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再次升官(上)

對外廷的任免,剛登基的朱厚照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任免大臣必須通過朝議來決定,而朝議的結果往往不是朱厚照想要的結果。

當然,如果朱厚照性格再暴戾強勢一點,也可以不理會大臣們的朝議結果,他想讓誰升官都可以,這事兒朱厚照的爺爺輩幹過,天順年間,英宗皇帝便不經朝堂吏部,不經選拔,廷推和部議等法定程序,擅自擢升了一大批溜鬚拍馬的官員,史書稱其爲“始以內批授官”這也即是大明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謂之“傳奉官”。

皇帝有權力破壞遊戲規則,但由此帶來的後果卻是皇帝無法控制的。

這稀未經過朝堂程序,只靠皇帝一紙旨意而升上來的傳奉官,其名聲也臭滿了朝堂,因爲這種官員直接進入的是文官系統,所以文官們對傳奉官的反感尤勝廠衛,也註定了傳奉官這個羣體在朝堂上被孤立敵視,終於不得不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朱厚照雖已深具帝王昏君氣象,然而也不敢輕易再開傳奉官先例,想給秦堪升官,卻只能另找途徑了。

信任親近的大臣暫時升不了官,幸好朱厚照尚有權力決定內臣,司禮監名爲內廷,其實是皇帝家奴,對家奴的任免,朱厚照自然有權力的。

劉瑾得了朱厚照的許諾,不由感激得趴在地上嚎啕大哭,這一次委實哭得真心實意,絕無虛假。

劉瑾不能不哭,今年他已六十二歲了,當了一輩子低三下四的奴牛,終於有了飛黃騰達的一天,誰能想象當初弘治朝時誰也不曾拿正眼瞧過的老太監,有朝一日竟能駕凌內宮之上,成爲名副其實的大明內相呢?

太監能坐上這個位置,當年割得纔算值啊。

“老奴”老奴定爲陛下鞠躬盡瘁,效死而後已!”劉瑾抽噎着不停朝朱厚照磕頭。

其餘的七人彷彿七隻得了紅眼病的驢似的,一個個又羨又嫉地瞧着劉瑾。

張永哼了哼,七人裡數他與劉瑾的關係最爲不睦,劉瑾得了勢,張永若再不分一杯羹,恐怕以後的日子難過了,以劉瑾的稟性,把他打發到內監浣衣局每天給宮人洗褻褲也不是不可能。

張永有上進心,他不想洗褻褲。

撲通一下跪在朱厚照面前,張永笑容裡帶着幾分急切道:“陛下,忠心爲主者,不僅劉公公也”張永也是您身邊最忠心的老奴呀。”

劉瑾抽噎的聲音頓時一滯,然後扭頭面無表情地瞟了張永一眼。

朱厚照樂不可支道:“不錯,朕覺得你們比那些外廷內廷的傢伙們忠心多了。”

張永趁機邀功道:“昨夜宮中大亂,爲了給陛下剪除王嶽黨羽,老奴孤身入了御馬監,接管御馬監之杈……”

說着張永瞧了瞧朱厚照的臉色,見他彷彿沒聽出自己絃歌之外的雅意,只好說得更直白一些”甚至將秦堪也搬了出來。

“當時秦大人說,他覺得把御馬監交給老奴最放心,畢竟老奴略通武藝,而且爲人忠心,昨夜殿外斬了寧瑾之後,秦大人當場便將寧瑾的牙牌虎符交給老奴了……”

這下連單純的朱厚照也終於聽出張永話裡的意思了,朱厚照不由噗嗤一笑,輕輕踢了他一腳,笑罵道:“一句話彎彎繞繞半天,朕還當你要說什麼呢,原來是這個…嗯,既然秦堪覺得你合適”他看人的眼光想必錯不了,以後呀,御馬監掌印便交給你吧。兵權這個東西很重要”你可莫負了朕。

張永大喜過望,學着劉瑾一樣五體投地如同拜神似的整個人朝朱厚照深深趴了下去,激動哽咽道:“老奴必不負陛下之望,謝陛下恩寵!”

內廷一文一武,一政一軍的首腦都有了着落,剩下的六隻驢已然從紅眼變成綠眼,盯着朱厚照的目光彷彿六隻餓極了的狼。

他們也終於意識到,此刻正是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刻了,現在最大的兩顆果實已被劉瑾和張永得去,剩下的……

六人彼此充滿戒備地互視一眼,雙膝一軟便待跪下邀功討權,谷大用一臉諂媚地笑道:“陛下,其實老奴對您也是一片”

此時卻見一名小宦官匆匆跑進殿,道:“陛下,早朝已延遲兩個時辰了,午門外的大臣們都等着呢,今日陛下是否臨朝?”

