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李綱要乞骸骨?

眼看着李孝恭解決完了屈突通和秦瓊等人的問題,解決的還不錯,李元吉就把重心轉移到了說服謝叔方的事情上。

時間已經入冬了,距離正月也近了,李孝恭決定在正月跟漕運和海運上的世家豪門攤牌。

那麼謝氏和其他世家豪門入局的時間也就到了。

謝叔方整合謝氏也需要時間,所以得儘快說服謝叔方纔行。

事實上在李孝恭補償屈突通和秦瓊等人的時候,李元吉就寫信跟謝叔方接觸過了,只不過謝叔方的態度很耐人尋味。

說他答應吧,他每次回信都避免着談論這個話題。

說他不答應吧,他又沒有言辭的拒絕過這件事。

這就讓李元吉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李元吉思量再三,決定將謝叔方召回長安城親自見一見。

年關將近,用李淵想一衆兄弟、兒侄、皇親國戚的名義,將謝叔方一同邀請回長安城共聚一堂,也不顯得突兀。

召謝叔方回京的詔書送出去以後,陳叔達就來了,並且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好消息。

“你說什麼?”

太極殿內。

李元吉剛剛寫完召藩王們回京的詔書,就被李綱的話震的是外焦裡嫩。

既然決定了用共聚一堂的藉口召謝叔方回京,那就不能只召謝叔方一個人,其他的李氏族人,皇親國戚,也得一同召回。

而李氏的族羣不小,跟李氏有姻親的人也不少。

所以需要寫的詔書就多了。

在此之前,李元吉已經寫了數十份詔書,派遣了數十位謁者了。

陳叔達躬身站在殿中,聽到李元吉的疑問,再次重複道:“回殿下,嶽州城已經建成了,從林邑引進的稻種也初見成效,已經收割了一茬了。

雖然做不到像是林邑那樣的一年三熟,但一年兩熟還是沒問題的。”

眼下,大唐上下已經沒有人懷疑有稻米能一年三熟了。

在任瑰從林邑使臣口中套出消息,並且派人去了一趟林邑,帶回了能一年三熟的稻種以後,一直關注着此事的李綱等人就徹底的信了。

不過他們仍舊懷疑這種稻種到了大唐以後,能不能做到一年三熟。

畢竟,有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的說法在。

林邑的稻種到了大唐以後,也有可能水土不服。

所以他們對此事雖然有所期盼,但期盼並不大。

事實證明,他們的懷疑是對的,但結果卻比他們預料的好。

林邑的稻種到了大唐以後,確實沒做到一年三熟,但卻做到了一年兩熟。

這對大唐而言已經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了。

這代表着大唐只要大力的推廣這種稻種,一年,兩年,甚至三年以後,大唐的糧食產量就會出現大規模的增長。

這對大唐這個方方面面都跟糧食掛鉤的國家而言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陳叔達着急忙慌的跑來稟報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真正把李元吉震的外焦裡嫩的卻不是這個,畢竟,推廣林邑水稻的成果雖然驚人,但一切都在李元吉預料之中。

甚至可以說,李元吉就是在知道結果的前提下,才推動此事的。

所以此事無論有任何變化,都影響不了李元吉。

真正讓李元吉感到震驚的是嶽州刺史和任瑰的建城速度,從任瑰到嶽州去到如今,也不過過了一年半而已。

從嶽州開始築城到現在,也不過過去了大半年而已。

以大唐如今的營造水平,大半年之內根本建不好一座城。

所以真正讓李元吉感到震驚的是,嶽州城居然建好了?!

“你確定?!”

李元吉目光直直的盯着陳叔達問。

陳叔達有些振奮的點着頭道:“臣確定,嶽州的水稻確實可以做到一年兩熟,三省此前派出去的天使有明確的記錄,殿下要是不信的話,臣可以派人去將記錄拿過來給您看。

此外,裴公已經動身前往嶽州了,相信不久以後就有消息傳來。

到時候殿下就可以通過裴公所言,證實臣所說的話不虛。”

李元吉是在問這個嗎?

