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獲批之後,就是工程報建。李茂才對李凰芹說:“報建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你現在操心的是工程投標。這麼大的工程,我擔心大鵬物業靠一己之力很難勝任。我準備把工程切成幾大塊發包出去,這樣做保險一些。
李凰芹說:“千萬別這樣啊,我們大鵬物業有一個兄弟單位,那就是東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我們已經聯手開發了好幾個過億的大工程,在質量上A市領導們可以前去考查嘛。”
“按照規定,所有的工程都要公開招投標,這個程序必須走。在走程序的過程中,各個環節必須假戲真做,全程記錄。免得以後讓人揪住辮子。”李茂才說。
“這個你放心吧,我們不是假戲真做,而是真戲真做。大鵬物業和東盛房地產都有設計和土建工程的一級資質,我們所做的工程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至於招投標嗎,我可以拉幾個企業進來,一起競爭。”李凰芹說。
“那好,我們公開招投標到的形式一定要搞,線上線下都要發通告出去。但願如你所願,能夠入圍。”李茂才說。
A市項目領導小組,在城建局的具體指導下,通告發出一週之後,陸陸續續收到六家公司的投標申請。東盛和大鵬都在列,此外還有廣州物華建築有限責任公司、廣州程橋建築有限責任公司、番禺利民物業集團、佛山萬家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招標投標和實地考查,大鵬物業和東盛房地產憑藉自身實力,順利奪得了A市大型集貿商業中心園區的設計、建築、裝修和園林設計、修建的全部工程。合同工期兩年,甲方撥款實行按月進度撥付的辦法,這樣建住方基本不需要帶資或墊資,如今像這樣的穩健型投資工程確實不多了。
大鵬物業在招投標中如何操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按照以往的經驗,如法炮製,最終以其自身的優勢和實力,獲得了項目的建設權。
李茂才看在眼裡,大鵬物業這種神操作,平生還是第一次見到,他真是開眼了。對大鵬物業的具體做法有些忌憚不安,也有些期望。他覺得大鵬也好、東盛也好,這一班人都不是等閒之輩,彙集了各個行業的精英。對於精英分子,李茂才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爲知識越多,越不好相處。這只是他最初的想法,與我們打交道一段時間之後,他漸漸感受到,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可愛。
先說負責投標的董小宛,扎一對馬尾辮,一走一甩的,活潑可愛,見到李茂才後,直接叫“茂才哥哥,”別人都是市長市長的叫着,只有這個董小宛叫得最親近最迷人。因爲工作太忙,李茂才也沒特別記掛在心上,但一到晚上,這個董小宛的影子就在李茂才的眼皮底下來來去去的晃動。
還有李小丫也是,甜蜜的笑容永遠掛在臉上,樂在心裡。和李茂才見過幾面後,也給李茂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建工程的難度確實非同一般,爲了不出差池,我和潘小婉、李凰芹組成三人團,採取輪班制,24小時全天候值班,不敢有絲毫鬆懈。
一個港口,兩個運輸中轉站連接一個集貿市場,這在國內都是首創。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沉下心來到工程建設一線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每月進度只准提前不能滯後。我們把工人分成早班和中班。早班早上5點鐘到下午一點鐘,中班從下午一點到晚上九點鐘,一天16個小時的不間斷作業,開建三個月後,已經完成了四個半月的工作量。
臨近春節時,民工們要拿錢回家。潘小婉說:“東盛的民工大都來自四川偏遠山區,眼巴巴地望着結賬拿錢回家贍養老人、孩子讀書、還有種子、化肥及過年的錢都在這上面了,如果拿不到錢,他們是不敢進家門的。”
我找李凰芹,說要儘快給民工結賬回家,讓他們過一個安心年。李凰芹就找李茂才,李茂才說:“由於你們的工期進度加快了,我們是按規劃給你們準備的撥付款。有一個半月的缺口,還真不好弄。”
我說:“那就先按三個月結賬,這一個半月的缺口由兩家公司先出資墊付,只有這樣了。”
潘小婉有些爲難,說要和王東盛商量後再定。我有些急了,說:“等你商量的話,黃花菜都涼了。這些農民工出來的目的就是掙兩錢回家的,眼看年關將近,他們還在工地上爲我們揮汗如雨,將心比心,我們怎麼能拖欠他們的辛苦錢和保命錢呢?”
