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

“亳侯!”聞聽顧君恩拒絕迴歸大順,李過身邊跟隨的騎士忍不住低聲叫道,一隻手已經按在了弓背上。只要李過一聲令下,他便會迅速的拔弓射箭,把顧君恩射殺當場。

李過輕輕的搖手,制止了他的意圖。船上,劉能已經把手銃掏出了半截,另一個手下也握住了手弩把柄。見李過和其隨從沒有異動,劉能輕輕的舒了口氣。

船頭,顧君恩彷彿對一切未曾感受,只是把目光放在李過身上。

李過輕輕嘆了口氣,衝顧君恩抱拳道,“感謝齊國公的好意,我願按照他的話去做。”

顧君恩微微闔首,目光中充滿了讚賞。識時務知進退,李過在順營諸將之中可謂首屈一指。

“顧先生,念在過去的情意份上,能不能再爲我等籌劃一下,指點迷津。過了襄陽之後,我等該何去何從?”即將告別之時,李過終於忍不住問道。

過了襄陽到達北方之後該怎麼做,李過現在還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經歷了上次的大敗之後,八旗兵折損過重,滿清已經無力管控整個北方。現在山東河北義民舉義愈演愈烈,滿清正疲於應付,正是順軍發展的大好良機。

亳侯出襄陽之後,可向西北經武關藍田攻略關中,奪取陝西打回陝北老家。也可徑直往北,過魯山縣,沿嵩縣西側向北的陸渾,即抵達伊川,攻取洛陽。或者向東北方向,過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間的方城通道,攻打許昌開封,攻略中原腹地。

這三個方向均可,不過以顧某所見,經武官藍田攻打關中實乃上策。一是順軍上下將領多是陝西人,對陝西地理很熟。再就是陝西偏距西隅,不論滿清還是大明對其並不十分在意,而陝西東有潼關之險,又有黃河相隔,正是作爲根據地的好地方。攻取陝西之後,亳侯可用心經營幾年,收取豪紳富戶田地,分發給貧民百姓,必能得到百姓擁護。發展幾年積蓄實力,便可發兵過黃河攻略山西,進而攻打北京。重複闖王當年的盛舉。”

顧君恩沉思片刻,耐心爲李過籌劃道。

“爲何不是向東北攻略中原?”李過疑惑道。

“中原土地肥沃人口衆多,卻一馬平川到處都是平原,無險可守,不適合作爲根據地。而不論是大明或者是滿清,都不會任由順軍佔據中原膏粱之地。”顧君恩耐心的解釋道。

李過仔細想了想,確實,河南之地太過重要,而又無險可守,想佔住實在太難,反倒是陝西,有着山川之固,是創立基業的最佳選擇。

向顧君恩感謝,並承諾會完全按照齊國公陳越的指示,全軍撤離襄陽,然後李過便向顧君恩告辭,帶着手下回歸宜城去了。

槳櫓搖動,扁舟載着顧君恩緩緩向漢水東岸而去。

“顧先生,我有疑惑不知當問不當問?”劉能終於忍不住問道。

“劉指揮使但講無妨。”顧君恩微笑道。

“讓順賊出襄陽去中原爲大明和滿清之間的緩衝不好嗎?先生何必給他們出主意讓他們去關中?若是順賊真的在關中立足了腳,再想剿滅他們可就難了。”

“呵呵,”顧君恩微笑了起來,問道:“當初順軍從北京撤退時便是退回了陝西,爲何滿清還要先發兵攻打他們,而不是直接攻打大明?”

“應該是滿清把順賊當作大敵,看不起當時的明軍吧。”劉能猶豫着道。

“是這樣,不過還有其他原因。陝西雖然偏距西隅,可從陝西往東過黃河可攻打山西直撲北京,也可出潼關入三川攻打中原腹地。

陝西不下,便如同一把尖刀插在肋部,讓滿清如鯁在喉,其又豈敢發兵向南攻打大明?