明顯不是。

不過裴矩能在嶽州傳來消息以後就急匆匆的趕往嶽州,連年都不過了,可見裴矩、李綱、陳叔達、蕭瑀四人都很重視這件事。

這也說明了他手底下的一幫子重臣並不是尸位素餐。

該做事,該爲朝廷奔波的時候,一個個都不含糊。

這也就是在唐朝。

這要是在宋明清,像是他們這個級別的大佬,別說是爲了這件事親自跑一趟嶽州了,能時時刻刻的盯着,時時刻刻的問兩句,那都是難得的不能再難得的事情。

畢竟,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忙着內鬥,忙着搬倒這個搬倒那個,或者防備着被這個那個搬倒,纔不會爲這種事情親自去跑一趟呢。

“我不是問這個,我是問嶽州城。”

李元吉疑問道:“真的建好了?”

陳叔達明顯的愣了一下,眨了眨眼,理所當然的道:“這是自然,朝廷一共征伐了數州的民夫,外加嶽州上下所有人一起築城,還徵滅了湖澤內數萬水匪,把他們全部充作了苦力。

這要是建不好城,那就是嶽州刺史失職。”

聽陳叔達的意思,朝廷征伐的勞力夠多,還從嶽州附近的湖澤內清剿出了數萬水匪,築造好嶽州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築造不好纔有問題。

可李元吉怎麼聽都覺得不對勁。

那可是築城啊,不是築塢堡或者莊園,工程量之大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大半年之內築好,如果沒付出點慘痛的代價,根本不可能。

“那些參與築城的水匪……”

李元吉遲疑着問。

他已經想象到那些人的結局了,可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陳叔達又愣了一下,再次理所當然的道:“自我朝大軍剿滅了嶽州附近湖澤裡的水匪以後,嶽州就已經沒有水匪了。”

陳叔達給的這個答案很含蓄,但李元吉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

那就是,爲了儘快築造好嶽州城,被大唐俘虜的那些水匪已經全沒了。

如果現在派人去找的話,可能能找到掩埋他們的地方。

李元吉嘴角不自覺的抽搐了一下。

那可是數萬人,數萬勞力啊。

即便是都有不乾淨的過往,也不能這麼給折騰沒了啊。

留着當種馬,爲大唐的丁口問題奮鬥終生,也比這麼折騰沒了要強啊。

而且這都是自己人啊,不是從頡利手裡俘虜的突厥人,不應該下此重手啊。

“殿下覺得,嶽州刺史的做法不妥?”

陳叔達不愧是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李元吉的心思。

李元吉也沒有藏着掖着,點點頭感慨道:“我大唐如今的丁口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每一個唐人只要不是說犯了必死之罪,我們都應該給他一個機會。

即便是有過不堪的過往,只要一心從善,我們也應該加以引導啊。”

陳叔達若有所思的道:“比如呢?”

李元吉瞥了陳叔達一眼道:“比如,我們從突厥人手裡收回的數州,如今已經開墾好了,卻沒有足夠的人手去經營。

比如,河北道如今仍有數十萬孤寡尚無依靠,我們得幫她們找一個依靠啊。”

陳叔達恍然,點點頭道:“臣明白了,臣回頭會叮囑下面,讓他們抓到了土匪流寇以後,不要施以重手,稍加調教以後,可以送往河北道和新收復的數州。”

至於說追究嶽州刺史不仁之罪,陳叔達是提都沒提。

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去追究嶽州刺史的不仁之罪也晚了。

而且嶽州刺史無論是築城還是推廣水稻,都有大功。

在這個時候再去追究已經無法彌補的罪責,只會讓官員們以後做事的時候束手束腳,與國無益。

李元吉也清楚現在再去追究嶽州刺史的過錯已經於事無補了,所以陳叔達不提,他也沒在這個問題上多說什麼。

“命吏部爲嶽州刺史論功行賞吧。年後派一個手段柔和一點的人去嶽州駐守,大力的推廣水稻。

此外,任瑰在嶽州推廣水稻既然已經見了成效,那就讓嶽州附近的諸州儘快派人趕往嶽州,向任瑰請教如何推廣水稻,並且在各自的治下大力的推廣。

具體該怎麼做,就由你和李公、裴公看着辦吧。”

