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交鋒(一)

沈紫言不動聲色的後退了一步,大夫人就在她耳邊低聲說道:“那邊是皇后娘娘的嫂子安樂侯夫人……”竟然有提醒的意思在裡面……

沈紫言雖然早從杜月如口中聽過安樂侯夫人,在杜水雲的及笄禮上見過安樂侯夫人帶着女兒候靜靜,但還是感激大夫人的提醒,眨了眨眼,示意自己明白了。

大夫人臉色不變,微微點了點頭,扶着福王妃去和人寒暄,只是因爲是來哭喪的,誰也了往日赴宴相聚時的那種熱情高漲,氣氛顯得有些沉悶。安王妃的兒媳龐氏就來和沈紫言說話,“上次我身體不適,也沒跟着去認親,今日算是見着了。”

沈紫言就見着和福王妃交談正酣的安王妃朝這邊望了一眼,心裡一動,龐氏如此主動,多半是受了安王妃的指點了。也就承了她的好意,與龐氏唏噓了幾句,說了些感嘆話,就見到太后娘娘身邊的內侍匆匆趕了過來:“太后娘娘懿旨,請福王妃去永壽宮一趟。”

話音雖然不高,在場的還是有不少人聽到了,都露出羨慕的目光。二夫人下巴剛剛揚起,帶着幾分自得。而安樂侯那堆人也齊齊望了過來,只是隔得遠,忘不清那些人是何神色,只隱隱約約聽到幾句碎言碎語:“福王妃可真是討太后娘娘喜歡我們這些人來了這麼久,也不見太后娘娘問起……”

沈紫言暗自覺得可笑不已,太后娘娘是福王妃的婆婆,當婆婆的召見兒媳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麼到了她們嘴裡就有了在太后娘娘跟前爭寵的意味……

大夫人顯見也聽見了這話,眉頭微蹙,低聲說道:“太后娘娘可從來不喜歡山雞……”若不是此時場景是皇上的喪禮,沈紫言幾乎就要笑出來,二夫人已扶住了福王妃的手腕,“娘,我扶您去永壽宮。”

福王妃不動聲色的抽出了自己的手,目光落在了沈紫言身上,“你陪着我去見太后娘娘。”看也沒有看一旁的二夫人一眼,又低聲吩咐大夫人:“你是個機靈的,在這裡看着。”大夫人瞟了眼二夫人,點點頭,“娘放心,我省得,您和三弟妹去吧。”絲毫沒有因爲福王妃不帶自己去而露出不虞的神情。

沈紫言知道這種場合按理說福王妃是應該帶着世子夫人去的,但是她這樣安排,多半是想和太后娘娘說說話,也就沒有做聲,恭謹的跟在福王妃身後去了永壽宮。才入了永壽宮的殿門,沈紫言就發現上次在太后娘娘身邊的那羣人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撥人。沈紫言仔細想了想,發現有一些人正是杜懷瑾曾給自己看過畫像的,心裡也有幾分會意,皇后娘娘在這後宮的權勢只怕已經開始下滑了。

皇帝一死,一個沒有子嗣的皇后,就成了空殼子。當真是如杜懷瑾所說,是那玫瑰花去了刺,任人拿捏。只是眼看着太后娘娘也不是那好糊弄的人,怎麼那日進宮時竟看到她身邊全是皇后娘娘安插的人?

難道是有意爲之?沈紫言雖然滿心困惑,可也不敢失了禮數,亦步亦趨的跟着福王妃到了正殿,由方宮女牽引着進了內殿,就見到十幾個宮女打扇的打扇,捶腿的捶腿,將太后娘娘圍在了黃木鏤空雕花木榻上。

也不過是幾日不見,太后娘娘似乎一瞬間蒼老了十來歲,從前雖然上了年紀,可保養得當,也不顯老,如今一看,鬢角白髮叢生,昔日白潤的面頰上已有了一條條皺紋,叫人看着就忍不住心酸。

福王妃想來也是一樣的想法,眼眶有些發紅,而太后娘娘緊閉着雙目歪在榻上,十分疲倦的樣子,見着她們進來也沒有察覺。方宮女就輕聲喚道:“太后娘娘,福王妃和三夫人來了”太后娘娘慢慢睜開了雙目,眼睛裡一片寂寥,略點了點頭,“你們來了。”

福王妃行了禮,看了太后娘娘幾眼,眼淚就落下來了,“您也要節哀,保重身體……”太后娘娘雙手微顫,半眯着的眼睛裡漸漸也有了水光,之前擔心自己最得意的兒媳來試探自己,現在看來還是和從前一樣,沒有什麼改變,強忍着沒有落淚,衝着沈紫言招了招手,“到我跟前來。”又對着方宮女使了個眼色,方宮女見量,默默帶着衆人下去了,臨走時扣上了門。

