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廠衛之爭

秦堪最後還是忍痛斷了這條財路。

有時候實在很痛恨自己的臉皮太薄,其實如果跟唐伯虎學學,每次進了晴樓吃了喝了睡了,有意或無意沒發現姑娘們偷偷給他塞的銀子,灌個暈乎乎的回來睡一覺,第二天酒醒什麼都不記得,權當銀子是自己路上撿的,不傷自尊也無損廉恥,下次又一副高傲天鵝的模樣出現在晴樓裡……

很可惜,秦堪太靦腆了……也不知誰給他下的這個定義。

至於那個名叫金柳的清倌人,不知去了何處,從唐寅的述說裡,他覺得這是個好姑娘,爲了他而在知府門前長跪不起,這份情意可謂深厚,儘管以前那個秦堪的靈魂消失了,將來若有機會遇見她,必要給她一番厚報纔是。

日子仍舊平淡的過着,挺好的,不缺錢不少吃穿,雖無功名官祿,卻也活得自在逍遙,一介平民自有平民的樂趣。

不幸的是,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幾天,杜嫣那小八婆刑滿釋放了。

當初杜家女抗婚一事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被人們遺忘,大約杜宏也覺得風聲過去了,整日把寶貝女兒關在房裡他也頗爲不忍,於是把她放了出來,嘴上嚴令不準離開知府衙門內院,可杜嫣怎會聽?老爹一轉身她便迫不及待地飛了出來。

當杜嫣興沖沖一腳踹開秦堪房門的時候,秦堪知道,自己的苦日子來了……

“刑滿釋放了?”

“嗯!”杜嫣興奮地點頭。

“在裡面有沒有好好改造?”

“有!”

“放出來了,快樂嗎?”

“快樂!”

“你快樂就是我快樂……沒事你先回去,我得工作賺錢。”

杜嫣羞紅着臉,掏出一個精緻的小錢袋遞給他:“咱們剛認識的時候你的錢袋不是被人偷了嗎?我關在家裡這些天給你繡了個錢袋,你……莫嫌棄。”

秦堪接過一看,大笑起來:“怎麼繡了兩隻肥鴨子?咦?其中一隻鴨子長着三條腿,它爹孃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妹嗎?”

樂極生悲,下一瞬間秦堪便被杜嫣單手舉到了半空中。

“是鴛鴦戲水,不是肥鴨子!混蛋,你故意的?”杜嫣露出了猙獰面目。

京師皇宮,文華殿東暖閣。

弘治皇帝處理國政的地方不拘泥於御書房,偶爾也會在文華殿坐一坐,只因內閣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大學士年已老邁,爲了照顧老臣,弘治經常親自來文華殿,凡處理政務,總與三位大學士商量議論之後,再做決定。

君聖臣賢,大明弘治中興必然有它的道理。

此時弘治皇帝面色平靜地坐在東暖閣的御座上翻看奏本,而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卻恭恭敬敬站在弘治皇帝身側陪侍。

牟斌是錦衣衛指揮使,雖掌管宮中衛儀,但也不必隨侍帝側的,隨侍的事一般由內廷太監負責。

只不過牟斌當官多年,極有眼色,一旦有機會面君之後,等閒不會輕易離去。

牟斌有牟斌的心事,弘治帝登基以來,雖對廠衛信任不減,卻也深知廠衛之禍,故而有意無意的壓制廠衛的權力,不使其瘋長蔓延,禍及天下。

更重要的是,弘治帝深知權力平衡之道,於是原本還算井水不犯河水的錦衣衛和東廠,這些年不知不覺明爭暗鬥起來,東廠廠公王嶽和錦衣衛指揮使牟斌雖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二人相見恨不得掐死對方,弘治皇帝居中而坐,對廠衛之間的鬥爭仿若不見,似乎更樂見其成,皇帝的態度也直接造成了廠衛的鬥爭越來越厲害。

雙方不相上下時,爭的便只有聖寵了。

在這一點上,東廠顯然佔了優勢,因爲東廠是太監班底,太監日日夜夜陪侍在皇帝身邊,論遠近親疏,弘治皇帝的感情無疑偏向太監多一些。

這便是牟斌經常有事沒事隨侍在弘治皇帝身邊的主要原因,通俗點說,他想讓天子多見見他,讓天子心理上對他形成一種“身邊人”的定位,如此一來,廠衛之爭,牟斌也不至於落了下風。

這實在是個很無奈很消極的辦法,牟斌卻不得不爲。

文華殿很靜,只聽到劉健大學士壓抑着的咳嗽聲。

春日寒氣猶深,劉健身子染了風寒,這幾日不見大好,弘治帝派了四五次太醫府上瞧病,開了好幾個方子,劉健的病仍不見起色。

“咦?這道奏本……”劉健眉頭皺了起來,思索半晌,覺得做不了決定,遂起身走進殿旁的暖閣,將奏本遞給弘治帝。

“陛下,這道奏本老臣不敢擅專,請陛下先過目再做計較。”

