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

(非常感謝‘書友18672397’和‘來來吉祥’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

王君臨轉頭看着魚俱羅,他不知道魚俱羅在楊廣登基的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爲什麼一定要支持楊廣。

“先不說楊廣使強大的隋朝四分五裂,最後毀於戰火和兵災之中,你老人家全家都被楊廣殺了好不好。”王君臨心中感慨不已。

魚俱羅沒有想到王君臨如此鮮明的表示喜歡太子,而不喜晉王,有些驚訝地望着他,目光變得凌厲起來,但看見王君臨坦然誠懇的目光,魚俱羅的眼睛裡又變得柔和起來,他覺得有必要給王君臨將有些事情好好的說一說,他不希望自己給王君臨留下一個奸佞者的印象。

“君臨,希望你能明白一點,並不是我一定要支持晉王,只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其他的選擇,或者說這是我們如今最好的選擇!”

魚俱羅凝視着金城外黃河,用一種略帶滄桑的語氣淡淡道:“聖上之所以一定要換太子,是因爲只有晉王楊廣的雄才大略才能保住大隋王朝,他在揚州經營南方近十年,安定了反抗不斷、民心不附的南方,使大隋王朝真正走向統一,他的功績有目共睹,只有他才能駕馭住野心勃勃的關隴貴族,只有他才能帶領大隋開拓進取,走向強盛,而太子楊勇太過於文弱,他將來無法平定因推行漢制而引發的胡亂,就像武泰元年河陰之變,如果不推行漢制,大隋王朝也會像其他胡人建立的王朝一樣,無法長治久安,太子楊勇的肩膀太細嫩,只會被門閥世家所擺佈。”

嘆了口氣,魚俱羅略一猶豫,又接着說道:“陛下當年爲北周丞相時,在獨孤家族爲代表的門閥世家支持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爲了篡奪北周大權,陛下先是騙北周宗室五王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到長安,雍州牧畢王賢及趙、陳等五王一起被陛下殺掉,最後在獨孤門閥大力支持下任用韋孝寬出兵打敗了尉遲迥,消滅了對自己有威脅的政敵。最終逼迫北周靜帝以陛下當時衆望有歸爲由下詔宣佈禪讓。陛下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爲大隋,改元開皇,宣佈大赦天下。”

“而如今的太子楊勇和當年的北周靜帝是何其的相似,由他繼位,陛下奪北周天下的一幕,很可能再次發生,獨孤氏和元氏這些勢力龐大的門閥世家對楊氏皇族可沒有多少忠誠。所以,太子楊勇擔不起這副沉重的擔子,爲了大隋的前途和強盛,聖上一定要換太子,我魚俱羅在微末之時被陛下重用,自不會讓陛下的留下的江山毀在太子楊勇手中。”

王君臨聽着魚俱羅所說,心中感慨,原來不是楊堅、魚俱羅這些人不知道楊廣殘暴,而是他們沒得選。

歷史從時間上劃分的時候,習慣性把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稱之爲中古時期。而在中古時期,除了無數的戰亂之外,還有著名的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形成於東漢時期,在兩晉南北朝盛行。自西漢武帝以後,世人崇尚儒學,官僚多以經術而起家。他們授徒講學,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形成一種社會力量。

特別是在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後,選官只看家世聲名。

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大致上就是指的這種情況。世族壟斷了官僚,同時通過相互聯姻,構成了一個統治階層。

聽了魚俱所說,王君臨想起了大名鼎鼎的武泰元年河陰之變,當時統帥爾朱部和六鎮之兵的爾朱榮藉口祭天,發動軍事政變,將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大家殺戮殆盡,六鎮胡人從此登上政治舞臺,這是中國歷史上重大分水嶺,影響了中國歷史數百年,北周北齊興起、關隴貴族出現、隋末之亂、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乃至五代十國,都是種禍根於此。

只是王君臨在後世所瞭解關於楊廣的所有資料,都是殘暴、昏庸的代表,他還是第一次從魚俱羅的口中聽到楊廣居然是雄才大略,這讓他既感到驚訝,也覺得有些好笑,雄才大略之人會使隋王朝短短數年時間死了上千萬人,讓一度鼎盛無匹的大隋於二世而亡嗎?

