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

明吉逾站在船上,蒼老的臉上浮現出掩飾不住的驚愕。

說到底他是生長在東籲的人,儘管是老謀深算但到底見識甚少。

廣闊的海面,莫說是大明這個時代了。

便是後世很多沒有親眼見過海的,第一次見到大海都會感慨那種波瀾壯闊!

當看到了海面上的巨大戰船,尤其是那艘五千料戰座船後明吉逾直接合不攏嘴了。

直至登上了大船,明吉逾那驚訝的表情就沒有停止過。

在看到了那些穿着紅色鎧甲的姬武將們後,明吉逾呼出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要見到正主兒了。

默默的被李福達領到了船艙前,姬武將們通報之後他們才被領進了船艙。

當船艙門“吱呀~”打開的時候,明吉逾那張臉直接僵住了。

無他,這艙內艙外簡直兩個世界啊!

艙內地上鋪設着異域風情、花紋繁複的地毯,地毯上則是一扇巨大的黃花梨屏風。

繞過了這道屏風,便來到了廳堂。

陽光透過窗櫺和艙頂的琉璃,洋洋灑灑的散落在了這廳堂中。

廳堂中央是帶着古韻的祥雲紋鼎,而在它的後面不遠處則是一座羅漢塌。

這羅漢塌一瞧便知乃是新造之物,塌背上乃是瑞獸麒麟回首踏火圖。

香爐的兩側則是四張椅子,椅背上各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聖獸鎮圖。

此四獸較爲特別的是,眼部都鑲着寶石。

明吉逾這等老土鱉不知道,李福達這位玩裝神弄鬼起家的卻一瞧就知道這裡面的寓意。

此乃陽宅廳堂局,號是“四聖五祥麒麟踏祥雲式”!

四聖獸乃是鎮廳堂、驅辟邪祟,而這個麒麟就厲害了。

有道是“麒麟踏祥雲,世間百難消”,此麒麟又暗合了張小公爺“麒麟兒”之名。

不可謂是不用心啊!

榻前被撩起的簾子,仔細瞧過去會發現那是金絲線纏珍珠簾。

上面珍珠大小一致、渾圓光熒,隨意拆下來一顆拿出去恐怕能當個十來兩銀子使喚。

覺察到身後的明吉逾,眼珠子只看到這些個珍珠簾子發愣。

李福達不由得撇嘴,到底就是個土鱉啊!

目前眼中所見的物件兒裡,大約最好的物件兒可不是這些起眼的。

而是那些不起眼的。

比如羅漢塌上的那一方墨玉螭虎,旁人看不出來但李福達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是虎符,而且形制、包漿及上依稀可見的小字可以看出。

它……當是戰國時之古物。

“不知大王,爲何想要與在下相見?!”

便是這個時候,一個溫柔的聲音輕輕的傳來。

儘管這聲音聽着無比的溫柔,然而李福達還是一個哆嗦。

拉着身邊的明吉逾便緩緩拜下。

“悔遲,見過螭虎先生!”

明吉逾呼出一口氣,緩緩的隨着李福達一併拜下。

“哈哈哈……二位不必多禮,且先坐下罷!”

明吉逾與李福達低聲謝過,這才緩緩的坐在了椅子上。

這個時候明吉逾擡首,當他第一眼看到這位傳說中的玉螭虎時亦不由得愣住了。

不過到底這老狐狸心緒異於常人,不過是彈指須彌間便回過神來。

便見他微微躬身,用那蒼老的聲音說着標準的官話。

“外臣多聞‘天下風雲麒麟兒,國朝無雙玉螭虎’,顏色風姿橫推八百年無出其右者……”

便見這老狐狸緩緩頷首做禮,輕嘆道:“今日得見,當知非虛言也!”

張小公爺露出了一個符合大明時代完美禮儀的笑容,心中卻頗爲無奈。

蒼天啊!大地啊!小爺我只有這張臉好看麼?!

爲啥見我都先誇我的臉?!

小爺也是讀書多年、滿腹經綸啊!!

小爺我弓馬嫺熟,那也是戰功卓著啊!!

小爺謀算韃靼、輕取西南,難道當不得智計百出?!

