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駕至遼陽

欽差代表皇帝和朝廷,在地方上等於是皇帝的代言人,但凡大明國土境內,各地官府和軍鎮無不誠惶誠恐,小心接待,雖說欽差和所謂的巡按御史一樣都是巡視考覈地方,但巡按御史是由都察院和吏部所派,而欽差則由皇帝親自下旨遣派,無論身份還是地位跟尋常的巡按御史不可同日而語。

秦堪出關以後從沒指望過遼東軍民對他夾道歡迎的熱烈場面,不過也不大樂意被當成過街老鼠似的喊打喊殺,差點在這個關外荒蕪峽谷外被人一炮轟死。

穿越至今,哪怕是當初面對內外廷聯手絞殺時,秦堪也從沒經歷過與死神擦身而過這般危險萬分的遭遇,而這片荒蕪的關外峽谷邊,那顆擦耳而過的炮彈卻真把他嚇出了一身白毛汗。

清理傷亡,一些已戰死的軍士就地掩埋後,秦堪領着欽差儀仗再次上路時,心中對李杲的殺意愈發濃烈熾熱了。

不說天理公道爲國爲民那麼高尚的理由,憑僅他差點把秦堪送去見了閻王,李杲已足夠死一百次了。

……儀仗開拔,仍舊旌旗如林,氣勢恢弘,然而整個儀仗隊伍卻跟以往有了些許不同,整支隊伍經過野狼峪一戰後,無論是勇士營,少年兵還是新收的衛所將士,人人彷彿帶着一股子欲泄而未泄的殺氣。

這一戰也令儀仗官兵們意識到,此去遼陽府已不是簡單的代天巡狩,而是一場即將到來的硬仗。

路過蓋州,儀仗匆匆前行,蓋州官府似乎不知道昨日野狼峪發生了截殺欽差的大事,知府領着一衆官吏出城十里迎接官駕,態度十分殷勤。秦堪沒多說,匆匆與官員們應酬了幾句,也不入城,儀仗經過蓋州徑自往東。

當然,該收的孝敬儀程秦堪沒客氣,一一笑納了。

收編了兩個衛所的官兵,爲籠絡軍心足足花了近十萬兩,欽差大人也不富裕呀。

這次上路秦堪吸取了教訓,探子放出數十里之外,如此防備卻也不是沒有作用,兩天以後,一隊探路的勇士營官兵抓獲了幾名刺客,他們是所謂的江湖高手,每人都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埋伏在秦堪必經之路旁邊的山林裡,只待秦堪經過時凌頭一擊,卻被巡山的官兵發現,嘗過十餘樣錦衣衛的嚴酷刑具後,這幾位高手兄終於說了實話,果然是被人所僱截殺欽差,他們並不知僱主的身份,但裝進口袋的銀子卻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

秦堪嘿嘿冷笑。

第二次早有預謀的突襲,被他中途化解了。

明襲暗殺,李杲的花樣大概也差不多了吧。

繼續行軍三日後,遼陽府遙遙在望。

離城十里時,崎嶇的官道上空空蕩蕩,不見一人。

隨軍的文吏將官們不由勃然大怒。

奉皇帝旨意出巡的欽差地位自非尋常巡按御史可比,按禮制,欽差出巡任何一個城池,當地官府必須於城外十里之外等候,將欽差客氣地請入城中,有些氣節尚缺的文官爲了逢迎,甚至不顧體面迎出三十里外,所謂“禮制”,貴多而憎少,禮多人不怪,禮少則是赤裸裸的打臉了。

“遼陽知府張玉好放肆,竟敢慢待朝廷欽差,當官兒當膩味了嗎?”丁順眼中噴火咬牙怒道。

秦堪冷笑數聲。

既然李杲已在遼東一手遮天,作爲遼東都司所在地,遼陽知府必然已成李杲的爪牙,否則他這個官兒不可能在李杲眼皮子底下當得下去,不是被罷官便是忽然暴斃的下場,既然已爲李杲爪牙,不出城迎接秦堪亦是正常。

時下的大明雖可稱中興,弘治皇帝爲大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土木堡之變後瓦剌挾英宗破紫荊關,兵臨京師城下,當時的兵部尚書于謙於少保力主抗敵,絕不妥協,瓦剌佔不到便宜,無奈退回關外,這次事件雖大明險勝,然則從此以後,大明對山海關外的掌控力卻低了許多,再加上韃靼部落新繼位的伯顏猛可,朵顏三衛的花當都是性格強硬的好戰分子,多年來頻頻於邊境挑起事端,甚至直接入侵搶掠,邊軍常不能敵,於是大明朝廷在關外的威信更爲降低。

此一時彼一時,永樂皇帝當初六徵蒙古創下的赫赫武功,一代代下來已成衰退之勢。久而久之,連大明朝廷直接任命的軍政官員對中央的態度也漸漸不如關內官員那般敬畏。

民間有句俗話,“天高皇帝遠”,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離京師越遠,官員越隨心所欲,皇帝和朝廷的影響力也就越低,所謂君君臣臣的儒家正統,最信奉的還是京官。

所以對於遼陽知府並未出城迎接欽差官駕,秦堪可以理解。

可以理解並不代表可以縱容,秦堪外表溫和,但骨子卻是很剛烈的。

緩緩環視四周的武將和文吏,秦堪笑道:“大家不趕時間吧?”

衆人茫然看着他。

“既然不趕時間,那就慢慢耗着,丁順,傳令下去,咱們就在離遼陽城十里的地方紮營。”

“是!”

“紮營一個時辰,等遼陽府的人瞧見後,咱們再拔營往北行進,每日只准行十里。”

丁順愕然道:“秦帥這是何意?遼陽府是咱們此行目的,大軍爲何還要北進?北邊韃靼朵顏環伺,太危險了,這可不行!”