不過,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李唐奪取了楊隋江山,自然會有一番粉飾。隋煬帝作爲亡國之君,不可避免的會遭受詆譭。那麼當年作爲隋煬帝的對手,太子楊勇自然會被美化。不如此,又如何能凸顯出李唐的豐功偉績?更何況,這《隋書》出自唐人之手……

所以,王君臨認爲自己已知的歷史只能作爲參考,萬不可成爲依據。

魚俱羅瞥了王君臨一眼,他感覺到了王君臨先是並不信服,但又若有所思,他心中有些疑惑王君臨心中所想,想了一下,又強調道:“君臨,你要明白一點,大隋其實並不是漢人王朝,它骨子裡還是鮮卑人王朝,朝中九成以上的高官都是胡人,依然是宇文泰創造的關中本位制,只不過換了個漢人血統的皇帝罷了,而漢胡幾百年的矛盾和隔閡是很難調和的。”

魚俱羅微微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最主要的是,聖上得位不正,使他無法徹底變革,更多是妥協,關隴門閥貴族們哪個不是虎視眈眈,若有機會,誰不想取而代之?你以爲聖上不明白嗎?可是他又敢殺誰?連一個虞則慶,他也是隱忍了十八年才下手除掉,北周八柱國,個個凌駕於朝臣之上,可他誰也不敢動,聖上幾次想遷都洛陽,打破關中本位制,但他始終辦不到,現在有陛下在,這些關隴貴族還不敢輕舉妄動,他若去了,以太子楊勇的文弱和平庸,他必然又是一個孝靜帝和魏恭帝罷了,陛下當然深知潛在的危機,太子楊勇耳根太軟,心志不堅,做事輕率由心,對漢化之重要性理解不透,讓陛下深爲失望,所以換晉王爲太子是必然的結果,爲了大隋江山社稷,陛下只能廢除嫡長子。”

王君臨半晌無話可說,倒並不是魚俱羅的見解說服了他,這只是魚俱羅的一家之言,未必能全信,關鍵是他對這個時代瞭解只來自於後世歷史記載,很多東西,特別是關於皇帝這一塊並不可信,所以他沒有發言權。

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太子楊勇被廢絕不是因爲某些野史所說,是因爲獨孤皇后喜歡楊廣,廢除立儲近二十年的嫡長子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現在看來獨孤皇后雖然權柄僅次於楊堅,但儲君之位依然絕不是一個皇后的個人喜好就能決定。

不過他也細心地發現魚俱羅竟幾次提到楊廣的名諱,這是臣子對未來皇帝的不敬,絕不應該,他忽然意識到,或許魚俱羅只是忠心於楊堅,並不是忠於楊廣,只是他沒得選擇而已。

這時,魚俱羅輕輕拍了拍王君臨的肩膀,叮囑他道:“今晚我們二人所說的話,切不可告訴任何人,明白嗎?”

“伯父放心,此事厲害關係君臨很清楚!”

“好了,時間不早了,早點回去休息,明早上早些起來,陳刺史和司馬劉方的府上還是要去一下的,明天中午的時候再趕路,今晚上就不用回驛館了,我會派人給你親兵報信的。”

“全聽伯父的安排。”

……

……

第二日早上,王君臨攜帶着重禮拜訪過雍州刺史陳三思和雍州司馬劉方後,便又回到總管府準備向魚俱羅告別,但卻被魚俱羅突然留下再住一天。

“君臨,老夫此次見你,發現你精氣神明顯有所不同,但與破功期的武功高手又不一樣,不過看你昨晚與子默比武,力氣已經不下於破功期高手,而且更顯悠長,只是你武功招數卻是太過稀鬆平常,若是對上真正的高手,數招之間便可見分曉,你氣力悠長的優勢便難以發揮”

“此外,你那把刀雖然質量很不錯,但是比起你眼下的力氣卻是有些不合適了,畢竟當世猛將高手都在破功期,無不力氣驚人,他們的兵器分量都很重,正面對敵你會吃虧。我這裡有一把寶刀送你,可別拒絕。”

說着話,魚俱羅從身後僕人手裡接過一把刀鞘色澤古拙,略帶斑駁之氣的長刀。

此刀的刀身長約兩尺六寸,連刀把一起,一共是三尺,刀鞘只是使用最普通的黒牛皮做成,上面沒有半點裝飾,黑色刀柄,泛着一種妖異紅色。

“此刀名叫龍雀,相傳爲十六國時代,夏國國王赫連勃勃所鑄。是老夫在戰場上殺了一名破功期大將所繳獲,只是老夫從小體質和子默有些像,力大無窮,所以在突破至破功期之後,便耗時三年打造了一柄馬槊,自此之後,這把刀就再未飲血。”