李元吉緩緩說着。

推廣水稻的事情既然已經開好頭了,那後面怎麼做,不用說陳叔達、李綱、裴矩等人也知道,不需要再多問。

沒有成效的事情,大家做起來或許會畏首畏尾,但已經有成效的事情,大家做起來就沒那麼多顧及了。

李元吉原以爲陳叔達聽到這話會毫不猶豫的一口應下,卻沒料到陳叔達陷入了遲疑。

李元吉忍不住道:“有問題嗎?”

陳叔達趕忙道:“回殿下,李公有意在歲末的時候遞上奏表,乞骸骨,並且準備推舉任瑰入駐三省,所以臣和裴公倒是能督辦此事,但是李公那邊嘛,還需要殿下跟李公商量。”

李元吉是愣了又愣,完全沒料到李綱會在這個時候乞骸骨。

陳叔達能得到這個消息,說明李綱已經跟他通過氣了,並且已經下定決心了。

這讓人覺得意外,也覺得始料未及。

第104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63章 何爲盛唐?第557章 論槍桿子是如何硬起來的第124章 突襲!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904章 李淵翻臉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182章 陷入瘋狂的大唐!第667章 唐突之戰(十五)第71章 大丈夫當重現昔日霍竇之功第921章 安息茴香第55章 平遙縣侯第299章 山內水波不興,山外四海轟鳴第1033章 晉西北啊呸,西突厥已經亂成一鍋粥第411章 看,你就是這麼不自量力第438章 拉李世民下水第685章 唐突之戰(三十三)第399章 玩陰謀詭計的不止心臟第350章 仰着頭的貴人們第28章 後軍總管第771章 貪慾和身份是成正比的第73章 羅士信要跟着齊王跑了?!第806章 聰慧而又喜歡腦補的李高遷第570章 歷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狀元第330章 妙人第103章 胡成和沈武第243章 王玄策,倭國需要你第109章 做英雄是要付出代價的(爲‘末日屠第284章 送子入虎穴第482章 一波三折第38章 李世民打感情牌?!第262章 人爲至,戰先勝第34章 當歸四逆湯第104章 突厥人奇葩的繼承方式第236章 鄭觀音上門第666章 唐突之戰(十四)第660章 唐突之戰(八)第56章 何人如此驍勇?第942章 我李靖已經成功繞到敵後第941章 突厥驚變,大唐的聲音第1043章 五日千里第292章 詔令!第848章 純純的噁心人第377章 蘇定方的遺憾第162章 做人臉皮就該厚點?第986章 李淵還是那個李淵第346章 悶虧第603章 單雄信之死第730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52章 去趙州李氏劫糧?第749章 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完成第426章 李秀寧歸來第968章 最難成爲名將的時代第88章 洛陽糧倉的事情暴露了?!第722章 醉生夢死的李淵和腦生反骨的李孝常第434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98章 不能留?!第1001章 爲了尊嚴而戰第93章 葦澤關危已?(求首訂!!!)第402章 闞棱vs尉遲恭第904章 李淵翻臉第62章 齊王爺亮劍!第117章 拱火!第336章 祖孫會面,明嘲暗諷第993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720章 誰威脅誰?第626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第269章 來自於東南道的怒火第294章 篩子軍第921章 安息茴香第770章 怎麼會將腦子也待傻了呢?第683章 唐突之戰(三十一)第506章 那我就幫你一把!第607章 罷親王府統軍府第956章 慕容順和達延芒結波第482章 一波三折第584章 給臉不要臉!第167章 鐵骨朵第386章 李世民的反擊開始了(爲‘紅塵飛光第419章 驚呆了的李淵!第852章 是什麼讓魏徵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第800章 李淵的謀劃第319章 廉價的清高第116章 裝完就跑?!(爲‘末日屠筱’加更第880章 逼其反目,引其瘋狂第175章 拿捏!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45章 你懂個屁!第177章 杜伏威求救第684章 唐突之戰(三十二)第520章 玄武門(七)第796章 越線!第168章 不堪……一擊第1044章 無敵與僞無敵第944章 看破一切的李靖第488章 火力全開的李建成第245章 堂兄,何至於此?第395章 天下英雄亦有二三子入我吾彀中矣(第318章 儺戲第904章 李淵翻臉
