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攝政

次日清早,趁着宮裡的喜慶勁還沒有過去,楊廷和和李東陽便請求覲見了。

內閣大臣想要覲見,張太后一向是來者不拒的,她沒有遲疑,立即擺駕正宮接見了二人。

二人行禮之後賜坐,二人的目光交錯了一下,已經有了默契,李東陽先是道:“近來京師有些傳聞,不知太后娘娘聽說過了嗎?”

張太后原本還帶着微笑,臉色不禁冷峻起來,她當然知道李東陽說的傳聞是什麼,雙眉蹙起,語氣平淡的道:“現在各種傳聞都有,哀家也知道一些,有大放厥詞的,也有居心不軌的,當然,也不盡都是如此,李愛卿想說的到底是哪個傳聞。”

皮球又踢到了李東陽的腳下。

李東陽心裡苦笑,深宮的這個女人,未必是個好對付的角色,不過在來之前,他和楊廷和就已經有了腹稿,所以也不疾不徐,笑吟吟的道:“說是皇上要效仿泰伯,哎,皇上大賢,只是頑皮了一些,他是至德之人。”先是給皇上的歷史地位定了個調子,李東陽偷偷看了張太后的臉色,見張太后臉色稍稍緩和,心裡便知道張太后從希望到失望,已經漸漸接受了眼下這個現實,反正兒子不見了蹤影,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有個好點的口碑,這或許就是一個母親最單純的想法了。

李東陽繼續道:“皇上欲效仿泰伯,我等身爲臣子的豈肯甘願,只是現在皇上心意已決,至今還沒有音訊,如今已過了四個月,四個月的時間,國無君主,人心浮動,更有亂黨宵小見有機可趁,微臣甚是擔憂,若是長此以往下去。豈不是陛下一番的美意要演化成災難?現在百官都在猜疑,宗室們亦都不安,百姓彷徨無措,國不可一日無君,微臣竊以爲。是不是索性遂了陛下的心願……”

話說到這裡。李東陽點到即止。

他先是咬定了朱厚照是要退位讓賢,效仿先賢,既然咬定了此事,那麼所謂遂了朱厚照的心願其實就是立即從宗室中挑選一位新皇帝出來主持大局了。

張太后也不是傻子。皇位是她兒子的,怎麼說讓就讓,況且大家都說皇帝要效仿泰伯,其實就是給她和皇帝臉上貼金,她還不至於糊塗到人家貼點金就怕這天下至關重要的東西交出去。

眼見張太后遲疑。楊廷和忙道:“娘娘的心思,微臣固然明白,可是事態緊急,天下猜忌四起,若是再拖延下去,這江山社稷該怎麼辦?微臣也是爲天下蒼生謀劃,是以才忍痛倡議此事,還請太后能體諒我等的苦心,也期望娘娘能效古之賢后……”

“你們的這些話……”張太后冷笑。毫不猶豫的打斷楊廷和道:“本宮怎麼就聽不明白,現在皇上還在,再立新君,這是禮法祖制都有相悖,現在皇上是沒有音訊。可是並不是說他永遠都不回來,假若今日哀家答應了你們,他日若是皇上回京,你們有什麼面目去見皇帝。哀家又如何對得起他?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句話是沒有錯的,可是不要忘了。這天還無二日、人無二主呢,舊主未喪,你們便盼着擡出新主來,這也叫忠心嗎?先帝在的時候,待你們不薄,你們存着這個念想,就是萬死之罪。”

其實二人進宮的時候,早已料到太后會搬出這個出來,二人沒有慌張,不過坐卻是不敢坐了,乖乖從椅上起來拜倒在地,李東陽道:“娘娘誅心之言,微臣承受不起,只是眼下事情緊急,朝中非議極多,再加上百姓們流言四起,微臣恐有人藉機滋事。”

張太后嘆了口氣,道:“其實呢,哀家也知道你們的心思,你們也不盡都是私心,你們心裡思量的,還是我大明的江山,都起來吧。”

方纔是怒斥,現在又是肯定,這話鋒轉換的卻是快的很,張太后精明之處就在這裡,先怒斥一頓,讓他們知道害怕,再予以肯定,給他們一點甜頭,她當然清楚,一旦兩個內閣大臣談不攏,那麼接下來就不是內閣大臣來和宮裡談了,說不準就是百官,就是各省的督撫,這些人最講究的是先禮後兵,現在是禮,若是自己說的太過,那麼事情只會更加糟糕。

張太后心裡嘆息,說來說去,還是自己的兒子不中用,以至於到了離心離德的地步,現在她一個女人,怎麼能穩住朝局?對付他們,不能一味的動強,越是動強反彈越大,內閣是文臣,六部堂裡待着的也都是文臣,不只是這些,還有京師裡這麼多京官,各省的巡撫、布政使,各府的知府各縣的知縣都是文臣,別看平時他們窩裡斗的也兇,可是張太后卻知道,在這件事上,在他們的內部一定取得了一致,否則絕不會突然發難。

所以張太后必須退讓,只是退到什麼程度,讓到哪裡,她心裡也有了計較:“其實你們說的倒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皇上不見蹤影,國不可無君,總該有個人來監國纔是,不如哀家下一道懿旨,擇選一名賢明的宗室入京監國,暫行皇帝事如何?”

