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桃色風波

京師最近很熱鬧。

熱鬧從秦堪滅華昶滿門的傳言開始,一件又一件事情接連發生,令朝臣們應接不暇,眼花繚亂。

劉瑾的黨羽鼓動了一批不明真相的正直清流跪在承天門前痛哭流涕,力求朱厚照嚴懲殺人兇手,朱厚照緊閉宮門避而不見,大臣們絲毫不氣餒,今天跪完了明天又來跪,日復一日,比進廟拜菩薩還虔誠。

華昶一案還沒有結果,京師又出了一件事,一件跟風流有關的事。

事情不大,但鬧得很大,因爲這件風流事跟兩位朝堂大佬有關係,一是李東陽,二是保國公朱暉。

事實證明秦堪並沒有胡說八道,李東陽從秦府怒氣衝衝離開後,回到家中立馬命家僕將二兒子李兆先找來,恐嚇,怒斥再加一根兒臂粗的木棍,嚇得失魂落魄的李兆先終於說了實話。

果如秦堪所言,上元節時李兆先與保國公朱暉的小孫女在京師街頭賞燈,兩人相遇相識,李兆先年約二十四五歲,面貌生得俊朗風流,一雙電眼勾魂奪魄,上青樓絕對有不付錢白嫖的實力,如此英俊風流人物,又是刻意勾搭撩撥,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怎能抵擋得住?

於是二人一見鍾情,兩三個月過去,在李兆先的花言巧語下,保國公的小孫女糊里糊塗便獻了身,誰知李兆先槍法太好,一擊而中,就那一次便令小姑娘懷了孕。

懷孕本是件喜事,李東陽和保國公朱暉也是門當戶對,事情雖說傳出去令兩家顏面掃地,畢竟也勉強算是一樁良緣佳姻,然而事情壞就壞在,李兆先不僅早已成親,而且已生兒育女,堂堂保國公的孫女,怎麼可能嫁到李家給人當小妾?

李東陽從兒子口中得知了這段孽緣的起末後,氣得白鬚一翹,哇呀呀呀揮舞着棍子滿院子追殺李兆先,這可是真正的下死手,李東陽的老妻急得在旁邊頻頻抹淚哀告,李東陽卻渾然不理,打得兒子奄奄一息才罷手。

不能怪李東陽小題大做,他是當世大儒,又是內閣大學士,無論在士林還是在學術界皆享有極高的名望,連孔老夫子的後代都跟他結了親家,誰知兒子卻幹出如此敗壞門風的事,李東陽殺了他的心都有了。

兒子也打了,氣也出了,李東陽坐在府裡想了想,保國公的孫女肚子漸漸大了,事情不可能瞞得下去,錯事已然做下,只能舍了這張老臉去國公府給朱老爺子賠罪。

揪着鼻青臉腫的李兆先剛出門,誰知李府外靜悄悄的圍了一標兵馬,定睛一看,竟是國公府上的侍衛,保國公朱暉赫然站在李府門外,正打算下令侍衛破門。

李大學士被保國公結結實實堵在大門外,事情巧得很,巧得令人不敢想象,剛剛準備上門賠罪,人家就打到家門口,看樣子似乎也剛得知了這件令兩家蒙羞的醜事。

這件事就值得玩味了,世上沒有那麼多的巧合,巧得太詭異只能說明背後有陰謀,保國公如何知道孫女被李兆先弄大了肚子,又恰到好處地堵住了李東陽興師問罪,若說背後沒人使壞,誰信?

李東陽是當朝大學兼執文壇牛耳,朱暉是數代傳下來的大明勳貴,平日裡二人見了面客客氣氣,兄長來賢弟去,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然而今日真正成了一家人,朱暉的臉色可就很難看了,李東陽苦笑着還沒來得及拱手賠禮,朱暉二話不說,一拳狠狠揍在李東陽臉上,李府家僕護院見老爺竟被人打了,喝罵着紛紛拎着棍棒跑出來,跟朱暉的侍衛戰成一團,李府門前一時間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道理上沒站住腳,論武力又遠遠不及統領京師十二團營的朱老爺子,李東陽吃了大虧,鼻青臉腫地被朱暉拎住衣領,怒衝衝欲進宮告御狀,各自的兩撥人馬一邊走一邊打,一直打到承天門前,承天門前正跪着一羣大臣請求誅殺秦堪,結果一見兩位大佬這般架勢,大臣們不論是痛心疾首的還是痛哭流涕的,一時全楞住了。

宮門本已被朱厚照下令關閉,不準任何人進出,可是李東陽和朱暉的身份不一樣,又聽內侍宦官說二人扭打起來,似乎與華昶滅門案無關,天性喜愛熱鬧的朱厚照忍不住了,當朝國公爺揍當朝大學士,多麼稀奇的場景,若不見識一下豈不後悔終生?當下朱厚照立馬樂不可支地下旨打開宮門,只令二人進宮,旁人一概不許進,那些請願的大臣愛跪就讓他們跪着。

李東陽和朱暉一路扭打喝罵進了宮,宮門又砰地一聲緊緊關閉,跪在承天門外的大臣們面面相覷,滿頭霧水。

八卦的傳播速度是驚人的,更何況承天門外朱家和李家的侍衛和護院鏖戰仍酣呢,很快大臣們便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這下承天門外的氣氛可就怪異了。

