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徐世績

嚴格算起來,這場野戰已經不是李靖和徐世績的第一次正式交鋒,不過之前的大戰都是攻防之戰,徐世績帶領的瓦崗軍本身在地利方面吃虧太大,更何況攻防戰中對武器裝備和器械的依賴非常大。

而眼下野戰就不一樣了,雖然武器裝備精良於否依然很關鍵,特別是火藥包和手榴彈這種恐怖武器,但是相對來說,武器裝備的優勢沒有那麼明顯了。

所以,野戰之中誰強誰弱,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你臨戰的技巧、心態、意識和手下兵將的素質,沒有人全靠硬打硬拼,除非你數倍於敵,且全不在乎己方的傷亡。

李靖因爲個人經歷的原因,其實更擅長的是防守,但顯然攻的能力也不弱。

而徐世績因爲這些年瓦崗軍到處攻城掠地,所以以善攻出名。

只是,眼下二人卻正好互換了一下,善守的在攻,善攻的在守。而且他們攻或守的本領都不弱於他們本來的專長。

所謂名將,本就如是,攻守兼備,能守能攻。

李靖以善守而聞名於世,只是因爲他以前是馬邑郡的守將,大隋面對北方突厥,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守爲主,無法給他攻的機會。

而徐世績以攻名揚天下,不是他不善守,而是他在這些年中,到處攻伐,瓦崗軍在中原所向無敵,壓根就沒有多少守的機會。

這一場大戰,廝殺三個時辰,直至風起雨落方止,瓦崗軍死傷三千多人,大多數是步兵,遠東軍暴熊營也死傷兩百多人,這還是暴熊營最後動用了手榴彈的結果。

暴熊營死了兩百多人,王君臨沒有說什麼,但臉色一直沉着,李靖不敢再打下去,一聲令下,鳴金收兵,遠東軍大軍迅速後撤,徐世績長鬆了一口氣,來不及休息,迅速整軍,帶領瓦崗軍急急往鳳陽城方向趕去。

不提戰馬在戰鬥中的作用,就算它僅僅只能起到代步作用,一方只能用雙腿趕路,另一方可以積蓄體力,直到迎戰時爆發,這是多大的差距。

李靖和王君臨都清楚,這個時候先讓瓦崗軍急趕一番路,是會削弱瓦崗軍的戰力和士氣的。

所以,徐世績明知李靖或者王君臨不讓其麾下大軍與他們生死對決,是存着消耗他們體力、士氣和戰鬥意志的打算,但也不得不硬着頭皮趕路。

這便是陽謀,即便你明知道對方是怎麼做的,有什麼目的,你也無從化解、無破綻可尋,無懈可擊。明知是計,還是不得不往裡鑽。

正如眼前這場大戰交兵正酣的時候,遠東軍在小河道山口的兵力幾乎已傾巢而出,說那兩個軍寨現在已成了一座空城也不爲過。

這個時候只消派出三五千兵說不定就能輕易奪取這兩個軍寨,但是徐世績就算知道了也無計可施,他這裡兵馬一動,遠東軍情報司的探子就能及時精準掌握,王君臨治下大軍自然會相應調動,且又有騎兵優勢,徐世績派人回去就是羊入虎口。

甚至徐世績懷疑,王君臨讓暴熊營傾巢而出,就是爲了引誘他們瓦崗軍再派人去攻打小河道山口的兩個軍寨。

事實上,徐世績的猜測與真實情況八九不離十,王君臨就是這樣想的,不過小河道山口並非沒有守軍,還有工兵輜重營的數千兵力。

這些士兵野戰雖然比不了遠東軍暴熊營、老虎營等各部隊,但其實也不比天下間其他勢力普通軍隊弱,更何況他們只是在守軍寨。

而自王君臨和李靖帶領暴熊營去追殺徐世績帶領的瓦崗軍內營之後,留守的工兵輜重營官兵也沒有閒着,不但將之前瓦崗軍填埋的壕溝重新挖了出來,而且又挖了一條壕溝,佈設了大量殺人陷阱,光是地雷就埋了不知多少。

