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小事一樁

林家兄弟聽李文軒這一說,便十分清楚對方是出於客氣。冰@火!中文.如今的林家,都得藉助林若曦和他的夫妻關係,才能得以在老家顯露出誰都不怕,不放在眼睛裡面的威風,而在京城得以昂首立足,以及相關的買賣在全國週轉和流通中能夠一帆風順。

剛纔和自家老二一鬧的林家富,這纔想起有東西需要交到李文軒的手中,於是藉助這一個事情來打破現在的尷尬氣氛。自己是一邊站起身,一邊是從袖口內把未有開封的書信是拿了出來道:“妹夫,我這裡有劉文鏡託我代爲轉交給你的書信一封。”

完全沒有站起身走過去接的李文軒,見到他把書信交給了林家的管家王大可,然後再由他雙手呈着走到自己面前,彎腰駝背,顯得極其的恭敬。自己一擡手就從他手中是把書信拿了過來,撕開封口,一倒就出來了這裡面裝有的東西。

這總共算是兩張紙掉落在了李文軒的手內,一張不用去看,便能一眼從外觀上面辨別出是一張銀票。至於金額是多少,自己倒是沒有多大的興趣。順手把銀票是扔到了一旁的他,展開劉文鏡親筆寫給自己的書信,好好地看了起來。

總而言之和言而總之,這信中的內容無非就是先講了一下常年往事,自己和劉文鏡在貴溪老家的關係是如何的好,然後講述了一下他這一些年來是如何的不得志,仍舊還是一個正七品的官兒,最後就是恭賀自己深受當今天子的信任,出任正三品的禮部左侍郎,送上了一張五千兩銀子的票子以示祝賀,並且說得很是含蓄和希望自己幫忙,能夠讓其朝上面再進步一下。

李文軒是特別看到最後那一段劉文鏡寫出,他還很年輕,希望能夠更多得爲天子盡忠和分憂,而更加希望和自己在一處相互的走動和探討一些相關的問題,便忍不住笑了出來,問道:“這麼多年過去,劉文鏡還在貴溪知縣一任上面?”

爲此非常清楚的林家富,據實以告道:“在我進京之前,朝廷對他考覈算是稱職,便平調了他出任廣信府正七品推官一職。妹夫,你是知道的,劉文鏡原本是正七品的貴溪知縣,雖說如今倒是沒有降品級,但是一府的推官可是遠不如當一地知縣來得舒服和有油水兒可撈,畢竟前者是掌理一府刑名,贊計典的佐貳官,而後者是手握一縣大權的主官。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劉文鏡非但沒有越混越好,反倒是越混越差了。”

聽他說得這麼直白和露骨的李文軒,沉吟了片刻,沒有急於說話。自己是知曉劉文鏡算不得一個清官和好官,但也算是一個大明朝中少有的稱職官員。瞭解官場內情的他,不急不慢的繼續問道:“他是不是把什麼人給得罪了,致使纔會落得這樣一個結果?”

右手伸出大拇指向着他的林家富,不算是有意的拍馬屁,而是確實佩服他從中能夠洞察細微,徐徐道:“真要說起這事兒,那可就得扯回去好幾年前,你因祈雨有功勞得以進京說起。錢明正是因爲這一個事情舉薦有功,得以從正四品的廣信知府是直接升任到了正三品的禮部右侍郎,而劉文鏡是什麼都沒有撈到。開始還好,但是時間一久,他就越來越不服氣,把自己和妹夫如何好的關係,本就是他舉薦的功勞卻被曾經的上司錢明正給獨吞,抹掉他一切等等的事情一股腦的說將出來。想必這一些風聲,多多少少是傳入到了錢明正的耳朵裡面去,招致了不滿,纔會搞出這一出事兒來。若不是錢明正有所顧忌你和劉文鏡的關係,對方搞不好是想要一巴掌拍死他的。”

聽完他這麼一解說的李文軒,心裡面倒是釋然了不少,也覺得其中確實有合理的成分在。他把手中的信籤紙摺疊了一下就隨手裝進了信封內,然後才把扔在一旁的那一張五千兩銀票拿了起來,交到了林若曦的手中道:“你把這一些東西好好地收好。”

搭眼看了一下銀票金額的林若曦,順手就交到了站在旁邊的綠兒,直接吩咐道:“這東西你給我放到樓上去,而至於屋子裡面的東西,你就先放進樓上旁邊的寶閣內。”應諾了一聲的綠兒,是才安排紫鵑和紫嫣,會同撫琴,司棋,侍書,入畫四名三等丫鬟一起是開始了慢慢地搬運屋子內的黃金到二樓去堆放。

她們忙活她們的事情,而林若曦是當着大哥的面前,向自己相公是提及了捐官的一事道:“大哥是想要捐一個正六品以上的候補職位,卻不用補實缺,所以想要你搭把手。”坐在旁邊再沒有出聲的林家貴,一聽這話是心裡面就老大的不樂意起來,畢竟自己兄長的意思是再明白不過,就是想要至少壓他一頭。在這裡不好再一次發作的他,死死地盯住對面的林家富。

心如明鏡的李文軒,可是清楚這當官兒只要不補一個實缺,一個肥缺,一個好缺,那麼全都是一見了銀子就可以發“執照”辦事兒,沒有任何得後顧之憂道:“小事一樁。”

精通生意之道的林家富,自然不會白白地送來這麼多金子,滿臉笑容道:“先前,我和小妹是已經說過,我是打算在京城常駐,所以就得勞煩你幫我牽線搭橋的認識一下京中的一些權貴和頭臉人物。”

顯得有一點兒不解的李文軒,多問了一句道:“你要是來了京城,那麼你們林家在貴溪老家的產業會由誰來打理呢?”