秦堪忽然和顏悅色道:“你說孔子爲何修《春秋》?”

“啊?這個……爲了教化天下吧。”

“司馬遷爲何著《史記》?”

“爲了知興替。”

“老子爲何著《道德經》?”

丁順撓頭道:“這個……爲何?”

一腳踹得丁順一個趔趄:“因爲老子願意!快去傳令,這些事情輪不着你來問。”

時已掌燈,遼東都司衙門內燈火通明。

遼陽知府張玉坐在內堂裡,屁股小心地挨着椅子邊兒,一臉恭敬地看着李杲。

世間雖說崇文鄙武,不過這種說法只在關內,遼陽府這種塞外邊城常年戰事不斷,可謂亂世之地,這裡的武將地位便明顯比關內高多了,時也勢也,當武將能保護文官生死之時,他們的話語權自然高多了,甚至文官也不得不仰其鼻息,刻意逢迎,甚至不得不淪爲武將羽翼。

關外太亂,能保護文官生死的,自然也能決定文官的生死,更何況遼東總兵官李杲是個性子暴烈,手段狠毒之人,橫下心時任何無法無天的事都敢幹。連朝廷頗爲忌憚的朵顏三衛他都敢殺了冒功,還有什麼事他不能幹的?

張玉是文官,正經的進士出身,但他也是凡人,凡人都很惜命,張玉尤甚,爲了不莫名其妙暴斃於家中,或者被不知哪個旮旯裡冒出來的所謂“韃子”一刀劈死,他很明智地抱上了李杲的大腿。

“總帥,欽差秦堪儀仗已至遼陽城外十里處……”

李杲慢條斯理啜了口茶,挑了挑眉:“按禮,你應該出城十里相迎,爲何沒去?”

張玉笑道:“總帥所惡者,下官視之爲仇寇,何必相迎?”

李杲表情瞬間變冷:“就因爲本帥所惡,你便做出如此姿態?張玉,當了這些年官兒,越當越糊塗了!”

張玉一驚,急忙起身道:“請總帥訓斥。”

李杲閉上眼,將頭靠在椅背上,緩緩道:“當面歡笑背後刀,這個道理需要我教你麼?從欽差出關一直到遼陽府,我不止一次下令截殺,既然他命大沒死,而且已經到了遼陽城外,若再給他擺姿態甩臉子,那就是我們做得不講究了,人活一張臉,別人的還是自己的都要兜着,不到萬不得已,莫把臉撕破了,損人不利己。”

張玉急忙唯唯應是。

“秦堪此時有何動向?”

“他沒有進城,在城外十里處紮營了。”

李杲呵呵一笑,道:“這位欽差大人的心胸恐怕大不到哪裡去,他是在等着咱們出城相迎呢。”

“那麼,下官這就出城迎他?”

李杲緩緩點頭:“你是一城知府,該由你去迎,本帥在都司府裡等他便是,欽差的面子是要給,但不能給太多,省得這位欽差大人頭腦發熱,搞不清遼東到底誰在做主了……”

“是。”

正說着話,一名兵丁匆匆走入內堂。

“稟李總帥,欽差儀仗於城外十里處紮營一個時辰後忽然拔營,八千餘官兵往北而去,不知有何意圖。”

李杲眉梢跳了跳,急忙起身站到一張碩大的遼東地圖前,手指着地圖一寸一寸地順着虛線往北移,良久,李杲忽然兩眼圓睜,渾身微顫,擡腿一踹,一張上好的黃梨木茶几被踹得支離破碎,奄奄一息。

“豎子安敢如此欺我!秦堪,你收破爛收上癮了嗎?”

張玉急忙小心問道:“總帥,秦堪調兵北上,此舉何意?”

“瀋陽衛,他又想北上收我瀋陽衛!王八羔子,非逼得本帥說粗話不可,我遼東數萬將士你要收多少才滿意?收來收去本帥還有得剩麼?”李杲再次失去了裝出來的文人風度,內堂裡跳腳指天大罵。

“總帥,或許他只是故作姿態,逼咱們出城迎他……”

“本帥豈能不知?但我們若不出城,這畜生說不定便假戲真做了!”

張玉被李杲暴怒的樣子嚇壞了,小心翼翼道:“總帥既爲遼東之主,莫如干脆調兵把這欽差和八千多人剿了,回頭向京師報稱欽差路遇韃靼犯邊,全軍覆沒……”

“放屁!八千多人怎麼可能說剿便剿了?只消跑掉一個,我的腦袋便保不住了!遼東雖大,我李杲難道真能爲所欲爲嗎?你以爲皇帝和朝廷都是聾子瞎子不成?”

“那現在怎麼辦?”

李杲眼中冒火,咬牙道:“出城迎他,本帥也親自出城,務必將秦堪截住迎進遼陽城……”

()

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109章 侯府惡僕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23章 二進衙門第49章 百戶上任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11章 風靡江南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39章 秋後算賬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37章 不負年少第36章 風雨將至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3章 二進衙門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94章 突發而至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48章 初來乍到第476章 劉氏兄弟
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109章 侯府惡僕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23章 二進衙門第49章 百戶上任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11章 風靡江南第663章 身陷困局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740章 跪諫宮門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39章 秋後算賬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37章 不負年少第36章 風雨將至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656章 風暴來臨(下)第135章 嚴旨徹查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83章 大事已定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3章 二進衙門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438章 西廠高手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116章 相逢無言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94章 突發而至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711章 外宅夫人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365章 驚覺上當第147章 朝堂人心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377章 騎虎難下(上)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548章 攻陷霸州(上)第358章 侯爺設局(上)第301章 接管義州(上)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48章 初來乍到第476章 劉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