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堅壁清野

第643章 堅壁清野

現在,李靖換成了李世𪟝,相處的模式似乎沒有變,也沒有任何變化。

只不過,李世𪟝砍人的速度要比李靖快,才三天,就砍了三個重量級的腦袋,一個是李世𪟝自己麾下上府果毅都尉、遊擊將軍的腦袋,兩個是樑師都麾下將校的腦袋。

李孝恭一直聽人說,李世𪟝在大戰之前有拿自己人祭旗的習慣,一開始他還不信,直到看到了那個曾經跟隨在李世𪟝身邊的果毅都尉的腦袋後,他信了。

還別說,效果很顯著。

當天,出去完成李世𪟝交代的阻擊任務的將士們就砍下了樑師都麾下的一個偏將和一個校尉的腦袋,陣斬三百二十一人,俘虜六百多人。

在李孝恭熟練的給立功的將士寫好奏表,加蓋印璽,送往長安城的時候。

劉弘基的奏表也送到了長安城。

奏表裡的內容看的李元吉長出了一口氣,又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李神通、李綱、裴矩、蕭瑀、陳叔達、秦瓊等人齊齊坐在殿內,大氣也不出,神色凝重的靜等着李元吉開口。

李元吉看完奏表以後,揉了揉眉心,並沒急着開口。

已經等不急了的李神通率先開口道:“劉弘基的奏報裡怎麼說?”

殿內的羣臣當中,也就只有他這個做叔父的敢主動開口詢問,也只有他這個做叔父的有資格開口詢問。

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氣,放下奏表道:“我猜的果然沒錯,突厥人真衝長安城來了?”

李神通、李綱等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可此刻聽到這話,臉色還是一變。

李神通趕忙又追問道:“劉弘基在奏報裡到底是怎麼說的,突厥人來了多少兵馬,由誰領兵,劉弘基守不守得住?”

李元吉搖搖頭道:“劉弘基在奏報裡並沒有提到突厥人來了多少兵馬,也沒有提到是誰領的兵,因爲突厥人的大軍還沒出現,只是發現了前軍斥候。

通過我們的斥候查探得知,那是頡利金狼帳前的斥候。”

李神通、李綱等人的臉色又是一變。

頡利金狼帳前的斥候出現了,那就說明頡利也到了。

頡利金狼帳前的斥候,可不是誰都能調動的,也不是誰都能驅使的。

他們皆是頡利的親信,也是頡利侍從軍中的一部分,只有頡利一個人能調動。

所以他們出現的地方,頡利必然在。

而頡利所在的地方,必有大軍隨行。

這幾乎是所有草原上的可汗的通病,走到哪兒都會帶着大量的兵馬,一來是爲了守衛自己的安全,二來是爲了避免麾下的部族脫離掌控,三來是爲了隨時隨地打擊那些不願意依附的部族,以及四處劫掠。

所以,在跟草原上的人作戰的時候,想要知道他們的頭人、首領、可汗在什麼地方,看他們的大批人馬囤聚在什麼地方就知道了。

像是李世民那種領着數百騎就敢去敵人眼皮子底下晃盪的事情,根本不會出現。

什麼白魚龍服之類的事情,也不會發生。

“這麼說頡利真的衝長安城來了?”

李神通聲音沉重的道。

李元吉點了點頭。

李神通趕忙又道:“可刺探到頡利率領的多少兵馬?”

李元吉緩緩搖頭,“沒有,不過以頡利的性子,應該不會少於十萬。”

這也是所有草原可汗的通病,那就是不管打誰,不管怎麼打,都會動用大量的兵馬。

這在草原上是屢見不鮮的事情,在中原卻很少有。

這是因爲草原人和中原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草原人以遊牧爲主,以牛羊爲食,他們可以驅趕着牛羊去任何水草豐美的地方,也可以帶着牛羊趕往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

所以他們只要帶上了牛羊,就不用擔心糧草問題,甚至不用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運送糧草。

這也就使得草原人在作戰的時候可以輕易的聚攏起一大堆人一擁而上。

中原人就不同,中原人以種田爲生,以五穀爲食,離開了田地,就只能依靠着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運送糧食爲食。

一旦有了戰事,就必須準備好大量的糧草,大量的民夫,將糧食運運送到指定的地點,才能填飽肚子,才能聚集在一起跟敵人作戰。

所以,草原人作戰,考慮的是人數夠不夠多,能不能以多欺少,將士夠不夠英勇,能不能以一敵二;中原人作戰,考慮的是後勤,能不能供應的上,充不充足。

所以頡利動不動就率十萬,甚至更多兵馬南下,而大唐必須得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阻止出兵馬去招架。

所以頡利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完全把大唐當成了自家的自留地,而大唐在沒積攢到足夠的糧草的情況下,沒辦法主動出擊,兵進草原,只能被迫防禦。

歷史上,李世民足足耗費了四年半的時間,纔將大唐內部的各種動盪處理完,才積攢夠了北征突厥的糧草。

然後命李靖率軍出擊,一舉功成。

言歸正傳,在聽到李元吉說頡利所率的兵馬不少於十萬的時候,李神通、李綱等人沒有一個人反駁,只是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蕭瑀憂心忡忡的道:“以劉弘基手裡的兵力,恐怕難以招架,我們要不要想辦法從其他各處調集一些兵馬,去馳援劉弘基?”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