謝遷和李東陽兩位大學士好奇地擡起頭,看向天子手中的奏本。

弘治帝翻開,一行行仔細看了起來。

“呵呵,借貸記帳法?這東西可靠麼?能推行天下?”弘治帝笑了笑,並未下定論。

劉健拱手道:“南京戶部尚書秦紘奏本上說,他用此法測試過戶部帳簿,發現比現用的流水記帳法高明許多,帳目裡錢糧萬物來往皆明瞭清晰,何處虧空,何人經手,收支所費幾何,一眼分明,秦尚書乃穩重老臣,他既開了口,想必不會差的,否則他也不敢貿然上奏,徒擾聖聽。”

“既然這個記帳法如此高明,莫如先在某個縣試用一兩年,看看效果再決定是否推行天下,劉先生意下如何?”弘治帝性格很謹慎,不會胡亂決定一件關係大明賦稅錢糧的大事。

劉健搖搖頭,苦笑道:“陛下,此法不可行,至少這幾年不可行,甚至連某縣試用也不行……”

弘治帝一楞:“爲何?”

不用劉健回答,弘治帝立馬明白了原因。

這大明的官場,貪官太多了,誰會答應用這種近乎完全透明的記帳法,來斷了這些貪官的財路呢?

記帳法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人啊。貪官是殺不盡的,可天子卻需要他們來幫自己治理國家。

弘治帝神色鬱結地嘆了口氣,目光低垂,看着奏本上一個陌生的名字。

“可惜了這位名叫秦堪的書生,明明心懷報國忠君之志,志高卻不可遂,生不逢時也。”弘治帝說着,臉上露出痛苦之色。

人才生不逢時是誰的責任?

除了他這個大明皇帝,還會是誰的責任?

弘治帝痛苦的不是秦堪的際遇,他痛苦的是大明這中興的表象下,處處隱藏着的危機。

聽着弘治帝對秦堪這位陌生書生的評語,一旁默不出聲的牟斌眼中露出了光亮。

向前走了兩步,牟斌朝弘治帝躬身稟道:“陛下,恕臣魯莽,臣有件事必須面稟。”

“何事?”

“陛下剛纔所言的這位名叫秦堪的書生,他……正是我錦衣衛下百戶。”

“哦?原來竟是錦衣衛的人才,好,牟愛卿爲國納士,忠心可勉,呵呵。”弘治帝不由欣喜道。

“陛下謬讚了。”牟斌不慌不忙的道謝,神情一派淡然。

出了文華殿的大門,牟斌腳下的步子有些急促。

離開皇宮,跨馬飛馳入了北鎮撫司衙門,牟斌語速匆忙吩咐下屬道:“馬上去紹興找出一個名叫秦堪的人的下落,授此人錦衣衛百戶牙牌,官衣,一應官憑告身,南北鎮撫司將秦堪造案在冊,快!”

下屬急忙領命。

“記住了,這個秦堪是我錦衣衛的人,一直都是!嗯,授他百戶後,馬上把他調派到南京。”

下屬走後,牟斌這才露出輕鬆的笑容。

入陛下之耳,之眼者,但凡被陛下贊過的人才,錦衣衛必於東廠之前,將其收入彀中。

這,也是一種爭寵。

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591章 謀逆在即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18章 攻守易位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226章 寧王夜奔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33章 滄海彼岸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10章 才子招財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14章 流年不利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64章 驟然升官第89章 舉身赴京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373章 貶謫內閣第68章 主母駕到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14章 龍之逆鱗
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319章 開放互市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591章 謀逆在即第170章 徒遭橫禍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279章 善惡有報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749章 大事已定第18章 攻守易位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291章 已成定局第226章 寧王夜奔第529章 忠實班底第511章 決戰金殿(下三)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293章 啓行遼東第55章 崇明抗倭(上)第33章 滄海彼岸第325章 去留兩難第430章 驅逐白蓮第334章 歸心似箭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462章 又挖深坑第10章 才子招財第742章 君臣再見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647章 欲建水師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651章 冬雪置酒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315章 待爲上賓第306章 籠絡軍心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14章 流年不利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553章 飄然遠去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563章 晉爵維艱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646章 主動出擊第143章 初露頭角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191章 水落石出(中)第550章 攻陷霸州(下)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133章 唯一風景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419章 民心已定第273章 捨身赴死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64章 驟然升官第89章 舉身赴京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373章 貶謫內閣第68章 主母駕到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544章 虛實之道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618章 躑躅猶疑第514章 龍之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