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對薄公堂(中)

?站有站姿的林若曦,全身素雅的妝扮,着實能夠給衆人眼前一亮。坐在臺上的劉文靜,定眼一看她,心中暗歎此女是確實具有傾國傾城之容貌。非但如此,而且行爲落落大方,散發出來的氣質足以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周圍的人。

頭一回見到她是如此裝束的李文軒,心裡面也禁不住泛起了漣漪。自己看這面容含笑的林若曦,總是覺得有一種說不清倒不明,這事情不會就此簡單的感覺。他一直在想,林若曦着裝這一身樸素的行頭到底是爲那般?

原本心裡面懷有想要偏幫李文軒的劉文鏡,兩眼的注意力從林若曦的身上轉移了,微笑道:“李道長,你是不是誤聽了什麼傳聞,才使得這裡面有了不必要的誤會?站在這裡的林家小姐不但是端莊美麗,而且溫柔可人。你和她能夠佳偶天成,決計是郎才女貌。與此同時,也將會是我貴溪縣的一段佳話和美談。”

心裡面是“咯噔”一下的李文軒,突然恍然大悟。心底一絲涼氣是冒了出來的他,似乎觀察出林若曦的笑容中透露出好算計。身爲大家閨秀的她,穿戴一身質樸的打扮,不僅沒有給她減分,而且反倒是給她加了不少分的同時佔據了一些美德的制高點,畢竟人世間上面的男子沒有不喜歡那種古典傳統,自然天成,勤儉節約的美人兒,

“縣尊,你可不要被林若曦的外表給矇蔽了。平日裡,她的作風和行事可不是你現在見到的這一個樣子。”側過頭的李文軒,看向了劉文靜,提醒道。

年歲是要比他大出一輪以上的劉文鏡,心裡面對於他這一番話着實有一點兒不喜。雖說自己不能說吃過的鹽比李文軒吃過的米還多,走過的橋比對方走過的路還遠,但是具備相當辨別能力的他,自然有自我的主見和看法。若不他顧忌李文軒有一定的秉持,早早地就判定下林家勝訴。

聲音如黃鶯一樣清脆好聽的林若曦,面向李文軒是笑容不改,異常溫柔道:“聽李公子這話的意思,就是說我是表裡不如一了。那麼敢問,平日內的我又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在這種場合下,自是不會說她提着三尺青鋒劍是找上自家門,逼得他是滿院子亂跑的李文軒,更加不會說出她還揍了自己一拳的往事。自己越是覺得要面子,不說出這一些反面實例,就越發的覺得林若曦是算準了他不會,也不能說出來一樣。

“你自己做過了什麼事情,你自己知曉,何必非要我說出來了。”臉上表情不在平靜的李文軒,雖說沒有顯得極其敗壞,但是深感有一種被她將了一軍道。

表情仍舊沒有過多變化的林若曦,收起了笑臉,露出一幅茫然不知所措的表情,回答道:“照你這一說,那小女子可就真是不清楚了。”

李文軒注意到她表演的這麼好的模樣,不難判斷出對方是早就做好了準備來應付。深感處於被動地位的他,決定改變針尖對麥芒的策略。神情中顯得有三分無奈的他,沒有強硬的反擊,而是藉助自己的職業特點,胡說八道:“林小姐,我和你真得是有緣無分。”

刻意停頓了一下的他,又清了清嗓子,提高了聲音,有理有據道:“這事情本不想在這裡說出來,但是目前這種情況也使得我不得不說了。我算過我們兩人的生辰八字,完全不合,而且林小姐的命特別硬,非一般人可以匹配。這一說法,非小道一家之言,相信縣尊大人應該還記得那日龍虎山的道士在這裡,曾經也是說過的。”

被李文軒一提醒的劉文鏡,立即回想了起來,確實不假。點了兩下頭的他,算是對這一說法的認可。論情理,論國法,也沒有逼迫人去娶一名剋夫命的女子爲妻的說法。

注意到這一個細節,看出劉文靜心思的林若曦心下想來,李文軒真是有你的,就差直接說出自己是剋夫命了。早就事先經過多番權衡過利弊的她,心裡面是最爲不服氣的便是自己堂堂一名大小姐,才貌雙絕,怎可就此輸給趙甜兒這樣一個曾經的李家奴婢?

林若曦是意識到李文軒費盡心思的要和自己撇清楚關係的唯一目的,便是爲了把趙甜兒扶上正妻的位置。他內心的特有的驕傲,不認輸,再加上女孩子就是要比一比,爭一爭的心理作祟,使得自己絕不會就此拱手相讓。

同樣是認準了事情的林若曦和李文軒性格的一個共同點,便是不會輕易妥協,排除萬難也得實現既定的目標。沉吟了一會兒的她,知曉這事情不用狠招,難以挽回頹勢。突然悄然的落起了淚林若曦,聲音不大不小,卻能讓劉文鏡是聽得一個真切,反反覆覆道:“文軒,你好沒有良心。人家把一切都給了你,而你卻要這樣的對我……”

瞧見她這般聲淚並茂的李文軒,滿臉的苦笑的是不得不佩服她竟然敢使出這一招來。自己可清楚這時代的女子對於清白兩字可是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何況還是一位未出閣的千金小姐?他相信在場的全部人都能夠聽得出林若曦這話裡面的含義。

