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師出有名

大明立國一百餘年,從洪武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倭寇之患從未斷絕過,而大明立國之後卻仍將日本列爲十五個不徵之國。

做這個決定當然不是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腦子被門夾了,儘管從歷史流傳下來的畫像上看,朱老先生的頭型確有被夾之嫌,——橫着夾的。

列日本爲不徵之國,是因爲那時的大明剛剛立國,日本又正處於南北朝的敏感時期,南朝的政治形勢日趨惡化,從政治需要來說,對大明友好比交惡更划算,衆所周知,日本這個民族的尿性是很不堪的,欺軟怕硬已成了他們的本性,而剛剛立國的大明,其軍隊士氣氣貫長虹,論戰力更是將征服了亞歐大陸的蒙古人打回了草原,面對如此強大的鄰居,日本除了跪舔別無選擇。

不能否認的是,日本人一旦跪舔了,無論姿勢,力度和深淺,都是非常適度且愉悅的,這個屬於天賦異稟,不管是男是女,他們天生似乎就懂得怎樣令人舒服,至少當時太祖朱元璋就被跪舔得很舒服,於是忘情呻吟過後龍顏大悅,聖旨一下,日本被列爲不徵之國。

當然,太祖陛下也有他老人家的忌憚,日本雖是島國,但不是那麼容易被征服的,這事忽必烈幹過兩次,兩次皆鎩羽而歸,朱元璋剛剛鼎定江山,大把的榮華富貴等着他去享受,征服日本這麼無聊且冒險的事他是不會幹的。

一百多年前太祖皇帝立下不徵日本的規矩,今日日本長崎的岸邊,卻有八艘來自大明的戰艦巡弋遊走,虎視眈眈。

長崎本是日本的天然漁港,大明禁海而不止,私自與日本貿易的大明商人頻繁來往,長崎便成了兩國商賈裝卸交易的碼頭,商人們的銀子和物產大把大把在這個小城進出流動,百餘年下來,長崎的繁華可想而知。

八艘鉅艦像八隻猙獰恐怖的怪獸。靜靜停泊在離長崎陸地不足十里的海面上,艦上代表大明的龍旗飄揚獵獵,無聲中散發出迫人窒息的殺機。

正在附近海面打漁的日本漁民們起初很好奇,用料兩三千的巨大艦船本就不多見,更何況大明禁海一百多年,日本的漁民根本沒見過正式的大明戰艦,那一面面高高飄揚的龍旗對他們來說非常陌生。

然而當艦船兩側的木製隔板打開,一門門黑色的炮管從艙洞裡伸出,冷幽可怕的炮口徑自對準了長崎岸邊碼頭時,漁民們這才驚覺這八艘鉅艦來者不善。於是紛紛嚇得驚叫。拼命划着船朝長崎岸邊疾馳而去。一邊划船一邊帶着哭腔聲嘶力竭地朝岸上的人們叫喊着什麼。

戰爭的陰影,就這樣突如其來地籠罩在這個繁華的小城。

…………

參將兼天津水師提督楊德全赤紅着雙眼,冷冷瞪視着甲板上跪了一地的人羣。

這些人皆是這支艦隊的將領,此刻他們臉色蒼白。分外難看。

日本自洪武年開始便是大明的十五個不徵國之一,所謂“不徵之國”,意思不僅僅是洪武年間不徵,而是指大明皇帝不論傳了多少代,都不得對日本動用武力,這一條已寫進了《皇明祖訓》,歷代大明皇帝不得違反。

而今日,眼前這位五大三粗的魯莽將領居然下令對長崎港開炮,一輪炮擊下來。楊德全固然爽快了,但以後他們怎麼辦?京師的皇帝陛下和那些官老爺們還不得把他們活吃了?

“楊將軍,倭寇是倭寇,日本是日本,二者不可混談。咱們可以殺倭寇,但絕不可對長崎開炮,否則回了天津,咱們可吃罪不起啊!”一名將領跪在楊德全面前,語氣萬般無奈地懇求。

楊德全面若嚴霜,冷冷盯着這名將領:“你別跟老子講什麼大道理,老子只知道倭寇是日本人,日本人就該打,他們可以登咱們大明的岸,攻咱們大明的城,咱們卻攻不得日本的城,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將軍,日本爲不徵之國,這是太祖爺一百多年前定下的祖訓,連當今皇上都不敢違了祖訓,咱們若炮擊長崎,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啊!”

