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除之而後快

儘管開國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嚴刑峻法,對貪官污吏重拳出擊,可歷經兩百年到現在,不貪的官員反而成了珍稀動物。甚至於你只要有能耐,上頭又有賞識你的人,那麼還會被提拔重用,因爲很多時候根本就無人可用。從八股文這座大山中,歷經拼殺突圍出來的,雖有張居正高拱這種能寫一手好八股,卻也能治國理政的真材實料人士,但畢竟是少數,很多進士根本就是書呆子。

而相傳當初殷正茂就是在被人非議,說他性格貪婪的情況下,被高拱力排衆議啓用的。

於是,哪怕曾經在兩廣總督任上平了韋銀豹那場暴亂,如今業已是戶部尚書,可那段過往終究難以抹去。只有殷正茂自己知道,他有多感激高拱給了自己這麼一個機會,就有多痛恨高拱放縱了那樣一種輿論。他固然並不是像那些被百姓稱頌的青天一樣分文不取,但也不曾盤剝百姓,橫徵暴斂,只不過是照着前任的舊例,該收的例錢從來不推卻,有人送禮,不過分的事情就笑納而已,這個貪字本來就是有心人硬扣的帽子,如今卻摘不下來了!

要知道,相比徽州汪程許那些大姓,上裡殷氏並不遜色分毫。殷氏先祖當年從賈似道征戰,兵潰後便遷居徽州城,而後又搬到了歙縣上裡,從元代開始就以造橋修路築壩的善人形象聞名鄉里,到了三世祖時,更是相傳和寧河王鄧愈相交莫逆。五世祖殷榮信人稱資產億萬,六世祖殷道明旌表尚義坊,死後更有周洪謨程敏政記述其賢,李東陽親自寫墓誌銘,唯一遺憾的便是全族秀才監生雖常有。舉人卻始終沒有,家業漸漸不如鼎盛時期,進入了衰退。

直到傳到十一世。殷正茂這才破了家裡沒舉人沒進士的怪圈。

所以,如今終於能讓徽州城中多一座大司徒坊。成爲宗族的標杆人物,殷正茂當然絕不希望自己因爲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遭人攻擊。而且,在他看來,自己向遊七饋贈那些禮物,實在是因爲當時徽州那場糾紛鬧得不小,自己病急亂投醫,希望探聽張居正的真正心意,也希望朝廷能夠在這場紛爭中偏向歙縣。並不是爲了自己求官。可是,在汪孚林這麼個小字輩面前,他卻覺得如此辯解不免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因此點出夏稅絲絹之後,就沒有再找理由。

見汪孚林自己反而在那皺眉糾結了起來,殷正茂忍不住哂然一笑道:“我當官這麼多年,被人誹謗還少嗎?多這一樁不多,少這一樁不少!”

現在是沒什麼,可給張府家奴送禮這種事,實在是太傷名譽了。日後清算時躲都躲不掉!

汪孚林心裡這麼想,但嘴裡當然不可能這麼說。別看殷正茂當年是排名倒數的三甲進士,如今卻是堂堂二品大員。戶部尚書,官職還在汪道昆之上,他就算是來給人善後出主意的,也得擺正姿態。於是,他在心裡合計了一下,便苦笑了一聲。

“大司徒恐怕不知道,馮公公派去的徐爵看似是給遊七求了情,免得他被首輔大人趕出張家之後流落街頭,反遭敵人算計。其實卻是另有玄機。就在前些天,張府長班姚曠和馮公公的侄兒馮邦寧衝突的事。大司徒應該聽說過吧?我道聽途說了一個消息,當然僅供參考。據說。是遊七眼看姚曠日益得首輔大人信賴,從中弄鬼,這才鬧出了這麼一起鬧劇。如果真是這樣,馮公公派人把遊七弄回去,只怕目的就絕不單純了。”

果不其然,得知遊七不但得罪了張居正,而且還重重得罪了馮保,殷正茂頓時維持不住鎮定的臉色。

張居正那裡,他還能憑藉科場同年,兼可靠下屬這一身份,想方設法消弭自己身爲堂堂尚書卻給遊七送過禮這種事情的影響,可馮保那裡……他完全沒有門路!萬一馮保從遊七口中問出他那點事,然後因此銜恨上來,他就太冤枉了,要知道太監的遷怒往往都是毫無理智可言的!

