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公司搬遷並不像張秋韻搬家那樣小打小鬧,現在幾個公司都已經有很很多的或作夥伴,雖然張秋韻他們並沒有發出邀請,不過還是有很多坐落京城的合作對象前來道賀。張秋韻之所以不邀請主要是因爲合作伙伴太多了,根本邀請不過來,不小心落下誰就不好看了,所以乾脆就誰都不邀請。
忙活了一天過後搬遷總算是正式開始了,頭天就聯繫好的搬家公司一大早就來到了公司門口。柳欣冉她們先是將重要的資料小心收起來,然後開始指揮着搬運工開始搬運。幾個公司在這棟樓的房租都要到年底還到期,不過張秋韻也比較這些了,而且這棟樓的業主對他們也是相當照顧的,這點房租就算是一個變相的回報了。
公司的遷移也比綁架麻煩多了,首先是重要的資料就必須守緊,這樣做可能有些小人之心,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爲遷移而發生重要資料遺失乃至被竊的事情都是發生過的,張秋韻可不想明天公司的策劃文案或技術資料就被放在了競爭對手的桌子上。
這次公司的遷移人數最少的宋歌影視花了兩天不到,而秦殤電子則花了整整三天,好在其中並沒有出現什麼紕漏。不管怎麼說公司的搬遷總是完成了,在新的環境裡大家也都幹勁十足,而且新的環境明顯更好,不僅有健身室還有食爲天附屬的食堂,這可讓大家高興了很久。
大樓的安全方面則是清幫旗下的一個保全公司負責,也都是自己人,張秋韻對這一切都顯得相當放心。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搬遷順利完成的後一天張秋韻就根據大腦中的資料把一些詞牌的去給編寫好了,一大早的就和李若嫺她們一起來到了公司裡。
來到公司後李若嫺先是露了一下臉,吩咐了她的助理和秘書幾句後就跟着張秋韻來到了新建成還沒有用過的錄音室,負責錄音室的人也是宋歌影視新招的專業人員,據說在業內很有知名度的,不過張秋韻根本就沒有聽說過。
來到錄音室後李若嫺先是聽了一下曲子,第一次張秋韻只拿出了四個詞牌的曲,再好的東西一多就會造成氾濫的感覺,而且也會讓人們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於是張秋韻就打算一點一點的擠出來,給人們足夠的消化時間。
四個詞牌分別是《滿江紅》《破陣子》和《虞美人》《相見歡》,都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每個詞牌張秋韻挑選了兩首最具代表性的來演唱。一個詞牌都是隻有一個曲子,不過這一個曲子卻能將這個詞牌所有的詞表現的不同意境都表達出來,就像是一個魔術師一樣你需要什麼效果就能達到什麼效果。
聽了一遍之後李若嫺就愛上了這些曲子,慢慢的跟着曲調唱了起來,熟悉了一下之後就走進了錄音棚裡開始了錄製。一首詞不過短短數十個字,而且這些詞也是早就非常熟悉的了,根本就不存在忘詞的可能,錄製詞曲最
重要的還是意境,李若嫺最擅長的也是這個,掌握得非常好,醞釀了一下情緒後一遍就通過了。
這時候柳欣冉她們居然全部都圍到了錄音室裡來,李若嫺走出來後柳欣冉就第一個鼓起了掌說道:“第一次沒有趕上,若嫺妹妹你唱得果然很棒。”
李若嫺還是不習慣被誇獎,不好意思的說道:“主要還是秋韻的曲好,否則的話也無法表達出詞裡面的情感來。”
張秋韻看了看一夥湊熱鬧的女孩突然有些簡單,於是就說道:“你們都湊什麼熱鬧,我記得你們不是昨天才說今天的工作會很忙的嗎?”
柳欣冉就說道:“哪來那麼多廢話,我們是特意來聽你唱歌的,知道我們忙還不快點。”
張秋韻從來沒有在她們的面前唱過歌,所以女孩們都很有興趣。看着女孩期待的表情張秋韻就把李若嫺拉到一邊悄悄的問道:“那個,你剛纔表現得很好,非常投入,是怎麼醞釀感情的啊。”
李若嫺沒想到張秋韻這樣鬼鬼祟祟的居然是這回事兒,於是就嘻嘻一笑,說道:“這還需要醞釀啊,我只是把詞所表達的想象成一幅畫的樣子,這樣我就投入進去了。”
“原來是這樣。”得到竅門後張秋韻信心大增,接着調笑道:“回家我在好好的感謝你。”
李若嫺臉一紅,張秋韻已經走進了錄音室裡。柳欣冉幾女就好奇的圍上來問道:“若嫺,你們兩個鬼鬼祟祟的說些什麼,怎麼你的臉還紅了?”
