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意想不到的幫手】

其實是他們潛意識當中也知道韋寶這麼做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因爲韋寶這麼做,動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一定要反對,現在才找不出反駁韋寶的話。

衆人僵持不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韋寶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上萬官員的外圍,又來了很多人。

這些人並不是閹黨集團的人,而大都是小吏,或者沒有官身的人,他們大都是與郭文亮情況差不多,各個衙門的子弟。

屬於郭文亮這種情況的人也有不老少,整個京師,這種人就更多,因爲很多爺爺是某個衙門的當官的,但是老爺子退下來之後,兒子,孫子,都沒有功名,都撈不到繼續當官的資格,那都是一大家子啊,這時代生的又多,七八個兄弟那都是小意思,兩代人就是上百人。

小門小戶的孩子養不活,這些官二代還不至於活不了命,要活不下去,至少也要過三代,所以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這些人也陸陸續續聽聞了郭文亮的事情,覺得他們的生機出現了,又聽聞許多官員到皇宮宮門口鬧事,要求見皇帝,要給陛下施壓,他們哪裡還會無動於衷?陸陸續續跑來抗議。

這件事給了韋寶很大的啓發,那就是,動了一部分的利益,就肯定會有一部分人得利,而作爲領頭者,作爲始作俑者,就一定是得利最大的那個人!

這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卻足有三四千人,已經足夠和官員們對抗了。

“憑什麼我們這些衙門的子弟不能任官?我們熟悉衙門的事務,又有傳承,再怎麼說,不會比世襲的軍戶頭領們做的差!”

“對,我們也要世襲!”

“他們能見皇帝,我們也能見皇帝!”

一幫衙門子弟有老有小,火力絕不輸給一幫官員們。

事實上,還有很多不是官員的人,但是有舉人身份,有進士身份的候補官員們也來看熱鬧了,他們也聲援韋寶,因爲他們贊成各個衙門的這種自查,誰能攪亂現有的人員體制,他們其實都會支持,爲什麼?因爲他們有功名,卻仍然沒有補缺的機會。

只有在任官員纔是最大的既得利益獲得者,纔是堅決反對韋寶的人。

魏忠賢、王體乾、韋寶、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等人都沒有料到事情發展下去,會變成這一個樣子,大家都覺得舒暢了不少,尤其是魏忠賢和韋寶兩個人。

魏忠賢想到如果照着這樣發展,真的能隨意提拔各個衙門沒有辦法補缺的子弟的話,那真的能立馬對東林黨大開殺戒了,東林黨憑藉的就是人多勢衆,缺了他們,沒有人當官了,各個大小衙門,各地衙門都不轉了,有這些世襲子弟,這種情況就會好很多。

而韋寶高興的是,他現在就算沒有實際控制都察院和大理寺,但至少也是重要參與者了,一旦完成了對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清洗,換上大量自己的人,就可以對其他各大在京衙門動手,升級到對整個大明動手,這就像是搞傳銷一樣,上線連接着下線,一級連着一級,到時候,都是與他有利益關係的人,到時候,他的官場體系盤根錯節,不但能收回巨大的財富,還能形成巨大的勢力,將爲今後的官道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就算哪天東林黨等崇禎上臺之後重新崛起了,魏忠賢倒臺了,他也有足夠的實力接過魏忠賢的大旗,繼續帶領非東林黨勢力與東林黨對抗!

閹黨說穿了是屬於皇權集團,所以閹黨集團,也可以說是皇權集團。

閹黨集團的首領,所以並不見得非要是太監不可,只要有人肯給齊楚浙黨這種非東林黨的小派系撐腰,肯給太監們撐腰,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自己麾下。

魏忠賢與韋寶兩個人越想越美,臉上都不自覺的掛上了微笑。

就在一衆東林黨大員們被吵的焦頭爛額,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韋寶站出來了。

“大家都靜一靜,靜一靜,能否聽我說幾句話?”韋寶說完,停下等衆人靜下來。

這時候,天已經有點矇矇亮了,衆人吵鬧一整晚,也都疲憊,不如之前聲勢那麼的足。

魏忠賢、王體乾、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等閹黨大員,朱延禧、周如磐、丁紹軾、楊漣和左光斗等東林黨大員們都不知道韋寶要說什麼,讓人都禁聲,場面逐漸得到了控制。

