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奏疏

溫豔生很明白,眼前的一個個屍首意味着什麼。

這是一次了不起的勝利啊。

自文皇帝之後開始,朝廷對於倭寇,已經失去了解決辦法,尤其是海禁之後,索性就等同於是關起門來,假裝這海外的倭寇不存在。

只是,這些問題,怎麼可能不存在呢?

溫豔生雖是河南人,可主政寧波,方知海患之嚴重。

現在……終於,大明尋覓到了克敵制勝的法寶。

他樂了。

吩咐差役和莊戶四處搜尋可能沒來得及逃的倭人,一面命人將這些屍首取下首級,準備懸於城門處進行展覽,不,是威懾,是威懾倭寇。

他興沖沖的回到了府衙,緊接着,命人溫了一壺酒,用蝦仁爆炒一番,取這蝦仁下酒。

不得不說,蝦仁的味道很得勁。

可他還是很遺憾。

水寨很久沒有出海捕魚了,導致了海魚價格漲了許多,至於市面上的醃魚、魚乾,呵呵……那是什麼玩意,我溫豔生寧可餓着。

喝了一口酒,頓時文思如泉涌,一面嚼着蝦仁,蝦仁萬不可放其他的作料,只放些許鹽即可,火候要足,爆炒一番,立即上鍋,因而蝦仁的肉帶着幾分嚼勁,卻又不失鮮嫩。

若是伴了黃酒喝下,那滋味,就真的美味極了。

在江南做知府,就這麼一點好,北方的酒辛辣,用來和人一起吃酒,倒還好,取得就是那種辣中帶爽的一股勁。而南方的黃酒或是米酒,都講究一個溫和,最適合關起門來,小酌幾杯,加上幾道小菜,心裡想着心事,那種柔和的熱酒,加上微醉的狀態,再配上幾道下酒小菜,這滋味……

溫豔生提筆:“臣溫豔生啓奏……”

他寫的極認真,將寧波府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啓奏。

一氣呵成之後,喝着酒,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忍不住搖頭晃腦:“妙哉,妙哉。”

一口黃酒下肚,舒服。

突然,他一拍腦門……

哎呀……

“竟是忘了此等大事。”溫豔生合上了奏疏,忍不住道:“這爆炒蝦仁,若是放進餃子裡做餡,豈不是人間美味?”

………………

南京。

南京守備衙門。

魏國公徐俌焦慮不安的看着一份來自於南京備倭衛送來的奏報。

他皺着眉,顯得很是焦慮。

魏國公世代鎮守南京,主要有兩大職責,最重要的職責便是奉孝陵歲祀,這南京,乃是大明從前的都城,至今,亦是如此。

因此,太祖高皇帝,便葬在南京紫金山,太祖高皇帝,乃大明開國之君,只是此後,大明朝廷北遷至北京城,歷代皇帝無法親自祭祀太祖高皇帝,自然而然,這個任務,就交給了世代的魏國公。

就如英國公在北京一般,能代天子歲祀的人,自是最頂級的公候,魏國公徐氏,自然也在大明最頂尖的公候之列。

徐俌和皇家的關係很密切,因爲雙方,幾乎隔三差五,就會有密奏和密旨傳遞。

當然,主要的信息是和孝陵有關,皇上,孝陵門口的碑石缺了一角,臣正在修葺。皇上,孝陵祭祀白肉已預備好,取自鎮江。皇上,有祭祀官員祭祀時瞌睡,臣已處理了。皇上,南京皇城失竊了,臣萬死。

孝陵的一舉一動,涉及到了太祖高皇帝英靈,因而,要時刻的彙報,哪怕及時針尖大小的事,也絕不可怠慢,無論皇帝愛不愛聽,會不會認真對待,作爲南京守備大臣,這是徐俌的職責。

當然,徐俌還有一個重要的使命,他還是南京中軍都督府都督,負有守備南京的責任,南京乃南直隸,和北京的北直隸規格相當,在這裡,真正握有重權的就是三個人,一個是魏國公,一個是朝廷派往南京的中官,另一個,就是南京兵部尚書。

南京也有六部,不過絕大多數,都是養老的職位,無論是吏部、禮部、工部,刑部,別看級別高,可實際上,權力都在北京六部,他們更像是朝廷架起來的另一套備用的班子,北京又沒完蛋,他們只能閒着,頗有點兒像皇帝和太子的關係。

可南京兵部尚書不同,爲了應對南方的特殊情況,所以南京兵部尚書有節制南方各省兵馬的權力,權力是和北京兵部等同的。

徐俌焦灼的等待着,他揹着手,憂慮重重。

片刻之後,中官徐喜、兵部尚書吳煌到了。

二人向徐俌見禮:“你們看看吧,中野二郎的消息。”

“中野二郎……”徐喜一呆,和吳煌對視了一眼。

徐喜忙是取了奏報一看,拉着臉道:“中野二郎,就是前些年,嵌入了南京的那個?”

