做不得準的,哥倆個早已不是當初那等能推心置腹的關係了,只不過因着共同的敵人而湊在一塊的罷了,這一條哥倆個心裡頭都有數得很,很顯然,在對付李貞這個大敵上,哥倆個卻是一致的,誰也不會見外於誰,此時李恪一問,李愔立馬毫不猶豫地接口道:“三哥有所不知,小弟在那一頭也有些線索,可以確定那一頭要拿伏葵之事絕對真實可靠,至於爲何要拿,那就不是小弟能妄自猜測的了,不過依小弟看來,或許跟伏家滿門被滅有關也說不定,呵呵,不好說啊,小八那人陰,天曉得他又在琢磨些甚子來着。”

蛇有蛇路,蟹有蟹道,一起子皇子們都不是啥省油的燈,相比於李恪側重走官場路線來說,李愔就喜歡跟三教九流的人接觸,手底下啥人物都有,江湖傳說、民間逸事之類的消息李愔自是知道得不少,別看他口中說“不好說”,其實那消息十有八九是真事兒,這一點李恪自是心中有數,眼珠子轉了轉,這便笑呵呵地開口道:“如此說來,這個伏葵來京是衝着小八來的嘍?呵呵,勇氣可嘉啊,本王可是很有幾分佩服的。”

“哈哈,那是,那是,夠膽色,可惜啊,一個英雄人物轉眼就要成刀下冤魂了,嘿嘿,可惜,可惜了!”李愔哈哈一笑,伸了個懶腰,裝出一副極爲遺憾的樣子,咧着嘴嘻嘻哈哈地說了一番。

“六弟這話就不對了,怎麼說大傢伙都是親兄弟不是?呵呵,太子殿下有難,我等兄弟是否該幫着分擔一下,六弟,你說呢?”李恪會意地一笑,接着話裡有話地試探了一句。

“對對對,三哥不愧是賢王,小弟自當唯三哥馬首是瞻,只不過我等的美意怕是太子殿下不領情啊,這可怎生是好?”李愔狡詰地一笑,再次將皮球踢給了李恪。

李恪眼中精光一閃,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看着李愔道:“哎,六弟,話可不能這麼說,太子殿下領不領情是一回事,可該做的,我等當兄弟的自是該幫着些纔對,讓人看笑話卻不是耍的,六弟意下如何?”

“唔,也罷,誰讓我等是兄弟呢,三哥如何說便如何好得了,至於旁的麼,小弟也不顧不得了。”被李恪一擠兌,李愔倒也沒有含糊,哈哈大笑着推開了棋盤,站了起來,笑着說道:“既如此,那小弟就回去準備一、二,恭候三哥的吩咐便是了,呵呵,告辭了。”話音一落,對着李恪拱了拱手,領着一衆心腹手下便大搖大擺地出了後園子自去了。

“如何?”李泰起身目送李愔離去之後,這才轉頭看向始終不發一言地站在一旁的葉凌,笑着問了一句。

葉凌笑了笑,並沒有立刻回話,而是走到棋盤前坐了下來,伸手將已被攪亂的棋局一一復了位,這才笑着道:“蜀王殿下下得一手好棋麼,嘿,若是認真下,殿下別說讓三子了,便是猜先也未必一準能勝。”

葉凌這話是在說借棋說人,李恪自是聽得懂,說實話,對於這個一向善於僞裝的老六,李恪素來是很提防的,不過卻也並不怎麼放在心上,畢竟一來李愔在朝堂中的勢力太弱了,二來麼,李愔已經是有前科的人了,除非所有的兄弟都玩完了,否則的話,李愔壓根兒就沒有下大唐這盤棋的資格,對於葉凌的提醒,李恪並不怎麼在意,只是打了個哈哈,便算是過去了,倒是對於此番東宮捉拿伏葵的事情更感興趣一些,笑着掰開話題道:“鬆成,此番那頭鬧出如此大的動靜,看樣子是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拿人的架勢,這其中可有蹊蹺麼?”

“不好說,從明面上來看,太子殿下此番動作似乎有些過火,嗯,林司馬,這個伏葵是個怎樣的人?武藝如何?”葉凌皺了下眉頭,並未直接回答李恪的提問,而是轉向了恭敬立於一旁的王府司馬林河,沉着聲問道。

葉凌有問,林河自是不敢怠慢,忙拱手回答道:“回葉侍郎的話,據那幫胡人所言,此子乃萬人敵,力大無窮,又善軍略,是原於闐國的第一勇將。”

“哦?這麼說,此子此來是要找太子殿下復仇的嘍,那難怪太子一方如此緊張,這便有些說得通了,不過……”葉凌話說到這麼,卻又停了下來,似乎想起了什麼,可又抓不住,眉頭登時便皺了起來。

“嗯?鬆成之意是……”見葉凌說話只說了半截便頓住了,李恪好奇心雖起,可卻並沒有立刻發問,而是等葉凌擡起了頭來,這才試探着問了一句。

“無甚,某也就是在想此子如此膽大妄爲地單騎闖入京師,未免有些個太驚世駭俗了些,難不成其竟打算刺殺太子殿下麼?這似乎不太可能,或許,唔,或許是來告御狀的也有可能。”葉凌皺着眉頭,不太確定地說道。

