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賽前準備

在綠灣包裝工擊敗明尼蘇達維京人躋身分區賽之前,媒體炒作着“庫爾特-華納VS伊萊-曼寧”的新老對決;而綠灣包裝工順利晉級之後,媒體則炒作着“阿奇教練VS曼寧兄弟2.0”的強強對決。

因爲綠灣包裝工擊敗印第安納波利斯小馬的比賽,被不少球迷廣泛認爲是本賽季最佳,大曼寧的賽後稱讚也讓人們首次看到陸一奇站在球隊背後的光芒,現在,小曼寧即將迎戰陸一奇,自然充滿了無數看點,“紐約郵報”就將本場比賽稱爲曼寧家族的“復仇之戰”——

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大曼寧VS布雷迪”,大曼寧總是落於下風;但“布雷迪VS小曼寧”,卻是布雷迪一言難盡。小曼寧面對大曼寧苦手的表現,確實是令人稱道,誰知道呢,也許“阿奇教練”又能夠成就下一個宿敵的命運圓環。

賽前新聞發佈會上,就有記者直接詢問小曼寧,“佩頓是否給了你一些意見,到底應該怎麼擊敗阿奇教練和羅傑斯的組合?”

之所以專門提起小曼寧,就是因爲紐約巨人的進攻與小曼寧確實息息相關。

相較於大曼寧來說,小曼寧的戰術意識和臨場指揮確實是差了一個檔次,但小曼寧的優點就在於一顆大心臟——又或者說“沒心沒肺”,越是緊張的大場面,小曼寧的發揮就越是勇猛,被譽爲“神經刀”。

客觀來說,小曼寧的發揮確實是大起大落。

很多比賽,小曼寧的表現都如同遭遇當頭棒喝一般,全程夢遊,根本不知道自己站在球場上扮演什麼角色;但某個時刻,小曼寧卻能夠如有神助地指哪打哪,精彩絕倫的表現在第四節完成絕地逆轉。

上賽季面對不敗光環的新英格蘭愛國者就是如此,比利切克和布雷迪面對第四節發威的小曼寧確實無解。

本賽季,也是如此。

紐約巨人的進攻高居聯盟第四,僅次於新奧爾良聖徒、聖迭戈閃電、綠灣包裝工三支隊伍,但詳細解析的話,地面進攻領跑全聯盟,位列榜首;傳球進攻則只有第十八名,靠近中游的後段。

地面進攻之中,布蘭登-雅各布斯是首發跑衛,而二號跑衛德里克-沃德(Derrick-Ward)也同樣出色,後者的長途奔襲能力更強,速度和爆發力更加出色,他也同樣完成了千碼賽季,這也使得紐約巨人成爲2008賽季唯一一支擁有兩名千碼跑衛的球隊。

另外,紐約巨人的三號跑衛新秀艾哈邁德-布拉德肖(Ahmad-Bradshaw)也同樣不俗。

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紐約巨人擁有一條出色的進攻鋒線,兩位頂級巨星球員帶領三位實力藍領球員,貢獻了聯盟頂級的口袋保護和地面開路,這也是跑衛能夠創造佳績的保證。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球進攻的低迷。

伊萊-曼寧的表現依舊起伏不定,常規賽傳球3238碼,二十記達陣,十一記抄截,賽季四分衛評分86.4,整體來說沒有太多亮點——畢竟,對於優秀四分衛來說,四千碼賽季纔是最基本的衡量標準。

客觀來說,缺少有力進攻武器是重要原因之一,外接手和近端鋒全部都是籍籍無名的藍領,甚至迫使考夫林不得不多次選擇雙跑衛戰術,用全衛麥迪遜-海傑考克(Madison-Hedgecock)來遮人眼目。

但是,面對如此困難局面,小曼寧依舊能夠佔據首發位置,並且交出一份合格答卷,這就是他的能力:

戰術執行到位,傳球出手乾脆,節奏掌控和時機把握也有着獨到之處。

當初,庫爾特-華納在紐約巨人沒有能夠得到重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考夫林認爲華納持球時間太長,嚴重打亂他的進攻戰術,所以,考夫林寧願犧牲成績培養小曼寧,也不願意用華納來保證勝利,歸根結底就是希望在紐約巨人建立自己的戰術體系。

事實證明,考夫林成功了。

小曼寧的出手時間掌控確實出色,能快能慢,而且從不猶豫,當機立斷、出手果決,這對於紐約巨人的進攻節奏把控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即使小曼寧的狀態不佳,考夫林也能夠通過模版進攻來掌控主動權。

這些“套路”,也是陸一奇賽前研究的重點。

本賽季,作爲衛冕冠軍,紐約巨人的戰術都被研究得透透徹徹,再加上小曼寧的狀態回落,考夫林的臨場調度也就更加重要起來。

從常規賽數據來看,紐約巨人兩名外接手和一名近端鋒作爲傳球目標的次數幾乎是一致的,相差無幾——在聯盟之中,外接手作爲傳球目標的次數往往比近端鋒高出30%乃至於50%,這纔是常態。

而細細研究比賽錄像就可以發現,近端鋒的接球角色大部分都出現在三檔短碼數以及紅區強硬推進之中,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兩名外接手各自都只有四記達陣,近端鋒凱文-伯斯卻有六記入帳。

