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收復岐國

晉國的內政已經由葉赫派過來的文官接手了,李堯也在晉國安排了十萬步卒,以防晉國內部叛亂,畢竟李堯拿下晉國的手段不太好,但是現在晉國根本沒有抵抗自己的能力,畢竟晉國被突厥打壓了這麼多年,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已經接近癱瘓了!

此時瞎子也在回鶻處開闢了更大的地方,因爲寧朝勢力的強大,回鶻王也是靠李堯的支持才能上臺,所以回鶻牧民根本不敢對寧朝騎兵說什麼怨言!

回鶻王看到瞎子的三萬騎兵在幫完自己之後就待在這裡不走了,也是不解,於是找到了瞎子,問道:“將軍,你們何時回朝啊!”

瞎子說道:“現在我還沒有接到回國的消息,所以我只能在這裡待着!”

回鶻王心想,這三萬騎兵可是一個不小的勢力啊,如果放任他們在這,那對我的統治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吶,無論如何要把這些人給弄走才行!

於是回鶻王說道:“將軍,你看你這三萬部隊在這三個小地方也住不下,不如早些回去,我那裡正好有兩萬匹大宛馬想獻給寧帝,來表示我對他的感謝,正好你回去的時候幫忙把我的心意送到!”

瞎子瞟了回鶻王一眼,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替大哥謝謝你了,我先派人去請示下大哥,如果大哥同意,我就回去了!”

回鶻王說道:“那就多麻煩將軍了!”

岐王的身體也漸漸不行了,當華夏大地就剩兩個國家的時候,岐王就知道岐國要到頭了,只不過當初自己最不看好的兒子,現在反倒做出了這麼大的成就,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岐王讓侍衛找來了丞相,戶部尚書等官員,丞相和戶部尚書來到了王宮,見到岐王,一起拜見道:“參見岐王!”

岐王說道:“免禮吧,都是相識了幾十年的老兄弟了,別那麼多禮了!”

岐王讓侍衛給丞相和戶部尚書搬了兩個凳子,丞相和戶部尚書入座後,岐王說道:“我找你們來,是想問一下,岐國以後的發展!”

丞相和戶部尚書一對視,就知道今天要表態了!

丞相站出來,拱了拱手,說道:“岐王,現在天下除了寧朝就是我岐國了,堯兒做出的成就真是太大了,就連突厥五十萬精騎都被堯兒一次打敗,突厥王被打的都不得不逃到貪狼山,不敢露頭,至於回鶻那個地方,回鶻王也是得到了堯兒的支持,才能當上回鶻王,堯兒的勢力簡直是太大了,咱們真的很難匹敵!”

岐王看了看丞相,笑道:“你一口一個堯兒,看來你對堯兒這個女婿很滿意啊!”

丞相反問道:“岐王,難道你對你的兒子不滿意麼,原來咱們建立岐國的時候,您最大的願望不就是統一華夏麼?現在你兒子已經幫你實現了,你難道不高興麼?”

岐王笑道:“幾十年前,咱們都是血氣方剛的漢子,真的是什麼都敢想啊,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咱們都老了,我現在最想看到的就是一家人和睦,不在有流血的事情發生了!”

戶部尚書連忙站出來說道:“岐王說的對啊,說到底寧朝和岐國就是一家,不管寧朝在大,也和咱們有千絲萬縷,永遠割不斷的關係!”

岐王看着戶部尚書,笑道:“你小子肚子裡的花花腸子,我還不知道麼,廣浩那小子現在也出息了,現在是寧朝的戶部尚書了,手裡每天過的錢財可比你多太多了!”

戶部尚書說道:“手裡過的錢財再多,不還是給堯兒掙的,再說了,寧朝國土是咱們十倍之多,人口更是不知凡幾,錢財多點也很正常!”

岐王看了看身邊的老侍衛長,說道:“你兒子現在也是堯兒的侍衛長了,這還真是緣分吶,你就是我的侍衛長,你兒子是我兒子的侍衛長,聽說現在你兒子還在回鶻!”

侍衛長連忙說道:“回稟岐王,犬子現在的確在回鶻!”

岐王笑了笑,說道:“在回鶻好啊,如果岐國出問題了,寧朝就可以立馬從四面包圍我們岐國,那時咱們就真的成甕中的老鱉了!”