他已經在遊七那裡栽過一次跟頭,總不成再去巴結馮保的門客徐爵吧?

儘管殷大司徒宦海沉浮三十載,過的橋只怕比汪孚林走的路還多,可此時此刻方寸一亂,他終於收起了那二品高官的矜持,不得不正視汪孚林。

之前在兵部尚書的廷推上,他選的也是王崇古——他並不知道譚綸臨終前寫給張居正的私信,但卻和汪道昆商量過廷推時的選擇,知道這是結果無法改變之下做出的利益最大化原則,所以對汪孚林的年輕任性未免不以爲然。

畢竟,汪家伯侄假裝反目這種內部情報,他當然尚不清楚。

可如今就是這樣一個他評判爲到底太年輕太沖動的後生晚輩,親自給他帶來了一個棘手的消息!

“你可有什麼主意?”

能夠聽到殷正茂吐露這麼一句話,汪孚林頓時暗自舒了一口氣。他笑了笑,隨即輕聲問道:“大司徒當初送禮時,派去的人是否帶着禮單?”

這就是問物證的意思了。殷正茂有些不自在,但還是搖搖頭道:“畢竟此事不光彩,不過就是派了個人,捎了個口信而已。”

“那麼,遊七是否對他人提過,您恐怕也不知道?”

殷正茂這次沒答話,心裡卻頗爲後悔那時候功利心太強,以至於完全忘記這種事一旦敗露,是多大的把柄。

而汪孚林並沒有賣關子的意思,當即開口說道:“其實,只要遊七早點死,很多事情就能不了了之。”

儘管從個人角度來說,就因爲遊七和孟芳的那點私心,四年前自己的舉人功名差點出問題,浙軍老卒差點被牽連清洗,再加上之前遊七拼命想要拉他下馬,汪孚林巴不得遊七能在馮家多吃點苦頭再死。可是,他深知這種人還是死了才更穩妥。畢竟死人是不可能再捲土重來,煽風點火的。

殷正茂一下子眼睛大亮,暗悔自己怎麼就忘了這一點。然而。人在馮保手裡,他就算是戶部尚書。難不成還能把手伸到馮保那去滅口?

“大司徒也不用太擔心。不妨這樣,如果三日內,沒有遊七的死訊,大司徒就私底下去找首輔大人負荊請罪,悄悄把事情說清楚。但三日內,如果遊七死了,大司徒就當成事情沒有發生過,如何?”

直到這時候。殷正茂方纔倒吸一口涼氣,用某種難以名狀的目光盯着汪孚林。這豈不是說,人在馮保手中,汪孚林也能想辦法滅口?

儘管他難以置信,但思來想去,他不得不承認這是沒選擇的選擇。張居正這個人精明強幹,如果真的知道他給其家奴送禮,哪怕嘴上寬宥,心裡說不定會結下大疙瘩。於是,他破天荒地開口承諾道:“如果賢侄真的能夠辦成此事。日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大司徒言重了,都是歙人,何分你我?您要這麼說。還不如當成是我還之前承您餘蔭的人情。”

這話自然讓人聽得舒服,殷正茂只覺得原本糟透了的心情一下子好轉了起來,竟是硬留了汪孚林在家中用晚飯不說,還說會找汪道昆說話,消弭他們伯侄之間的矛盾。對於後一條,汪孚林就唯有苦笑了。

說實在的,他如今還算是都察院的人,可越來越覺得那些科道言官的不少彈劾都是吃飽了撐着,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歷史上張居正謀求奪情固然有爲了鞏固權位的關係。但另外一條恐怕就是不願意讓新政廢在某些清流手上,不願意人去政息。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張居正恐怕不會想到,那種剛愎自用。不擇手段的堅持最終卻落得一個人亡政息的結果!