過了五六分鐘,韋寶見可以說話了,這才清了清嗓子,朗聲道:“這件事情是我搞出來的,我知道在任官員們,尤其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們擔心什麼,你們都擔心,我讓只有秀才功名的郭文亮擔任都察院御史的職務,會使得進士功名不值錢,甚至讓舉人也連帶着不值錢了,是不是?大可不必擔心,你們沒有完全搞明白我的意圖,我的意思是,父親,或者是祖父是本衙門官員的,他的子孫有秀才以上功名,又在衙門中辦事在兩年以上,表現出來一些才能的人,能證明能勝任差事的人,朝廷可以酌情考慮讓這些人補缺,這樣,既使得我們的官員充足,永遠不愁缺人,又使得咱們各級衙門透着人情,能讓在任官員同樣有歸屬感,否則你們想一想,你們現在雖然是官員,但你們的子孫是不是都能考取進士?你們不敢擔保吧?那麼,你們以後是不是也會有朝一日,希望像他們一樣,希望自己的子孫能成爲本衙門的一名官員?哪怕只是七品官也好,是不是?”

所有來參加抗議的官員們都不吭聲了,的確,誰也不敢保證子孫就一定能考取進士,韋寶這一條雖然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但他們有朝一日也是能受益的。

一門多個進士,父子甚至是祖孫三代都是進士的家庭自然也有,但非常少,每三年才一次會試,一次才幾百進士,哪裡有這麼多進士啊?

而且,韋寶這次提拔郭文亮,那是因爲都察院衙門實在是太大太顯赫,否則各個衙門中,實在是尋不到人,提拔七品官八品管,就在子弟中找有秀才功名的,或者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這種事例難道少了?

大明還有很多偏遠的縣衙,沒有人肯去補缺的,還不乾脆就是當地大戶自己充任縣官嗎?

那又怎麼說?

“既然大家都不說話,我覺得,朝廷應該明確制定典章,制定標準,比方說,父輩祖輩,有人在本衙門當過差事的,當多久,當出什麼政績,子孫後代有優先考慮進衙門委任官職的條件,比方說,沒有獲得官職,只是在衙門充當小吏,或者乾脆充當雜役的這些本衙門子弟,他們在衙門當差多久,當出多少成績,或者說具備什麼功名,纔能有資格優先進入本衙門委任?不就是一個標準的問題嗎?大家都不要爭了,與其如此斯文掃地的在皇宮前大吵大鬧,不如好好的上奏本給內閣中書,大家理性討論。我作爲內閣中書舍人掌制,我會優先將大家的意見彙總,然後交給內閣各位閣老,司禮監各位大公公和陛下御覽的。”韋寶微微一笑。

衆人聞言,無不汗顏,是啊,韋寶自己不就是內閣中書舍人掌制嗎?搞不好韋寶搞的這些,還真的是皇帝親自授意的呢。

“我覺得,父輩祖輩當中,有人在本衙門爲官超過三年,子孫後代有秀才以上的功名,並且也在本衙門幫差超過三年,都有被考慮充任本衙門中正七品及其以下官員的權力!這樣的話,也不會影響歷年進士的當差積極性嘛。朝廷的差事多的很,能者居之,你要是有很高的功名,卻連與人比能力的勇氣都沒有,那要那麼高的功名幹什麼啊?這也不符合朝廷用科舉選拔人才的初衷吧?科舉是要選出人才,而不是要排斥人才,光選出庸才的,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韋寶振振有詞道。

這個時候,韋寶已經完全掌握了場面上的主動,幾乎沒有人直接提出反對。

“好了,就先這樣吧?大家各抒己見,咱們彙總之後呈報給陛下聖裁,大家說好不好?都散了吧,散了吧。”韋寶笑容可掬的對衆人道。

躲在暗處觀看這邊情況的吳雪霞、王秋雅和貞明公主三女見是這麼個情況,都放心了不少。

她們本來被韋寶讓人阻擋在府邸中的,但是韋寶並沒有交代阻攔她們多少時間,吳雪霞磨了半天,軟硬兼施,終於說動總裁衛隊的衛兵給她放行了,讓她們三人出來看情況了。

本來總裁衛隊也是歸總裁秘書處管的。

“真沒有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小寶真有辦法。”王秋雅瞪大了美眸道。

“我也早就猜到在皇宮門前,並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可咱們不能讓總裁有一點涉險的可能嘛。”吳雪霞道。