幾人聽到岐王的話,立刻都不說話了,岐王看着沉默的幾人,輕聲說道:“我倒不是覺得堯兒做的不對,如果我也有這麼強的勢力,我絕對也會這麼幹,但是我畢竟是他父親啊,父親被兒子包圍了,真的是太有失體面了!”

幾人頓時明白了岐王的意思,但是依舊沒說話,岐王看着幾人的表情,然後說道:“好了,我累了,你們先回吧!”

丞相和戶部尚書紛紛告退,剛出了宮門,就直奔自己府中,寫信給李堯,把今天的事情告訴李堯!

李堯接到丞相和戶部尚書的信,看完之後,笑道:“原來我這個老爹是拉不下面子了,真是越老越活回去了!”

狗頭看完書信,說道:“大哥,那你是打算怎麼辦?”

李堯說道:“還能怎麼辦,親自去岐國一趟唄!”

狗頭立刻說道:“大哥,我不建議你這麼做,畢竟岐國現在並不是我寧朝的,萬一出危險了,那怎麼辦!”

李堯說道:“安全方面你就放心好了,現在岐國朝中大臣支持我的比支持我兩位大哥都要多,而且咱們已經四面包圍了岐國,如果岐國敢有什麼異動,幾十萬大軍會立刻踏平岐國,而且我父王現在老了,最不希望的就是見血了,所以安全方面肯定是沒事的!”

狗頭說道:“大哥,那你怎麼樣也要帶上一萬軍隊纔可以,就當保護你的安全,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麼!”

李堯點頭道:“那好,就帶一萬軍隊過去吧!”

李堯很快率大軍來到了岐國邊境,岐國邊境縣城不僅沒有封閉城門,縣令還率領着縣官出城迎接!

李堯也沒有在岐國邊境縣城多做停留,而是直接來到了岐都,來到了岐都後,就看到大王子和二王子一塊站在外面,看樣子是迎接自己!

李堯快步走到兩人面前,說道:“大哥,二哥,好久不見!”

大王子和二王子也同時拱手道:“見過寧帝!”

李堯看着兩人說道:“大哥,二哥,你們這就見外了,咱們兄弟這麼多年,還在乎這點禮儀?”

大王子說道:“三弟啊,你現在厲害了,拿下了整個華夏大地,當上了皇帝,我們真是望塵莫及啊!”

二王子也說道:“對啊,三弟,你在打天下的時候,我還在和大哥爭奪岐王之位,現在想想,我們真是坐井觀天了!”

李堯笑道:“大哥,二哥,你們要是願意,我給你們都封王,到時候一人一塊大封地,那多舒服,何必要在岐王這個位置上爭奪呢?”

大王子和二王子一看到李堯這麼直爽,紛紛說道:“三弟,我們當然願意!”

他們倆也知道,就算爭奪了岐王之位又能如何呢?朝中一半大臣是支持李堯的,就算當上了岐王,到時候沒人沒錢,跟傀儡沒有一點區別,還不如及時接好自己這個三弟,憑藉多年的兄弟情感,想混上一個王位那簡直是沒有一點問題!

李堯問道:“大哥,二哥,父王母后在哪呢?多年不見父王了,真是有些想念!”

大王子立刻說道:“父王母后就在王宮裡呢,聽說你要回來,母后高興的都哭了!”

李堯點點頭,道:“那我先去拜訪父王母后了!”

大王子和二王子立刻說道:“嗯,三弟,你去吧!”

來到了王宮,李堯徑直來到了宮殿,宮殿裡現在只有父王,母后,李堯見到二人後,立刻說道:“見過父王,母后!”

王后看到李堯回來了,立馬走了過去,摸了一下李堯的臉,說道:“堯兒啊,你受了,這幾年可把你累壞了!”

李堯笑了笑,道:“這些年還都可以,兄弟也挺多的,幫我分擔了很多事情,我也沒怎麼累!”

王后說道:“堯兒,現在琳琳他們有身孕了麼,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怎麼樣都該有了,需不需要我幫你在物色一些女子!”

李堯連忙擺手,說道:“母后,這個我來就可以了,因爲現在也挺忙的,所以也就沒來得及要孩子,等回去我就要孩子!”

岐王此時說道:“婦道人家就知道說這些,堯兒,你過來,我問你一些事!”