魚俱羅手按繃簧,倉啷一聲,將龍雀刀出鞘。

初陽照映在橫刀刀口,竟然流轉着一抹妖異血紅。

第三百三十九章 白蠍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真假李世民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讓人絕望的壕溝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與楊廣的死期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老太監的目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受傷的羅士信第九百零六章 首次郡府大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放蛇出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四十萬突厥騎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入宮第一百五十章 王通登門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大火燎原之勢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震驚天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魚俱羅的煩惱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六個彈藥庫爆炸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新的誘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與天子密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山寨生產基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被觀衆轟了出來第一千零七章 一步好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陽來的欽差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毒王來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聰明的腦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沈光偷蠻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白蘭王的悲哀發現第六百一十六章 雨中拼殺(中)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同一條船上的兩兄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衝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真假官差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九十八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七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彈劾第七百四十七章 砸場子的獨孤明月第一千四九十八章 徐世績和李密的陰謀計劃第八百零五章 蕭皇后的殺機第八百零五章 蕭皇后的殺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黑石山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各種私心的臣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回援大彌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殺我之人我先殺之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對戰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七百零六章 太原武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靜看廢太子裝逼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一張大網第六百三十九章 密談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就默默享受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他是自己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精神分裂的女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吉身邊的幕僚第四百五十三章 進宮請罪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部嚇傻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夜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秋奴第一百零四章 哭泣的魚子默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零九章 帝王心思第八百八十二章 都要弄到碗裡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殺弟再殺兄的李世民第九百九十七章 恐怖刺客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離間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眼中的賤民們第四百一十三章 面目全非的古墓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宗鳳的盤算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零八章 幷州貴族們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我的沒有錯第七百九十四章 史上最愚蠢的皇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李玄霸手撕活人第二百零六章 何爲寒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李世民的算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實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羅鬼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特殊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五百六十九章 楊廣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商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大護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天不眠不休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繼科的愧疚
第三百三十九章 白蠍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真假李世民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讓人絕望的壕溝第七十七章 西域馬賊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二)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與楊廣的死期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殺一號(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杜老太監的目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受傷的羅士信第九百零六章 首次郡府大會第五百七十二章 放蛇出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四十萬突厥騎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想死在秦安王手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入宮第一百五十章 王通登門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大火燎原之勢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震驚天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王君臨的建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魚俱羅的煩惱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六個彈藥庫爆炸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新的誘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與天子密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李世民的山寨生產基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被觀衆轟了出來第一千零七章 一步好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陽來的欽差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毒王來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聰明的腦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沈光偷蠻王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我替父親來殺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白蘭王的悲哀發現第六百一十六章 雨中拼殺(中)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同一條船上的兩兄弟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衝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真假官差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訪第九十八章 城門衝突第一百七十四章 墨家鉅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彈劾第七百四十七章 砸場子的獨孤明月第一千四九十八章 徐世績和李密的陰謀計劃第八百零五章 蕭皇后的殺機第八百零五章 蕭皇后的殺機第三百四十一章 黑石山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各種私心的臣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回援大彌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殺我之人我先殺之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對戰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七百零六章 太原武氏第一百九十三章 靜看廢太子裝逼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一張大網第六百三十九章 密談第一百二十六章 那就默默享受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他是自己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精神分裂的女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吉身邊的幕僚第四百五十三章 進宮請罪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部嚇傻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夜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秋奴第一百零四章 哭泣的魚子默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攻守戰(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零九章 帝王心思第八百八十二章 都要弄到碗裡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殺弟再殺兄的李世民第九百九十七章 恐怖刺客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離間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眼中的賤民們第四百一十三章 面目全非的古墓第十五章 入城與殘酷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宗鳳的盤算第七百三十九章 封賞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百零八章 幷州貴族們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七章 聽我的沒有錯第七百九十四章 史上最愚蠢的皇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李玄霸手撕活人第二百零六章 何爲寒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李世民的算計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實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羅鬼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特殊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二屍(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五百六十九章 楊廣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商隊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大護法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沈果兒與魚子默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天不眠不休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繼科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