朱厚照眼睛眨了眨,忽然大笑道:“上朝,當然要上朝!昨晚秦堪幫朕扇了他們一記大大的嘴巴子,朕今日怎能不去瞧瞧他們的臉腫了沒有,來人,傳旨上朝。”

所完朱厚照興沖沖一甩袖子出了殿。

谷大用眼巴巴地瞧着朱厚照走遠,非常悲憤委屈地小聲補完了未盡之言!”一一一一一一忠心耿耿吶。”

………………

淨鞭九響,皇帝龍庭升座,百官跪拜山呼萬歲。

然後……便是一陣嚇人的寂靜。

奉天殿裡,大臣們半數以上臉色蒼白,昨晚秦堪對東廠痛下屠刀,令京師的大臣們膽寒顫慄,所有人都清楚秦堪奉的是皇帝旨意,更清楚皇帝這一招叫敲山震虎,明着屠戮王嶽和東廠,實則是對朝堂大臣們最嚴厲的警告,畢竟事情的起因由內閣發動大臣參劾秦堪劉瑾等九虎而起。

滿朝大臣此刻終於明白龍椅上那位年輕稚嫩的皇帝還有另一層面目,再年輕的真龍也是真龍,真龍被激怒後降下的霹靂雷霆,不是凡人能承受的。

大明的江山,終究姓朱。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赤血千里。昨夜那一場殺戮,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徹底將朝堂上這些因爲弘治帝仙去,新皇軟弱可欺而顯得日漸張狂失了本分的大臣們打醒了,他們,終於對年輕的朱厚照有了幾分敬畏之心。

朱厚照嘴角帶着微笑,笑容裡幾分嘲諷,幾分冷冽,這樣的表情很少在他臉上出現過,今日卻毫無顧忌地在滿朝大臣面前表露出來了。

是的,他是上天之子,他是天地一人,世間唯他有資格俯視芸芸衆生,包括殿內這些大臣。

劉健和謝遷神情灰暗,站在朝班裡一言不發,李東陽仍舊告假沒有上朝,內閣二位大學士沉穩依舊,可氣勢卻較往日朝會時頹敗了許多。

殿中衆人各懷心思,朱厚照清咳兩聲,打破了沉默。

“今日衆卿無事可奏麼?”

衆臣面面相覷,連平日脾氣火爆的科道言官御史們也紛紛緘口不語。

君權與臣權百餘年來互相妥協,互相碰撞,今日的情勢,君權終於當了一回勝利者,而作爲失敗者的他們,還能說什麼?

朱厚照等了半晌,想象中大臣們態度大變,滿朝馬屁逢迎的畫面並沒有出現,不由有些無趣,嘴脣癟了癟,只好接着道:“你們若無事可奏,朕倒有幾件事想說說……劉瑾。”

“老奴在。”

“宣朕旨意。”

“是”劉瑾嘴角含着冷笑,站在朱厚照身前,轉身面對着大臣,緩緩道:“陛下有詔,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廠督王嶽勾結外臣,圖謀不軌,擅自調兵入宮,御馬監掌印太監寧瑾甘爲黨羽,禁宮弄兵,此二人昨夜已伏誅,欽命奪其職,御馬監交由張永掌印,抖L監婁由,交由……”

劉瑾念着念着,神情不可抑止地激動起來,連語氣也妾得顫抖:“…交由劉瑾掌印,以後內外臣工稟奏國事,內閣之上,悉數決於司禮監,決於劉瑾。”

儘管氣勢被皇帝壓了一頭,這道聖旨一出,滿殿大臣仍情不自禁地大譁。

“悉數決於劉瑾”好昏庸的聖旨!

大明內閣制度成熟以來,儘管明知司禮監代君王掌管批紅之權,然而歷代君王們終究不會把這事拿到檯面上來說,因爲司禮監代皇帝批紅越多,便代表皇帝越懶惰越昏庸,什麼事都讓司禮監批了,要你皇帝做什麼?

今日朱厚照倒好,居然大明大亮地在金殿上把這事說得如此直白,彷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這個皇帝當得多昏庸似的,奇葩啊!

一陣嗡嗡議論之時,一名監察御史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仰頭痛哭流涕悲呼一聲“先帝啊”

然後白眼兒一翻,氣暈了過去。

朱厚照頓覺大爲掃興,很不耐煩地探了探手,道:“擡出去,擡出去,讓太醫給他瞧瞧,自己無緣無故暈倒,與先帝何干?你們這些大臣簡直不知所謂……”

幾名正打算跟着跪下悲呼先帝的監察御史聞言,軟了一半的膝蓋頓時又硬了,強忍着怒氣站在朝班裡,渾身氣得直哆嗦。

奉天殿內的氣氛愈發沉悶壓抑。

朱厚照左右瞧了瞧,忽然道:“咦?秦堪呢?秦堪爲何沒來?來人,快把秦堪宣進殿來,呵呵,他可是大功臣呢。”

……………,………

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19章 功成身退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288章 禍水東引(上)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82章 岳母王氏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82章 一炮而紅第49章 百戶上任第408章 棋逢對手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7章 險求富貴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309章 朵顏塔娜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6章 運蹇時乖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671章 京師暗戰(上)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373章 貶謫內閣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21章 父女賴賬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60章 憐月憐星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360章 劉瑾入套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97章 廠衛衝突(下)
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675章 亂花迷眼第19章 功成身退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42章 前身往事第480章 天象示警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288章 禍水東引(上)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82章 岳母王氏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521章 行刑伏誅(下)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82章 一炮而紅第49章 百戶上任第408章 棋逢對手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62章 朝堂生謠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117章 有人有燈第350章 蒙古特產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7章 險求富貴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184章 打草驚蛇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150章 正面交鋒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604章 大軍開拔第309章 朵顏塔娜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6章 運蹇時乖第399章 收服牟斌第265章 獲准練兵第715章 驚天鉅變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671章 京師暗戰(上)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72章 坑儒千戶(中)第373章 貶謫內閣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355章 推新不易第21章 父女賴賬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60章 憐月憐星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384章 下詔罪己(上)第699章 親征凱旋第629章 成王敗寇(下)第351章 相逢一笑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360章 劉瑾入套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97章 廠衛衝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