沈紫言依言坐到了太后娘娘跟前的小杌子上,走近了看,就發現太后娘娘眼瞼一圈都是淤黑的,顯然是沒有睡好的緣故,心裡有些酸楚,想到太后娘娘一把年紀的人,到頭來白髮人送黑髮人,也生出了幾分憐憫之意。

太后娘娘靜靜的看了她一會,才問道:“瑾兒最近在做些什麼呢。”語氣雖然是輕描淡寫的,可沈紫言相信這不是簡簡單單的寒暄,心裡一瞬間轉過千百個念頭,也不知太后娘娘是想要知道什麼,也就忖度着說道:“三少爺這些日子一直在外奔走,昨日還見了姜大人手下的門客……”話語儘量簡潔,現在可不是長篇大論的時候,在太后娘娘這樣的人精面前,說真話遠比說假話來得妥當,免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哪個姜大人?”太后娘娘目光灼灼的盯着她,“是不是金陵城的守將姜大人?”沈紫言知道太后娘娘必是上了心,也就恭謹的答道:“正是那位姜大人,他聽說金陵城最近出現了一羣不明身份的人,又不是流民,因而也就留了意。又知道家父曾遇襲,所以來告訴三少爺一聲,看看是不是一夥人。”大楚的戶籍制度非常嚴格,一般而言極少出現這種狀況。若是人數少,只怕早就被盤問了,只是人數衆多,連姜大人也有些無法掌控,現在又是皇帝駕崩人心惶惶的時期,唯恐再鬧出什麼事情來,導致金陵城人心不穩,那可就是大事了。

太后娘娘顯然是知道沈二老爺遇襲一事的,聞言並沒有流露出驚訝的神情,喃喃自語:“不明身份的人……”趁着太后娘娘出身的功夫,沈紫言飛快的睃了福王妃一眼,見她神色端凝的望着自己,心情也有些沉重起來。

就怕自己說錯一句話,甚至說錯一個字,就給福王府帶來什麼災禍……

太后娘娘卻沒有就着這個話題談下去,嘆道:“我也老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從年輕時候到如今,福也享盡了,只盼着見見幾個孫兒,說說閒話,這日子也就過去了。”沈紫言見她說得淒涼,眼眶微紅,“太后娘娘說的這是哪裡話……”太后娘娘眼見着她如此,暗中鬆了一口氣,強笑道:“我也不過是感慨幾句罷了,哪裡值得你抹眼淚……”又望向福王妃,“你回去和睿兒說,讓他好好教導瑾兒,我看瑜兒寬厚有餘魄力不足,不是個能成事的樣子。”睿兒是福王的小名。福王妃還是第一次從太后娘娘嘴裡聽說這樣的話,雖寵愛杜懷瑾,可杜懷瑜也是她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聽了這話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但也內心深處也覺得太后娘娘所說有理,忙應下了。

沈紫言聽着這好似交待後事的話,心裡咯噔一跳,將太后娘娘的眼前後語想了想,隱隱約約似乎明白了什麼。先是問起杜懷瑾,然後是說想要見見孫兒們,再然後就是囑咐福王妃好好教導杜懷瑾……

難道太后娘娘是有什麼重託要託付給杜懷瑾?如果真是這樣,那也該探探太后娘娘的口風纔是。

沈紫言這樣想着,神色之間更爲恭謹,待福王妃和太后娘娘說完話,就順口接道:“三少爺夜裡無人時,也常常憶起小時候在太后娘娘跟前玩耍的趣事……”太后娘娘深深看了她一眼,說道:“那時候他和六皇子交情最好,兩個人上房揭瓦,素來是無所不爲的……”特意提到了六皇子……

話已至此,沈紫言心裡也明白了八九分,不再說下去,不然就顯得太過刻意,反倒不美。太后娘娘卻又感嘆了一聲:“說起來,這兩個小子,我都好久沒有見到了。”很是悵然的樣子。沈紫言看了福王妃一眼,見她回望了過來,二人對視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種瞭然。

三人又說了一陣,誰也沒有再提到杜懷瑾和六皇子的事情,好像是刻意又好像是無意,總之是繞過了這個話題。不知爲何,沈紫言卻對太后娘娘生出一股敬佩之意來。畢竟長子剛剛過世,就要開始操心接下來要面臨的一系列事情,這種負擔也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太子之位懸而未決,都對社稷不利。

也不知皇上是否留下了遺詔……

不過聽太后娘娘話裡的意思,似乎並不知道此事,或許,皇上根本就沒有留下一言半語的。不過,現在看來,太后娘娘也是中意六皇子的。能被杜懷瑾看中的人,沈紫言相信不會是等閒之輩,這樣想着,也稍稍心安。她雖是閨房裡的婦道人家,可也希望天下太平,國有明君。

出永壽宮的時候,沈紫言緊緊挽着福王妃的手腕,二人一句話也沒有說,一直走到了朝陽門前,福王妃才暗中拍了拍她的手。

求粉紅票啊

推薦朋友的一部書:

書號:2086494

一句話簡介:卑微丫鬟重生貴族小姐,她該如何爲昔日的自己討回公道?

