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環形防線

帕特里奇想到的辦法,就是雙管齊下,逼迫東北軍出來決戰。

在部署進攻的時候,除了北面從承德出發、沿着一零一國道向北京發起進攻之外,帕特里奇將部署在南面的美日聯軍主力部隊放在了兩條進攻線路上。一是從唐山向寶坻進攻,繞到東北軍設在玉田縣的防線後方,在東北軍主動退縮之後,再從一零二國道向天津最北面的薊縣推進。另外一條進攻線路則是進軍武清,再從一零三國道北上攻打北京,並且沿着一零四國道向廊坊市進軍。

任何人都看得出來,美軍的戰線拉得太開了。

真按這三條線路進軍的話,美軍的四個主力集團軍就得分散在上千公里長的戰線上,暫且不說突擊能力,僅僅是後勤保障就足以壓垮美軍。

只不過,任何問題都有兩面性。

美日聯軍的戰線拉得長,東北軍的防線也必須展開,從而使得東北軍在環北京防線上的兵力密度大大降低。

相對而言,東北軍的問題更加嚴重。

不管怎麼說,主動權掌握在美日聯軍手裡,到底怎麼打、怎麼進攻,得由美日聯軍說了算。如此一來,在進攻的時候,美日聯軍就可以避重就輕,挑選東北軍的防禦漏洞下手,而不是與東北軍硬拼。作爲被動防禦的一方,東北軍就沒有這麼明顯的優勢了,特別是在防禦部署上,東北軍很難不出漏洞。可想而知,只要被美日聯軍抓住了防禦上的漏洞,東北軍就將更加被動。

當時,東北軍的環北京防線上確實存在很多漏洞,甚至可以說到處都有漏洞。

在北面,雖然沒人懷疑第十五集團軍的戰鬥力,羅耀武還爲黎衛東增添了八個新編集團軍的正規軍,並且讓黎衛東直接領導了一個民兵縱隊,等於把北方防線交給了黎衛東,但是在僅僅只有一個主力集團軍、而且沒有多少主戰裝備的情況下,第十五集團軍要守衛數百公里長的防線,還得在山區內作戰,兵力明顯不夠充足。正是如此,黎衛東纔會在民兵縱隊的基礎上,利用本地官兵提前組建了幾支敵後游擊隊,並且在數個月前,就將這幾支“非正式游擊隊”派往承德附近的山區,熟悉游擊戰術。

相對而言,北面防線上的問題還不算太突出。

不管怎麼說,美軍在攻入北京之前,還得跨過山區,而山區裡的戰鬥充滿變數,誰也保不準會打成什麼樣子。更重要的是,進攻部隊在山區裡很那展開,更難以在某個方向上集中起足夠的突擊力量,也就無法有效利用東北軍防線上的漏洞。

可以說,南面防線上的問題才最爲致命。

雖然東北軍仍然控制着玉田縣與遵化縣,而且依靠薊縣的支持,這兩地的防禦部署還算堅固,但是在美軍攻入天津之後,羅耀武不得不把第十六集團軍撤回來,最終將這個戰鬥力強悍的主力集團軍放到了武清,堵上了第二十六集團軍進駐天津主城區後留下的漏洞。在失去了掩護之後,第四十集團軍也從遵化撤了下來,回到了薊縣。如此一來,等於由第四十集團軍單獨支持新編集團軍守衛玉田縣與遵化縣。

毫無疑問,這大大超出了第四十集團軍的戰鬥力。

要知道,在守衛遵化縣的戰鬥中,第四十集團軍打得出色,主要是美軍主力部隊在一旁看熱鬧,主要進攻力量是日軍。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美軍投入戰鬥,並且像攻打天津一樣攻打遵化,第四十集團軍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至少會向部署在玉田縣的第十六集團軍求援,從而對南面的坦克大戰產生影響。