所以讓順軍佔據陝西,滿清若想攻打大明,就不得不先解決順軍這個後患。相反若是順軍佔據中原之地的話,滿清滅了順軍之後正好可以發兵向南攻打大明。而我們要是出兵北伐的話,還得先滅了順軍才能攻打滿清,平白多了無數的麻煩。”

顧君恩耐心的向劉能解釋着,聽的劉能連連點頭。

“有朝一日,我們若是能夠滅掉滿清或者把他們驅逐出關,到時豈會害怕佔據了陝西的順軍不成?”顧君恩笑道。

“先生睿智,劉能不及也。”劉能豎指讚道。

顧君恩微笑闔首,心中卻嘆息着,李過啊李過,顧某也只能幫你們這麼多了!對順軍,顧君恩難免有着一絲香火之情。

“終於勸服了順賊,就是不知道那鄭森會不會聽從齊國公的話,把襄陽讓出來給順賊。”劉能搖頭道。

東番現在和福建鄭家是競爭的關係,雙方明槍暗箭小動作不少,劉能對鄭森很是反感。

“齊國公是五省經略,持尚方寶劍,五省之內的軍隊都歸齊國公調遣,對四品以下的文官可以先斬後奏。鄭森雖然是襄陽巡撫,也不過是四品官罷了,他豈敢違背齊國公命令?”顧君恩淡然道。

“那是,若鄭森那廝敢不聽話,正好用尚方寶劍宰了這小子!”劉能笑嘻嘻道。

顧君恩聞言微微搖頭。

襄陽城,鄭森已經接到了五省經略齊國公陳越發來的軍令,把叔叔鄭鴻逵請來商議。

“把襄陽讓給順賊,陳越這廝怎麼想的?”鄭鴻逵驚怒道。

鄭森可是襄陽巡撫,有着守土之責。襄陽這麼重要的地方豈能輕易放棄!

“還是上書朝廷,請朝廷頂多吧,事情太大,咱們不能輕易決斷。”鄭鴻逵建議道。

陳越佔據了東番島,直接從鄭家手裡搶去了北洋航線,讓鄭鴻逵滿心的不舒服,他本能的不想按照陳越的意思去做。

“九江戰局肯定十分不利,齊國公纔出此下策,讓咱們全軍開往漢陽。向朝廷請旨一來一往太過耽誤時間,恐怕會誤了大事。”鄭森仔細尋思以後,搖了搖頭,不贊成鄭鴻逵的提議。

“咱們家雖然和齊國公有過節,不過現在確實國事重要,萬萬不可因私廢公!”

“好好好,你是巡撫大人,叔叔聽你的便是。”鄭鴻逵悻悻的說道。

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526章 制衡第1013章 鄭森反了第295章 敵襲第235章 絕望第913章 城破第587章 行情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290章 將計就計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祿歸明(第三更)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815章 還有條路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態給誰看?第352章 朝議第227章 鐵獅子倒戈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擴大規模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805章 出兵第344章 戰後第723章 萌生退意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191章 凱歌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423章 無題第607章 滿清內鬥第433章 勸降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615章 欣欣向榮第449章 吞併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691章 尾韻第686章 陷阱在哪裡?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455章 分化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843章 決策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888章 醞釀第483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三十四章 打虎不死反被噬第948章 合圍(第三更)第652章 君與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317章 闖賊滿韃皆死敵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717章 戰正酣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600章 倭國武士與荷蘭人第467章 萬箭齊發顯神威第280章 形勢第594章 襲擊第904章 崇禎會站了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456章 撤退第261章 激戰第978章 鄭森的選擇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411章 發難第八章 算賬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885章 局勢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768章 勝負已定(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706章 流言第790章 葫蘆案
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526章 制衡第1013章 鄭森反了第295章 敵襲第235章 絕望第913章 城破第587章 行情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290章 將計就計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祿歸明(第三更)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815章 還有條路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態給誰看?第352章 朝議第227章 鐵獅子倒戈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擴大規模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805章 出兵第344章 戰後第723章 萌生退意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191章 凱歌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423章 無題第607章 滿清內鬥第433章 勸降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615章 欣欣向榮第449章 吞併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691章 尾韻第686章 陷阱在哪裡?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455章 分化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843章 決策第808 章 進退失據的多爾袞第888章 醞釀第483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三十四章 打虎不死反被噬第948章 合圍(第三更)第652章 君與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317章 闖賊滿韃皆死敵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717章 戰正酣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600章 倭國武士與荷蘭人第467章 萬箭齊發顯神威第280章 形勢第594章 襲擊第904章 崇禎會站了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456章 撤退第261章 激戰第978章 鄭森的選擇第842章 陳越入濟南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411章 發難第八章 算賬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要戰功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885章 局勢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768章 勝負已定(第一更)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488章 輝煌的戰果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706章 流言第790章 葫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