王后看了岐王一眼,說道:“你前面不是也在念叨麼,現在怎麼說起我了!”

岐王被王后說破了,老臉一紅,說道:“我說的和你說的能一樣麼!”

王后瞥了岐王一眼,說道:“都是要孩子,這有什麼不一樣!”

岐王也不在理王后,而是對李堯說道:“堯兒,能說說你現在有多少土地了麼?”

李堯說道:“這幾年的征戰比較頻繁,有漢人的國家已經都是我大寧朝的了!”

岐王嘆了口氣,道:“堯兒,當初我沒給你封王,你是不是現在還不高興呢?”

李堯看了看岐王,說道:“父王,你這是什麼話,我怎麼會不高興,現在想想,當時我的確做得有點過了,要不是父王您的包容,哪來現在的寧朝!”

岐王說道:“當初你派來使者問我要王位,我很氣憤,我想着我的兒子怎麼能和我平起平坐呢,所以就把你的使者攆出宮外,但是後來我想明白了,你那時都已經有了一國之地了,即使我不封你爲王,你依舊是王,所以後來樑朝封你爲王,想挑唆咱們之間的關係,我也完全不在意!”

李堯點頭道:“那時我的確也太激進了,真的不敢想象,如果父王你真的不管我了,我那時會承受住多大的壓力!”

岐王想了一下,說道:“堯兒,你以後打算怎麼治理一個國家呢?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想治理好一個國家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李堯說道:“父王,實不相瞞,我不是治理國家的料,所以我不打算治理了!”

岐王驚訝的看着李堯,問道:“那這個偌大的國家怎麼辦?”

李堯說道:“我打算把國家的權利給分割開來,皇室就是皇室,治理國家的人就是治理國家的人,軍隊就是軍隊各個互相制約,相互監督!”

岐王被李堯的言論驚着了,問道:“你說的是什麼?我不太明白!”

李堯說道,集權容易造成權利的濫用,如果把權利分化出去了,雖然會減少對權利的控制,但是卻絕對可以做到物盡其用,各展所長!

岐王想了一下,說道:“這話說的容易,想要實施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吧!”

李堯也點頭道:“改革往往是困難的,但是我願意花剩下一輩子的時間來慢慢改革!”

岐王問道:“堯兒,你爲何這麼熱衷於把權利分化出去呢?”

李堯看着岐王,認真的說道:“因爲我想讓百姓過的好,國家更加昌盛,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的事情不少見,外行指揮內行,總有一天會壞事的!”

岐王想了想,點頭道:“反正這個寧朝是你打下來的,你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吧,突厥幾十年之內是不會發動大戰的,其他異族都成不了氣候,你有足夠的時間來慢慢改革!”

李堯也說道:“還是父王豁達!”

岐王看了看天色,說道:“好了,咱們現在去吃飯吧,岐國的文武百官都在,你也去見見吧,畢竟有很多熟人!”

李堯點頭道:“父王請!”

在宴席上,主位依舊是岐王坐的,李堯則坐在左手第一個位置,在這場宴席上,李堯纔是焦點,這可是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啊,岐王看到文武百官坐定後,說道:“我現在宣佈一件事情!”

文武百官看到岐王說話了,紛紛坐直了身子,岐王說道:“我現在也老了,管理起岐國也難了,所以我打算把岐王傳位給我的三兒子李堯,大家有什麼意見沒有?”

岐王都發話了,文武百官還能有什麼意見,更何況,現在李堯可是寧朝皇帝,你這一傳位,立刻就成太上皇了,地位可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李堯看見文武百官並沒有反對的,於是站出來,說道:“堯兒,謝父王傳位!”

