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魏陽:朝陽這地可不吉利
“全聚德的烤鴨不行,您要是想嚐嚐地道又實惠京城烤鴨,就奔便宜坊,新開的一家叫四季民福也不賴……”
“京城老字號首推豐澤園啊,鴻賓樓也不錯,其他的館子就見仁見智了……”
“嗨,您是來晚了, 早一個月過來,滿大街都是外國友人,不會幾句English都不好意思和人搭茬……”
“……”
早就聽說四九城的出租車司機能聊,魏陽今天算是見識了,從機場到市區這一個多鐘頭,嘴愣是沒停過。
魏陽隨便問一句, 就能巴拉巴拉說一大堆, 從風土人情,能說到歷史典故, 再引申到時代變化,最後再夾帶點國際風雲。
好傢伙,就這幫人要是去寫網文,個頂個的海神波塞冬。
“行了,到地方了。”
魏陽把錢付了,拿行李箱下來, 司機瀟灑的一腳油門。
“祝您在京城玩得愉快, 拜拜了您嘞。”
提着行李箱站在京城街頭,魏陽看了一下週圍的路牌信息, 咧了一下嘴。
“又是朝陽,這地可不吉利啊。”
看着短信發的地址, 魏陽帶着帽子墨鏡, 走進了不遠處的小區大門, 問了兩個路人, 終於找到了單元樓, 乘坐電梯,直奔十二層。
“1204,就是這。”
魏陽按響了門鈴,一兩分鐘後,房門打開,許久未見的趙麗影看到他,開心的直接跳到了魏陽身上。
快速的掃了一眼周圍,魏陽一手託着小趙,一手拉着行李箱進屋,
用腳把房門關上,還沒等魏陽打量一下小趙的住處,嘴就立刻被小趙堵住了。
過了一會,趁着換氣的空隙,小趙眼神溼漉漉的,抿着有些發紅嘴脣,悄悄在魏陽耳邊道。
“那個肚兜我買了。”
魏陽還能說什麼,雙手橫抱起小趙走向臥室,門開門又關,只剩下行李箱孤零零的留在客廳玄關處。
…
硝煙散去,魏陽躺靠在牀上, 有些遺憾身上竟然沒有帶盒煙。
雖然他沒啥煙癮, 但這時候不抽一根, 總覺得缺點啥。
房間沒有空調,小趙被折騰了一身汗,起身去洗澡,等再出來,魏陽正穿着個短褲在家裡溜達着觀察房子的佈局。
“這地還不錯呀。”
小趙住的這個地方是個小型公寓,面積大概40~50平左右,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客廳/餐廳+臥室+衛生間+廚房應有盡有,甚至還隔出一個半陽臺,可以曬曬衣服。
“公司給我們聯繫的,房租減免,水電自理,算是不用擠合租房或者地下室了。”
小趙有些唏噓,華誼家大業大,小藝人是沒啥存在感,但終歸還是有一些保底福利。
當然,小趙每年交的錢一多半都要交給華誼,本質上還是羊毛出在了羊身上。
轉悠了一圈,魏陽肚子有點餓了。
他這個人容易暈機,所以坐飛機不敢吃太多,下了機場就直奔這,水都沒喝一口,還狠狠賣了力氣,早上和飛機墊補的那點食早就消耗了乾淨。
小趙知道魏陽今天過來,早有準備,提前就燉好了牛肉,開火熱一下,又把魚蒸上,快炒了兩道小炒,半個小時出頭就直接開飯。
“好吃嗎?”