所以,他漸漸覺得,要是汪道昆真藉着勸阻奪情來和張居正劃清界限,那實在是愚蠢極了。多少人默默不發一言,最終還不是仕途平順?

給殷正茂許了個大諾,汪孚林出殷家時,已經快宵禁時分了。

殷正茂非常體貼地派出隨從打着殷府的燈籠護送,而汪孚林一回到家裡,便發現葉鈞耀竟然正在坐等。他還以爲老岳父是聽說了傳聞特意來問個究竟,卻沒想到葉鈞耀反客爲主地屏退了他的隨從,旋即就拉着他低聲說道:“你知不知道,高新鄭病了,張四維命人暗中去探望他,收其文稿?”

汪孚林聽到高拱病了,還只是微微愕然,可當聽到張四維派人探望,收其文稿時,他原本到了嘴邊打趣岳父耳報神頗靈的話立刻吞回了肚子裡。

有些事他也許不記得具體年份,但有些事他卻還記得非常清楚。據說歷史上張居正在回鄉葬父的時候,特意去探望過高拱,兩人相見是不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他不得而知,但卻傷感多於怨恨。可就在高拱和張居正先後去世之後,高拱的《病榻遺言》付梓刊刻,一時間洛陽紙貴,對張家的清算也自此開始。

“這種極其隱秘的小道消息,岳父打哪聽來的?”

“這個嘛……”葉鈞耀眼睛轉了轉,聲音就更低了一些,“我這兩年常常給恩師石麓先生寫信,這次是他在信上對我提到的。”

汪孚林登時瞠目結舌。葉鈞耀的座師是隆慶初年繼徐階爲首輔的李春芳,非常實在的老好人一個,最終被高拱排擠而一再上書請辭,高拱這才得以正位首輔。可這位據說是致仕回鄉之後侍奉年過八十卻依舊在堂的父母,日子過得不要太優哉遊哉,竟然還如此留心國事嗎?

ωωω ▪тt kΛn ▪¢o

再說了,李春芳可是在揚州,高拱則是在河南新鄭,又不是正在毗鄰,李春芳怎麼會連張四維派人探望高拱,然後暗中收其書稿都知道?

“恩師就主持了那一屆會試,雖說那一屆選庶吉士,但因爲高拱的緣故,沒什麼大用的,首輔大人也不大待見,就連之前和許學士在翰林院齊名的李維楨,兩年前也放了參議,如今是提學副使,看這樣子也就是沉淪外僚了。

我一個倒黴的同年辛苦多年熬資格,卻犯錯左遷了開封府通判,乾脆就破罐子破摔。沒事就盯着人在新鄭的高拱,事無鉅細給恩師寫信。恩師既然沒幾個門生還在當京官,所以嘛。我就撿了個便宜,現在寫五封信。他也能回個一封。”

翁婿倆說了一陣子話。因爲葉鈞耀一直待到了宵禁,又明言來時已經對蘇夫人說過,太晚了就不回家,當汪孚林把這位岳父安置在了客房,他這才輕輕吁了一口氣——看來真是千萬不要輕視致仕下野的昔日高官,否則會倒大黴的!

只不過,高拱這消息固然重要,他對付張四維又多了個籌碼。但眼下最重要的,卻還是他答應殷正茂的那件事。只不過,他其實根本不着急。

他之所以能把殷正茂說得異常心焦,是因爲他掌握了信息優勢。

如果殷正茂知道,還有很多人想要遊七死,那殷正茂那時候絕對就把危言聳聽的他趕出門去了!

