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帝心

朱厚照瞪着方繼藩,沉思了很久,突然樂了:“這話雖不愛聽,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朱厚照對此,似乎並不在乎:“或許,正因爲我是父皇的兒子,所以才養成了這樣的性子,我若是別人的兒子,就不會如此了。由此可見,問題的根本,出在父皇,子不教,父之過也,怪不得本宮。”

他有唾面自乾的本能。

美滋滋的將奏疏寫完,隨即取出自己雕刻的鎮國公印,讓劉瑾取了印泥,他是個極細膩的人,這鎮國公印,還有專門的防僞標識,細細的檢查一番,隨即啪的一下,蓋在了奏疏上,將奏疏交給劉瑾道:“遞通政司去。”

劉瑾忙是小雞啄米似得頷首點頭,抱着奏疏去了。

如從前一般,方繼藩和朱厚照二人便動身,打馬去西山,近來西山的生員們騎射已經學的少了一些,在明倫堂裡讀書的時間多了一些。因爲……明年便是弘治十五年,會試在即,以劉傑爲首的一批舉人,即將開始一輪新的衝刺。

此次科舉,對於西山書院而言,極爲關鍵。

即便是王守仁、劉文善、江臣,都不敢怠慢,他們認爲,這是新學的關鍵。

新學能否推行,本質在於,它必須證明自己也有向朝廷輸送人才的能力,倘若不能輸送人才,那麼再有道理的學問,也不過和大明無數學派,如洛學一般,最終不過曇花一現,成爲一羣失意文人的玩具罷了。

爲了應對明年的春闈,劉文善和江臣幾乎下了值,便來講經,對所有舉人,都要求一日作八股一篇。

朱厚照嚷嚷着這是在教書呆子,不可,不可,卻沒有人理會朱厚照,這不是玩笑事,事關重大。

大明,有它的遊戲規則,打破規則,需要無數人頭破血流,更可能引發黨政朝廷的動盪。唐時的牛李黨爭與宋時的新舊黨爭,乃是前車之鑑。

因而,那就利用規則,直接爲朝廷輸才。

朝鮮王在此學習已有兩個月,他似乎對此樂在其中,每日跟着大家讀書,竟是極認真。

李懌喜歡西山書院的環境,當然……他更愛西山書院的伙食。

這裡的豬肉很好吃,土豆泥別有一番風味,還有紅薯,有西瓜,有梅子,這些,即便是號稱朝鮮宗室,其實在朝鮮國,都是吃不着的。

每次捧着碗吃完了一頓飯,他便抹了抹口裡的油星,發出了感慨:“真得勁兒!”

前些日子,飛馬送來的大黃魚,方繼藩也讓西山嚐了嚐,只是大黃魚少,幾條大魚,熬了一大鍋湯,李懌吃的不亦樂乎,因吃的急,嘴裡竟生了泡。

看着這傢伙如豚啃食的樣子,王守仁很無言,因爲吃相太差,實在有礙觀瞻,作爲師公,難免私下裡叫去問一問:“殿下平時在朝鮮吃啥?”

“冷麪。”

冷……面……是啥……

“就這個?”

“醬菜。”

王守仁:“……”

“還有打糕!”

“……”

“還有呢?”

李懌不吭聲。

王守仁理解了,道:“噢,食不言、寢不語,往後就食時,不要窸窸窣窣。”

“中!”李懌忙不迭的頷首點頭。

………………

弘治皇帝大抵看過了一眼號稱鎮國公朱厚照的奏疏,他沉默了片刻,從前,對於大海瞭解不深,而今,因爲大量的漁產,以及下西洋,使他漸漸開始嘗試着去了解那汪洋大海,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許多事,不是靠講大道理就可以遏制人的慾望的。

就如鎮國府備倭衛前些日子被恩准打漁,朝中諸公,沒一個人敢提出反對。

即便是嚴守海禁,信奉片板不得下海的大臣,也一句話都不敢說。

魚是何物,是糧啊,大量的漁產,意味着緊缺的糧食,將得到紓解,誰敢禁絕備倭衛打漁,難道不怕江南軍民們用吐沫噴死嗎?