馳援肯定是要馳援的,只是十二衛的兵馬如今各有用處,秦王八大統軍府的兵馬也被柴紹帶走了一半,如今能動用的就只剩下了關中各地的府兵,以及剩下的秦王八大統軍府的兵馬。

而關中各地的府兵,其實有些中看不中用。

因爲關中有大唐所有的精兵強將坐鎮,府兵根本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再加上各衛經常從關中各地的府兵中抽調精兵強將補充各自的空缺,所以關中各地的都督府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殘,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

指望他們去馳援劉弘基,抵禦突厥人,不如指望他們去押送糧草,或者修個橋補個路什麼的。

至於剩下的秦王八大統軍府的兵馬,雖然戰鬥力果斷,但是不好用。

因爲剩下的秦王八大統軍府的兵馬中,有不少不願意被招撫的死硬分子,讓他們去蕭關去馳援劉弘基,他們很有可能會伺機奪了蕭關,然後挾裹着劉弘基打開蕭關,放突厥人進來,然後再伺機救李世民出去。

關中百姓的死活,他們根本不會在意。

他們只在意李世民能不能出來,能不能繼續帶領着他們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所以,調集兵馬去馳援劉弘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因爲關中境內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兵馬調過去了。

“調拿支兵馬去呢?”

李元吉問計羣賢。

羣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說不出一支合適的兵馬。

“不如調蜀中的兵馬進京如何?”

蔡允恭等了半天也沒等到有人開口,就開始拋磚引玉了。

秦瓊皺着眉頭道:“蜀道之難你不會不知道,等蜀中的兵馬趕到此處的時候,恐怕突厥人已經兵臨城下了。”

蔡允恭趕忙追問道:“既然蜀中的兵馬不合適,那你說哪支兵馬合適?”

秦瓊皺着眉頭沒說話。

被特地招來參加此次重要會議的于志寧遲疑了一下道:“可以調梁州兵馬趕往蕭關馳援!”

梁州乃是武德初廢漢川郡所置,治下有南鄭、城固、褒中、西縣、白雲各縣,分別佔着後世的漢中一部分、川蜀一部分,在關中和川屬的交界處。

調梁州的兵馬趕往蕭關馳援的話,勉強能趕上隨後的大戰。

蔡允恭聽到這話,趕忙把目光放在了于志寧身上,“照你這麼說,那洋、興、集三州的兵馬也可以調去蕭關?”

三州具在川北,跟梁州都是鄰居,梁州府兵能承擔的軍事任務,他們也能承擔。

于志寧又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

反正蕭關正缺兵馬,調一個也是調,調四個也是調。

全部調到蕭關,對劉弘基來說也是一大助力。

“只是僅憑着梁州四州的兵馬,仍舊解決不了蕭關的危局啊。”

蔡允恭忍不住感嘆。

梁州四州的府兵雖然比關中的府兵強悍了一些,但比起十二衛,以及秦王統軍府的精兵強將,仍舊差了一大截。

讓他們去馳援劉弘基,只能幫劉弘基緩解一些壓力,並不能將突厥人擋在蕭關之外。

于志寧皺皺眉頭看向蔡允恭道:“眼下能調集到兵馬去蕭關馳援任國公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說將突厥人徹底擋在關外,還需要從長計議。

再說了,殿下在關內已經做了諸多佈置,相信已經做好了突厥人入關的準備。

我們能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些可以動用的兵馬,阻擋突厥人南下的腳步,最好能將突厥人拖死在南下的路上。

如此,長安城也就安全了。”

蔡允恭感嘆道:“可如此一來,關中的百姓可就要受苦了……”

于志寧皺着眉頭還想說話,薛收卻搶先一步道:“堅壁清野就是了!”

蔡允恭贊同的點點頭道:“這也不失爲一種辦法……”

說到此處,蔡允恭看向了李元吉道:“不過,臣以爲,還是想盡辦法將突厥人擋在蕭關以外爲好。很快就要秋收了,要是將突厥人放進來,關中各地的糧食恐怕就要被突厥人糟蹋了。”

(本章完)