徐俌頷首點頭,咬牙切齒道:“就是此人。”

那兵部尚書吳煌忙是取了奏疏,低頭一看,臉都綠了:“果然是他。”

說起此人,三人不約而同,都有一個糟糕的記憶。

數年前,一夥倭寇居然流竄至南京,南京是什麼地方,自然官兵四處圍堵,可這些倭寇,絕不戀戰,且兇狠無比,殺散了數路官軍,極爲神勇,這一百多人的倭寇,竟硬生生在南京郊外一遊,接着,不知所蹤。

唯一的痕跡就是,不知何時,竟在棲霞寺裡的匾額上,多了一行字,便是這中野二郎所刻,上書中野二郎大破漢城。

當然,在倭人眼裡,大明即漢,所謂漢城,即爲大明都城的意思,這和朝鮮國的所謂國都沒啥關係。

南京譁然,區區一夥倭寇,追剿不利倒也罷了,偏偏,棲霞寺還出了亂子。

這棲霞寺是什麼地方,洪武皇帝當初,可是做過和尚的,所以他對道家比較苛刻,龍虎山的張天師來去拜見,洪武皇帝破口就罵,你也敢天師,嚇得張天師乖乖去做了真人。

可對僧人,洪武皇帝態度還不錯,尤其是這棲霞寺,在洪武五年,洪武皇帝屢屢下旨對棲霞寺進行擴建,不只如此,因爲棲霞寺歷史上曾改名,洪武皇帝親自下旨,才爲棲霞寺正名,這棲霞寺的匾額上的三個字,正是太祖高皇帝親書。

結果,此等御物,居然……被倭人留下了挑釁之詞。

徐俌當時大爲惶恐,立即奏報請罪,弘治皇帝當時也是震怒,一方面對於南京諸衛表現出了失望,另一方面,太祖高皇帝乃是先祖,今日先祖御筆的匾額被倭寇所辱,皇家顏面無光,一方面,壓下了此事,另一方面,從徐俌乃至中官,再到南京六部尚書,俱都罰俸三年,以示懲戒。

誰料到,這個該死的中野二郎又出現了。

這個消息來自於南京的備倭衛,他們發現了一個潛入內陸的細作,審問之下,才知襲台州府的就是中野二郎,而這中野二郎的真正目的,卻是寧波府。

該死的,他又出現了。

這一次還是寧波。

“要立即奏報。”中官徐喜增色道:“若是襲了寧波,南京這兒,一點消息都沒有,這便是咱們的失職啊。”

徐俌頷首點頭:“想來,他們是衝着寧波水寨去的,而那寧波水寨,掛的乃是鎮國府的名,你懂老夫的意思了嗎?這是太子殿下的備倭衛,只是可惜了,這水寨有失,將來,太子或許少不得要責怪我等,沒有事先預警。”

兵部尚書吳煌道:“這等事,也怪不得我們。不過這個中野二郎……這奏疏,看來,得我等三人分別上奏。”

“啥意思?”徐喜看着吳煌。

吳煌氣定神閒:“可別忘了,當初這個中野二郎,奇襲南京,攪得天翻地覆,我們是怎樣上奏的?”

徐喜明白了,哭喪着臉,當初是真的頭痛啊,一夥倭賊,囂張至此,居然還全身而退了,甚至還毀壞了高皇帝御筆親書的匾額,當時,魏國公和自個兒,還有吳煌,那可是不得不狠狠的吹噓了這中野二郎一通啊,說此人如何偉岸,刀法如何了得,在海外,乃第一驍將,有萬夫不當之勇,麾下武士,個個精銳,猶如鬼兵。

這是沒法子的事,畢竟被一個二愣子的倭寇打了臉,人沒抓着,你還能怎麼說?你能說這就是個弱雞,該死的渣渣,然後呢?然後皇帝會問,這樣的弱雞,爲何敢來南京,在南京郊外一遊,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你們還拿他沒有辦法?

