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反手一巴掌

夏言找嚴嵩來,原本是想讓嚴嵩想辦法解決西北邊軍糧餉問題的,嚴嵩卻避重就輕,將事情推到了陽明一脈的頭上。

兩人一番商討下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按嚴嵩的說法,這都是陽明一脈搞的鬼,鄢懋卿整合新的鹽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曾銑那邊,只能繼續等,別無他法。

不得不說,在整人又或者害人方面,夏言跟嚴嵩比起來實在是差太遠了,他壓根就沒想到嚴嵩竟然會利用這種事情來整他,他竟然真以爲再等等糧餉就有了!

這都發生兵變了,嚴嵩還會給他時間再等下去嗎?

怎麼可能!

當天下午,嚴嵩便跑去找嘉靖了。

嘉靖還以爲嚴嵩又是來進獻青詞的呢,卻不曾想,這傢伙竟然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拿。

他不禁好奇道:“惟中,你這是有什麼事嗎?”

嚴嵩假裝猶豫了一陣,這才“咬牙”道:“皇上,微臣惶恐,背後道人是非原本就不對,再加上夏言夏大人又對微臣有提攜之恩,微臣如此做就更有違俗禮了,但是,事關國家大事,微臣又不得不說,還請皇上恕罪。”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啊,夏言到底幹了什麼,你倒是說啊!

嘉靖聞言,不由催促道:“公瑾怎麼了,你說。”

嚴嵩聞言,這才“鼓起勇氣”道:“皇上,山西出事了!曾銑爲了賄賂夏言夏大人,博取高官厚祿,竟然私自剋扣邊軍糧餉,以致山西三鎮邊軍鬧事,這會兒都演化爲兵變了!而夏言夏大人不但不稟報皇上,還私自裡找微臣商議,讓微臣想辦法欺瞞皇上,並幫忙調撥糧餉,平息兵變。微臣惶恐,這麼大的事,微臣怎敢欺瞞皇上啊!”

啊!

嘉靖聞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原本還殷切期盼,等着夏言平定了西北邊患,給他創箇中興盛世出來呢,卻不曾想,韃子還沒殺一個,西北邊軍卻自己亂了!

這人生的大起大落來得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

他呆愣了半晌,這才難以置信道:“真有此事?”

嚴嵩小心的道:“皇上,這可是夏言夏大人親口跟微臣說的,肯定假不了啊!”

嘉靖聞言,不由焦急的道:“山西現在情況如何,韃子有沒有入寇?”

嚴嵩又污衊道:“曾銑每每都是私下與夏大人勾連,從不曾正式上奏朝廷,山西具體是什麼情形,微臣也不知道啊,不過,咸寧侯仇鸞倒是時有上奏,陝西那邊還算安定,韃子還未曾有異動。”

嘉靖聞言,深深的吸了口氣,穩定了一下心神,這才緩緩的道:“你手底下可有門生故舊在山西任職,朕要知道,那邊具體情形如何。”

嚴嵩一黨遍佈朝野,山西那邊,自然有他的親信,不過,他卻是搖頭道:“微臣一向唯夏大人馬首是瞻,門生故居,鄉黨什麼的,微臣都少有聯繫。不過,微臣倒是想起來了,兵部侍郎聶豹的弟子徐階這會兒正在山西任職,前兩年爲了將其從右參議升爲右參政,聶豹聶大人還跟微臣紅過眼呢,唉,有時候,這人還真難做啊。”

你傢伙胡扯什麼呢,什麼人難做,難做人,朕是問你山西那邊的具體情形如何!

不過,嘉靖也聽出來了,兵部侍郎聶豹的弟子徐階好像已經在山西任職多年,對那邊的情形應該比較熟悉,而且徐階乃是陽明一脈的後起之秀,肯定不會包庇夏言和曾銑,問徐階,肯定沒錯。

他稍微想了想,隨即便對着門口朗聲道:“文明。”

陸炳應聲而入,拱手朗聲道:“微臣在。”

嘉靖毫不猶豫的道:“速速派人傳朕密旨,命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徐階上奏山西具體情形,朕要知道,山西三鎮的邊軍到底怎麼樣了。”

陸炳也不多言,當即便領旨而去,嚴嵩卻是在心中冷笑道:“嘿嘿,首輔大人,下官可沒出賣你,這可都是陽明一脈乾的。”

這傢伙,着實歹毒,明明是他把夏言給賣了,卻還要把這事栽陽明一脈頭上!