潘小婉說:“你說的都對,但這麼大一筆錢拿出來,必須要王東盛同意才行啊。”
“那行,你不用管了,我來想辦法。”我說。李凰芹接過我的話說:“這工程的總承包人是我,當然我來解決好了。按照大哥的意思辦,由大鵬物業墊付一個半月的工資,我們都是來自農村,來自農民家庭,要爲農民工多考慮考慮。”
就這樣,在放假前,我們支付了所有人的工資,一分錢都不欠。同時鼓勵大家,年後可以把同村的青壯勞力帶來,壯大我們的勞動大軍。
年後,除幾個受家庭環境影響的人沒來外,該來的都來了,而且他們還帶來了自己的兄弟和親戚,也有的帶來了同鄉人,登記造冊後,整整增加了70多人。這是沒有通過招工環節的用工喜訊,過去,我們每招一個農民工,都要廣告費、人工費、介紹費。這費那費的,招工成本每人少說也要500塊。這下好了,這70個人只需要經過安全培訓和業務技能培訓,就可以上崗了。這樣的買賣,我們都覺得非常划算。我們經過研究,用工渠道以後都通過人帶人的方式,只要帶一個人,都由公司報銷來回路費,如果招的人多,還給適當獎勵。
培訓後,70個民工分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也不怎麼顯形。因爲場子大地方多崗位多,70個人一分散下去,好幾天碰不到他們的其中某一個人。
一天中午,潘小婉忽然打電話來了,說有一個客家妹子,不小心腳踩空了掉海里了。我的個天啊!如五雷轟頂,我接到電話,就往碼頭工地跑。跑過去一看,很多人都圍在那裡看熱鬧,消防和海警也來了。我到現場看了看,發現躉船和碼頭之間有一塊木板連着,知情人告訴我,小女子就是從這木板上掉下去的。
我問:“掉下去多長時間了?”那人看了看手錶,說:“大約有半個小時了。”
“女青年大概年齡有多大?”
“估摸着有十七八歲吧。”
“身高有多高?”
“一米六以上吧,偏瘦。”根據我的判斷,這種體型的人,落水後只要自然活動,不慌亂,應該能夠堅持半個小時。
我不由分說,脫光上衣和鞋子,潛水下去,來到了躉船的底部,往上一使勁兒,頭碰着躉船了,我摸着躉船的底板,再一細看,女兒抓住躉船的橫樑在拼命掙扎,我喊道:“別動,我來救你。”
當我抓住她的時候,她全身鬆軟,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像一團軟綿花倒在我的身上,我雙手託着她,游出了躉船的底部,當我舉着她從躉船底部一冒頭,全場人都炸鍋了,簡直可以用人聲鼎沸來形容。吵鬧聲中,感覺有人將我們提將起來,當腳踩在陸地上的一瞬間,我倒下了,重重地摔在地上,女青年捲縮着躺在我的旁邊,我望着女青年,心想這又是一段奇緣吧。
我們同時被送進了醫院,住在一個病房,本來只是體力消耗殆盡,沒有大礙,女青年也是,體力消耗太大,也受到了驚嚇。我安慰她鼓勵她,誇她勇敢。誇她勇敢的時候,我才注意她的外表。小女子長得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兩眼對視時,小女子落落大方,只見她韶齡芳華,不過十六七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容色絕麗,不可逼視。看見我,微微一笑說:“叔叔,謝謝你救了我,要不我就真的沒命了。”
“你叫什麼名字?爲什麼一個女孩子家家,出現在躉船上?”我問。
“我叫方麗瓊,來自揭陽,我媽媽原來在工地打雜。昨天媽媽病了不舒服,現在不是放暑假嗎?我來替我媽媽打雜的。”小女子告訴我。
“你多大了,還在讀書嗎?爲啥媽媽病了你要替她打工啊?”我又問。
“我17歲了,還在讀高二,父親在我九歲時就死了,我和媽媽相依爲命呢。在我們揭陽農村,女孩子讀書考大學的人不多,一般讀完義務教育,家長就要她們輟學自謀出路了。我媽媽偏不這樣入流,到處打工,供我上學。鼓勵我考上大學,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爲她爭光。”方麗瓊告訴我。
原來是這樣!
我告訴她說:“本來我有兩個孩子了,多你一個也不算多。我們算是奇緣相逢,這今後啊,你就是俺閨女了。既然認你做閨女了,讀書的錢我給,還包括生活費。我們留一個聯絡方式。”
方麗瓊說:“至今沒有買手機,即使有手機也沒錢消費。”我說:“我們一出院,先給你買手機,有了手機就好聯繫了。”我們的話越來越多,說着說着,感覺就像自家閨女一樣,好像無話不談了。第二天,我們央求出院,醫生說:“這不合規定,哪有一來就要出院的?我從醫這麼多年,還沒見你這麼心急的。”
我和方麗瓊在醫院天天打吊針,一天好幾瓶。剛進來那天做了一個全身檢查,一週後,又要做一個全身檢查。出院時,一結賬兩個人花了六七萬。方麗瓊說:“這麼貴,我哪有錢繳啊?”我說:“你忘了,我怎麼對你講的,認你做了閨女,這以後,生病看病、讀書生活、直到嫁人都是我來管你了。”
我給三妹打電話,要她來接我。沒想到兩個人的出院手續剛辦完,三妹和小碗都來了。就這樣,一段奇緣,半路上撿了一個閨女,李凰芹說:“該不會把養女變成自己的愛妃吧?”潘小婉說:“你如果再敢到處留情,我和草兒合計着對付你。”我說你們都是小心眼兒,她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家境又不好,九歲就沒有父親了,沒有父愛的精神世界是灰色的。我已經和她說好了,我收做閨女。這正是——
海水無情人有情,
情做路緣牽線人。
知己未必伴終生,
犬女要比犬子真。
自古紅粉伴冬春,
不見紅粉撲面來,
卻見愛女表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