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親征之爭

朱厚照的這聲大笑委實是很不合時宜的,江山社稷是他的,祖宗基業是他的,作爲這座江山實際所有權擁有者,無論如何也不該在聽到有人造他反的時候居然高興得好象老婆給了生了個大胖兒子,這種態度無疑會犯衆怒。

朱厚照剛笑完便覺得自己的情緒不對,於是趕緊住口,然而金殿之內衆目睽睽,沒有導演給他再來一條的機會,當他看到一雙雙充滿怒意的眼睛時,便覺得有些不妙,裝了這些天的好孩子,好不容易有點明君氣象,這一聲笑把他徹底打回了昏君原形。

秦堪暗自嘆氣,昏君就是昏君,裝得再像明君,也掩飾不了身上濃郁的昏君氣質。

就在滿殿大臣醞釀好了情緒打算斥責朱厚照時,殿內忽然傳來一道凜然而正義的厲喝聲。

“陛下笑得好!”

羣臣愕然,接着勃然大怒,殿內頓時一片騷亂,大家都在尋找那個作死的人。

最後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秦堪身上,秦堪頗爲靦腆的摸了摸鼻子。

若不是爲了給這小昏君解圍,以他高尚的人格怎會拍出如此清新脫俗的馬屁?

朱厚照正是尷尬之時,見秦堪出聲大讚,朱厚照也頗爲欣喜地盯着他,目光充滿了困惑和期待,顯然,小昏君也沒發現自己的笑好在何處,急待秦堪爲他解惑。

趁着羣臣炸鍋之前,秦堪急忙大聲道:“陛下威服四海。坐擁天下,臣民莫不俯首景仰,逆王朱宸濠於江西一隅坐井觀天,糾集一幫烏合之衆竟妄想窺視神器,問鼎重幾何,如此跳樑小醜,豈不可笑?臣以爲陛下笑得好!”

這般露骨得簡直噁心的馬屁令羣臣滿面鐵青,秦堪對大家的反應表示很理解,因爲他自己也很想吐。

朱厚照卻一臉恍然,原來自己的笑容竟有如此深意。實在是天縱之才。這皇帝除了他自己,誰有本事當?

“哼哼,不錯,寧國公深知朕心。朕發笑就是這麼個意思。朕這是對逆王朱宸濠蔑視的冷笑!”

不能讓忠臣唱獨角戲呀。於是朱厚照也趕緊幫腔,說完又冷笑幾聲。

羣臣朝班裡,驟聞寧王造反消息的楊廷和臉色白了一下。接着迅速恢復平靜,不經意般朝秦堪瞟了一眼,目光裡的意味只有秦堪纔看得懂。

李東陽出班,沉聲道:“陛下有橫掃逆賊的胸懷實是社稷之幸,但老臣以爲,咱們還是先弄清楚如今反軍的聲勢和戰況爲妥。”

進殿報信的宦官道:“……反軍如今聲勢浩大,聚衆十萬餘,多是江西的盜匪水賊之流,其中大部爲水軍,船艦艨艟千艘,四日前發出的軍報上說,反軍兵指九江,卻在吉安府停了下來,吉安知府伍文定臨敵不懼,集結城內外衛所官兵和鄉民抵抗反軍,反軍多次攻城仍不得克,伍文定生生將反軍拖在吉安城外足足五日,至今仍在堅守……”

朱厚照原本寒霜滿面的臉色漸漸明亮起來,沉默了好一會兒,長長一嘆:“國有忠良,朕何憂哉?伍文定,壯哉!”

朱厚照的這句話倒是沒人反對,伍文定是進士出身,朱厚照誇他亦等於是誇文官,大臣們與有榮焉。

自劉瑾被誅,閹黨黨羽劉宇亦被抄家斬首,秦堪爲嚴嵩爭取兵部尚書一職無果,新任兵部尚書由原來的右僉都御史陸完補任。

這時陸完站出來奏道:“陛下,逆王雖勢大,然則皆是盜匪之流,不足爲慮,兩個月前汀贛巡撫王守仁離京赴任,如今王守仁已在九江府集結湖廣和江西兵力,欲將逆王朱宸濠攔截在九江之外,縱然伍文定的吉安失守,王守仁仍能守住九江,更何況過了九江便是南直隸地界,陛下可遣南京魏國公緊急徵調衛所兵丁,在九江府後面的安慶再築一道防線,有了吉安,九江,安慶三道防線,京都南京可保無虞。”

李東陽點頭道:“老臣附議陸尚書所言,還有一件事必須弄清楚,逆王朱宸濠謀反起事,事情總有起因,起事總有藉口而矇蔽天下士子民心,只不知朱宸濠用什麼藉口起事?”

宦官稟道:“軍報有言,逆王朱宸濠於六月十四以壽宴爲名,遍請南昌官員入王府,席間口出大逆不道之言,欲逼衆官員從賊,江西巡撫孫燧,江西右布政使胡濂寧死不屈,被朱宸濠所害,隨即朱宸濠盡起王府之兵奪南昌四門,並傳檄天下……”

李東陽白眉一掀:“逆賊檄文上說什麼?”

宦官囁嚅着嘴脣,怯怯地擡頭看了龍椅上的朱厚照一眼,垂首不敢出聲。

朱厚照揮了揮手:“儘管明言,朕赦你無罪。”

“是,朱宸濠的檄文裡說陛下……陛下昏庸無道,只知玩樂嬉鬧,任用奸佞小人,枉殺忠良,最重要的是,朱宸濠說陛下非先帝和太后的親生骨血,乃是當年大太監李廣從宮外抱進來魚目混珠的平民之子,還說陛下……囚禁了皇太后,朱宸濠打出的旗號便是‘勤王事,清宮室’……”

話沒說完,朱厚照勃然大怒,龍椅扶手之側的一方玉如意被他當殿摔得粉碎。

“賊子安敢辱朕!朕誓親手誅之!”

