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齊國公反了

之所以說奉了崇禎的密旨而非坤興公主的手詔,是考慮到坤興公主的安全問題。

反正在朝中大佬的眼裡,只要陳越返京便是謀逆,密旨手詔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稍稍遮掩天下人之口。

清君側,只要打出這個旗號便是謀逆的徵兆,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最起碼,尚衣監監丞馬翔是這麼認爲。

對陳越的反應,朝中宮裡早有議論,有人認爲陳越不一定會聽從朝廷的聖旨老老實實去武昌,說不定會提一些條件。而認爲陳越會謀反者卻沒有多少,畢竟陳越一貫以來的表現顯示,其絕對是大明的忠臣,現在崇禎還沒死,坤興公主又是其將來的老婆,他怎麼可能會造反?

而當這件事真的出現在自己面前時,馬翔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慶幸,按說自己是朝廷傳旨的使者,陳越既然造反,殺了自己祭旗也不是不可能。而現在陳越非但沒殺自己,而是放自己回京,這讓馬翔有種劫後餘生的驚喜。

送走馬翔的次日,也就是大明崇禎十九年四月二十八,陳越正式宣佈回師南京,清君側、穩社稷!

隨同陳越的有軍隊三萬,主要是東番水師,親衛營,定海水軍,以及餘楓的安慶軍都是原來的平南軍老兵。

三萬軍隊人數不算太多,實力卻不容小覷,這可是大明境內最精銳的部隊!就拿水師來說,其中包括七艘西式蓋倫船,二十餘艘三桅福船,其他各式戰船一百多艘,光是裝載的紅衣大炮便有三百多門,這樣的實力在整個大明海域可謂首屈一指。

步兵中有陳越的三千親衛營,每人都着盔甲,其中八百是鐵甲兵,穿着的是舟山工坊新造的板甲,防禦能力驚人,人人俱穿盔甲,最次的也是皮甲,這在整個大明可以說是唯一的一支軍隊。

三千親衛營配備火槍兩千支,佛朗機火炮二十門,虎蹲炮近百門,其火力駭人聽聞。

這三千人本就是平南軍老兵,其中軍官都是從北京跟隨陳越南下的老人,經過了無數次的血戰其戰力遠非一般軍隊能比,便是和滿韃八旗兵正面硬抗也不落下風。

隨行的除了步兵以外,還有餘楓的一千鐵騎,更是衝鋒破陣的精銳之師。在整個大明,現在已經找不出第二支這樣的騎兵。

這樣一支軍隊在手,雖然只有三萬人,陳越有把握和任何軍隊作戰,哪怕是滿韃八旗兵也絲毫不懼!

乘船順江而下遠比走陸路方便快捷的多,三萬大軍除了餘楓的騎兵以外,俱都乘船,八百多裡的路程,從九江順流而下只需要半月的時間,這還是因爲是龐大船隊行進,若是單個快船的話頂多十日便可抵達南京。

而在離開九江的第二日,劉能派人從南京送來情報,報告了南京的現狀以及內閣推舉儲君的結果。

唐王,竟然真的是唐王成爲了皇儲!看着書信中詳細描寫的內閣大佬六部九卿選擇皇儲的經過,其波瀾起伏不亞於一場戰爭,便是陳越也不由得心生感慨!

時間回到十來日前的南京。

內閣大佬們並不知道,一封坤興公主寫的密信已經由錦衣衛送往九江,對不久以後發生的事情更是毫無察覺。主要是他們的精力都放在了即將進行的推舉藩王爲儲君上。

整個南京也許只有韓贊周心中隱約有憂慮,只有他害怕陳越會悍然回京,所以纔對坤興公主那麼的堤防。那是因爲做賊心虛,生怕自己做的事情已經泄露,皇子被殺,崇禎因此中風,這樣的事情要是稍微泄露一點風聲和他有關,致使陳越率領大軍回京,等待他的將是萬劫不復!