這已是張太后的底線,把皇位讓出去絕無可能,不過她又必須妥協,而讓宗室監國,也確實能平息眼下的非議,一旦朱厚照回來,他這皇帝就還是皇帝。

李東陽和楊廷和對視一眼,似乎也有些猶豫,短暫的沉默之後,楊廷和道:“娘娘既有主見,臣等自然不敢違逆。”

張太后便笑了,臉上帶着幾分慈和,問道:“可是誰可監國?”

要監國,是不可能讓外姓來的,道理很簡單,這是暫代皇帝職責,大明朝姓朱,所以肯定要從宗室裡選。而張太后口裡雖說要尋個賢王,其實這就是一句廢話,賢不賢又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還不是說誰賢就賢?就如柳乘風這樣的人,說他賢可以找出他無數的功績出來論證,說他是王八蛋也能找出一百個例子來引證,說來說去,還得看誰來說,用什麼標準來評判。

不過話又說回來,單看賢明不賢明也是假的,遠支的宗室是肯定沒有資格,只能從最親近的近支宗室裡挑選,其實這幾代皇帝人丁都較爲單薄,所以可選的人不多,李東陽直截了當道:“臣聞安陸王朱佑阮殿下禮賢下士,堪當賢王二字,況且他與先帝又是兄弟,由他以叔王的身份出來主持大局,自是最好不過。”

楊廷和也道:“臣亦是以爲安陸王攝政,足以收服人心。”

張太后眯着眼,頜首點頭,道:“既然如此,事情就這麼定了,哀家自有計較。”

一場奏對也就倉促結束,雙方都在這場奏對中做了妥協和退讓,似乎算是一場皆大歡喜的結局。

不過在宮裡頭,柳乘風同樣得知了兩個內閣大臣覲見的消息,再加上他在宮中耳目衆多,聽聞到消息之後,那第二次做父親的喜氣不禁消散了一些,連忙前來覲見張太后。

張太后顯得很是沮喪和疲憊,看了柳乘風一眼,慢悠悠的道:“哀家知道你來做什麼?你是認爲讓人攝政很是不妥的嗎?”

柳乘風直言不諱的道:“不錯,微臣就是這個意思,太后可莫要忘了,英宗皇帝的前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切莫引發未來宗室相殘。”

柳乘風所說的典故,是英宗皇帝被瓦刺人俘虜之後,朝廷立即推出了郕王朱祁鈺攝政,隨即郕王朱祁鈺便繼位爲帝,等到英宗突然回京,結果引發了一場宮廷動盪。

柳乘風幾乎已經認定,一旦那朱佑阮到了京師,過了些時日之後,若是皇上再無消息,大臣們定會得寸進尺,請這朱佑阮即皇帝位,而朱佑阮已經攝政,軍政盡皆握在手裡,到時他要登基順理成章,誰能阻止?眼下最好的結局就是阻止此事,否則一切悔之晚矣。

張太后神色黯然,道:“哀家豈會不知道你的道理,其實你說的沒有錯,可是哀家還有選擇嗎?”說到這裡的時候,張太后悲哀的看着柳乘風,道:“哀家的兒子不爭氣,現在鬧到這個不可收拾的地步,若是再堅持下去,只會引起更多人不滿,大臣、宗室甚至是百姓,若是再有人背後鼓動,那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眼下哀家只能妥協,只能暫時拖延時間,只是但願,皇帝能回來,趁着這生米煮成熟飯之前,好好來儘儘他做兒子做皇帝的責任,假若他真的再不回來,哀家雖被尊爲皇太后,又能奈何?”