正是如此,在安排這邊的防禦部署時,羅耀武也沒有過分指望第四十集團軍。

當時,羅耀武在玉田縣與遵化縣各放了一個新編集團軍,而且都是得到了加強,在編制規模上與主力集團軍相差不大的新編集團軍,唯一的差別就是這兩個新編集團軍沒有像主力集團軍那樣,得到獨立的裝甲部隊。

除此之外,羅耀武還在薊縣部署了三個新編集團軍,以及十多萬民兵。

對於首位一座縣城來說,這樣的兵力未免過於龐大了。

要知道,算上第四十集團軍的話,當時駐守薊縣的兵力將近三十萬,而薊縣的常住人口還沒有這麼多。

從這一部署就看得出來,羅耀武把薊縣當成了防禦支撐點,部署在薊縣的部隊最主要的任務不是保衛薊縣,而是支援鄰近的玉田縣與遵化縣。最重要的是,薊縣南面就是寶坻,因此薊縣還是寶坻的大後方。

通過這一系列部署就能看得出來,羅耀武實際上以薊縣爲中心,在京津唐的結合部設置了一道規模小得多的半圓形防線,寶坻、玉田與遵化就是這條防線上的三個主要結點,也是道路交通線的主要交匯點。

說得不客氣一點,只要美日聯軍想着攻打北京,就得在這裡投入重兵,至少得在一個結點上取得突破。

正是如此,包括劉誠志在內的一些人認爲,羅耀武在這邊的防禦部署存在問題。

既然薊縣如此重要,羅耀武至少應該將第十六集團軍放在這裡,而不是讓第四十集團軍來守衛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反對羅耀武的部署方式,至少陳必時認爲羅耀武沒有做錯。

羅耀武沒有把第十六集團軍放在薊縣,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誰也不能保證第二十六集團軍能在天津堅持多久,更加沒人可以保證,美日聯軍不會在佔領天津之前攻打北京。如果第二十六集團軍沒有挺住、如果美日聯軍在佔領天津之前就攻打北京,那麼薊縣的重要性就將大大降低,至少不那麼突出。

這個時候,真正的戰略要地在武清。

決定武清重要性的,不是離北京更近,實際上與薊縣相比,武清離北京還要遠一點。只不過,薊縣無法比的是,武清這邊有着十分發達的道路網。

從薊縣北上的話,除了京平高速之外,就只有一條省道。因爲在戰爭中,任何一支部隊都不可能完全沿着高速公路推進,畢竟高速公路很容易遭到破壞,特別是在地形較爲複雜的地區,高速公路的高架橋被炸斷之後,幾乎無法在戰爭期間修復,所以進攻的時候,地面部隊主要沿着國道與省道推進。

毫無疑問,國道的通行能力遠遠超過了省道。

在只有一條省道可以利用的情況下,要想從薊縣攻入北京,顯然不太容易。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羅耀武爲什麼不在薊縣部署最強大的主力集團軍了。可以說,就算美日聯軍打下了薊縣,也很難展開,也就無法從這裡對北京構成致命威脅。事實上,就算只讓第四十集團軍守衛薊縣,美日聯軍也很難打下薊縣。原因一樣,通往薊縣的公路中,只有一條經過玉田縣的一零二國道,以及兩條分別經過遵化與寶坻的省道,而津薊高速公路早就被東北軍炸斷了。

這樣一來,美日聯軍能不能打到薊縣都是個問題。

可以說,只要帕特里奇不存在幻想,就不會在薊縣這邊投入太多的兵力。這也是爲什麼在坦克大戰的時候,攻打遵化的美軍主力部隊沒有積極投入戰鬥,而是讓協同作戰的日軍上去送死。

說白了,當時帕特里奇壓根就沒有想過要打下遵化。

就算美日聯軍準備進軍薊縣,也會首選玉田縣,而不是遵化縣。這也是爲什麼在坦克大戰中,羅耀武讓第十六集團軍進駐玉田縣,而不是去遵化的原因。

這些問題,實際上都反映出了現代化戰爭的一個特點。

在進入機械化時代之後,只要那些用來攻城拔寨的主戰裝備還飛不起來,地面部隊就得以道路爲依託,不可能脫離道路發起進攻。即便在野戰中,地面部隊也得挨着道路,因爲提供補給物資的車輛可不能像坦克戰車那樣,在野外行進。在重大的戰略進攻中,道路更是不可替代的基礎設施,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脫離道路長期戰鬥下去。

