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九月,東南沿海的颱風就很少了。.m李植三十五條大船的龐大艦隊不再跑日本貿易,轉而往臺灣行駛。
三月初時候,李植還在剿滅流賊的返程路上,李興就感覺到臺灣開荒花銷太大,停止了運送新農民到臺灣。臺灣島上那時有二萬二千農民有田耕作,另有五萬農民在開墾新田。如今這五萬開墾新田的農民都整理好了田地,在河岸上架好了水車,可以種一季晚稻了。
舊有的農民開始種田,李植就不需要支付他們開荒工錢了。這五萬開荒工人每個月每人要二兩月錢,五萬人每個月要花費十萬兩銀子,每月開銷是一筆鉅款。這些人不需要支付月錢後,李植財政大爲緩解,就可以招募新的農民了。
招募新農民,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如今天津的農民都知道跟着李植幹有好日子過,李植在各州縣一貼出佈告,就有無數人報名參加臺灣墾荒。不過李植擔心財政崩潰,不敢一次招募太多農民。李植把招募農民的數量控制在五萬人。
九月以後,李植的船隊把這五萬人分批運送到臺灣。
十月二日,李植跟隨運送農民的船隊,前往臺灣,視察臺灣的開情況。
十月的天津已經有些涼意,但南方依舊溫暖。船隊一路往南,靠近臺灣時候,李植已經脫掉了身上的貼裡和搭護,在官袍裡面只穿了一件中衣。
到了臺灣新竹,李植還沒下船,就港灣裡面的碼頭上,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商市。
每一次船隊開往臺灣,都會帶來大量的生活用品。包括棉布鐵器陶器瓷器水泥農具等等都是需要從大6運來的。這些商品是由高立功組織人手在天津採買的,到了新竹的港口,就全部賣給臺灣的農民。當然,呂虎不會一件一件去零售這些商品,他把這些商品批賣給新竹本地的商販。
此時船隊靠岸,一些商販推着板車,正等待着船舶上面卸下大6販來的商品。這些商販雖然不從事農業,但零售各種商品,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
當然,比起壓艙的各種貨物,船上更多的還是來開荒的貧民。這些農民下船後,立即就個個身穿深紅色範家莊軍裝的軍官們引導他們。在軍官的引導下,農民們一羣羣地走向新竹各地的臨時安置點。
李植在船上,然三十五船人貨千頭萬緒,但在鄭暉和呂虎的組織下,各項工作都井井有條。
鄭暉穿着大紅的官袍,率領新竹的大小官吏,等在碼頭上迎接李植。
李植一下船,鄭暉就跑上去拜倒,喊道:“鄭暉見過伯爺,恭喜伯爺受封興國伯,我等與有榮焉。”
李植拍了拍鄭暉的肩膀說道:“這次討滅張獻忠和李自成,你也積功升爲從二品都指揮同知了,高興不高興?”
鄭暉大聲說道:“高興,鄭暉喜不勝收,感恩戴德,願爲伯爺的事業肝腦塗地。”
李植哈哈大笑,跨上鄭暉牽來的駿馬,往新竹城中行去。
半路路過一個新到農民臨時安置點,李植一指馬鞭,說道:“進去”
鄭暉趕緊跳下馬來,牽着李植的駿馬往安置點裡走。
####
姚民樂是天津青縣的農民,他家這次走運,選上了開墾臺灣的隊伍,跟隨船隊到了臺灣。
他們夫婦二人成親時候就和族裡分了家,在天津沒有田,二人佃種村裡喬老爺的三十五畝旱田。那些旱田一年也就收七八斗麥子,刨去五成地租和一斗二升的種子,姚民樂和媳婦兩人每年從年頭忙到年尾,也就能得**石的麥子進自家倉裡。這些糧食,也就勉強讓姚民樂吃個溫飽。
哪怕是過年,他和媳婦兩人也不敢吃一口肉。兩人成親三年了,前年生了一個女兒。但這個女兒並未給姚家帶來歡樂,反而成爲了姚民樂的一塊心病。他時時擔心女兒長大了養不活——那**石的糧食,哪裡養得活一家三口?
七月底,姚民樂聽說興國伯招募第二批人丁開荒臺灣,他二話不說就報名來了。興國伯李植的事情青縣人都知道,只要跟上了興國伯,就有過不完的好日子。至於臺灣在哪裡,到了臺灣會經歷些什麼,姚民樂想都沒有想。
聽說自己募上了,一家三口九月初一就可以跟船去臺灣時候,姚民樂和媳婦在家裡兩間破茅房裡蹦了一晚上,慶祝好日子就要來了。
負責組織人手的興國伯幕府吏員讓姚民樂什麼都不要帶,說到了臺灣什麼都。姚民樂十分信任興國伯,聽了這話便把家裡的鍋碗瓢盆全部送給了親戚,帶着妻女空手上了船,往臺灣進。
那興國伯的大船十分高大,就和一座屯堡似的。但出了海,姚民樂才明白大海有多大,自己乘坐的大船在海里就像一葉樹葉似的,隨着海浪起伏飄蕩。船上太顛簸,姚民樂的媳婦吐了,不過姚民樂沒有吐。姚民樂在海上時候一直興奮地站在最上層甲板上,扶着船舷興奮地己沒見過的大海。
到了臺灣,姚民樂本以爲自己會個破破爛爛的開荒地。但沒想到一到港口,剛走下船,姚民樂就一大片繁榮的商館,騾馬喧囂人聲鼎沸。
姚民樂一家人下了船,一百多人跟隨着一個軍官,往前走了一里路,軍官把兩百人帶進了一個滿是小攤位的小廣場裡。那個小廣場入口處有個磚石門,門上面寫着“人才市場”四個大字。
那個帶路的軍官大聲說道:“若是不想種田的,可以到人才市場裡找個事情做,大家進去!”
來了臺灣還可以不種田?姚民樂愣了愣,走進了那個人才市場。走進去一民樂現市場裡擺了不少攤位。那些攤位沒人但每個攤位上面都豎着一個牌子,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字。
姚民樂和後面的農民都不識字,不知道那些攤位上面寫着什麼,都一臉求助地路的軍官。
那個軍官呵呵一樂,走上來指着一個攤位喊道:“新竹城張記酒樓招小廝兩名,要求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品行端正。做過小廝者優先錄取,手腳麻利者優先錄取,善於招待客人者優先錄取。待遇四兩每月,包午飯一頓。有意者到新竹城南大街張記酒樓找掌櫃劉老闆。”
聽到“四兩每月,包午飯一頓”這幾個字,姚民樂驚得張大了嘴巴。
招一個小廝要給四兩月錢?要知道在天津青縣,願意付一兩五錢僱人的就算好東家了。這樣的差事,往往是十幾個人搶,東家各種要求,應募者搶破頭也搶不到。平常的差事,有一兩二錢月錢,就能招到人。
然而在臺灣,上來一個酒樓小廝,就是四兩月錢,還包一頓飯。
這就是跟上了興國伯的好日子?
這就是臺灣啊!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