這個時候若真有瓦崗軍繞開王君臨和李靖帶領的暴熊營騎兵跑來奪取小河山道口,沒有十多倍兵力,用屍體不將壕溝填滿,是攻不下兩個軍寨的。

如此這般,大軍漫漫,一路上王君臨和李靖陰魂不散,兩軍且戰且走,大小戰事也不知經歷了多少,嚴重拖慢了徐世績帶領的瓦崗軍的速度。

直到第二日,攻擊才突然停止。因爲前面就是徐世績給自己安排的接應點——水頭鎮。

…………

…………

水頭鎮,帶領暴熊營近萬騎兵追擊的李靖停在離水頭河岸一里的地方,河岸上是四百多具瓦崗軍士兵的屍體,他身後是近萬暴熊營騎兵。

路邊跪滿了投降的士兵,總數約有三千上下,都是被留到最後的瓦崗軍步兵,面對暴熊營騎兵,他們沒有逃跑的體力,只能選擇投降。

李靖帶領騎兵沿途追上不少掉隊的瓦崗軍步兵,這些步兵都是瓦崗內營精銳。一部分被斬殺,少量的逃入了山林和原野,近一半人選擇了投降。

若是和突厥或者高句麗等異族人打仗,一般情況下還不會投降,但是與遠東軍打仗,因爲王君臨的威名和聖名,他們投降感覺沒有多少負擔。

李靖顧不上去追殺向兩邊原野和山林中逃走的散兵遊勇,一路急追到了水頭鎮這個離小河道山口所在近八十里的要點。

李靖在河邊追上瓦崗軍後衛,兩輪衝擊斬殺四百餘瓦崗軍,但他很快發現了河中的異常,對面的瓦崗軍也列好了陣列,如果他冒失衝過去,很可能會有部分騎兵被水流隔斷與南岸的聯繫,遭到對方大軍十數倍以多圍少的剿殺。

他派人以查探之後發現,徐世績竟然派人在上游建了一道水壩。

王君臨和沈果兒匆匆趕到李靖旁邊,舉起望遠鏡望去,對面水頭鎮的驛站外約有三千瓦崗軍騎兵和近兩萬步兵,徐世績的大旗赫然在列,不過他們陣形也有些混亂,看出的來是匆忙間整隊列陣的,他們似乎在等着暴熊營騎兵過河。

李靖對王君臨和沈果兒說道:“王爺,沈統領,瓦崗軍在上游建了一道水壩,河道中水很淺,流速緩和,他們的騎兵和步兵都輕易涉水而過。”

王君臨問道:“現在上游已經開始放水了?”

李靖搖搖頭,說道:“啓稟王爺,目前還不知道,卑職已經派人去上游查探去了。”

沈果兒接口道:“我派出的探子對水頭鎮的偵查一直不順利,原來瓦崗軍是在這裡修這個東西。”

這是暴熊營騎兵在今天第二次遭遇挫折,先是追擊的時候被瓦崗軍大營的大火阻攔,現在又被眼前小河阻擋住,不得不說,徐世績戰場應變能力非常厲害。

火燒大營和水阻顯然都是徐世績的設計,他還提前特意派杜義加強了水頭鎮的防守,讓沈果兒提前沒有探知到對方在上上游修建水壩的具體情況。

王君臨一看這個地方的地形,便明白徐世績選擇這個地方作爲他們休整和攔阻點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

因爲此地勢狹窄,而且還有河流阻隔。

“派人通知工兵輜重營送來拋石機和遠程強弩恐怕來不及。”王君臨皺眉沉思半響,問道:“你們打算如何應付?”

李靖回道:“啓稟王爺,卑職剛纔已經派了兩千騎兵下馬,往上游進發繞行而過。”

沈果兒搖頭道:“徐世績應該不止留了這點人手,東面山谷夾道里面肯定還有接應的人馬,應該是昨日提前駐紮水頭鎮的杜義所部,多半是想等着我軍過河對我軍進行偷襲和夾擊。”

幾人說話間,上游果然傳來水流咆哮的聲音,一道潮頭奔騰而下,在河牀中撞擊起片片水花,水流很快灌滿了河牀。

這時,遠處的瓦崗軍陣列響起鳴金聲,依次調頭從水頭鎮那個兩山夾道離開,最後只剩下兩千親兵簇擁着徐世績的大旗,他們在最後壓陣,待其他瓦崗軍的大軍遠離後,才從容的打馬疾奔而走。

此時遠東軍被阻攔在河對面,徐世績根本不用擔心暴熊營會追上來,事實上他很遺憾,他本想着遠東軍能夠涉水而過,被他上游準備的水壩放的大水衝亂,然後他帶領大軍趁機反敗爲勝。

結果,李靖目光如炬,看穿了徐世績的陰謀,沒有上當。

王君臨看了看河中水流的勢頭,見還沒有減少的跡象,看着徐世績的大旗越來越遠,淡淡道:“徐世績此人………”

他本想讚賞幾句徐世績不愧是原本歷史上大唐英國公李績。

歷史上李績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滅了高句麗,成爲唐朝開疆拓土最多的主要大將,若不是李靖有滅了大唐最大的禍患突厥之功,誰是軍神還真不一定呢!