山西離京城倒是不遠,八百里加急,一天左右即至,徐階收到密旨,着實有點莫名其妙,山西邊軍情形如何,你問我作甚?

邊軍將士都鬧翻天了,他自然早就有所耳聞,不過,以前他並沒有想過要上奏朝廷,因爲這會兒內閣和吏部都被夏言和嚴嵩一黨把持,他告人家曾銑,人家到時候反咬他一口,說他公報私仇,那豈不是麻煩了。

這會兒皇上竟然突然問起他來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稍微思索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這肯定是嚴嵩從中挑撥,想把他當槍使呢。

臥槽尼瑪,既然你這麼無聊,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他當即便寫了封奏摺,將山西的情形報了上去,大致意思就是,微臣聽聞,因南京戶部調撥不利,鹽商未能準時將糧餉送往指定的邊鎮,這會兒邊軍將士非但沒有糧餉,甚至連飯都沒得吃,所以,邊軍將士怨聲載道,時有餓極士卒聚衆鬧事。

他這倒也沒有撒謊,說的基本都是實情,就是有點將責任往南京戶部尚書鄢懋卿身上推的意思而已。

嘉靖看到奏摺,皺眉沉思良久,又命人將嚴嵩招了過來。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他也不囉嗦,直接就將徐階的奏摺遞給嚴嵩,隨即問道:“鄢懋卿這是什麼意思,他到底調撥了多少糧餉給山西邊軍?”

他大致看出一點端倪來了,這裡面恐怕有貓膩,邊軍鬧事到底是因爲曾銑剋扣糧餉還是因爲南京戶部糧餉調撥不利還不好說呢。

嚴嵩看到奏摺,心中頓時火起。

臥槽尼瑪啊!

徐階,你是不是吃多了?

皇上問你山西的具體情形如何,你扯什麼南京戶部?

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六章 小兄弟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九章 待遇果然不一樣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八十六章 嚴嵩的智慧第七十三章 提督學政大人怒了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五十六章 拿錢砸死你信不信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十二章 廷議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九十章 毒計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九章 宣府鎮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四五章 變法有危險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三十八章 怎麼和夏言鬥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五十章 盟友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九十四章 徵詢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五十九章 奸細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四十章 證據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四章 一心第一一五章 誰造的船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一九六章 不務正業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十二章 廷議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
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規律嗎第一六八章 奇功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九十九章 嚴嵩下的套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六章 小兄弟第七十五章 驅虎吞狼第一三五章 報應第二一〇章 人和事第二十七章 家賊第八章 奔赴邊疆第九章 待遇果然不一樣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八十六章 嚴嵩的智慧第七十三章 提督學政大人怒了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二〇八章 引導第二一五章 皇上說了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一章 一記悶棍第十六章 悽慘的洪武勳貴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二二四章 進步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三十九章 胡亂提拔第五十六章 拿錢砸死你信不信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六十九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一〇二章 做人不能太張狂第二十一章 論拍馬屁的功夫第十二章 廷議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一〇三章 頭疼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九十章 毒計第四十九章 能人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七章 泉州十大才子第一一一章 其他想法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一五三章 鐵炮第九章 宣府鎮第三十九章 縣令大人是個木匠第一四五章 變法有危險第一九八章 明軍威猛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三十八章 怎麼和夏言鬥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六十六章 尋死第五十章 盟友第一二〇章 要變天了第九十四章 徵詢第一一二章 返鄉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五十三章 破家縣令嚇一跳第五十九章 奸細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八十九章 皇莊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四十章 證據第五十八章 夜路走多了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討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四章 一心第一一五章 誰造的船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一九六章 不務正業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十二章 廷議第六十一章 真正的較量纔開始第四十七章 迎雙親第八十五章 招安第六十三章 買馬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