李若嫺就笑道:“他問我怎麼才能唱得投入。”
凱瑟琳有些狐疑,說道:“真的只是這些嗎?那你爲什麼臉紅?”
這時候張秋韻已經唱了起來,不過除了錄音師以外別人都聽不到,要等錄製好後外放才行。根據李若嫺的做法果然效果非常好,張秋韻在大腦中想象着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把自己YY成了岳飛,《滿江紅》一遍就通過了。詞曲的錄製比流行歌曲簡單很多,因爲根本就不需要和聲等這些東西,不過張秋韻到也覺得應該像現在的流行歌曲學習一下,比如說製作個MV這樣的。
柳欣冉她們一聽錄製好的歌曲,發現配上曲子唱出來比朗讀更加有意境,更能讓人體會到詩詞的美好,於是也提議說應該製作一個MV,有了畫面的配合就能把詞的意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張秋韻也覺得很有道理,這好也用這個檢驗一下動畫工作室這段時間反思磨練的水平,於是就把MV的任務交給了他們。要表達意境還是得用國畫才行,如果是真人拍攝不僅很難做到位,更大的可能是完全破話了詞曲的感覺,而且真人拍攝也不符合張秋韻李若嫺身份保密的原則。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演習動畫工作室的這些傢伙們果然技藝深厚了很多,不過繪畫還是比不上李若嫺,李若嫺按照自己所理
解的把詞描述的情景繪了出來,然後再有動畫工作室的人做成動畫。這個動畫也僅僅只是一幅動態的話而已,並沒有故事內容,所以製作得也非常快,四個詞牌下的八首詞曲沒用兩天就完全搞定了。
製作完全後張秋韻樂顛顛的跑上樓找到了鄭曉亦,和她一起把八首詞曲傳到了宋歌影視資源發佈的網站上,並且在傳承網上和其他公司的官網上打了廣告做了一下宣傳。
傳承網的宣傳效果是其餘公司都感到妒忌的,到現在爲止每個月都還有很多的公司想在傳承網上打廣告,不過都被張秋韻給拒絕了。宣傳一做出去就開始有人來下載了,然後各大論壇上就出現了詞曲的MV截圖,特別是豆瓣上更是第一時間就成立了詞曲小組
詩詞發展了這麼多年,每個國人對其都是有一定情感的,奈何這年頭詩這個定義已經放得無限寬了,任何話語豎起來放它就是詩。奇怪的是這些所謂的詩居然還被其他的文人給接受了,比如梨花體和羔羊體,如果這些都算是事的話全國人民都是詩人了,完全不需要靈感,每個人張嘴就能寫個十首八首的。
隨着詞曲在網上的流傳,人們發現詞和曲契合得非常完美,相同曲下的兩首詞已經表現出了這點,而豆瓣的詞曲小組成員在親自認證以後證明只要是詞牌的詞配上曲子契合度都非常完美。
這個說法被很多人得到了證實,於是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這是否就是傳說中詞的配曲。在MV中只打出了原詞作者和演唱者的名字,並沒有提到作曲,於是人們更加相信了這個說法,紛紛跑到宋歌影視的資源論壇裡發帖問個究竟。
全民歡騰之下這些詞曲很快就引起了文人們的注意,這些文人因爲專業遠遠比網友們更加震驚。然後分成了兩派熱鬧的討論起來,一邊說曲子應該就是原來以爲失傳了的詞的原配曲,所以纔會和所以詞都有這麼完美的契合度。另一方則說去絕對是新作的,這樣的曲子現在的人也鮮少有人做得出來,不是古人能比的等等。
不得不感嘆有些所謂的磚家就是閉着眼睛亂髮表意見,很多人看不起古人,可是這些人卻不知道我們在一些方面的技藝根本就比不上古人。如果是比文學藝術上的,那麼現代人都可以去死了,包括哪些所謂的大家。
學者們分爲兩派的時候張秋韻已經在宋歌影視的資源論壇裡回答了網友的提問,證明了曲子的確就是大家認爲已經失傳的原配曲,這些曲子是凝結了無數先人的心血,並不是一個人作出來的,這也是沒有在MV中註明的原因。至於宋歌影視爲什麼會有失傳了的東西張秋韻則沒有回答,隨便糊弄了過去。
張秋韻的證明狠狠的抽了某些人的臉,就很得意洋洋的對鄭曉亦說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根據就不要亂猜測,不然的話丟人還是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