楊德全怒道:“老子也不想打啊,可誰叫咱們碰上了大霧,誰叫老天爺把咱們送到長崎岸邊,這全他孃的是天意!天意你懂嗎?咱們天津水師首航,不轟他孃的幾炮再回去,這就是出師不利,寶劍出鞘,不飲血而空回,便是大大不吉,以後水師會倒大黴的!”

將領們被楊德全這番話噎得白眼直翻,這種扯淡的理由也說得出口,他這分明是胡攪蠻纏呀。

誠然,這支艦隊的最高將領是楊德全,他是參將,是水師提督,但他下的這道軍令無疑是非常衝動且不智的,大抵是曾經的福建漁民生活受了太多倭寇的欺辱,令他對日本有着刻骨的仇恨,又或者這幾日海上迷航令他承受了太大的壓力,當然,也不排除水師啓航之前楊將軍恰好失戀所以心情不好……

不管怎樣的原因,但這道軍令卻萬萬不能執行的,將領們心中已有了心理準備,哪怕拼着陣前抗命的罪名,也不能對長崎開炮,否則等待衆人的至少也是斬首的後果,嚴重一點的話,滿門抄斬也說不定。

衆人跪在甲板上,紛紛直起了腰板,正打算再勸勸楊德全懸崖勒馬之時,旗艦瞭望塔上的軍士忽然喊了一聲。

“將軍快看,日本國的戰艦出港了!”

衆人心中一沉,急忙跑到船舷便踮足眺望,卻見長崎的出港口海面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片密密麻麻的船艦,船頭方平,其型四方,船舷兩側貼着鐵甲,指揮艙頂上則高高掛着各式各樣的猛獸或鬼怪及“八幡菩薩”字樣之類的旗幡,看起來凶煞異常。

然而看起來凶煞的日本船艦跟大明水師新下水的兩三千料鉅艦比起來,卻顯得那麼的渺小,遠遠看去,就像一羣小矮子圍着八個巨人色厲內荏的叫囂,有一種很可笑的懸殊比較。

軍事上再怎樣孱弱,大明終究是地大物博巧匠輩出的宗主大國,無論是造船,火器火炮發明還是戰場經驗。大明仍比日本強大得多,可以說除了軍士個人戰力和膽氣與日本所謂的武士浪人有所不如之外,其餘方面皆比日本強大。

所以論兩軍戰力,或許十幾名倭寇可以追得上千明軍滿地潰逃,但若是雙方用火器火炮對陣,日本還真是毫無優勢。

此時的日本正值幕府戰國時代,小小的島內竟分佈着幾十個大名,而每個大名手下所握兵馬多則兩三千,少則幾百,兩三千兵馬儘管連朱厚照出行時的儀仗都比不上。在日本卻已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一方豪雄了。往往一名身材矮小的將軍騎着一匹騾子。後面跟幾個吆五喝六的武士,然後跟上幾百個手執釘耙鋤頭的農夫,兩幫人廝殺在一起,在日本來說已算得上一場曠世之戰。包括那匹被將軍騎的騾子都會被記入日本史冊,人和畜生一同光宗耀祖。

鋪天蓋地而來的日本戰艦浩蕩而來,各式各樣彷彿參加選美大賽似的旗幟和布帆,一時可謂遮天蔽日。大明艦隊旗艦上的諸將領傻傻地看着這一幕,甲板上一片死寂……

楊德全的眼睛睜圓像兩隻銅鈴,怔怔瞧着對面數裡之遙繡着各種菩薩,靈龜,仙鶴,鬼怪等等圖案的旗幟。訥訥道:“這幫傢伙……是打算嚇死咱們嗎?”