“那自然是我爹,畢竟他人也老了,早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就越發得眷戀故土了。不過,林家的全部買賣可是全由我來進行做主了。”林家富是解說道。

“俗話說得好,家中有年邁的父母,長子就不要遠行。既然爹和娘已經年事已高,那麼你還是留在貴溪老家盡孝最適合。要不然,你可就是不孝順了。”就是不願意他留在京城的林家貴,恨不得是能夠現在就趕他回老家去道。

第442章 假寐第14章 小冤家第563章 算賬第98章 對薄公堂(中)第185章 道賀(一)第199章 舉家遷移(五)第468章 大不一樣第424章 越多越好第22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511章 混賬第94章 正道第331章 鬼見愁第119章 以和爲貴第218章 香囊(下)第182章 祈雨(四)第234章 乾坤派(二)第73章 百花樓(二)第244章 說媒(二)第505章 通房丫環(一)第227章 收徒(四)第360章 初選(中)第69章 規矩第570章 果真不錯第185章 道賀(一)第598章 恐怕不行第582章 溫情(四)第388章 兄弟不和第56章 止疼藥第485章 比較(下)第576章 發怒(六)第461章 嘮嘮叨叨第259章 貴客(二)第87章 擦汗第573章 發怒(三)第33 不孕不育(上)第105章 謝謝第88章 官老爺第337章 家宴(下)第553章 區別第3章 被抓第205章 進京(四)第243章 說媒(一)第361章 初選(下)第7章 出獄第178章 峰迴路轉(六)第425章 感激176章 峰迴路轉四第346章 各懷心事(下)第91章 失眠之症(三)第119章 以和爲貴第372章 財大氣粗第90章 失眠之症(二)176章 峰迴路轉四第338章 人事調整(一)第421章 人情冷暖第236章 乾坤派(四)第153章 變化第553章 區別第77章 救人第29章 明日有陣雨第151章 福從何來第481章 私心雜念(中)第467章 後世今生第562章 請菩薩第583章 溫情(五)第463章 那是自然第314章 選邊站第254章 師孃第318章 吐露心聲第313章 應邀第391章 有何事第18章 不要臉第62章 首桌(下)第164章 不許胡來第205章 進京(四)第503章 騎大馬第76章 不簡單第55章 雙面性格第237章 烏龍(上)第530章 隻手遮天(三)第347章 走後門第511章 混賬第197章 舉家遷移(三)第318章 吐露心聲第406章 胳膊第483章 私下做主第486章 借刀殺人(上)第415章 一致對內(六)第7章 出獄第575章 發怒(五)第218章 香囊(下)第209章 進京(八)第46章 回城第565章 商談(中)第47章 惡報第305章 年關(九)第314章 選邊站第24章 捅破窗戶紙第233章 乾坤派(一)
第442章 假寐第14章 小冤家第563章 算賬第98章 對薄公堂(中)第185章 道賀(一)第199章 舉家遷移(五)第468章 大不一樣第424章 越多越好第22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511章 混賬第94章 正道第331章 鬼見愁第119章 以和爲貴第218章 香囊(下)第182章 祈雨(四)第234章 乾坤派(二)第73章 百花樓(二)第244章 說媒(二)第505章 通房丫環(一)第227章 收徒(四)第360章 初選(中)第69章 規矩第570章 果真不錯第185章 道賀(一)第598章 恐怕不行第582章 溫情(四)第388章 兄弟不和第56章 止疼藥第485章 比較(下)第576章 發怒(六)第461章 嘮嘮叨叨第259章 貴客(二)第87章 擦汗第573章 發怒(三)第33 不孕不育(上)第105章 謝謝第88章 官老爺第337章 家宴(下)第553章 區別第3章 被抓第205章 進京(四)第243章 說媒(一)第361章 初選(下)第7章 出獄第178章 峰迴路轉(六)第425章 感激176章 峰迴路轉四第346章 各懷心事(下)第91章 失眠之症(三)第119章 以和爲貴第372章 財大氣粗第90章 失眠之症(二)176章 峰迴路轉四第338章 人事調整(一)第421章 人情冷暖第236章 乾坤派(四)第153章 變化第553章 區別第77章 救人第29章 明日有陣雨第151章 福從何來第481章 私心雜念(中)第467章 後世今生第562章 請菩薩第583章 溫情(五)第463章 那是自然第314章 選邊站第254章 師孃第318章 吐露心聲第313章 應邀第391章 有何事第18章 不要臉第62章 首桌(下)第164章 不許胡來第205章 進京(四)第503章 騎大馬第76章 不簡單第55章 雙面性格第237章 烏龍(上)第530章 隻手遮天(三)第347章 走後門第511章 混賬第197章 舉家遷移(三)第318章 吐露心聲第406章 胳膊第483章 私下做主第486章 借刀殺人(上)第415章 一致對內(六)第7章 出獄第575章 發怒(五)第218章 香囊(下)第209章 進京(八)第46章 回城第565章 商談(中)第47章 惡報第305章 年關(九)第314章 選邊站第24章 捅破窗戶紙第233章 乾坤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