第651章 關門打狗?第817章 大唐從不缺人才第390章 李世民的大方第693章 唐突之戰(四十一)第326章 李建成有了新謀士?第337章 一個將人生活透了的傢伙第598章 唐之曹彰——李道宗第878章 謀交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723章 不安分的人心第593章 老蚌生珠?!第812章 攻守易轉?第426章 李秀寧歸來第70章 旅帥第864章 四伯父?!第415章 我又不是你爹……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892章 觀國公第268章 一個體系存在的益處第193章 廬江王的‘神’助攻?第131章 有問題?第757章 要那麼多錢沒用第640章 突厥人來了!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870章 李世民懂得無私奉獻了?第436章 令人捉摸不透的李仲文第569章 誰是毒蛇?!第773章 突厥反常的原因第400章 輸人又輸陣第132章 我們也好早做準備?第476章 大朝會的序幕第406章 千難萬難第45章 你懂個屁!第1021章 阿史德思恩第557章 論槍桿子是如何硬起來的第790章 蕭國公第693章 唐突之戰(四十一)第334章 巧舌脫險,狠人李二第776章 嘴上沒把門惹的禍!第33章 卸甲風第965章 封土一千里第511章 老六的逆子!第918章 柳川會第408章 武氏有隱疾?第434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31章 送上門了?!第638章 古人皆有誇大的習慣第937章 我高低也會給他磕一個第230章 蝴蝶翅膀失效了?第305章 那我走?第311章 不怎麼聰明的人第1029章 不知道啥玩意兒的玩意兒第281章 李淵教子!第541章 更大的危局第937章 我高低也會給他磕一個第930章 以夷制夷非良策第195章 廬江王的目的,躺平的杜伏威第379章 三個好消息,一個瘋狂的消息(爲‘第536章 李淵不講理了!第162章 做人臉皮就該厚點?第625章 集賢院第546章 四龍會(下)第351章 頭鐵的竇氏第181章 河北道大行臺尚書令第672章 唐突之戰(二十)第539章 痛打李世民第251章 宗室子弟?那又如何!第281章 李淵教子!第873章 財神入京第410章 神化的一衆南苑驍勇們第355章 一勺燴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612章 套話第565章 逃不出的長安城第107章 大唐威武!第624章 集情報和外交於一身的人才第140章 天威!震曜!(爲‘紅塵飛光’加更第94章 餃子關?!(求首訂!!!!)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295章 誤入歧途的太子第361章 竇氏出招第987章 草原亦非那個草原第849章 護犢子的楊妙言第435章 到底出賣了沒出賣?第911章 代州,一個出英雄,也出悍卒的地方第295章 誤入歧途的太子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718章 李靖回來了!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928章 阿史那社爾第59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新年快樂!暴第365章 涉險第879章 質子的作用第714章 滿城歡慶第51章 平調的妙用第800章 李淵的謀劃第365章 涉險第397章 較技(上)第1041章 請殿下出手!
第651章 關門打狗?第817章 大唐從不缺人才第390章 李世民的大方第693章 唐突之戰(四十一)第326章 李建成有了新謀士?第337章 一個將人生活透了的傢伙第598章 唐之曹彰——李道宗第878章 謀交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723章 不安分的人心第593章 老蚌生珠?!第812章 攻守易轉?第426章 李秀寧歸來第70章 旅帥第864章 四伯父?!第415章 我又不是你爹……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892章 觀國公第268章 一個體系存在的益處第193章 廬江王的‘神’助攻?第131章 有問題?第757章 要那麼多錢沒用第640章 突厥人來了!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870章 李世民懂得無私奉獻了?第436章 令人捉摸不透的李仲文第569章 誰是毒蛇?!第773章 突厥反常的原因第400章 輸人又輸陣第132章 我們也好早做準備?第476章 大朝會的序幕第406章 千難萬難第45章 你懂個屁!第1021章 阿史德思恩第557章 論槍桿子是如何硬起來的第790章 蕭國公第693章 唐突之戰(四十一)第334章 巧舌脫險,狠人李二第776章 嘴上沒把門惹的禍!第33章 卸甲風第965章 封土一千里第511章 老六的逆子!第918章 柳川會第408章 武氏有隱疾?第434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31章 送上門了?!第638章 古人皆有誇大的習慣第937章 我高低也會給他磕一個第230章 蝴蝶翅膀失效了?第305章 那我走?第311章 不怎麼聰明的人第1029章 不知道啥玩意兒的玩意兒第281章 李淵教子!第541章 更大的危局第937章 我高低也會給他磕一個第930章 以夷制夷非良策第195章 廬江王的目的,躺平的杜伏威第379章 三個好消息,一個瘋狂的消息(爲‘第536章 李淵不講理了!第162章 做人臉皮就該厚點?第625章 集賢院第546章 四龍會(下)第351章 頭鐵的竇氏第181章 河北道大行臺尚書令第672章 唐突之戰(二十)第539章 痛打李世民第251章 宗室子弟?那又如何!第281章 李淵教子!第873章 財神入京第410章 神化的一衆南苑驍勇們第355章 一勺燴第518章 玄武門(五)第612章 套話第565章 逃不出的長安城第107章 大唐威武!第624章 集情報和外交於一身的人才第140章 天威!震曜!(爲‘紅塵飛光’加更第94章 餃子關?!(求首訂!!!!)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295章 誤入歧途的太子第361章 竇氏出招第987章 草原亦非那個草原第849章 護犢子的楊妙言第435章 到底出賣了沒出賣?第911章 代州,一個出英雄,也出悍卒的地方第295章 誤入歧途的太子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718章 李靖回來了!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928章 阿史那社爾第59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新年快樂!暴第365章 涉險第879章 質子的作用第714章 滿城歡慶第51章 平調的妙用第800章 李淵的謀劃第365章 涉險第397章 較技(上)第1041章 請殿下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