等魏陽嚐了一口牛肉,小趙目光期待的看着他,後者點頭。
“好吃。”
之前就說過小趙家務活是把好手,但是做飯天分不高,至少是不如魏陽的。
四個菜味道不差,但也談不上特別好吃,牛肉略鹹,魚沒有醃製好,兩個小炒火候偏老。
不過這話心裡想想也就罷了,真說出來就別想有好日子過,所以魏陽果斷予以鼓勵誇獎。
“比魔都的時候進步多了,過不了多久,咱家大廚的位置我就得退位讓賢。”
“咱家”兩個字讓小趙很開心,手上不停的給魏陽夾菜盛飯,差點把魏陽撐着。
吃罷了飯,魏陽想去洗碗表現一下,小趙也不讓他忙活。
魏陽只能坐在沙發上消食,然後就看到茶几上有劇本,拿起一看,正是小趙在《刑警風雲》劇組的劇本。
看得出來,小趙沒少翻看,劇本上還寫寫畫畫記了不少東西。
魏陽不由莞爾,這還是他教小趙的法子。
多過幾遍劇本,揣摩分析人物情景的心理環境,總能有不一樣的收穫,然後整理記在劇本上,方便拍攝時理解角色和設計相關表現細節,
後來在《仙劍奇俠傳3》和《一閃一閃亮星星》,劉施施也跟着他學。
不過《仙劍奇俠傳3》還好,《一閃一閃亮星星》這招就不太適用。
尤其是後期,劉施施拍戲基本跟開掛了一樣,絕大多數戲份根本不用揣摩設計,只要讓她代入了情緒,直接飆戲。
但魏陽並不認爲自己的法子就沒用。
畢竟開掛時刻總是少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種笨法子一步步積累下來的經驗,往往能成爲一個演員的寶貴底蘊。
等小趙從廚房出來,見魏陽在看她記的劇本,有點不好意思。
“你別看了,我都是瞎寫。”
“別妄自菲薄,你寫的挺好的,不過有時候你也別光研究自己的角色,還可以適當豐富一下對手戲角色的情景細節,能讓你更直觀的感受這場戲和人物心理歷程。”
魏陽鼓勵了小趙的努力,順便還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經驗。
獨角戲畢竟是少數,好戲都是互相成就的,成熟演員不能光顧自己,還得要了解合作對象的戲。
小趙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演戲方面,魏陽真的算她半個老師。
她從魏陽那得到不少好處,所以很願意聽魏陽專業方面的建議。
魏陽也不算誤人子弟,之前就說過,他雖然表演實戰經驗不算強,但編劇出身,很擅長解析劇本+設計情景細節。
加上他也是科班出身,而且不單單是表演系學生,上輩子還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影評人。
所以理論知識極爲豐富,又見多識廣,思想和眼光方面還是有幾分獨到之處的,至少偶爾調教指點一下小趙、劉施施這樣半路出家的,問題不大。
…
聊了一會,魏陽就自己先停了,可能是重生之前已是中年的原因,他總是有點習慣性的好爲人師。
這其實也談不上缺點,反而不管是小趙還是劉施施都挺喜歡聽他長篇大論,覺得他成熟有內涵。
不過魏陽覺得,面對親近之人也就罷了。對外人還是謹言慎行一些,也沒必要聊那麼多,所以有意識的收斂剋制這個習慣。
不聊劇本,可以說說生活近況,尤其是小趙,很喜歡打聽他的日常生活。
“殺青之後我就上課唄,有空就去練練聲樂,最近還見了幾個編劇,看中兩個好苗子,準備帶帶徒弟。”
“你收徒弟了?”
小趙對這個很感興趣,魏陽要是當了師父,她豈不是師孃。
魏陽看她好奇,就聊了聊自己的兩個預備弟子。
前文也提到過,編劇這行以老帶新是很常見的。
經驗、渠道、人脈等各方面,新人編劇很難接觸,有老編劇領着會少走一些彎路。
而老編劇工作事務繁忙,有時候也需要組建一些團隊,招募一些人給他輔助,新人便宜努力還聽話,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雙方互惠互利,慢慢也就成爲了業內慣例。
具體關係五花八門,有的是老闆員工,有的是大哥小弟,還有師徒和情侶/情人,甚至極個別拜乾爹的。
魏陽上輩子經歷的多是老闆員工和師徒關係,所以更熟悉這兩種模式。
這次魏陽找的編劇,也都是上輩子的熟人。
一個叫馬晉,高中肄業,純野路子出身,特點是文字紮實,碼字速度奇快,但劣勢就是腦子不靈光,創意方面和劇情結構天分很差,所以只能給人家打下手。
上輩子魏陽和他一起從槍手和學徒編劇做起,後來魏陽獨立擔任編劇了,他還是槍手。
不過魏陽知道馬晉的實力,雖說無法獨立擔任編劇,但只要給他梗概、設定和嚴格的劇情走向,他就能拿出來足夠質量的本子。
魏陽上輩子有時候接點私活,就愛找馬晉幫忙,活好話少,而且交稿從不拖延。
另一個叫左樂,上戲戲劇文學系大一新生,上輩子就跟魏陽混的,算是半個徒弟。
與馬晉不一樣,左樂是六邊形人才,各方面水準都不錯,但也恰恰因爲如此,他雖然全面均勻,但卻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
這樣的人下限高,但上限不高,所以挑不了大梁,最好的位置是打輔助。
上輩子左樂可謂是魏陽的左膀右臂,魏陽從重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惦記這位老搭檔了。
這次找實習編劇,魏陽先找的左樂,不過後者剛上大一,還沒入門,所以又通過回憶,把還在給人當槍手的馬晉扒拉了出來。
兩個人如今還是無名之輩,面對已經小有名氣的魏陽的招攬,自然喜不勝喜。
左樂機靈,直接喊起了師父,連帶着馬晉也跟着叫,所以魏陽就收了這兩位上輩子的老朋友、老搭檔當徒弟。
其實馬晉比魏陽還要大幾歲,左樂也只比他小兩歲。
不過編劇這行達者爲先,四五十歲叫二三十歲老師的也不少見,師徒也只是個稱呼,魏陽也不指着這兩個人給他走什麼三節兩壽的老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