此時甲板上的氣氛與剛纔截然不同了,將領們盯着越來越近的日本船艦,靜謐中一股無形的戰意漸漸瀰漫四周。

這是一支秦堪親手打造出來的新水師,將士們並非尋常軍戶出身,大部分皆是從民間招募而來的熱血漢子。他們和大明衛所的軍隊不一樣,他們不窩囊。

主動開炮轟擊長崎確實違了大明祖制,但若是日本船艦主動向他們尋釁,事情的性質便不一樣了。

日本船艦越行越近,有大船也有小船,甚至連打漁的扁舟也參差其中,微風搖曳的船頭,隱約看見一名穿着黑色和服,梳着髡頭,中間的頭髮被剃光,抹着一層黑漆的武士模樣的人站在方平的船頭上,指着大明的艦隊聲嘶力竭地嘶吼着什麼,他的臉孔漲得通紅,神情頗爲憤怒激動。

歷史再一次證明,語言的溝通是多麼重要,那名站在船頭的日本武士喊得那麼辛苦,而止戈號上的楊德全和諸將卻一個字也聽不懂,衆人站在船舷內擰着眉頭仔細理解了許久,終究不得要領,正打算將隨軍的通譯叫來,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日本武士喊了半天,見大明的八艘鉅艦仍然毫無反應,既不開戰也不談判,武士正在驚疑不定之時,未料座船身後一陣嘶嘶作響,不知從哪裡尋摸來的一門老式火炮炮口忽然一聲巨響,一顆鐵彈不偏不倚打中一里之外的一艘大明鉅艦,艦體中部頓時中彈,奈何射程太遠,日本的火炮又太落後,鐵彈根本沒打穿鉅艦,直接被反彈落入海里。

止戈號甲板上,目睹了這一切的水師諸將們愈發安靜,安靜中,一股滔天的戰火彷彿被點燃。

水師提督楊德全緩緩扭過頭,盯着靜默不語的將領們,語氣平靜得像一片不起波瀾的死水。

“各位將軍,日本國長崎港向我們發了第一炮,現在,你們告訴我,要不要打回去?”

轟!

彷彿引爆了一隻火藥桶似的,甲板上頓時炸了鍋。

“打!打他狗孃養的!”

“楊將軍,日本國無端開炮,惡意尋釁我大明上國,若不還擊豈不辱我大明國威!”

“這下師出有名了,京師的官老爺也怪不到咱們頭上,將軍,下令開炮吧!”

羣情激憤,利箭在弦,軍心可用。

楊德全仰天大笑一聲,笑容一斂,瞬間化作一片猙獰。

“給老子開炮!兩個時辰後,長崎方圓十里的海面上,老子不想再看到任何一艘日本船!”

第161章 灌輸野心第718章 善惡一念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36章 風雨將至第317章 火篩殺機第298章 義州奪兵(上)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44章 一年之約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420章 白蓮特使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109章 侯府惡僕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528章 巔峰對決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83章 大事已定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9章 江南才子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487章 桃色風波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489章 陵墓逾制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0章 繼續賺錢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18章 攻守易位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24章 新紮師爺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8章 主母駕到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488章 狂傲跋扈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83章 大事已定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611章 拜錯菩薩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21章 父女賴賬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31章 荒謬理由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216章 改元正德
第161章 灌輸野心第718章 善惡一念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36章 風雨將至第317章 火篩殺機第298章 義州奪兵(上)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44章 一年之約第233章 欲毀婚約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420章 白蓮特使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421章 生死一念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109章 侯府惡僕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448章 詭異早朝(上)第99章 上達天聽(中)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528章 巔峰對決第695章 面授機宜(上)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178章 好爲人師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518章 功利動心第243章 準備反擊(下)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83章 大事已定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514章 龍之逆鱗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223章 恍若隔世第427章 恩威並濟第9章 江南才子第457章 本末之別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559章 佝僂老婦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612章 一線生機第487章 桃色風波第352章 劉瑾新政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489章 陵墓逾制第212章 秦堪升官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0章 繼續賺錢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18章 攻守易位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24章 新紮師爺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8章 主母駕到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488章 狂傲跋扈第158章 禁宮暖月第83章 大事已定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611章 拜錯菩薩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543章 攻守鏖戰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721章 美人恩重第21章 父女賴賬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31章 荒謬理由第406章 必攻必救第216章 改元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