敲裡嗎!只會看臉!!

憑啥就看臉!!

呸!一羣膚淺的人!!

“王上見我,不知有何可教我者耶?!”

明吉逾呼出一口氣,緩緩的擡首望向了小公爺。

看着那位小公爺靠在羅漢塌上,手裡把玩着那塊螭虎墨玉雕。

緩緩垂首,輕聲道:“西南之地,大明還是需要外臣的!”

張小公爺摩挲着手上的墨玉虎符,請笑着道。

“哦?!何以見得?!”

明吉逾沉默了會兒,低聲道:“阿瓦、白古猶在!”

“色隆法等人,亦非願屈居於人下之徒……”

便見這位老人緩緩的擡首,望着玉螭虎一字一句的道。

“今日東籲滅,則他日木邦等大興!其害,更甚於東籲。”

張小公爺微微一笑,既沒有反駁亦沒有應承。

只是在心下嘆氣,這位老傢伙果然是浮沉多年的老狐狸啊。

此處若是其餘的大明官宦,甚至是閣老說不準都有意思要聽着他說下去了。

大明對於西南的策略,更多的是維持平衡、讓他們朝貢。

實際上管束的並不太多,這造成的是土司、宣慰使尾大不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明吉逾所言也是事實。

二十餘年後,的確色隆法聯合孟密等地攻破阿瓦城。

這都不止,色隆法這傢伙殺阿瓦王莽紀歲、立自己兒子思洪發爲阿瓦王。

可謂是囂張一時,不可一世。

這思洪發卻不是個當王的料,沒事兒就殺人焚經毀佛塔。

治理地方又搞的一坨稀爛,於是混了十來年東籲這邊終於進軍阿瓦。

本來就得位不正的他,被緬臣明吉耶襄政變幹掉了。

但……要說孟養、木邦等危害大於東籲,那就不可能了。

莽瑞體那廝可是直接入侵大明瞭!

萬曆年其實大明實力猶在,一度都能調動三大宣慰司。

甚至還曾大軍圍困莽瑞體,都要將他成擒了。

然而大明文臣們又犯了尿性,巡撫滇南都御史王凝去信張居正。

把滇南東籲多次侵擾、三宣六慰逐步被蠶食的情況,告知了這位張閣老。

張閣老是怎麼說的?!

“得其地不可耕也,得其民不可使也,而空費財力以事無益,使無辜之民肝腦塗地……”

“嚴禁軍衛有司,毋貪小利逞小怨,以騷動夷情。”

唔……十分的大明特色,於是王凝二話不說命令退兵!

導致莽瑞體逃出生天,回去後咬牙切齒備兵復仇。

萬曆七年,東籲捲土重來。

大明邊境則是恪守“閣老之命”,坐看孟養被東籲吞滅。

最終孟養被攻破,整個孟養被東籲王朝徹底吞下。

膨脹起來的東籲王朝,也奠定了要向大明問鼎的信心。

然而,這事兒能怪誰?!

養虎爲患撕咬邊疆,最終形成禍害是誰造成的?!

大明的文臣們處理國政是一灘稀狗屎,處理邊疆事物則比處理國政更加的稀狗屎。

“西南之地,不再有大軍了。”

張小公爺望着這自信滿滿的老狐狸,輕聲道。

明吉逾聞言不由得一愣,隨即吶吶的道:“大明……不是要保有各王麼?!”

“王是有的,只是……再無軍伍了。”

張小公爺當然知道,這幫人如果手上有了軍伍會做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幫人一旦手上有兵絕對按耐不住要鬧事兒。

保有王國、有王,卻再無軍伍了?!

明吉逾居然一時反應不過來,隨手把玩着墨玉螭虎符的玉螭虎則是輕聲繼續道。

“不過些許小事爾,日後佔婆、安南、東籲……直至孟養等諸宣慰司,都不需兵馬了。”

看得明吉逾發愣的眼神,張小公爺心裡很是得意。

切~!莫瞧你明吉逾在阿瓦、白古之間玩的平衡術,無比高超。

可在咱這兒,您可就不夠看了。

早特麼猜到你們這幫子卵犢子啥尿性了,咱怎麼還可能給你們膨脹的空間?!