由此可見,考夫林對於整個進攻傳跑調度的戰術佈局是有着清晰思路的,小曼寧的傳球也是有跡可循的。

所以,關鍵時刻,陸一奇解讀出了假跑真傳戰術,而伍德森則成功防守住了伯斯,後續的掉球回攻就是額外驚喜了——

順帶一提,這是伯斯本賽季的第一次掉球。

細節就能夠看到,綠灣包裝工防守組準確把握住紐約巨人的進攻命脈,確實是殺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本場比賽開始之前,人人都能夠預料得到,陸一奇和考夫林之間的戰術博弈必然是一場精彩較量,事實也的確如此,從開場第一波進攻就已經可以嗅到火藥味的瀰漫,最終是年輕氣盛的陸一奇搶佔上風。

“讓我們觀看一下錄像回放。”

“顯而易見地,伯斯非常非常懊惱,本賽季第一次掉球出現在了最不應該出現的場合,但我們必須看到,綠灣包裝工防守組的戰術佈局早就已經佔據了主動位置,而伍德森的表現再次證明了他是聯盟最優秀的角衛之一。”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綠灣包裝工製造球權轉換的能力,這也是本場比賽的看點之一,卻沒有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不過,裁判還需要觀看一下錄像回放,我認爲球權應該沒有問題,綠灣包裝工成功製造了球權轉換,關鍵應該是柯林斯的回攻,從慢鏡頭回放可以看到,他的左腳應該是出界了。”

708 製造威脅341 二次交鋒374 破冰時刻946 閃耀時刻576 娛樂至死1026 全盤佈局204 照本宣科647 心神不寧556 絕地逆轉174 一個可能453 早有所料726 柔中帶剛1057 一絲希望388 正面衝突831 一鼓作氣126 橫空出世606 小鹿亂撞447 一念天堂1072 決戰門檻729 識時務者729 識時務者427 平分秋色258 一個邀約792 心之所向993 炙手可熱692 現實童話106 摒除雜念519 一個失誤1023 炙手可熱454 媒體寵兒115 如夢方醒873 打破標籤415 迎戰強敵968 虎口拔牙020 心理施壓280 懸念漸失971 決戰時刻310 額外條件931 經驗優勢362 一擊致命172 甜蜜勝利820 個人魅力513 堅強後盾251 絕妙佈局1043 忽悠大師382 蛇打七寸405 欲擒故縱990 萬人空巷642 一步之遙397 全身而退156 備戰狀態1062 合作愉快528 一鼓作氣821 悠久之戰116 摧毀防線687 鬥魂凝聚745 進入狀態087 走上軌道360 膽大包天371 華裔少年721 握手環節676 密集賽程457 球迷小組045 循序漸進392 四個跟頭610 磨刀功夫293 應接不暇079 雙管齊下1016 潛在選擇479 戰況升級1001 準備就緒475 起起伏伏437 激將之法383 初見雛形664 不容有失1013 舊識重逢200 壓力遞增387 全線飄綠809 窮追不捨797 一視同仁787 昂首闊步395 混亂過後1036 迴歸正規096 不氣不餒379 焦點所在862 強行生吃1072 決戰門檻511 形勢逆轉280 懸念漸失045 循序漸進569 忠誠迷弟927 全美盛況898 決戰前夕664 不容有失136 蠻不講理863 一鼓作氣362 一擊致命428 融爲一體828 防不勝防252 一路領先
708 製造威脅341 二次交鋒374 破冰時刻946 閃耀時刻576 娛樂至死1026 全盤佈局204 照本宣科647 心神不寧556 絕地逆轉174 一個可能453 早有所料726 柔中帶剛1057 一絲希望388 正面衝突831 一鼓作氣126 橫空出世606 小鹿亂撞447 一念天堂1072 決戰門檻729 識時務者729 識時務者427 平分秋色258 一個邀約792 心之所向993 炙手可熱692 現實童話106 摒除雜念519 一個失誤1023 炙手可熱454 媒體寵兒115 如夢方醒873 打破標籤415 迎戰強敵968 虎口拔牙020 心理施壓280 懸念漸失971 決戰時刻310 額外條件931 經驗優勢362 一擊致命172 甜蜜勝利820 個人魅力513 堅強後盾251 絕妙佈局1043 忽悠大師382 蛇打七寸405 欲擒故縱990 萬人空巷642 一步之遙397 全身而退156 備戰狀態1062 合作愉快528 一鼓作氣821 悠久之戰116 摧毀防線687 鬥魂凝聚745 進入狀態087 走上軌道360 膽大包天371 華裔少年721 握手環節676 密集賽程457 球迷小組045 循序漸進392 四個跟頭610 磨刀功夫293 應接不暇079 雙管齊下1016 潛在選擇479 戰況升級1001 準備就緒475 起起伏伏437 激將之法383 初見雛形664 不容有失1013 舊識重逢200 壓力遞增387 全線飄綠809 窮追不捨797 一視同仁787 昂首闊步395 混亂過後1036 迴歸正規096 不氣不餒379 焦點所在862 強行生吃1072 決戰門檻511 形勢逆轉280 懸念漸失045 循序漸進569 忠誠迷弟927 全美盛況898 決戰前夕664 不容有失136 蠻不講理863 一鼓作氣362 一擊致命428 融爲一體828 防不勝防252 一路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