之前張居正之所以答應徐爵的要求,恐怕是一時氣昏了頭,忘記遊七這個知道張家太多內情的人哪怕是落在馮保手裡,也很可能會暴露出很多問題,事後肯定會後悔。

當然。張居正絕對不想遊七現在就死,因爲這太有損名譽了。但是,想要遊七死的人。絕不止一兩個,只要他們知道遊七在馮保手中,一定忍不住。比如說,那個李皇親家的次子,比如,和遊七有千絲萬縷聯繫的王崇古和張四維。還有很多曾經和遊七稱兄道弟的人。

想來,他們一定會擔心遊七開口的後果。

於是,次日晌午,位於海淀的李皇親清華園。便迎來了一騎快馬,卻是稟報張居正處置了遊七的消息。一刻鐘後。武清伯二公子李文貴就帶着寥寥幾個隨從匆匆策馬回了京城。他深悔因爲陪着父母在此小住的緣故,沒能第一時間趕上這件事。因此竟是反應過慢。

等回到武清伯府,他第一時間差遣了心腹去遊七的外室胡氏那兒。因爲遊七放在那看守的人正在鬧卷東西跑路,他派去的人直接就把傷痕累累的胡氏給接了回來,他立刻見了胡氏。

胡氏之前才被打得下不了牀,卻沒想到不過數日之後,遊七竟然也遭到了那般下場,如今自己又被李文貴給接了出來。見到這位武清伯二公子的時候,她掙扎着下牀跪在了地上,直接抱住了李文貴的膝蓋,哀聲痛哭道:“二公子,遊七他查到了當初是您支使的我在他身邊通消息,這才把我打成了這樣子,還把我軟禁了起來。要不是他出事,我就見不到您了!”

派去聯絡李文貴的丫頭不見回來,自己反而被看得更緊,胡氏當然知道事情敗露,此刻乾脆一張嘴便顛倒了黑白,賭的卻是遊七落在馮保手中,李文貴怎麼都不可能去找遊七對質。

李文貴本來只是抱着廢物利用,兼且探聽虛實的打算,這才見的胡氏。畢竟,他當初得到某個渠道遞來的消息,說遊七察覺自己在其身邊安人後,就一直都想處理掉胡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先把遊七幹掉,馮邦寧和姚曠那場莫名其妙的當街爭鬥,馮邦寧之所以落馬,就是他一個精於暗器的侍衛手筆,他正打算事後捅出去是遊七從中作梗,馮保就打了馮邦寧四十杖,他還沒來得及暗中點破徐爵,誰知道轉瞬間遊七就倒黴了。

別說遊七在張居正那裡捱了一頓死打,就憑如今人在馮保那裡,如果遊七把他在其身邊安人的這消息泄露出去,他還要活不活?

別看李太后是他一母同胞的姐姐,可姐姐當年早早入了裕王府,和他這個弟弟其實說不上多深厚的感情,一旦知道他如此膽大妄爲,到時候他恐怕也得像馮邦寧和遊七那樣脫層皮!

怎麼辦?

瞥了一眼痛哭流涕的胡氏,李文貴突然生出了一陣深深的厭惡。要是沒有這個無能的女人……要是遊七也死了,這件事情豈不是就能輕易抹平?

可這怎麼操作?對了,首先有一點,先得把馮保引開,決不能讓馮保呆在宮外,這樣才能對遊七下手!

ps:四千八第一更(。)