貞明公主點頭:“嗯,我們沒有做錯,總裁也沒有做錯。”

韋寶雖然讓大家都散,但是並沒有多少人肯動,主要還是一幫在任官員,尤其是他們當中大多數人是東林黨官員。

朱延禧、周如磐、丁紹軾、楊漣和左光斗等東林黨大員們沒有走,他們也不願意走。

韋寶看出來了問題的關鍵,對朱延禧笑道:“次輔大人,您看是不是讓大家都先散了啊?凡事好商量,朝政就是在不斷商量磨合中有所發展的嘛,總是硬對抗,咱們不成了綠林了嗎?”

朱延禧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問道:“好聽的話,誰也沒有韋大人會說,那你說說看,你接下來打算怎麼做?是不是還要在都察院和大理寺搞這一套,是不是不打算收回對郭文亮的任命了?”

“那是自然,我若收回對郭文亮的任命,那都察院和大理寺衙門的尊嚴何在,我是陛下御賜的都察院經歷司經歷,還是陛下御賜的大理寺左寺丞,不是麼?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都察院和大理寺衙門的威嚴,不是麼?只能接着搞下去,五品以上官員,我無權過問,你們內閣自己考選,五品和五品以下官員,肯定要按照我的意思全部考選一遍的,對於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現狀,我是不滿意的,他們並沒有起到應該起的作用!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與刑部、大理寺並稱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亦稱“三司會審”。以都察院爲最高監察機關,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劾,勢必有“搏擊”之嫌,失大臣之體,極易爲朝廷招怨,一旦彈劾有誤,也無迴旋的餘地。因此,“搏擊”之事應讓那些地位不高、資歷不深、年紀較輕、顧忌較少的官員去幹。是應該建立一種“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維”的監察體制。應當充分發揮“科道”的監察作用嘛。構成我大明糾舉彈劾、防止官員敷衍公事、違法亂紀的交叉防線,又由於職在“建言”乃至“風聞言事”,固又統稱爲“言官”。都御史,職責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風紀的部門。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結黨、作威福亂政的,便彈劾他。所有百官卑劣貪鄙敗壞官紀的,便彈劾他。所有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現成章法、企圖進用的,便彈劾他。遇上朝覲、考察,同吏部主管確認賢能與否、官員升降。大案件重囚犯在外朝會審,與刑部、大理寺公平判決。此官奉敕內地,安撫外地,各自專奉敕命行事。十三道監察御史,職責專屬察糾內外百司的官邪,有的明章露面彈劾,有的密封奏章彈劾。在內清查兩京獄訟案件的審理有無拖延枉曲,巡視京都軍營,監都鄉、會試及武舉,巡視光祿,巡視倉場,巡視內庫、皇城、五城,輪值登聞鼓。”

韋寶說了一大篇,朱延禧、周如磐、丁紹軾、楊漣和左光斗等東林黨大員們都很不耐煩,論說大道理,這些人各個都是好手。

“韋大人,你能保證以後都察院和大理寺做到你說這些嗎?要是能保證,要多久時間?要是短期內能做到你韋大人說的這些,我老頭子舉雙手贊成!”朱延禧慨然道。

韋寶笑眯眯的伸出一根指頭:“一個月!我只需一個月,絕對能在完成都察院和大理寺所有人事安排的基礎上,大量糾察彈劾一批貪贓枉法之徒!”

朱延禧、周如磐、丁紹軾、楊漣和左光斗等東林黨大員們互相看了看,誰都沒有吭聲,其實誰都不相信韋寶的話,京城多少官員?一個月能幹什麼?一個月能改變大明早已經腐朽的吏治嗎?