正是因爲道路如此重要,所以武清的戰略地位才超過了薊縣。

要知道,從天津往北去的道路、高速公路與鐵路,幾乎都要經過武清。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零三國道與一零五國道。說得不客氣一點,只要美軍佔領了武清,控制了這兩條國道,就能順利攻入北京與廊坊,甚至能夠對北京進行戰略包圍。

毫無疑問,羅耀武肯定知道武清的重要性。

在保衛天津的戰鬥中,武清一直是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大後方,直到E集團軍攻佔了北辰區,第二十六集團軍才把補給路線改爲一一二國道,讓後勤部隊繞個大圈子,從一零五國道前往西青,再走一一二國道到南開。即便到了這個時候,羅耀武也沒有小看武清,而是一直在這裡放着兩個新編集團軍,並且在十二月底,向廊坊派遣了兩個新編集團軍,在北京南面還擺着兩個新編集團軍。

由此可見,羅耀武始終堅信,美日聯軍會在攻打北京的時候攻佔武清。

這下就不難理解,羅耀武爲什麼要把與第十五集團軍齊名的第十六集團軍放在武清了。

問題是,即便如此,能不能守住武清,也是個未知數。

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5章 兩種聲音第51章 騎虎難下第89章 戰略勝利第13章 捷足先登第86章 全數投入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66章 遍地主力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23章 竭盡全力第77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好話在前第65章 及時彌補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57章 經典突擊第5章 大局爲重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1章 內憂外患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47章 三個小時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3章 假戲真做第51章 重於泰山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97章 一席之談第87章 面授機宜第69章 燃眉之急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2章 積極準備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9章 先南後北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88章 死戰寧波第40章 扭轉乾坤第18章 圍點打援第81章 壓軸大戲第37章 全面撤退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62章 額外任務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95章 棟樑之危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3章 發動羣衆第6章 重大發現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76章 如狼似虎第40章 壞的開始第21章 不是訣別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45章 步步爲營第68章 虎嘯山林第36章 平行推進第68章 反擊開始第73章 驚慌失措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2章 見好就收第68章 反擊開始第18章 老虎吃天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10章 戰地搶修第52章 敵後戰場
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162章 調整部署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5章 兩種聲音第51章 騎虎難下第89章 戰略勝利第13章 捷足先登第86章 全數投入第79章 再接再厲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66章 遍地主力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6章 親密接觸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23章 竭盡全力第77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好話在前第65章 及時彌補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57章 經典突擊第5章 大局爲重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11章 內憂外患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65章 用兵難題第47章 三個小時第36章 巨大漏洞第11章 內憂外患第13章 假戲真做第51章 重於泰山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97章 一席之談第87章 面授機宜第69章 燃眉之急第90章 找對領導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3章 發動羣衆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2章 積極準備第93章 請客喝酒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53章 大戰將即第37章 見證奇蹟第190章 針鋒相對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9章 先南後北第90章 兵力緊缺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88章 死戰寧波第40章 扭轉乾坤第18章 圍點打援第81章 壓軸大戲第37章 全面撤退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80章 坦克大戰第62章 額外任務第36章 平行推進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95章 棟樑之危第34章 分秒必爭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6章 祿口惡戰第13章 發動羣衆第6章 重大發現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76章 如狼似虎第40章 壞的開始第21章 不是訣別第70章 騙子瘸子第157章 敷衍了事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45章 步步爲營第68章 虎嘯山林第36章 平行推進第68章 反擊開始第73章 驚慌失措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2章 見好就收第68章 反擊開始第18章 老虎吃天第28章 一氣呵成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110章 戰地搶修第52章 敵後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