一羣正義凜然憂國憂民渾身浩然正氣到處亂竄的大臣們正在宮門前跪地請願,痛哭流涕地請求嚴懲殺人兇手,現場氣氛熱烈且感人,結果半途殺出個程咬金,當朝大學士和國公爺打起來了,將現場感人且壯烈悲愴的氣氛沖刷得乾乾淨淨。

大明的官兒都有鬥毆的優良傳統,這個傳統若往上溯,大抵可以歸結於儒家理學大行其道,然而理學用之大明的火候卻嫌稍過,用前世的話來說,大明的理學已漸漸走上左傾主義激進路線,絕大部分時候大臣們的政見辯論不出結果,於是漸漸的他們開始信奉真理是打出來的,所以明朝的大臣當官不僅需要卓越的學識和舌燦蓮花般的口才,同時也要具有一身過硬的搏鬥和扛揍功夫。

若李東陽和保國公這一戰是爲國家爲人民而打,大臣們一定興高采烈爲二人鼓舞助威,可是八卦一傳出來,居然是爲了一樁兒女的桃色風流事件打架,所有大臣如同生吞了一個臭雞蛋似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了。

……咱們在這裡爲公理正義,爲風雨飄搖的大明社稷哭得悽風苦雨,悲壯滿懷,你們卻在爲兒女苟且之事打得頭破血流,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那個住在深宮裡的皇帝對這些爲社稷哭求除奸的大臣們置之不理,卻讓那兩個爲了兒女褲襠裡的事而大打出手的傢伙進去了……

這已不僅僅是憤怒,簡直是噁心了。

李東陽和朱暉不管不顧,一路走一路打,從南天門打到蓬萊東路,宮門外原本熱血沸騰,齊聲喊着口號請求除奸的大臣們興致全消,彼此互視一眼,從大家的眼神裡得到了同樣的信號。

再跪下去就沒意思了,撤吧,外面圍了那麼多看熱鬧的百姓,可以肯定百姓們想看的絕非這些大臣如何爲國爲民,他們就喜歡看大學士和國公爺兒女褲襠裡的那檔子事兒。

兩件性質截然不同的事撞到一起頓時產生了化學作用,大臣們忽然對參劾秦堪感到意興闌珊了,沒別的原因,被李東陽和朱暉壞了興致而已,原本挺正義的一件事跟這倆老貨撞到一起味道都變了,別人看自己的目光也彷彿在看着小丑一般。

原本是李東陽和朱暉煞了風景,可是從圍觀百姓的目光來看,分明是他們這幫爲國爲民的大臣煞了風景,壞了人家揪扯褲襠裡那點事的興致。大臣們無法接受這巨大的心理落差。

最先起身的是幾位被劉瑾黨羽蠱惑煽動的清流,起身之後用官袍袖子使勁撲打着下襬膝蓋處的灰塵,數丈方圓內頓時飛揚起一陣濃濃的塵霧,跪在地上的大臣再也忍不住了,紛紛嗆咳着起身,然後……一起撲打灰塵,剎時間承天門外莫名升起一陣黃色的塵煙,仿若妖風陣陣,沒過多久,數十名大臣灰頭土臉從塵霧中走出來,人人板着臉,眼中兇光畢露如同黑社會催債似的,彼此打了個招呼後三三兩兩各自回家。

劉瑾萬萬沒想到大臣們承天門請願居然請出了這麼個結果,聞報後不由大爲驚愕,接着火冒三丈,原本已快接近成功,眼看陛下就快撐不住朝臣施加的壓力了,半途竟忽然冒出這麼一檔子事兒,一股作氣的大臣們頓時泄了氣,一絲危險的預感不可遏止地從劉瑾的腦海中閃過。

打死劉瑾也不信,李東陽和朱暉的事會是巧合。

劉瑾的計劃是一環環一件件謀劃好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許出錯,儘管李東陽和朱暉一事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是個小插曲,可劉瑾仍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秦堪給他的陰影太深太重了,任何一個小變數他都不能不懷疑是秦堪在背後玩了花樣。

當然,劉公公非常睿智,他沒猜錯。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60章 憐月憐星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282章 一炮而紅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106章 東宮太子第317章 火篩殺機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76章 調令北來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章 無妄之災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48章 初來乍到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67章 險求富貴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59章 小賭怡情第29章 順流逆流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29章 順流逆流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68章 主母駕到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30章 吃貨權貴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63章 冒功打壓
第738章 錢寧進讒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60章 憐月憐星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282章 一炮而紅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330章 師叔往事(下)第722章 二女相見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524章 戰火蔓延第106章 東宮太子第317章 火篩殺機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76章 調令北來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595章 興兵叛亂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4章 無妄之災第281章 昔日盟友第48章 初來乍到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733章 禮制之爭第67章 險求富貴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59章 小賭怡情第29章 順流逆流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93章 金殿嘴仗(中)第605章 攻守各難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349章 笑酬相逢第686章 忍辱負重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499章 殺留難取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278章 營救聖人(下)第415章 蕭牆之內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29章 順流逆流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497章 最後佈局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667章 鬧市刺殺第434章 平定天津(中)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197章 官復原職第183章 成仁取義第736章 避禍之策第68章 主母駕到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423章 江湖險惡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30章 吃貨權貴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63章 冒功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