“西南邊陲戰亂不斷,我皇明終歸是宗主之國。”

張小公爺一副悲天憫人的神情,靠着那張璧玉般白皙瑩瑩的臉兒竟是襯托着有些許神性。

“若是常管不好,不管又不是。”

唔……張小公爺的意思是,我大明英明神武弘治陛下爲此冥思苦想啊!

幾位閣老、諸部尚書們更是操碎了心,最終在我英明神武弘治陛下的指導下做出決定。

首先就是,擴大我皇明於西南軍力!

不要誤會!這是我皇明好心,爲了保證你們不被欺負嘛!

然後就是幫佔婆復國,證明我皇明的確沒有鵲巢鳩佔之心。

比如現在的安南,我們可不是把陳朝後裔找回來繼承了麼?!

當然啦!爲了諸位以後不要再興刀兵,這軍伍就裁撤了罷!

明吉逾聽着張小公爺娓娓道來,渾身開始微微的顫慄。

這種顫慄很快的變成了顫抖,他很快的察覺出來這套制度背後蘊藏的核心!

那就是大明對西南邊陲諸國,全面的控制!

“大人有沒有想過,西南之地本屬蠻荒!蠻人不服管教……”

明吉逾緩緩的擡首,那雙蒼老渾濁的眼睛居然死死的盯着玉螭虎。

邊上的妙安、足利鶴等,見得此神色漸冷手亦按向了刀柄。

李福達渾身汗毛豎起,他分明感覺到十多束目光正在掃來!

那些目光用蘊含的殺意,讓這個老狐狸冷汗“刷刷刷~”的直冒。

旁人不知道,他李福達焉能不知?!

玉螭虎身側的那些女子看則靚麗,實則危險無比!

都是從扶桑武家中遴選出來的女子,手上本事又經過高人傳授。

還跟着玉螭虎多次奔赴戰場,真正廝殺下來的雌豹子啊!

“大膽!!”

於是,李福達二話不說直接蹦起來要對這明吉逾動手。

然而張小公爺卻笑着擺手:“噯~悔遲公莫動氣,東籲王陛下也只是有所疑惑罷了。”

隨着這張小公爺春風一笑,頓時李福達感覺自己身上被附着的殺意正在消退。

老李也是心口一鬆,陪着笑臉側身坐下。

心裡無數的草泥馬在飛奔,明吉逾你個老狗批啊!

你丫要找死,何必拉上勞資?!

要早知道你丫這麼不知死活,勞資特麼給個鬼你帶話。

想到此,李福達就心裡嘆氣。

還以爲這明吉逾是個聰明人,說不準將來得有些用處。

誰知道這老貨也是個蠢豬,尼瑪這蠻夷就是信不過、靠不住!

“王上不必憂心,此番動作吾皇陛下自然是考慮到這些事宜了……”

張小公爺亦不隱瞞,直接把貨殖會、王宮與兩司的情況和盤托出。

順便把那些個頭人們,不聽話的基本都去建設京師這事兒給他說了。

明吉逾沉默的聽着,徹底聽完後便不再說話了。

他甚至顫抖都不再顫抖了,他低着頭一言不發。

哀大,莫過於心死。

“上朝天國,果然英才輩出!西南蠻夷,欽佩!欽佩啊!!”

良久之後,這明吉逾才臉色慘然的說出來這麼一句話。

“‘天下風雲麒麟兒,國朝無雙玉螭虎’!老蠻子……佩服!!”

張小公爺則是望着他,聲音輕柔的道:“過獎,只是爲了西南長治久安……”

“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足掛齒。”

明吉逾還能說什麼?!

他一臉慘笑,微微顫顫的躬身作揖告辭而去。

張小公爺的這一番話,已經讓他徹底的明白了。

從此之後西南諸國,有等同於無。

明面上是諸國國王、諸臣子管理國事、國務,但……實際上呢?!

整個軍伍是沒有的,所有的軍務都必須通過大明駐軍而行。

舉國上下的耕地,盡數歸入各宣慰司貨殖會所有。

名義上這些貨殖會都是各宣慰司的,但實際上真正掌握了大頭的卻是大明!