一番話裡帶着沮喪,帶着灰心,張太后累了。

柳乘風道:“可要是將來皇上回來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做,無疑是斷了朱厚照的生路,一旦讓大臣們得逞,百官們擁立了朱佑阮,朱厚照的地位就極爲尷尬,到了那時,人爲刀徂我爲魚肉,一切的主動權就都掌握在了別人手裡。

………………………

第143章 鴻門宴第21章 出大事了第151章 自立門戶第588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308章 別開生面的奏對第92章 君臣奏對(二)第460章 吾皇小氣第726章 翻臉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第915章 鉅變第577章 脅迫第91章 君臣奏對第467章 大不孝第445章 一品對決第901章 要嘛戰鬥 ,要嘛去死第240章 爭功第258章 冤大頭第933章 陛下英明第904章 絆腳的石頭第371章 豪族第336章 萬事俱備第527章 衛所龍虎鬥第522章 誰更陰險第251章 天大的聖眷第307章 大賺特賺第203章 你要戰 我便戰第377章 越簡單的辦法越好用第25章 大丈夫不做棋子第493章 天大的醜聞第390章 大難臨頭第737章 錢是可以這樣撿的第501章 勢第723章 決戰三部曲第20章 柳呆子變柳才子第790章 賜穿龍袍第312章 展翅高飛第821章 圖謀大計第837章 風口浪尖第648章 出來混是要還的第264章 柳呆子渾身是膽第294章 人心難測第323章 一品誥命第231章 危機重重第176章 休要走了賊人第99章 所圖甚大第121章 人不能賤到這個地步第621章 大喜第323章 孰不可忍第738章 一肚子壞水第252章 君臣相宜第734章 皆爲利來第431章 忍無可忍第956章 乞降第275章 聖旨到第898章 勇者無畏第156章 好一對狗男女第720章 整人三部曲第831章 炮灰第496章 是官是賊,只在今日第620章 世道很險惡第214章 九死一生第920章 宮中震動第712章 豎子不相爲謀第682章 死去活來第896章 入夷則夷第543章 伴君如虎第329章 內閣的態度第8章 謀殺親夫第450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849章 入京第99章 所圖甚大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597章 心如磐石第831章 炮灰第307章 大賺特賺第865章 老狐狸的逆襲第488章 帝心難測第139章 母儀天下第482章 眉目第310章 新官上任第402章 君臣心不同第87章 雁過拔毛第822章 喜憂參半第927章 京師大風暴第247章 君無戲言第944章 先斬後奏第783章 大恩大德第660章 有錢纔有權第821章 圖謀大計第259章 藩王也弄死你第710章 溫情第245章 證據確鑿第565章 雷霆雨露第68章 全家擔保第825章 什麼東西第599章 侍寢第486章 真相浮出第758章 職責所在第725章 呈堂證供第838章 江西大捷
第143章 鴻門宴第21章 出大事了第151章 自立門戶第588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308章 別開生面的奏對第92章 君臣奏對(二)第460章 吾皇小氣第726章 翻臉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第915章 鉅變第577章 脅迫第91章 君臣奏對第467章 大不孝第445章 一品對決第901章 要嘛戰鬥 ,要嘛去死第240章 爭功第258章 冤大頭第933章 陛下英明第904章 絆腳的石頭第371章 豪族第336章 萬事俱備第527章 衛所龍虎鬥第522章 誰更陰險第251章 天大的聖眷第307章 大賺特賺第203章 你要戰 我便戰第377章 越簡單的辦法越好用第25章 大丈夫不做棋子第493章 天大的醜聞第390章 大難臨頭第737章 錢是可以這樣撿的第501章 勢第723章 決戰三部曲第20章 柳呆子變柳才子第790章 賜穿龍袍第312章 展翅高飛第821章 圖謀大計第837章 風口浪尖第648章 出來混是要還的第264章 柳呆子渾身是膽第294章 人心難測第323章 一品誥命第231章 危機重重第176章 休要走了賊人第99章 所圖甚大第121章 人不能賤到這個地步第621章 大喜第323章 孰不可忍第738章 一肚子壞水第252章 君臣相宜第734章 皆爲利來第431章 忍無可忍第956章 乞降第275章 聖旨到第898章 勇者無畏第156章 好一對狗男女第720章 整人三部曲第831章 炮灰第496章 是官是賊,只在今日第620章 世道很險惡第214章 九死一生第920章 宮中震動第712章 豎子不相爲謀第682章 死去活來第896章 入夷則夷第543章 伴君如虎第329章 內閣的態度第8章 謀殺親夫第450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849章 入京第99章 所圖甚大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597章 心如磐石第831章 炮灰第307章 大賺特賺第865章 老狐狸的逆襲第488章 帝心難測第139章 母儀天下第482章 眉目第310章 新官上任第402章 君臣心不同第87章 雁過拔毛第822章 喜憂參半第927章 京師大風暴第247章 君無戲言第944章 先斬後奏第783章 大恩大德第660章 有錢纔有權第821章 圖謀大計第259章 藩王也弄死你第710章 溫情第245章 證據確鑿第565章 雷霆雨露第68章 全家擔保第825章 什麼東西第599章 侍寢第486章 真相浮出第758章 職責所在第725章 呈堂證供第838章 江西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