可是在內閣諸位閣老的心裡,卻沒有想這麼多。因爲在幾乎所有人看來,陳越根本沒有理由做出叛逆的事情。崇禎並沒有死,只不過病的更重了一些,這和往常沒有什麼不同。西賊雖敗,卻遠未消滅,這個時候自當奮勇逐窮寇,剿殺流賊收復國土立下更大的功績。

至於南京羣臣擁立藩王爲儲的事情肯定會傳到九江,不過大佬們認爲立儲從來都是內閣以及朝中大臣們的事情,和武將沒有什麼關係,陳越因爲此事造反更是毫無理由。不過出於謹慎起見,他們還是寫了聖旨給陳越,讓他前往武昌離南京更遠一些,當然爲了安撫陳越,撥下了五十萬兩之巨的賞銀,認爲陳越拿到這筆銀子會老老實實聽話。

然後,大佬們便把所有精力用在了爭立儲君上。史可法、錢謙益、王鐸三位閣老各推舉一位藩王,互不相讓,朝臣們也分爲三派整日爭執不休。

然而在舉行廷議的前一日,突然有消息從杭州傳來,潞王朱常淓在遊西湖的時候不幸從畫舫掉入湖中,溺水而亡!

死亡的時間如此巧合,讓人不得不產生遐想,但死了就是死了,意味着儲君的候選資格少了一個,就只剩下桂藩和唐王兩位候選人。史可法大喜,認爲沒了潞王,王鐸一系大臣肯定會支持擁立桂藩,畢竟桂藩是神宗的子孫,唐王和其相比血脈太遠。而王鐸也暗示會支持史可法。

誰知道在廷議表決之時,王鐸卻突然反水,連他那一系的大臣也都改旗易幟,紛紛支持唐王。史可法悲哀的發現,便是原來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也紛紛改而站到了錢謙益那邊,真正站在他這邊支持桂藩的只有那些真正的清流大臣。

史可法不知道的是,就這幾日,鄭芝豹送出了近百萬兩白銀,而錢謙益更是代表唐王許諾了衆多的好處。在白花花的銀子和前途面前,什麼血脈倫序又算得了什麼?

在多數六部九卿大臣的支持下,唐王繼統已經成爲定局,史可法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認這個結果。羣臣約定,立刻派人往嘉興接唐王來南京,先擔任監國之職,等崇禎駕崩之後再登基爲帝!

爲了以示尊重,由次輔錢謙益親自帶隊前往嘉興迎接唐王。然而錢謙益還在迎接唐王的路上,齊國公在九江起兵造反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南京,立刻使得全城大震!

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424章 板甲第999章 步步緊逼第209章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898章 追與逃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十五章 家丁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274章 抉擇第945章 以待來日第667章 把賊軍徹底留在江西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第833章 絕路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1023章 議徵商稅第523章 反間(下)第712章 五雷大法顯神威第419章 處置第854章 入聊城第996章 謀求西域第580章 俘獲第912章 攻城第366章 監視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561章 封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戰前的準備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一百章 滿韃被嚇跑了第七章 騙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295章 敵襲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799章 又封駁!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341章 窮途末路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捲西山的風暴第199章 落寂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344章 戰後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799章 又封駁!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439章 清軍南下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六十三章 敵襲第742章 送信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868章 寧遠第421章 安東尼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983章 思想轉變了過來第526章 制衡第890章 激戰第890章 激戰第253章 披靡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548章 捷報到南京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十五章 家丁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830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55章 分化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
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424章 板甲第999章 步步緊逼第209章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898章 追與逃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十五章 家丁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274章 抉擇第945章 以待來日第667章 把賊軍徹底留在江西第659章 閻應元守吉安第833章 絕路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1023章 議徵商稅第523章 反間(下)第712章 五雷大法顯神威第419章 處置第854章 入聊城第996章 謀求西域第580章 俘獲第912章 攻城第366章 監視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561章 封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戰前的準備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一百章 滿韃被嚇跑了第七章 騙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295章 敵襲第415章 寇白門買舟下揚州第401章 南京來信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799章 又封駁!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341章 窮途末路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990章 勸說吳孟明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捲西山的風暴第199章 落寂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344章 戰後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799章 又封駁!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439章 清軍南下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796章 江西見聞錄(2)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六十三章 敵襲第742章 送信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868章 寧遠第421章 安東尼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983章 思想轉變了過來第526章 制衡第890章 激戰第890章 激戰第253章 披靡第704章 殺掉三皇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548章 捷報到南京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對第383章 顧錦城的想法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十五章 家丁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830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55章 分化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