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新作物們

同樣得自順風行的棉花種子被章澤天安排種在了新開闢的一片比較平整的土地上。這片土地地勢比較高,能夠保證棉花不會被水淹。棉花比較耐旱耐鹽鹼,卻怕澇,這片新開闢的土地剛好適合棉花的種植。

這片土地上挖掘了水渠,可以通過風車提水澆灌,不用擔心乾旱的影響,算是種植棉花的最好土地了。

此時的棉花仍舊在開着鮮豔的花朵,最早結出的棉桃有的已經裂開,裡面雪白的棉絮已經露出頭來,眼見再過不久,便能夠採摘第一批籽棉了。

棉花的管理是比較複雜的,後世的優良品種已經可以省略修枝工作,但是此時的棉花顯然還要人來一次次地修整,去除影響棉桃坐果和生長枝叉。第一次種棉花的長工們當然不會這種技藝,好在章澤天前世年少的時候曾經做過兩次這種事。

他帶領人們走進棉花田,按照記憶深處的修理方法,結合棉花植株生長的具體特點,與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們一起動手,確定的修整的方法,爲這些棉花的破產打下了基礎。

棉花種子不多,一共只種了二十多畝地。章澤天讓人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修整,做了一些對比試驗,並留出一小塊未經修整的當作對照,此時已經能夠看出不同修整方法之間的差異。

那些作爲對比株的棉花,此時枝叉瘋長,上面成功坐實的棉桃卻少之又少。修整的效果已經很明顯了,再保留修整不好的對比田就是浪費了,章澤天讓人們對這些對比田進行補充修整,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當年章澤天學習修整棉花的時候,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農諺是“立秋,一起揪”。可能是因爲諺語簡單上口,也可能是因爲“一起揪”時不用分辨什麼樣的枝叉有用,見到尖就揪掉,操作相當爽快,而且那是一季之中最後一次修整棉花植株,他記得非常清楚。

此時立秋已經臨近,章澤天把這句諺語又拿出來告訴身邊的農業工人,囑咐他們立秋之後進行最後一次修整,以及採收棉花的注意事項,便離開了棉田。

後面他還要讓機械廠試製軋棉機,沒有軋棉機的話,把棉籽從棉絮裡面弄出來可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工作。

當時開闢這片試驗田的時候,最着急要種下去的其實是那些土豆。當時那些土豆有兩百多斤,已經開始腐爛,眼見如果不種下去的話,很快就要爛光了。

章澤天讓人將土豆腐爛的部分挖掉,然後按照生出來的芽眼的位置將每塊土豆切割成幾塊,分別種到平整好的田地裡面,一共種了不到十畝。

土豆的生長期比較短,此時已經收穫了一次。土豆產量非常高,將來如果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種植多年,會有病害,造成減產。但是這第一次種植,當然沒有這個問題,這次種植土豆的畝產達到了三千多斤,近十畝土豆收穫了大約三萬斤,當時在地裡在堆了老大的一堆,引得農工們都過來看。

大家看慣了畝產兩三百斤的莊稼,第一次見到收穫量這麼大的作物,都十分新奇。

章澤天將這些土豆留下一多半做種,剩下的分到自衛隊、農工們和自家吃。蒸土豆做主食,炒土豆絲、燴肉,做菜味道都不錯,大家的評價都相當不錯。

土豆最大的優點是耐乾旱耐貧瘠,產量又大,作爲度荒食品簡直是不二的選擇。此前章澤天就想過,如果這土豆能夠及時注會到爆發民亂的陝西山西的話,也許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就鬧不起來,被這土豆打敗的可能還是相當高的。

現在第二茬土豆已經基本完成了育芽,種植的土地也已經準備好了,最近就要下種了,在冬天到來之前,應該還能夠再收穫一批。

這次留種的土豆有近兩萬斤,種植密度比第一次會稍大一些,仍舊能夠種上近千畝,預計到收穫之後,能夠收二十萬斤以上。

此時紅薯在大文朝已經有人在種,章家莊原來沒有人種,還是去年章澤天讓人專門到外地去,才找到一些作種。今年同樣種了十幾畝,收穫也不少。

紅薯不像土豆那樣沒有味道,它的甜味對此時的農民來說吸引力還是挺大的。但是如果用來當糧食吃飽肚子的話,卻沒有土豆舒服。而且紅薯受病毒的影響更大,長期種植之後減產的情況更嚴重。

紅薯也有其優點,不僅塊根能吃,鮮嫩的葉子也可以做菜吃,收穫之後的莖葉用來做飼料,也是動物們喜愛的食物。

正因如此,章澤天安排的紅薯種植數量也不少 。

辣椒和西紅柿就更不用說了,都是章澤天惦記已久的,他當然不會不重視,安排農工們種得妥妥當當的,此時都已經結果。辣椒種子有兩種,與章澤天猜測的一樣,分別是不辣的甜椒和辣度比較高的尖椒。