因此,只好不斷的吹,將這個人,吹的驚天動地。

三人衆口一詞,就差說此人壓根就不是人,是地裡爬出來的鬼差了。

可現在……中野二郎,又出現了。

“寧波危矣。”吳煌痛心疾首:“既然得知寧波可能遇襲,而且襲擊的還是中野二郎,那麼,是否立即調兵,馳援寧波。”

“要調。”徐俌當機立斷:“中野二郎,乃大寇,此寇兇殘成性,尋常兵馬無法遏制,需佈下天羅地網,纔可保寧波的安全,我看,該調動大軍堵截了。”

“不錯,非兩衛兵馬,不能制勝。”

所謂兩衛,滿編則爲萬人。沒有一萬人和這些預備襲擊寧波的倭寇作戰,確實不能制勝啊。

中官徐喜眯着眼:“必要的時候,就調動孝陵衛吧。”

“什麼?”徐俌錯愕的看着徐喜。

徐喜道:“公爺,賊勢浩大,非孝陵衛無以制勝啊。”

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業第四百八十一章:謝陛下恩典第一百九十九章:這就是欽犯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一百九十二章:吐氣揚眉第七百一十一章:太子殿下來第六百九十章:九連射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七十六章:複診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三百零一章:陛下親臨第八百四十七章:家醜外揚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三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報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四百零三章:報功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五百三十九章:儲君之怒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五百一十八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七十五章:論功行賞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三百七十三章:日進斗金第一百九十九章:這就是欽犯第五百七十四章:非常成功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四百章:大治之世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聖人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二百二十二章:功不可沒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四百一十七章:好巧呀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於朝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服就讓你徹底服第三百七十一章:風靡天下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時雨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十三章:微服出宮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五百四十四章:戰功赫赫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六百六十章:不堪一擊第一百六十八章:師生情深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一百章:名師高徒第二百八十二章:要活下去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誰?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報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七百五十五章:臣有辦法第八百零五章:大壽第四百五十章:渾身都是寶第二百九十五章:偷來蟠桃獻母親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第七百六十章:卿真是百年難一遇啊第八百七十五章: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九十章:天上掉個餡餅吧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四十六章:膽大包天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四十二章:陛下 百姓們吃魚度日
第六百一十四章:何以成大業第四百八十一章:謝陛下恩典第一百九十九章:這就是欽犯第五百八十七章:好漢子第六百一十一章:天作之合第一百九十二章:吐氣揚眉第七百一十一章:太子殿下來第六百九十章:九連射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七十六章:複診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三百零一章:陛下親臨第八百四十七章:家醜外揚第五百五十六章:深明大義第三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報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四百零三章:報功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三百八十八章:龍恩浩蕩第五百三十九章:儲君之怒第八百二十一章:利國利民(三更求月票)第五百三十四章:功臣覲見第五百一十八章:不堪一擊第一百七十五章:論功行賞第四百八十六章:寧波兒女皆抗倭第七百六十八章:爲國爲民第八十八章:夜半無虛席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六百一十九章:鄉親們 要發大財了第八百七十一章:此大功也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三百七十三章:日進斗金第一百九十九章:這就是欽犯第五百七十四章:非常成功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四百五十六章:海上巨利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四百章:大治之世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聖人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二百二十二章:功不可沒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四十一章:臭味相投第四百一十七章:好巧呀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於朝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五百零四章:讚譽有加第一百五十二章:不服就讓你徹底服第三百七十一章:風靡天下第一百八十八章:及時雨第五百五十五章:敢作敢當方繼藩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十三章:微服出宮第六百四十一章:光耀門楣第七百六十五章:志在千里第五百四十四章:戰功赫赫第三百七十二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六百三十一章:漫天飛球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七百三十五章:神器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六百六十章:不堪一擊第一百六十八章:師生情深第四十四章:尚方寶劍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國威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一百章:名師高徒第二百八十二章:要活下去第四百四十八章:隆恩第一百七十二章:舍他其誰?第三百八十六章:竟真是捷報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七百五十五章:臣有辦法第八百零五章:大壽第四百五十章:渾身都是寶第二百九十五章:偷來蟠桃獻母親第三百三十章:專治不服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八百六十章:大豐收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三百四十三章:大智大勇第七百六十章:卿真是百年難一遇啊第八百七十五章:走別人的路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之於民第九十章:天上掉個餡餅吧第六百一十章:曠世奇功第六百四十五章:超凡入聖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四十六章:膽大包天第二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四十二章:陛下 百姓們吃魚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