第104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63章 何爲盛唐?第557章 論槍桿子是如何硬起來的第124章 突襲!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904章 李淵翻臉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182章 陷入瘋狂的大唐!第667章 唐突之戰(十五)第71章 大丈夫當重現昔日霍竇之功第921章 安息茴香第55章 平遙縣侯第299章 山內水波不興,山外四海轟鳴第1033章 晉西北啊呸,西突厥已經亂成一鍋粥第411章 看,你就是這麼不自量力第438章 拉李世民下水第685章 唐突之戰(三十三)第399章 玩陰謀詭計的不止心臟第350章 仰着頭的貴人們第28章 後軍總管第771章 貪慾和身份是成正比的第73章 羅士信要跟着齊王跑了?!第806章 聰慧而又喜歡腦補的李高遷第570章 歷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狀元第330章 妙人第103章 胡成和沈武第243章 王玄策,倭國需要你第109章 做英雄是要付出代價的(爲‘末日屠第284章 送子入虎穴第482章 一波三折第38章 李世民打感情牌?!第262章 人爲至,戰先勝第34章 當歸四逆湯第104章 突厥人奇葩的繼承方式第236章 鄭觀音上門第666章 唐突之戰(十四)第660章 唐突之戰(八)第56章 何人如此驍勇?第942章 我李靖已經成功繞到敵後第941章 突厥驚變,大唐的聲音第1043章 五日千里第292章 詔令!第848章 純純的噁心人第377章 蘇定方的遺憾第162章 做人臉皮就該厚點?第986章 李淵還是那個李淵第346章 悶虧第603章 單雄信之死第730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52章 去趙州李氏劫糧?第749章 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完成第426章 李秀寧歸來第968章 最難成爲名將的時代第88章 洛陽糧倉的事情暴露了?!第722章 醉生夢死的李淵和腦生反骨的李孝常第434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998章 不能留?!第1001章 爲了尊嚴而戰第93章 葦澤關危已?(求首訂!!!)第402章 闞棱vs尉遲恭第904章 李淵翻臉第62章 齊王爺亮劍!第117章 拱火!第336章 祖孫會面,明嘲暗諷第993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720章 誰威脅誰?第626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第269章 來自於東南道的怒火第294章 篩子軍第921章 安息茴香第770章 怎麼會將腦子也待傻了呢?第683章 唐突之戰(三十一)第506章 那我就幫你一把!第607章 罷親王府統軍府第956章 慕容順和達延芒結波第482章 一波三折第584章 給臉不要臉!第167章 鐵骨朵第386章 李世民的反擊開始了(爲‘紅塵飛光第419章 驚呆了的李淵!第852章 是什麼讓魏徵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第800章 李淵的謀劃第319章 廉價的清高第116章 裝完就跑?!(爲‘末日屠筱’加更第880章 逼其反目,引其瘋狂第175章 拿捏!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45章 你懂個屁!第177章 杜伏威求救第684章 唐突之戰(三十二)第520章 玄武門(七)第796章 越線!第168章 不堪……一擊第1044章 無敵與僞無敵第944章 看破一切的李靖第488章 火力全開的李建成第245章 堂兄,何至於此?第395章 天下英雄亦有二三子入我吾彀中矣(第318章 儺戲第904章 李淵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