“朱大人,我是你親手提拔的翰林院侍讀學士,你老大人對我有提攜之恩,我的話,你不信嗎?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吏治關乎到整個大明朝廷的吏治,事關重大,耽誤不起啊。”韋寶套幾乎道。

聽韋寶這麼說,朱延禧、周如磐、丁紹軾、楊漣和左光斗等東林黨大員們臉色緩和了不少。

這回輪到魏忠賢、王體乾、顧秉謙、魏廣微、黃立極和馮銓等閹黨大員們不滿意了,怎麼個意思?我們還在呢,你韋寶就與東林黨的人當面眉來眼去了?

尤其是魏忠賢,魏公公九千歲很不高興!

但也沒有辦法在此刻說什麼。

“你說話算數嗎?”朱延禧問道。

“朱大人,我的話要是不兌現,我韋寶告老還鄉。”韋寶正色道。

在場衆人大汗,你多大啊?就告老還鄉?

韋寶現在可是名人,大明官場,不止是京城,可以說全國官員都知道韋寶是一個15歲的探花郎。

15歲的人要是就要告老還鄉,那大家該怎麼辦?

衆人終於退散,這個時候,韋寶想對魏忠賢解釋幾句,解釋剛纔對東林黨示好是不得已而爲之,只可惜不得空。

不過韋寶相信,魏忠賢應該不至於爲了這麼點事情和自己翻臉的,應該能體諒自己是不得不對東林黨高官暫時示好。

韋寶根本就沒有將對朱延禧的承諾放在心上,他只想着儘快完成對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整頓清洗。

只要將都察院和大理寺捏在了自己的手裡,自己當官的這第一步,就非常穩健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就算自己真的肯告老還鄉,不還要經過皇帝陛下親自批准的嘛。