“告御狀?這,這是從何說起?”李恪從李愔先前的話裡已經知道于闐國王室遇難鐵定是李貞派人下的黑手,然則,別說伏葵拿不出證據,便是有證據在手也沒用,此乃事關國策,又是事關太子聲譽之大事,官司即便捅將出來,老爺子不管出於哪方面的考慮,都一定會將伏葵滅了口,無論如何都不會允許有人拿此事作文章的,別說一個小小的前于闐國王子了,便是諸王想要拿此事來作文章,都得做好被老爺子重重打板子的準備,再說了,這等邊關殺胡的事情海了去了,普通民衆就算知曉了,也只會說李貞辦得對,絕不會去指責李貞殘忍,此時聽葉凌說伏葵是前來告御狀的,還真令李恪很有些子哭笑不得。

葉凌本就不是很肯定自己的說法,此時見李恪渾然不信的樣子,也就沒有再堅持,笑着搖了搖頭道:“某也就是說說罷了,當不得真,可不管怎麼說,此子來京師是衝着太子殿下來的卻絕對假不了,既如此,或許就有一篇文章可做了,唔,魏王那頭想必已經盯上了東宮的舉動,我等不妨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找準機會削弱一下東宮那頭的暗底勢力也不錯。”

“好,鬆成之言正合吾意,林河,傳令下去,給本王盯緊了,一旦發現伏葵的下落,即刻來報!”李恪哈哈大笑地鼓了下掌,高聲地下了令。

“是。”一聽李恪下了令,林河自是不敢怠慢,高聲應答了一句,匆匆地退出了王府後院,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元宵節到了,作爲傳統中最熱鬧的大節日之一,長安城中到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氛,儘管大雪纔剛停了一日,天氣兀自冷得夠嗆,滿城積雪未消,街上亦是泥濘不堪,卻怎麼擋不住人們喜慶的躍動,從一大早起,趕集的人流便涌滿了街頭,待得到了華燈初上之際就更是了不得了,花燈、龍船一上,整條東大街已是人擠着人,便是連路都走不太動了,不單是京師的百姓聚集在此地,便是城外四鄉八里的也全都趕來了,又怎個熱鬧了得?

本正昏沉沉地在客棧中睡着的伏葵被外頭那等前所未見的熱鬧生生給吵醒了過來,昏頭昏腦爬將起來,摸索着出了房門,一見到外頭的熱騰勁兒,這才驚覺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已昏睡了一整日,苦笑之餘,緊趕着梳洗了一把,就在客棧裡匆匆地用了些膳食,也沒騎馬,就懷揣着把解牛尖刀便上了街,隨意地在街上逛了好一陣子之後,尋個面善之輩問明瞭前往蕃各莊的道路,便溜達着去了。

蕃各莊地兒偏,雖說是在城內,可卻是靠近北城牆之處,那兒居住的大多是歸附的胡人,從東、西突厥、吐谷渾到西域諸小國都有,各色人等參雜得很,尋常百姓沒事兒絕對不會往那兒跑,越是靠近蕃各莊,人流便越見稀少,可這對於在人流中擠得昏頭腦漲的伏葵來說,卻是巴不得之事——伏葵這一輩子也算是走南闖北,去過了不少的地兒了,可還真沒經歷過在如此擁擠的人潮裡穿行的事兒,這一冷清下來,登時便令伏葵暗自鬆了口氣,腳步也因此輕快了不少,再次找了個人確認了下方位,這便往蕃各莊行了去,然則,伏葵此番卻多留了個心眼,並沒有急着走進蕃各莊,而是躲在了外頭一黑暗的小巷子口,既觀察着莊子裡的動靜,也細查着莊子裡進出的人流,打算碰碰運氣,看能不能遇到熟悉之人。

運氣這東西有時候真是說不準的事兒,伏葵此番前來,原也就只是打算探探路,並沒有指望着真能立馬找到人,然則,好運卻從天而降了——就在伏葵打算抽身而退的當口,老遠見到一羣男女打着燈籠簇擁着一名中年男子邊說邊笑地步行了過來,這人名叫侃拔野,伏葵對其熟悉得很,當年乃是其父帳下的書記官,當年也曾教過伏葵漢文,在於闐滅亡前,此人乃是王國之副相,其人出身于闐四大世家之一,其家族在於闐算得上豪族,有錢有勢,與伏葵父子的關係都不錯,往日裡彼此間頗有些子禮尚往來。

“侃副相,久違了。”眼瞅着那羣人越走越近,伏葵猶豫了一下,還是站了出來,輕輕地喚了一聲。

侃拔野乃是文人,膽子並不算太大,原本正與家人暢談着今日元宵之熱鬧景象,冷不丁地聽到街邊的暗處有人在招呼自己,用的竟然是自個兒舊日的官銜,登時就被嚇了一大跳,全身僵硬地立住了腳,如機械轉動般地緩緩側過身子,看着位於陰暗處的那個高大身形,用顫抖的聲音問道:“誰?誰在那兒?”其邊上的家人們見勢不妙,全都慌了神,各自擁擠着退到了侃拔野的身後,緊張地注視着來人,氣氛詭異地緊張了起來。

