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興奮無比的陳越

雖然崇禎心裡想着遷都南京,可是這件事情得由大臣們主動提出,最好是內閣大學士提起,然後他才能半推半就答應下來。可是眼下除了一個左中允李明睿,其他的大臣們全都對此事裝聾作啞,崇禎無奈之下也只能再等時機。

不過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就在正月十九日,崇禎派遣太監劉沫往青石口傳旨,任命陳越爲天津巡撫,命令他帶領所部火速前往天津上任,並且給了陳越一道密旨,命令他到達天津之後收集海船,做好經天津出海逃往南京的準備。

聖旨是由宮中發出,並沒有經過內閣,更沒有經六科的複覈。已經發出,朝堂內頓時議論紛紛,很多官員義憤填膺,認爲崇禎此舉有違大明制度,因爲登基這麼多年,這還是崇禎第一次未經內閣發出的中旨。很多官員,特別一些言官,相約一定要在次日的朝堂上好好和皇帝理論一番。

誰知道第二日早朝,叩見完畢,還未等官員們發話,崇禎自己已經痛哭流涕。

“朕非亡國之君,然事事皆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何面目見祖宗於地下。朕願督師,親決一戰,身死沙場無所恨,但死不瞑目爾!”說罷掩面痛泣。

皇帝如此難受,羣臣們誰還敢用陳越這樣的小事來騷擾他。一個個跪在階下,向皇帝謝罪。

其實對崇禎的這一番話,那些品級低的官員也就罷了,內閣的幾個大學士都是心領神會。崇禎雖然哭着說要親自督師御駕親征,其實還是讓他們表態,希望有人能挺身而出,帶兵前往山西,抵抗李闖的進攻。

雖然明知道督師就是去送死,可是既然皇帝都這樣說了,做臣子的就只能表忠心。於是自首輔魏藻德之下,內閣的成員們都挨次報名請替代皇帝出征。

崇禎雖然心中早就打好了遷都的主意,可卻還抱着最後一絲希望,那就是能夠抵擋住李闖的進攻,保住北京。而即使保不住北京,爲了給南下南京爭取時間,也必須派兵去抵擋一番。畢竟遷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至於領兵出征的人選,督師這一級別最少得是六部尚書的級別,或者內閣大學士。而人選崇禎早就想好,那就是大學士李建泰!

李建泰乃是山西曲沃人,做官幾十年家裡早就積攢了數萬畝良田的龐大產業,可以說是山西有數的大財主,家資何止幾十萬!

崇禎派他爲督師,就是希望李建泰回到山西,能夠拿出自己家的家財,充作軍隊的糧餉。現在的崇禎已經沒有了一點辦法,只能想出這樣的主意。

李建泰也知道皇帝的意思,可他也知道自己別無選擇。若是老家曲沃被闖軍攻陷,萬貫家財都便宜了闖賊。倒不如把它們都主動拿出來,如此也能博得一個急公好義、破家爲國的好名聲!

“陛下,臣家曲沃,願出私財餉軍,不煩官帑,請提師西征!”李建泰站出來,慨然請命道。

見李建泰如此識趣,主動站出,崇禎不禁大喜,“卿真乃忠君愛國之士也,如此卿就做督師,代朕親征!”

.......

就在崇禎朝廷委任李建泰爲督師,決定派兵入山西,抵抗大順軍的進攻時。青石口,陳越等到了前來宣旨的太監,卻是宮中的老相識劉沫。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按察副使、青石堡守備陳越,遠征敵軍於千里之外,斬殺蒙古韃子數千人,揚我大明國威.......特封陳越爲天津巡撫,帶部剋日上任!”

太監劉沫一臉嚴肅的宣完聖旨,然後滿臉堆笑的請陳越站起。

“陳大人您以弱冠之齡即爲封疆大吏,放眼大明二百多年,可真是少見啊。”劉沫笑嘻嘻的恭維道。

“哈哈,蒙陛下信任,陳越真是誠惶誠惶,倒是勞煩公公您遠途而來,真是辛苦了。”陳越笑着擺擺手,早有親衛端着一隻托盤送來。

輕輕掀開蓋着錦布,劉沫的眼睛頓時被佈下的燦燦銀光晃花了眼。滿朝都說陳越是個魯莽野蠻的武夫,怎麼咱家倒是覺得這人很不錯呢。於是劉沫的笑容更加的盛了。

“好叫陳中丞得知,令尊大人蒙陛下隆恩,現在也擔任了錦衣衛副指揮使。貴家父子俱爲高官,放眼整個大明也沒有多少啊。”劉沫笑眯眯的道。

啊!這下陳越是真的愣住了,自己當上巡撫也就罷了,沒想到父親陳江河竟然也做上了錦衣衛副指揮使的高位。崇禎爲何對陳家如此隆遇?難道真的是爲了自己私自攻打蒙古部落立下的這一點點功勞?