弘治皇帝仔細咀嚼着奏疏中的話:“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之於海……”

說到危險時,弘治皇帝眼角不禁掃了一眼下頭的兵部尚書馬文升。

馬文升埋着頭,他已習慣別人奇怪的眼神了。

所以,他不做聲。

弘治皇帝將奏疏放下:“太子……和方繼藩……這是向朕討債來了啊,他們想要船,兵部……在蓬萊水寨,還有四艘海船吧。”

“陛下……”馬文升愣了一下,道:“此四艘船,乃是蓬萊水寨,僅有的艦船了,若蓬萊水寨無此船,一旦倭寇來襲……”

說到倭寇來襲時,馬文升就有一種羞愧感。

輸的太徹底了。

所謂精兵強將,還有如此巨船,居然不堪一擊。

弘治皇帝手指頭磕着案牘:“是啊,蓬萊水寨,不可無船,可蓬萊水寨,有船又如何?”

馬文升一點脾氣都沒有,拜下:“臣萬死。”

“不是你的責任。”弘治皇帝道:“若是你一人之責,倒還好辦,可朕朕罷黜了你,事情就可以解決嗎?誒,這是列祖列宗們的疏忽啊,朕也責無旁貸,可是,朕有錯,朕能罷黜自己嗎?”

頓了頓:“財富取之於海,自海中牟取財富,這是鎮國府備倭衛的事,他們現在專司打漁,指望他們備倭,怕是不成了,蓬萊水寨,重新整肅吧,再選精兵良將……要自海中牟取財富,就不得忽視海中的危險,這是蓬萊水寨的職責,也是你兵部和朕的職責。這船……寧波水寨想要,那就勻兩艘去,不過不是現在,方繼藩說唐寅能打着巨魚,朕很想看看,他是不是在吹噓。”

沉默了片刻。

弘治皇帝心裡還有點兒慪氣,憋着一股子氣又發不出,忍不住手點着馬文升:“你呀……”這話卻隨即戛然而止,弘治皇帝搖了搖頭,終究還是不忍數落下去。

馬文升想哭,這兵部尚書,他是真的不想幹了,一點滋味都沒有,誠惶誠恐道,只好繼續說着車軲轆話:“臣萬死。”

“還有那徐經,至今沒有音訊,朕看……”弘治皇帝道:“現在只怕已葬身魚腹了吧,誒,真是可惜了一個青年俊彥,兵部要想辦法,重新摸索出航路,下西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臣萬……不,臣遵旨。”馬文升委屈巴巴的道。

“起來吧。”弘治皇帝心又軟了:“朕說過,這不是你的疏失,你盡忠職守便是,不必惶恐。”

弘治皇帝說罷,吁了口氣。

倒是一旁的劉健道:“陛下。”

弘治皇帝頷首。

劉健道:“明年春闈,按祖宗成法,也要開始了,不知陛下何時昭告天下,如此,讀書人也可早做準備。”

何止是讀書人要早做準備,便是劉健也磨刀霍霍啊。

自己的兒子,乃是舉人,雖說賜了爵,可作爲劉家的後人,怎麼能不考一考。

若能金榜題名,劉家便是一門兩進士,這是何等榮耀的事。

劉健巴巴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沉默良久,手撫着案牘,徐徐道:“是啊,也該要昭告天下了,這是讀書人們最盼望的事。”

他想了想,一字一句道:“朕念,你們記下。”

立即有招待翰林提筆,在角落裡預備記錄。

弘治皇帝淡淡道:“朕膺天命、承祖宗列聖之統一,以臨天下,於茲十有五年,夙夜兢兢,思弘化理,非法諸古而不可然。嘗考之前代繼統之君,守成稱賢莫盛於夏之啓、商之中宗高宗、周之成康、之數君者,治績之美具在方策,果何道以致之。近世儒者之論,謂聖王以求任輔相爲先,又謂君之聖者以辨君子與小人,數君之致治也,其亦有藉於是耶。

在此頓了頓,弘治皇帝居然覺得自己眼角有些溼潤,當他道出夙夜兢兢時,竟覺得是發自肺腑,他太疲倦了,只希望如人們常說的一樣,能有一日,可以衆正盈朝,無數能臣成爲自己的左右臂膀,至少……可以分擔一些自己的巨大壓力。

他突然有一種強烈的孤獨感,他在想,或許了,夏啓和周朝的成康這樣的賢君,也一定如自己這般吧。

他繼續道:“且輔相之賢否、君子小人之情狀,未易知也。茲欲簡賢爲輔,用君子不惑於小人,將安所據耶,天下之務固非一端,以今日之所急者言之,若禮樂教化、若選才課績,徵賦之法,兵刑之令,皆斟酌於古然行之,既久不能無弊焉。袪其弊而救之,欲化行政舉如祖宗創制之初,比隆前代何施何爲而得其道邪。朕求良策,於是開科舉,擇佳期於弘治十五年春!”