“侃副相莫慌,某無惡意,還請借一步說話可好?”伏葵自是知曉侃拔野一家膽子都不大,也沒從暗處走將出來,只是溫和地說了一句。

“啊,你是……”侃拔野一聽這語音口吻甚是熟悉,登時便是一愣,邊從一名家人手中接過一盞燈籠,邊走上前去,用燈籠一照,見伏葵正自微笑地看着自己,頓時大吃了一驚,嘴張得老大,話便要脫口而出,好在伏葵見機得快,豎起一支手指按在了自己的脣上,示意侃拔野噤聲。

“靈政,靈燕,爾等帶你孃親都先回家,爲父有事要稍耽擱一下,都回罷。”侃拔野會意地點了下頭,可着勁地嚥了口唾沫,回過頭去,對一雙子女吩咐了一句。

“是,父親。”侃家諸人雖都很好奇這神秘來者究竟是何方神聖,卻不敢違了自家父親的指令,各自應答了一聲,一步三回頭地沿着街道走進了蕃各莊中去了。

待得目送家人走後,侃拔野伸手抹了把冷汗,猛地一口氣吹熄了手中的燈籠,湊到伏葵的身前,很是惶急地道:“小王爺,您怎敢來此?要命啊,如今滿城都在找着您呢,先前還有人拿着您的畫像來這蕃各莊裡問詢過,您還是趕緊走罷,要不被人發現了,那可就慘了,唉!”

“嗯?說清楚些,何人在找某?”伏葵一聽侃拔野如此說法,立馬警覺了起來,眼神一厲,冷着聲追問道。

“不曉得,都是些兇惡漢子,面生得緊,口風又嚴,實是不知是何方人物,只是聽說若是有人得知小王爺的下落,只消到‘燕記商號’說上一聲,便能有五百貫錢可拿,您快走,這幾天四周不太平,老朽若是耽擱久了,一準惹人注目。”侃拔野見伏葵半天沒動彈,登時便急了,忙不迭地出言催促道。

伏葵見侃拔野既不問自己現住何處,也不隱瞞有人在追查自己的消息,便斷定侃拔野此人尚能信得過,此時見侃拔野着了急,自是不好再出言詢問一些感興趣的事情,略一沉吟道:“某聽聞城外有一雲林寺,香火鼎盛,若是侃副相得便,明日午時到雲林寺與某一會可成?”

“明日?不妥,明日進廟還願者太多了,人多則眼雜,萬一您叫人認出來了,那可就慘了,後日午時罷,您快走,有人來了。”侃拔野見遠處燈籠晃動,顯然又有許多人正在向此處行來,登時便急了,急匆匆地丟下了一句話,頭也不回地便向着莊內行了去,伏葵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苦笑了一聲,搖晃着也隱入了黑暗之中……

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五百四十章半道而擊(上)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九十一章應對的策略(中)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五百一十三章戰幕拉開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四章暗潮洶涌(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一百五十一章收網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二百六十五章獵犬行動(中)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一百五十五章緊鑼密鼓(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三百一十六章分贓協定(下)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一百二十四章岐州諜影(一)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一百八十三章佈局伊始(上)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五百一十六章選菟城之戰(中)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四百七十一章迂迴包抄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四百六十七章毒蛇的獠牙(四)第三百二十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下)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四百四十八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下)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四百九十四章平白捱了一刀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二章驚濤駭浪(二)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三百二十五章意外軍情(下)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五百零八章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一百八十三章佈局伊始(上)
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五百四十章半道而擊(上)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五百一十章推波助瀾(中)第九十一章應對的策略(中)第三百四十七章禁斷紅山嘴(中)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五百一十三章戰幕拉開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五百三十五章惡戰白村江(一)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四章暗潮洶涌(下)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三十三章碧血染黃沙(一)第四百四十三章陰差陽錯(四)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一百五十一章收網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二百六十五章獵犬行動(中)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三百二十六章戰降之間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一百五十五章緊鑼密鼓(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三十三章實力纔是硬道理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三百一十六章分贓協定(下)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一百一十三章紛來迭至(中)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一百二十四章岐州諜影(一)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一百八十三章佈局伊始(上)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三百八十七章離別安西(下)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五百一十六章選菟城之戰(中)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四百零五章暗渡陳倉(四)第一百五十七章爾虞我詐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第四百二十一章我,太子!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四百七十一章迂迴包抄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四百六十七章毒蛇的獠牙(四)第三百二十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下)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四百四十八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下)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四百九十四章平白捱了一刀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二百零七章雙井崗密議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百五十二章驚濤駭浪(二)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三百二十五章意外軍情(下)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五百零八章或許還有一種可能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一百八十三章佈局伊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