這些話自然不能說給沈果兒和李靖聽,王君臨頓了一下,又說道:“還好靠近鳳陽城有張天岡帶領的特戰大隊,有他們滯遲徐世績的大軍,我們還能夠追上去,否則這次還真讓徐世績帶領瓦崗內營主力就這樣撤走了。”

………………

………………

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京城的監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八百九十三章 一窩端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恐怖山大王第九百零四章 情報頭子黃書仁第九百四十六章 貪得無厭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三百四十二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突厥可汗心中的恐懼第六百五十五章 楊諒的四大心腹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是門閥世家驕傲?第二百九十四章 破營(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追殺與死士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搶佔黑風口第八百三十三章 暗謀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五十章 彪悍的突厥少女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無敵羅士信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竇建德的野望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程咬金的第一個任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水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那時纔會有一場真正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大護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陳朝舊臣的‘宵夜’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桃李子得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唐軍全軍覆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如此巧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宗鳳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還是要拼殺一場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老太監的目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零一章 送禮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山賊的末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一場鬼怪大戲(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宇文述死前的謀算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口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京城的監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賓天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鎮定的紫面天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如此打法第六百零一章 溫柔的威脅第二百八十二章 牛進達的怒火第七百五十章 楊暕的表演第一千五百章 王君臨與程咬金首次會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史被打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牛進達終於來了(第四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是來給你看病的第八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天不眠不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驚人提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對我動了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會第四十九章 景教的來歷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都到碗裡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桃李子得天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關隴貴族的密謀(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假春秋谷主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下鹽稅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三個目的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虎獅相搏第七百七十四章 滅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破之後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馬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王與王的大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七百六十章 被自己蠢死的皇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王君臨和聶小雨的二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竇建德的野望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種游擊戰第六十一章 王君臨的各種試探第八百四十八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夜敗第五章 天水城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九十二章 聶小雨的變化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對程咬金的興趣第六百九十二章 古交城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敵後根據地與特戰隊第六百二十九章 羣戰春秋使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寒門十三子
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京城的監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八百九十三章 一窩端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恐怖山大王第九百零四章 情報頭子黃書仁第九百四十六章 貪得無厭第八百七十五章 一桃殺三士第三百四十二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突厥可汗心中的恐懼第六百五十五章 楊諒的四大心腹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是門閥世家驕傲?第二百九十四章 破營(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追殺與死士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搶佔黑風口第八百三十三章 暗謀第六百七十章 楊諒之死第五十章 彪悍的突厥少女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無敵羅士信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竇建德的野望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流言四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程咬金的第一個任務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水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那時纔會有一場真正的第五百八十三章 瘋狂的楊麗華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大護法第六百六十七章 陳朝舊臣的‘宵夜’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桃李子得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唐軍全軍覆沒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天災人禍第三百九十一章 隴西郡丞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陽山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如此巧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宗鳳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還是要拼殺一場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老太監的目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零一章 送禮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山賊的末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一場鬼怪大戲(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宇文述死前的謀算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口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京城的監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賓天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鎮定的紫面天王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如此打法第六百零一章 溫柔的威脅第二百八十二章 牛進達的怒火第七百五十章 楊暕的表演第一千五百章 王君臨與程咬金首次會面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史被打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牛進達終於來了(第四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是來給你看病的第八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天不眠不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驚人提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對我動了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如今的朝會第四十九章 景教的來歷第七百七十一章 以身爲餌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都到碗裡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桃李子得天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關隴貴族的密謀(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流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假春秋谷主第九百三十二章 天下鹽稅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第三個目的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閃能力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虎獅相搏第七百七十四章 滅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破之後第二十章 大軍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馬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王與王的大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幕後黑手第七百六十章 被自己蠢死的皇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王君臨和聶小雨的二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竇建德的野望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種游擊戰第六十一章 王君臨的各種試探第八百四十八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夜敗第五章 天水城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十一)第一百三十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九十二章 聶小雨的變化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對程咬金的興趣第六百九十二章 古交城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敵後根據地與特戰隊第六百二十九章 羣戰春秋使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寒門十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