自己現在可是正五品高官,又不是一個普通小吏。

衆人散去,很多人也沒有回家,因爲他們本來就是穿着官服來的,到了這個點,該早朝了。

韋寶現在也有資格早朝,也需要早朝。

所以,韋寶也沒有回去,直接隨着一衆高官入宮。

皇帝今天照常沒有早朝,經過剛纔那一晚的叫鬧,大員們都很睏倦,早朝結束的很快。

魏忠賢問大家有事嗎?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結果沒事。

【0213 反對歷史虛無】【1062 義妹田氏義姐張皇后】【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632 韋總裁進京趕考】【0167 大被同眠】【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261 吳三桂逞兇】【0541 拿下遼陽城】【0201 出水了】【0672 李利民】【0002 好大的一條魚】【0191 山川壯麗民族大同】【0166 震天北死在撫寧衛大牢】【0466 吳襄楊麒到】【0619 要回大明的韋總裁】【1003 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浪】【1069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0599 洪霙會道歉嗎】【0446 韋寶的人頭已經漲到三四百萬兩紋銀了】【0003 賺錢是王道】【0070 左右都是美女相伴】【0170 沒了命也不能沒了土地】【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0008 書法比賽】【1015 無路可退】【0465 薊遼商會吳三輔會長】【0778 吳襄入京】【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624 零食的威力】【0142 拜把子】【0419 努爾哈赤的親外甥徹爾格】【0233 翻轉】【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575 韋總裁再赴朝鮮】【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899 全方位比拼】【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679 被韋寶氣的半死的幾位閹黨大佬】【0083 不得線索】【0822 韋監軍怒懟孫承宗】【0635 大牢裡的熊廷弼】【0766 求見英國公張維賢】【0696 讓九千歲看看什麼叫銀子】【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吳襄】【0345 退一步海闊天空之三年後歸還二百萬兩紋銀】【0766 求見英國公張維賢】【0524 韋公子到公州見李倧】【0160 調兵圍剿柳子幫】【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284 暴發戶不好當】【0394 很堅持的祖大壽】【0145 入宮】【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396 毛文龍與趙克虎之間的陳年往事】【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0091 靈藥後續】【0982 王體乾來訪】【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570 悍將譚瘋子】【0623 囂張的韋總裁】【0909 聰明的卓特木爾】【0758 海防錢莊】【0298 高能!院試開榜】【1065 田秀英】【1043 歷史節點上的建奴】【0757 楊漣終究還是死了】【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937 寶軍騎兵團】【0613 貞明公主的心意】【0842 大海之上】【0938 寶軍騎兵大發神威】【0593 漢城總裁府外】【0270 山海樓請同窗】【0525 韋總裁住進公州城朝鮮王室行宮】【0263 韋公子送還銀子】【0155 拜王體乾爲幹叔叔】【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611 倉促又幼稚的毒計】【0781 朱由校的密辛】【0088 靈藥】【0732 朱由校想懲治韋寶】【1005 政治婚姻】【0483 各懷心眼的韋寶與洋人傳教士們】【0505 龍出大海一路碾壓】【0186 爲一方百姓】【0783 奪取東營大營】【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715 魏忠賢的遠大目光】【0194 打出深井水了】【0537 搶東西,寶軍是專業的】【0522 還是朝鮮人有錢】【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198 鼓勵私人持股】【0130 老林子】【0914 定情信物】【0971 幾方面微妙的勢力】【0840 孫承宗的詆譭】【0762 宋應星的兩個兒子】【0848 努爾哈赤不怕死人】
【0213 反對歷史虛無】【1062 義妹田氏義姐張皇后】【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632 韋總裁進京趕考】【0167 大被同眠】【0790 氣度寬宏的韋大人】【0261 吳三桂逞兇】【0541 拿下遼陽城】【0201 出水了】【0672 李利民】【0002 好大的一條魚】【0191 山川壯麗民族大同】【0166 震天北死在撫寧衛大牢】【0466 吳襄楊麒到】【0619 要回大明的韋總裁】【1003 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浪】【1069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0599 洪霙會道歉嗎】【0446 韋寶的人頭已經漲到三四百萬兩紋銀了】【0003 賺錢是王道】【0070 左右都是美女相伴】【0170 沒了命也不能沒了土地】【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0008 書法比賽】【1015 無路可退】【0465 薊遼商會吳三輔會長】【0778 吳襄入京】【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624 零食的威力】【0142 拜把子】【0419 努爾哈赤的親外甥徹爾格】【0233 翻轉】【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0575 韋總裁再赴朝鮮】【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899 全方位比拼】【0325 韋家莊的工業初起步】【0679 被韋寶氣的半死的幾位閹黨大佬】【0083 不得線索】【0822 韋監軍怒懟孫承宗】【0635 大牢裡的熊廷弼】【0766 求見英國公張維賢】【0696 讓九千歲看看什麼叫銀子】【0347 主意拿的很定的吳襄】【0345 退一步海闊天空之三年後歸還二百萬兩紋銀】【0766 求見英國公張維賢】【0524 韋公子到公州見李倧】【0160 調兵圍剿柳子幫】【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284 暴發戶不好當】【0394 很堅持的祖大壽】【0145 入宮】【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396 毛文龍與趙克虎之間的陳年往事】【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0091 靈藥後續】【0982 王體乾來訪】【0878 很容易就都辦妥了】【0570 悍將譚瘋子】【0623 囂張的韋總裁】【0909 聰明的卓特木爾】【0758 海防錢莊】【0298 高能!院試開榜】【1065 田秀英】【1043 歷史節點上的建奴】【0757 楊漣終究還是死了】【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937 寶軍騎兵團】【0613 貞明公主的心意】【0842 大海之上】【0938 寶軍騎兵大發神威】【0593 漢城總裁府外】【0270 山海樓請同窗】【0525 韋總裁住進公州城朝鮮王室行宮】【0263 韋公子送還銀子】【0155 拜王體乾爲幹叔叔】【0028 文曲星要吃飯了】【加更規則】【0611 倉促又幼稚的毒計】【0781 朱由校的密辛】【0088 靈藥】【0732 朱由校想懲治韋寶】【1005 政治婚姻】【0483 各懷心眼的韋寶與洋人傳教士們】【0505 龍出大海一路碾壓】【0186 爲一方百姓】【0783 奪取東營大營】【0725 韋寶首次平臺議政】【0715 魏忠賢的遠大目光】【0194 打出深井水了】【0537 搶東西,寶軍是專業的】【0522 還是朝鮮人有錢】【0439 口才好溜的吳三鳳】【0266 無處不在的吳雪霞】【0198 鼓勵私人持股】【0130 老林子】【0914 定情信物】【0971 幾方面微妙的勢力】【0840 孫承宗的詆譭】【0762 宋應星的兩個兒子】【0848 努爾哈赤不怕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