第130章 石出(二)第154章 散去(三)第100章 喜事(二)第311章 新生(三)第282章 鴻雁(三)第125章 水落(一)第25章 雲開(一)番外之風華一第328章 闔家(一)第204章 波折(二)第146章 應對(二)番外之闔家歡喜第159章 癡戀(二)番外之夫妻100問下第310章 新生(二)第84章 親事(一)第127章 波瀾(一)第181章 變化(二)第17章 風起(二)第273章 面聖(三)第114章 新婦(二)第186章 闌珊(一)番外之夫妻100問下第60章 三年(一)第97章 東西(二)第284章 良夜(一)第83章 消息(二)第156章 角逐(二)第43章 花盡(三)第107章 冬至(六)第186章 闌珊(一)第65章 初見(三)第74章 飛英(二)第321章 因果(五)第90章 風波(一)第66章 除服(一)第160章 喪禮(三)第306章 收場(三)第211章 喜事(五)第130章 石出(二)第50章 來往(一)第134章 驚聞(三)第164章 交鋒(三)第134章 驚聞(三)第138章 知交(三)第193章 共度(二)第26章 雲開(二)第179章 糾紛(五)第157章 散去(六)第123章 貓膩(五)第199章 日暮(一)第210章 喜事(四)第303章 粉墨(八)第104章 冬至(三)第178章 糾紛(四)第205章 波折(三)第177章 糾紛(三)第6章 上香(三)第182章 變化(三)第178章 糾紛(四)第309章 新生(一)第139章 波瀾(四)第165章 交鋒(四)第61章 三年(二)第94章 花明(二)第279章 衝突(六)第214章 處置(二)第122章 貓膩(四)第148章 應對(四)第138章 知交(三)第183章 相許(一)第57章 事平(二)第166章 花明(二)第304章 收場(一)第153章 散去(二)第150章 塵土(五)第133章 風雲(一)番外之風華一第143章 亂麻(二)第68章 除服(三)第64章 初見(二)第107章 冬至(六)第67章 除服(二)第55章 事端(三)第4章 上香(一)第281章 鴻雁(二)第217章 處置(五)第185章 相許(三)第176章 糾紛(二)第153章 散去(二)第125章 水落(一)第102章 冬至(一)第61章 三年(二)第286章 良夜(三)番外之風華三第92章 風波(三)第200章 日暮(二)第49章 守孝(三)第121章 面見(一)番外之闔家歡喜五
第130章 石出(二)第154章 散去(三)第100章 喜事(二)第311章 新生(三)第282章 鴻雁(三)第125章 水落(一)第25章 雲開(一)番外之風華一第328章 闔家(一)第204章 波折(二)第146章 應對(二)番外之闔家歡喜第159章 癡戀(二)番外之夫妻100問下第310章 新生(二)第84章 親事(一)第127章 波瀾(一)第181章 變化(二)第17章 風起(二)第273章 面聖(三)第114章 新婦(二)第186章 闌珊(一)番外之夫妻100問下第60章 三年(一)第97章 東西(二)第284章 良夜(一)第83章 消息(二)第156章 角逐(二)第43章 花盡(三)第107章 冬至(六)第186章 闌珊(一)第65章 初見(三)第74章 飛英(二)第321章 因果(五)第90章 風波(一)第66章 除服(一)第160章 喪禮(三)第306章 收場(三)第211章 喜事(五)第130章 石出(二)第50章 來往(一)第134章 驚聞(三)第164章 交鋒(三)第134章 驚聞(三)第138章 知交(三)第193章 共度(二)第26章 雲開(二)第179章 糾紛(五)第157章 散去(六)第123章 貓膩(五)第199章 日暮(一)第210章 喜事(四)第303章 粉墨(八)第104章 冬至(三)第178章 糾紛(四)第205章 波折(三)第177章 糾紛(三)第6章 上香(三)第182章 變化(三)第178章 糾紛(四)第309章 新生(一)第139章 波瀾(四)第165章 交鋒(四)第61章 三年(二)第94章 花明(二)第279章 衝突(六)第214章 處置(二)第122章 貓膩(四)第148章 應對(四)第138章 知交(三)第183章 相許(一)第57章 事平(二)第166章 花明(二)第304章 收場(一)第153章 散去(二)第150章 塵土(五)第133章 風雲(一)番外之風華一第143章 亂麻(二)第68章 除服(三)第64章 初見(二)第107章 冬至(六)第67章 除服(二)第55章 事端(三)第4章 上香(一)第281章 鴻雁(二)第217章 處置(五)第185章 相許(三)第176章 糾紛(二)第153章 散去(二)第125章 水落(一)第102章 冬至(一)第61章 三年(二)第286章 良夜(三)番外之風華三第92章 風波(三)第200章 日暮(二)第49章 守孝(三)第121章 面見(一)番外之闔家歡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