在留足種子的前提下,章澤天已經用辣椒做過幾次菜餚,好好地解了解自己的饞蟲。

青椒姑且不論,那尖椒的留種並不會影響食用,種子外面的紅皮正好是辣度最好的部分。

製作辣味菜餚只是尖椒用處的一部分,更大的用處則是作爲調味品使用,可以把醃菜、小食品和罐頭的進一步豐富起來。

剛剛接觸辣椒的人對其辛辣的口味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以後世辣椒在全世界流傳的情況來看,這種新的口味在全國流傳開來的速度應該不會太慢。

西紅柿則是另一種情況。章澤天本來沒有想到尋找這種種子,這次在澳門從那個叫田麻子的水手手中買到了,他當然也不會棄之不理。

西紅柿種出來的只有兩百多棵,第一次當然是以留種優先。不過西紅柿這東西種子非常細小,每一個成熟的西紅柿裡面都有成百上千顆種子,所以留種需要的果實並不多,變紅成熟的果實便成爲章家一家人和試驗田的農工們 口中的零食。

在初步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和胃口之後,章澤天讓人把收穫的西紅柿製作成了蕃茄醬罐頭,準備作爲稀有的調料放在餚記進行銷售。與此同時,他們還開發出來了蕃茄味的鮁魚罐頭,口味很不錯。

252連根撥起222遭遇戰238誘敵海戰1活着真好293石印字帖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414第一次鐵山保衛戰7340農業合作社139俘虜446請示和彙報514臺南生產建設兵團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271動力問題315糧稅問題6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284青島的商品23彈淚別東風240黃梅島之戰2181烘魚乾115李舍人莊慘案503寧波水師502舟山自由貿易區322縣衙之戰2190苦逼的縣官417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0115不敢忘本的施舉人46子弟兵271動力問題114先停下來114戰後優撫296勞改犯們的教育585請官員們來開個會47紀律483第一次大展神威的炮兵413第一次鐵山保衛戰65章家書院423佔領平壤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512佔領熱蘭遮城80被按察使大人撞上了373遊歷405船隊遇襲113舉人老爺建房子230拂堤楊柳醉春煙291造紙157會談152拿下林七297勞動力勞動力177黑水洋252連根撥起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568收兩個伴當564章維入掌湖廣道566弓箭、鐵尺、刺槍術481李九基295成人教育87調虎離山?187鳴冤鼓31雙手帶7印刷466賣地75相談136和義源與明大禮2538馮闖去青島844篩選509分水海戰1536馮闖去青島6480預備役對騎兵51枯燥的訓練555竟然是邪教5章家書院23彈淚別東風501鹽灘島海戰374高血壓428兵力仍舊緊張355登州兵與遼東兵78泡妞賺錢兩不誤544淮安剿匪530人都跑了139俘虜207那臺原始車牀412第一次鐵山保衛戰5497縣令高潔虎240黃梅島之戰2330農業技術推廣226成靜雅的擔心523吳襄的尷尬處境262師本昌的船隊406佔領濟州島318收穫巨大502舟山自由貿易區253袁先生450荷蘭人要來了532馮闖去青島2157會談497縣令高潔虎113舉人老爺建房子318收穫巨大148毀屍滅跡215發展綱領2
252連根撥起222遭遇戰238誘敵海戰1活着真好293石印字帖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414第一次鐵山保衛戰7340農業合作社139俘虜446請示和彙報514臺南生產建設兵團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271動力問題315糧稅問題6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284青島的商品23彈淚別東風240黃梅島之戰2181烘魚乾115李舍人莊慘案503寧波水師502舟山自由貿易區322縣衙之戰2190苦逼的縣官417第一次鐵山保衛戰10115不敢忘本的施舉人46子弟兵271動力問題114先停下來114戰後優撫296勞改犯們的教育585請官員們來開個會47紀律483第一次大展神威的炮兵413第一次鐵山保衛戰65章家書院423佔領平壤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512佔領熱蘭遮城80被按察使大人撞上了373遊歷405船隊遇襲113舉人老爺建房子230拂堤楊柳醉春煙291造紙157會談152拿下林七297勞動力勞動力177黑水洋252連根撥起409第一次鐵山保衛戰2568收兩個伴當564章維入掌湖廣道566弓箭、鐵尺、刺槍術481李九基295成人教育87調虎離山?187鳴冤鼓31雙手帶7印刷466賣地75相談136和義源與明大禮2538馮闖去青島844篩選509分水海戰1536馮闖去青島6480預備役對騎兵51枯燥的訓練555竟然是邪教5章家書院23彈淚別東風501鹽灘島海戰374高血壓428兵力仍舊緊張355登州兵與遼東兵78泡妞賺錢兩不誤544淮安剿匪530人都跑了139俘虜207那臺原始車牀412第一次鐵山保衛戰5497縣令高潔虎240黃梅島之戰2330農業技術推廣226成靜雅的擔心523吳襄的尷尬處境262師本昌的船隊406佔領濟州島318收穫巨大502舟山自由貿易區253袁先生450荷蘭人要來了532馮闖去青島2157會談497縣令高潔虎113舉人老爺建房子318收穫巨大148毀屍滅跡215發展綱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