第704章 聲勢浩大的探病第671章 宰肥羊第875章 遼東傳警訊第347章 你怎麼戾氣這麼重?第40章 快刀斬向狗腿子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92章 極品小夥計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361章 一把拖走第762章 堂而皇之的夾帶私貨第529章 誰嚇誰,誰怕誰!第52章 把糧長甩給別人第253章 竦川汪氏帶個頭吧!第167章 店大不欺客,更不能被客欺第572章 豪闊掃貨,娘子翻牆第442章 邵大俠的末路第594章 功過難評述第699章 守株待兔第315章 聲東擊西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6章 家和萬事興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788章 勢不可擋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21章 行情看漲的汪小官人第855章 敵意和幫手第845章 搶先一步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乾活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730章 落魄的梟雄第466章 路過的幕後黑手第291章 疑神疑鬼,拉人發財第803章 疏不驚人死不休第831章 自投羅網?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764章 聯手倒汪?第944章 直面兩宮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694章 海盜的行蹤第152章 大危機?第879章 直接捅上天第93章 抱大腿可千萬別抱錯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280章 考考考,朝廷的法寶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747章 吳平遺寶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900章 爲官需臂助第175章 帶程公子去相親第765章 廷推背後的奧妙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927章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42章 不死不休第27章 鬼才要當糧長!第219章 許老太爺的小提議第576章 無毒不丈夫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20章 羨慕嫉妒恨第327章 名門是一頓鞭子煉成的第150章 掛戚家軍的牛頭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912章 攻堅戰的開始第949章 深夜闖宮第626章 斯文禽獸,士林敗類第425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157章 乏味的戰鬥第211章 誰的破綻?第948章 生路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358章 本官要破陳規陋矩!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759章 香火情,見仇人第655章 名士這圈子第782章 光桿司令和掌道老爺第67章 猜不到的收尾第690章 野性難馴第891章 怒其不爭第483章 進京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455章 結婚是件力氣活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745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587章 難以收場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667章 螞蟻撼大樹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174章 棄暗投明和辣椒的故事第365章 回家第350章 拖!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
第704章 聲勢浩大的探病第671章 宰肥羊第875章 遼東傳警訊第347章 你怎麼戾氣這麼重?第40章 快刀斬向狗腿子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92章 極品小夥計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麼?第361章 一把拖走第762章 堂而皇之的夾帶私貨第529章 誰嚇誰,誰怕誰!第52章 把糧長甩給別人第253章 竦川汪氏帶個頭吧!第167章 店大不欺客,更不能被客欺第572章 豪闊掃貨,娘子翻牆第442章 邵大俠的末路第594章 功過難評述第699章 守株待兔第315章 聲東擊西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6章 家和萬事興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788章 勢不可擋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21章 行情看漲的汪小官人第855章 敵意和幫手第845章 搶先一步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乾活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730章 落魄的梟雄第466章 路過的幕後黑手第291章 疑神疑鬼,拉人發財第803章 疏不驚人死不休第831章 自投羅網?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764章 聯手倒汪?第944章 直面兩宮第231章 吵架你們不如我第694章 海盜的行蹤第152章 大危機?第879章 直接捅上天第93章 抱大腿可千萬別抱錯第911章 小皇帝的憤怒第527章 薊鎮的潛規則第658章 姍姍來遲的任命第280章 考考考,朝廷的法寶第685章 入我彀中第747章 吳平遺寶第447章 酷吏當道第900章 爲官需臂助第175章 帶程公子去相親第765章 廷推背後的奧妙第82章 智取葉大炮第927章 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42章 不死不休第27章 鬼才要當糧長!第219章 許老太爺的小提議第576章 無毒不丈夫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20章 羨慕嫉妒恨第327章 名門是一頓鞭子煉成的第150章 掛戚家軍的牛頭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539章 廣寧初印象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912章 攻堅戰的開始第949章 深夜闖宮第626章 斯文禽獸,士林敗類第425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157章 乏味的戰鬥第211章 誰的破綻?第948章 生路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358章 本官要破陳規陋矩!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759章 香火情,見仇人第655章 名士這圈子第782章 光桿司令和掌道老爺第67章 猜不到的收尾第690章 野性難馴第891章 怒其不爭第483章 進京第386章 你喜歡他嗎?第455章 結婚是件力氣活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745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587章 難以收場第767章 仇人太多的汪孚林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667章 螞蟻撼大樹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174章 棄暗投明和辣椒的故事第365章 回家第350章 拖!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