劉健不由錯愕的擡眸,看着弘治皇帝。

馬文升也驚訝的擡頭看了弘治皇帝一眼。

“天下之務固非一端,以今日之所急者言之,若禮樂教化、若選才課績,徵賦之法,兵刑之令,皆斟酌於古然行之,既久不能無弊焉。袪其弊而救之,欲化行政舉如祖宗創制之初,比隆前代何施何爲而得其道邪……”

他們是弘治皇帝的肱骨之臣,顯然最詫異的,乃是這一句話。

這話的意思是,天下的事有很多,就以今日而言,朝廷最急迫的事,有選才、有教化、有刑法、有賦稅,這些急迫的事,歷來都在效古代的先例而行之,這古法,其實就是祖宗之法……

可是,此後的話纔是關鍵,可這些祖宗之法,施行的久了,怎麼能沒有弊端呢,袪除這些弊病而去彌補,就如同太祖高皇帝在時創立祖法時一樣,這不是壞事。

陛下……竟有對祖宗成法不滿意,且有意改祖宗之制之心?

當然,這裡頭已是極隱晦了,並沒有赤裸裸的說出什麼過激之言,卻只說,太祖高皇帝可以創制,作爲後人,有何不可?

可當今陛下,乃是歷來習慣於墨守成規的弘治天子啊。

連他竟也開始起心動念了嗎?

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誰?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五十二章:娘娘駕到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三百九十二章:使命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宮第八百三十六章:萬幸第七百九十二章:真命天子第一百二十章:天才地寶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六百七十三章:美名遠播第三百一十六章:鄉試開始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爲天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一百五十六章:事有反常即爲妖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一百六十一章:討教第二百八十二章:要活下去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一百一十六章:一門五貢生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七百四十八章:戰場之神誕生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千秋一人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三十八章:爲所欲爲第六百零七章:揚眉吐氣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簡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三百六十五章:一舉三得第七百五十二章:以德服人第七百六十六章:太子殿下美夢成真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五百一十三章:你們都是敗家子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內存知己第七十二章:不幸言中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六章:列祖列宗在上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二十四章:謝陛下恩典第四百零八章:父子深情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羅者與養蠶人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五百五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漂亮的公主殿下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經 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一百八十九章:真的很幸福啊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子殿下的答卷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寵而驕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台上心涼涼第五百六十八章:顯赫功績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一百二十章:天才地寶第五百四十二章:火燒連營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五百一十四章:軍功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業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三百六十五章:一舉三得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無類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無類
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誰?第六百四十九章:沒錯 就是烏鴉嘴第一百三十九章:貴客上門第五十二章:娘娘駕到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三百九十二章:使命第二百一十一章:扶朕起來第三百三十四章:君憂臣辱,民困仕辱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六十九章:何不食肉糜第七百七十九章:大捷入宮第八百三十六章:萬幸第七百九十二章:真命天子第一百二十章:天才地寶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六百七十三章:美名遠播第三百一十六章:鄉試開始第三百八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百六十章:民以食爲天第五百八十章:聖旨第一百五十六章:事有反常即爲妖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一百六十一章:討教第二百八十二章:要活下去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一百一十六章:一門五貢生第八百零四章:壽禮第四百八十三章::嗷嗷叫的虎賁之士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一百六十三章:重賞第七百四十八章:戰場之神誕生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千秋一人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三百五十二章:自作聰明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七百九十四章:忠義之名第三十八章:爲所欲爲第六百零七章:揚眉吐氣第二百四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簡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八百八十四章:重大發現(感謝土豪同學)第二十九章:師恩似海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三百六十五章:一舉三得第七百五十二章:以德服人第七百六十六章:太子殿下美夢成真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五百一十三章:你們都是敗家子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內存知己第七十二章:不幸言中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六章:列祖列宗在上第四十二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二十四章:謝陛下恩典第四百零八章:父子深情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羅者與養蠶人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五百五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二百零九章:藥引來了第一百三十二章:漂亮的公主殿下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經 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一百八十九章:真的很幸福啊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子殿下的答卷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五百六十三章:代聖人立言第一百三十三章:恃寵而驕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台上心涼涼第五百六十八章:顯赫功績第七百一十七章:飛球騰空第四百七十三章:小徐啊,你變壞了第三百二十章:喜報入宮第四百九十五章:勞苦功高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一百二十章:天才地寶第五百四十二章:火燒連營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五百一十四章:軍功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業第四百八十章:龍顏大悅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一百零九章:重情重義方繼藩第三百六十五章:一舉三得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八百三十二章: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八百四十一章: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無類第六百六十一章:有教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