也就是說,那些耕地的實際控制人是大明!

當錢財與軍伍都控制在了大明的手上後,那麼這個國家名義上的王臣是誰還重要麼?!

“王上若是閒暇,在下倒是建議可多讀讀書。”

說着,便見的那玉螭虎笑吟吟的從羅漢塌上起身。

“在下不才,便贈王上一本書罷!”

便是在明吉逾緩緩轉過身去的剎那,張小公爺的聲音響起。

明吉逾聽得這話,不由得止住了腳步。

他緩緩的轉過身來,那雙蒼老的眸子中滿是灰敗。

邊上的妙安小姐姐那幾乎就是張小公爺肚子裡的蛔蟲,玉螭虎腦子稍微動一下。

她就知道小公爺想要做什麼。

便見她轉身而去,很快的拿着一本《史記》跑了回來。

張小公爺笑吟吟的接過《史記》,走到了明吉逾的面前將書放到了他手裡。

“《舊唐書·魏徵傳》有云‘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望着明吉逾,玉螭虎輕聲道:“王上閒暇,當多讀體會。”

緩緩的接過了書,明吉逾深深一鞠。

“謝螭虎先生贈書,西南蠻人感激不盡!”

張小公爺笑着擺了擺手:“此《史記》中,在下獨喜太史公之自序!也希望王上多加體會……”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

“不死則亡!”

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八百六十七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趙皆立軍令狀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二百四十九章 晉陽豪族多牽涉,螭虎定計除妖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閣皇帝革弊端,銳意進取不惜財第四百九十四章 九邊總制將令下,京師貨殖喜抄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師野豬辦營生,張家螭虎活財神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滿朝文武傻眼下,走位轟搔玉螭虎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六百二十一章 百轉千回爲自在,但求俯仰心無悔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遊子螭虎歸京至,摳門皇帝賜流爵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下)第六百四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仨)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八百七十三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上)第六百八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玖)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陸)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完)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二百七十七章 張家虎兒要你死,虎頭太師讓你亡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八百零二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叄)第五百三十三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士無雙麒麟兒,張家莊內聚勳貴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聖旨隨車到,離營先歸京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七百零七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掙扎兩敗將,無有傲氣玉螭虎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四百六十一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孔其實很膩害,都是腐儒在誑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捌)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壹)第七百一十五章 碼頭熊娃撲面來,海量巨財宮中送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六百二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貳)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
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八百六十七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尚缺些許殺伐氣,各路文武緩登臺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廠錦衣衛,無人不生懼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趙皆立軍令狀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二百四十九章 晉陽豪族多牽涉,螭虎定計除妖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螭虎提筆詩三味,不見刀鋒亦傷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閣皇帝革弊端,銳意進取不惜財第四百九十四章 九邊總制將令下,京師貨殖喜抄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師野豬辦營生,張家螭虎活財神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滿朝文武傻眼下,走位轟搔玉螭虎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六百二十一章 百轉千回爲自在,但求俯仰心無悔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遊子螭虎歸京至,摳門皇帝賜流爵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下)第六百四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仨)第四十一章 已經報名,你去考試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八百七十三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上)第六百八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玖)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中)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見螭虎終身誤,但見螭虎誤終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陸)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完)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二百七十七章 張家虎兒要你死,虎頭太師讓你亡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八百零二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叄)第五百三十三章 散鴉戰法哀落幕,亙古不變唯有變(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士無雙麒麟兒,張家莊內聚勳貴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聖旨隨車到,離營先歸京第四百零三章 國朝整改粵北始,西涯遠赴督撫之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第七百零七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老臣論癡虎,爲卿尋出路第六百六十一章 垂死掙扎兩敗將,無有傲氣玉螭虎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抄家苦役會有時,乘風破浪祭滄海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第二百六十五章 將有大用謝玉田,以身爲餌玉螭虎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四百六十一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孔其實很膩害,都是腐儒在誑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捌)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壹)第七百一十五章 碼頭熊娃撲面來,海量巨財宮中送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六百二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貳)第三百四十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