隨即是火急火燎的林正北,還真不知道這一事到底是真還是假,而是出於本能的關切道:“女兒,你到底是受了什麼委屈?是不是李文軒把你給欺負了?無需害怕,只管把真相說出來。我相信縣尊大人是會爲你主持公道的。”

掏出了普通手帕的林若曦,先是擦拭了臉上的淚水,然後假裝微微地猶豫不決,欲言又止。好似禁不住自己父親林正北的再三逼問,最終說了出來道:“女兒的身子已經給予了他。”

確實感覺他們父女二人好像是排練好了一樣的李文軒,聽到這一句最爲直接的謊言之時,已然坐不住,豁然站了起來,畢竟這一件事情是已經朝向越鬧越大的方向在進行發展了。

第363章 內定第459章 作梗第190章 雙喜臨門(二)第173章 峰迴路轉(一)第127章 抗旱救災(一)第260章 貴客(三)第186章 道賀(二)第70章 新名字第576章 發怒(六)第84章 山寨雪碧第246章 說媒(四)第313章 應邀第378章 分配第3章 被抓第478章 名單第389章 小事一樁第53章 感悟第112章 大婚第388章 兄弟不和第61章 首桌(上)第70章 新名字第196章 舉家遷移(二)第145章 暴力抗法第253章 禍從口出(四)第558章 改變(四)第463章 那是自然第119章 以和爲貴第547章 陳世美(五)第52章 自嘲第273章 柳暗花明(一)第517章 香酥鴨(六)第532章 隻手遮天(五)第336章 家宴(中)第522章 波瀾又起(一)第368章 姑姑第134章 名和利第89章 失眠之症(一)第28章 炒作第121章 安排第442章 假寐第66章 買奴婢(上)第422章 齊連歡第367章 好管家的標準第78章 兌現承諾第524章 波瀾又起(三)第364章 懂事了第232章 勸說第172章 琵琶行第304章 年關(八)第595章 心情大不同(七)第140章 仙人跳(四)第179章 祈雨(一)第504章 只是什麼第444章 過猶不及第359章 初選(上)第210章 面聖第391章 有何事第41章 鬼第134章 名和利第599章 這一切都是命第545章 陳世美(三)第597章 臨盆在即第130章 抗旱救災(四)第465章 錢第402章 法辦(中)第419章 一致對內(十)第4章 過堂第376章 可笑第564章 商談(上)第21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522章 波瀾又起(一)第95章 理論第388章 兄弟不和第134章 名和利第209章 進京(八)第85章 大事件第340章 人事調整(三)第35章 不孕不育(下)第444章 過猶不及第583章 溫情(五)第133章 清微派第376章 可笑第421章 人情冷暖第369章 複試第272章 補缺第109章 但願如此第122章 和氣生財第121章 安排第353章 關係(三)第225章 收徒(二)第140章 仙人跳(四)第13章 買藥材第329章 金銀錁子第204章 進京(三)第227章 收徒(四)第276章 柳暗花明(四)第21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08章 很好第204章 進京(三)
第363章 內定第459章 作梗第190章 雙喜臨門(二)第173章 峰迴路轉(一)第127章 抗旱救災(一)第260章 貴客(三)第186章 道賀(二)第70章 新名字第576章 發怒(六)第84章 山寨雪碧第246章 說媒(四)第313章 應邀第378章 分配第3章 被抓第478章 名單第389章 小事一樁第53章 感悟第112章 大婚第388章 兄弟不和第61章 首桌(上)第70章 新名字第196章 舉家遷移(二)第145章 暴力抗法第253章 禍從口出(四)第558章 改變(四)第463章 那是自然第119章 以和爲貴第547章 陳世美(五)第52章 自嘲第273章 柳暗花明(一)第517章 香酥鴨(六)第532章 隻手遮天(五)第336章 家宴(中)第522章 波瀾又起(一)第368章 姑姑第134章 名和利第89章 失眠之症(一)第28章 炒作第121章 安排第442章 假寐第66章 買奴婢(上)第422章 齊連歡第367章 好管家的標準第78章 兌現承諾第524章 波瀾又起(三)第364章 懂事了第232章 勸說第172章 琵琶行第304章 年關(八)第595章 心情大不同(七)第140章 仙人跳(四)第179章 祈雨(一)第504章 只是什麼第444章 過猶不及第359章 初選(上)第210章 面聖第391章 有何事第41章 鬼第134章 名和利第599章 這一切都是命第545章 陳世美(三)第597章 臨盆在即第130章 抗旱救災(四)第465章 錢第402章 法辦(中)第419章 一致對內(十)第4章 過堂第376章 可笑第564章 商談(上)第21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522章 波瀾又起(一)第95章 理論第388章 兄弟不和第134章 名和利第209章 進京(八)第85章 大事件第340章 人事調整(三)第35章 不孕不育(下)第444章 過猶不及第583章 溫情(五)第133章 清微派第376章 可笑第421章 人情冷暖第369章 複試第272章 補缺第109章 但願如此第122章 和氣生財第121章 安排第353章 關係(三)第225章 收徒(二)第140章 仙人跳(四)第13章 買藥材第329章 金銀錁子第204章 進京(三)第227章 收徒(四)第276章 柳暗花明(四)第219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108章 很好第204章 進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