“陛下對陳家之恩天高地厚,若有差遣,陳越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陳越收起了臉上的面容,嚴肅的表着忠心。

“好,好,好!”對陳越的表態,劉沫很是滿意。

“這裡還有皇上的一份手詔,不用下跪,你拿去看吧,萬萬不能泄露給別人。”劉沫說着,從懷中掏出一道黃綾,遞到了陳越面前。

陳越接過崇禎的手詔,細細的看了幾遍,這才明白了崇禎對自己父子加官進爵的原因。

原來是想逃跑到南京啊!這是看上了自己能打,希望自己能夠護送他到南京呢。

自己本來就想着逃到南方,現在皇帝也想逃,這道聖旨倒是真合了自己胃口。如此自己既能名正言順的帶兵逃到南方,還會因爲有着救駕之功,從此成爲崇禎身邊真正的心腹,加官進爵自然不在話下,從此前途無限光明!

而若是崇禎真的逃到了南方,大明再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出現各自爲政各自抗清的局面。當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禎有着絕對的權威號令整個南方。

如此以富裕的南方的糧餉,徵募大軍,把滿韃擋在長江以北當毫無問題,如此大明保住半壁江山絕對的可能的。

而只要大明在,陳家就會因爲救駕之功,和大明同存,自己說不定會被封爲侯爵公爵,從此子孫後代都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而說不定崇禎一高興,還會把坤興公主許配給自己,哈哈哈!

這一刻,陳越的心裡美滋滋的,只覺得生活充滿了無線的希望。

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735章 宮變第394章 鬧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周顯的豔遇第972章 不得不做的選擇第672章 詐城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三十六章 對策第752章 堅定的史可法(加更)第392章 輿論戰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913章 城破第833章 絕路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319章 兒子優秀也悲哀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1009章 仗義執言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態給誰看?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962章 談笑間第627章 大員第450章 阻擊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359章 媚香樓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686章 陷阱在哪裡?第540章 計策成矣第898章 追與逃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殺戮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800章 妥協第289章 金聲桓第881章 全殲清軍騎兵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1012章 太湖剿匪第235章 絕望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799章 又封駁!第895章 抵定勝局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一百零一章 恨難消第493章 無題第873章 初戰第486章 追與逃第848章 叩闕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343章 入宮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408章 暗潮第579章 季風起,海貿時第883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456章 撤退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286章 弘光第523章 反間(上)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459章 泗州第687章 火攻賊軍潰敗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62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01章 大雨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282章 馬士英的決斷第452章 武昌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205章 繳獲第888章 醞釀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543章 尾波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526章 制衡第443章 撤離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219章 大沽口第834章 歸心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712章 五雷大法顯神威第981章 你可曾爲朕想過?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更)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519章 唯一親人
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735章 宮變第394章 鬧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周顯的豔遇第972章 不得不做的選擇第672章 詐城第882章 收復寧遠城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三十六章 對策第752章 堅定的史可法(加更)第392章 輿論戰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913章 城破第833章 絕路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319章 兒子優秀也悲哀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1009章 仗義執言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態給誰看?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962章 談笑間第627章 大員第450章 阻擊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359章 媚香樓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686章 陷阱在哪裡?第540章 計策成矣第898章 追與逃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殺戮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800章 妥協第289章 金聲桓第881章 全殲清軍騎兵第一百八十章 出城第1012章 太湖剿匪第235章 絕望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799章 又封駁!第895章 抵定勝局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一百零一章 恨難消第493章 無題第873章 初戰第486章 追與逃第848章 叩闕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343章 入宮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408章 暗潮第579章 季風起,海貿時第883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456章 撤退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286章 弘光第523章 反間(上)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459章 泗州第687章 火攻賊軍潰敗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62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501章 大雨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282章 馬士英的決斷第452章 武昌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205章 繳獲第888章 醞釀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543章 尾波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526章 制衡第443章 撤離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219章 大沽口第834章 歸心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712章 五雷大法顯神威第981章 你可曾爲朕想過?第一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二更)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519章 唯一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