至此岐國也成了寧朝的領土,整個華夏大地已經完全被寧朝控制了!。

第213章 棉花第327章 統一益國第156章 鞏固勢力第262章 王先生第175章 遇刺第198章 二皇子投降第196章 樑朝大軍第79章 鬧事(上)第297章 風狼出擊(七)第71章 前往姜山鎮第309章 包圍益都(下)第79章 鬧事(上)第296章 風狼出擊(六)第246章 灌酒第347章 佔領高麗(下)第85章 陽雲第274章 處罰與獎勵第224章 農稅第108章 對比第208章 風狼第296章 風狼出擊(六)第137章 攻打伊廣縣第284章 埋伏(三)第336三年之後第318章 攻克益都(九)第107章 魔鬼教官第342章 治理天下第196章 樑朝大軍第45章 出發益國前夕第255章 試驗手榴彈第260章 學生宿舍第267章 火器城第277章 編不出題目了第232章 萱兒第86章 五王子府第86章 五王子府第86章 五王子府第271章 梅芝縣第209章 雅縣學院第195章 大軍壓境第307章 深夜轟炸第214章 白疊第244章 尋找晉國使者第94章 益國難民第171章 入住王宮第284章 埋伏(三)第248章 年祭第201章 達縣縣令第32章 酒醒第168章 盛明第154章 攻佔石臺縣第261章 學院藥鋪第264章 游擊戰第242章 混出府邸的辦法第37章 火器的威力第45章 出發益國前夕第150章 作戰準備第141章 招募人才第147章 學院第313章 攻克益都(四)第146章 望遠鏡第269章 製造水壺第107章 魔鬼教官第145章 道路開通第132章 沁縣格局第285章 合作第308章 包圍益都(上)第80章 鬧事(中)第110章 剿滅土匪第301章 獨立師第143章 偷襲敵軍第174章 岐國使者第46章 家事第228章 葉家第190章 雅縣硝石第234章 大王子府宴第319章 攻克益都(十)第74章 老虎第270章 信號彈第266章 成昌平第11章 軍隊號聲第213章 棉花第284章 埋伏(三)第17章 定邊縣第6章 出發瀘縣第90章 陳雅達第201章 達縣縣令第302章 益都地方政務第312章 攻克益都(三)第299章 消滅戰意第122章 蔥花餅第24章 挖水渠第55章 劉備墓第122章 蔥花餅第100章 離開糜縣第37章 火器的威力第280章 提煉黑油(三)第108章 對比第326章 消滅其他勢力第67章 石膏(下)
第213章 棉花第327章 統一益國第156章 鞏固勢力第262章 王先生第175章 遇刺第198章 二皇子投降第196章 樑朝大軍第79章 鬧事(上)第297章 風狼出擊(七)第71章 前往姜山鎮第309章 包圍益都(下)第79章 鬧事(上)第296章 風狼出擊(六)第246章 灌酒第347章 佔領高麗(下)第85章 陽雲第274章 處罰與獎勵第224章 農稅第108章 對比第208章 風狼第296章 風狼出擊(六)第137章 攻打伊廣縣第284章 埋伏(三)第336三年之後第318章 攻克益都(九)第107章 魔鬼教官第342章 治理天下第196章 樑朝大軍第45章 出發益國前夕第255章 試驗手榴彈第260章 學生宿舍第267章 火器城第277章 編不出題目了第232章 萱兒第86章 五王子府第86章 五王子府第86章 五王子府第271章 梅芝縣第209章 雅縣學院第195章 大軍壓境第307章 深夜轟炸第214章 白疊第244章 尋找晉國使者第94章 益國難民第171章 入住王宮第284章 埋伏(三)第248章 年祭第201章 達縣縣令第32章 酒醒第168章 盛明第154章 攻佔石臺縣第261章 學院藥鋪第264章 游擊戰第242章 混出府邸的辦法第37章 火器的威力第45章 出發益國前夕第150章 作戰準備第141章 招募人才第147章 學院第313章 攻克益都(四)第146章 望遠鏡第269章 製造水壺第107章 魔鬼教官第145章 道路開通第132章 沁縣格局第285章 合作第308章 包圍益都(上)第80章 鬧事(中)第110章 剿滅土匪第301章 獨立師第143章 偷襲敵軍第174章 岐國使者第46章 家事第228章 葉家第190章 雅縣硝石第234章 大王子府宴第319章 攻克益都(十)第74章 老虎第270章 信號彈第266章 成昌平第11章 軍隊號聲第213章 棉花第284章 埋伏(三)第17章 定邊縣第6章 出發瀘縣第90章 陳雅達第201章 達縣縣令第302章 益都地方政務第312章 攻克益都(三)第299章 消滅戰意第122章 蔥花餅第24章 挖水渠第55章 劉備墓第122章 蔥花餅第100章 離開糜縣第37章 火器的威力第280章 提煉黑油(三)第108章 對比第326章 消滅其他勢力第67章 石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