滿殿大臣被朱厚照的舉動嚇了一跳,接着紛紛跪下齊聲道:“陛下息怒……”

“十七年前的太醫院院正和衆太醫爲證,坤寧宮的宮女和太監爲證,宗人府宗人令爲證,朕確確實實乃皇太后嫡出,朱宸濠爲逞野心,顛倒黑白,混淆天下視聽,污天家皇室清名,安能不誅!”

“陛下息怒……”

朱厚照騰地站起身,漲紅着面孔,咬牙切齒緩緩道:“朕決定,即日御駕親征!”

此言一出,滿殿驚愕。

片刻寂靜之後,殿內一片以頭搶地的呼號聲。

“陛下萬萬不可!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宸濠不過跳樑小醜爾,王師指日可平,未到國之危亡覆滅時刻,何須陛下親征?”

“陛下,千金之子尚知坐不垂堂,陛下萬乘之尊怎可輕言離京出征?陛下乃我大明神器,天下士子民心之所繫,御駕親征殊爲不妥。”

殿內羣情或激奮或痛心,七嘴八舌議論不休,幾乎所有人都對朱厚照的決定持反對態度。

人羣裡唯獨楊廷和未發一語,神情有些怔忪,偶爾朝秦堪投去一瞥,不知是感激還是愧疚,亦或在慶幸自己的命好。

雄心萬丈的朱厚照被殿內大臣們的冷水潑得渾身冰涼,心中一股怒氣愈發高漲,眉頭一掀正待發怒,卻聽朝班中一道熟悉的聲音沉穩道:“臣以爲,陛下親征,正是人君之必爲!”

殿中頓時一靜,所有人大怒,四顧而望,再次尋找那個作死的人。最後大家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秦堪身上。

不錯,秦堪又是那個作死的人。

朱厚照頓時轉怒爲喜,急忙道:“對,正是人君必爲,秦堪你快說說,朕爲何必須親征逆賊。”

右都御史屠滽出班,咬牙瞪着秦堪:“朝堂之上,寧國公還請慎言慎行!蠱惑縱容陛下輕離京師,若陛下出了差池,你擔得起罪責否?”

秦堪也冷冷一笑,道:“當初永樂皇帝乾綱獨斷,力排衆議,將京師從南京遷來北平,何以故?只爲告誡未來的歷代君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所以我大明曆代天子終其一生守在居庸關內,與草原蒙古韃子近至幾乎喘息可聞,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英宗被俘,瓦剌也先兵臨京師城下,破城只在頃刻間,可見我大明京師的位置何等危險,歷代賢臣爲何沒人提出請天子遷都,將大明都城遷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緩緩環視羣臣,秦堪接着冷笑道:“因爲北方韃子是我大明之大患,天子守國門正是大義所在,所以大明的京師遷不得,我們君臣日夜處在如此危險的都城都沒人說話,本國公倒想問問諸位同僚,既然逆王朱宸濠只是區區跳樑小醜,天子欲親征你們爲何急成這樣?相比蒙古韃子的危險,難道朱宸濠更可怕麼?諸位,天子已是成年男子,成年男子拿起刀槍,爲維護自己的江山社稷而戰鬥,正應滿朝褒獎,羣臣景從,何以諸位竟衆口一詞相駁,生怕天子有所閃失?請諸位好好看看殿堂上端坐的吾皇萬歲,他已不是需要大人時時照拂的奶娃子,他已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諸位仍將陛下當成籠中鳥兒,不使他步出牢籠一步,本國公敢問諸位,你們這是惜君,還是誤君?”

一番長言,令滿殿羣臣臉色鐵青,卻訥訥不能反駁,殿堂上的朱厚照卻興奮得渾身微微直顫,努力將自己的小腰板兒挺得直直的,以配合秦堪這番“大丈夫”言論。

屠滽重重一哼,怒道:“一派強詞奪理!歷來未到國之生死存亡時刻,天子絕不親征,如今只是區區逆王糾集一幫烏合之衆叛亂,值得陛下親征嗎?”

秦堪沉穩的神情頃刻間變得凶神惡煞,破天荒地朝屠滽怒道:“屠大人,若別人告訴你令尊令堂不孕不育,你是爹孃從隔壁王叔叔家門口撿來的,你揍不揍他?揍不揍他?”

屠滽氣得鬚髮皆張,指着秦堪抖抖索索:“你,你……”

秦堪冷笑:“但凡有血性的男人都會揮拳相向吧?那麼,陛下爲何不能親自揍朱宸濠?”

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486章 各有算計第22章 知縣相聘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9章 江南才子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494章 金殿嘴仗(下)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546章 決戰前夜(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29章 順流逆流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44章 一年之約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43章 廠衛之爭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31章 荒謬理由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671章 京師暗戰(上)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431章 風雨即來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169章 岳父有難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347章 再募少年
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95章 廠衛衝突(上)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486章 各有算計第22章 知縣相聘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324章 正面接敵第182章 心生忌憚第9章 江南才子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494章 金殿嘴仗(下)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114章 朝堂風浪(下二)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531章 欲舍還留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175章 杜宏進京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546章 決戰前夜(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274章 不得不爲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189章 金殿再爭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230章 相識兩世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29章 順流逆流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404章 施之以威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750章 成王敗寇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44章 一年之約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43章 廠衛之爭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31章 荒謬理由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671章 京師暗戰(上)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431章 風雨即來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169章 岳父有難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347章 再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