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伍章 接戰

一百零伍章 接戰

崇禎七年十一月十三日,昌平州永安城外旌旗飛舞,各路平叛兵馬匯聚在城下,到處都是近畿一帶特有的口音。

臥榻之畔有不安定因素,這讓崇禎帝對昌平的叛亂十分厭惡,雖然現在圍困昌平的多是京畿一帶兵馬,但大軍一動,糧餉吃食草料就像流水一般花了出去,戶部也有些吃不消,兵部張鳳翼也沒奈何,只是不斷催促王肇坤等人儘快拿出個章程來。

副提督王肇坤,監軍魏國與四衛營先行進駐了天壽山,等各路兵馬陸續到達後,兩人見皇陵無憂,魏國把駐守皇陵的任務交給分守太監鄧良輔,自己和王肇坤帶兵馬開始圍困昌平,路上又有永安營總兵巢丕昌等陸續匯合,官兵聲勢大振。

大軍駐紮在昌平以東,切斷了團練營騷擾京師的道路,中軍掛起王肇坤的大旗,營中一片武將官服,除了總兵巢丕昌,還有欽差御史劉遵憲,待罪昌平巡撫何謙,通州兵馬還要駐防運河,這次只派了個監軍僉事過來,其他順義,密雲,懷柔等地因爲己巳之變傷亡慘重,招募的新兵戰鬥力不強,能趕到昌平不掉隊就不錯了。

王肇坤沿着昌平佈置防線,並派出哨騎向兩翼展開,沿途還發動鄉兵團練配合官兵平叛,早在大軍雲集之前,何謙等及昌平近郊的鄉紳都向王肇坤進言,請王肇坤暫駐華城,並派使者與昌平聯絡,解決兵變事件。王肇坤與監軍魏國,欽差劉遵憲等商議後否決了這個建議,大軍即至昌平。王肇坤,魏國等就要搞出動作來。

昨天,守陵總管太監王希忠派了幾個小宦官出昌平,但很快就被圍城的明軍所俘虜,明軍士兵搜出了他們藏在身上王希忠準備上奏朝廷的書信,上面稱:“……罪人既得,兵可不血刃也。昌平當撫,一味用強,只怕節外生變也。”

王肇坤與監軍魏國。欽差劉遵憲等人見信後勃然大怒,書信中一句也沒提他們的功勞,這讓衆人分外不快,再說守陵總管太監名號說起來嚇人。其實不過是一個失勢的老太監罷了。沒多少人在乎他的意見,所以王肇坤命四面加緊圍困,決不允許一隻鳥兒飛出去與朝廷私下通氣,另外礪兵秣馬準備強攻永安。

王肇坤等人並不擔心團練營,在京畿一帶叛亂和找死沒什麼分別,除了目前圍困的通州,密雲等數萬兵馬外,如果有必要。京畿周圍的宣大,保定。天津,居庸關,山海關,甚至遼鎮,京營的兵馬都可以抽調過來平叛,區區數千團練營再厲害還能頂住十幾萬大軍的圍攻?他們絕不會讓這個實打實平叛功勞飛走的,唯一憂慮的是,需要多久能打下昌平?

由御史劉遵憲主筆的佈告也紛紛射入城裡,劉遵憲義正言辭的道:“甲申之役,胡公等以兵不臨城,致言者紛紛,今吾等不可更襲前轍,現天兵已至,叛軍當速開城門,綁縛首惡,放下器械,等候朝廷議罪發落……”

兩營的教導主官劉傳芳和白斯文商議後決定將計就計,派士兵把佈告在昌平南街上示衆,並派出能說會道的教導官沿途散佈消息,一時間,天兵將要屠城的消息在昌平大街小巷內鬧得沸沸揚揚,城裡混亂喧譁不斷,大概劉遵憲還嫌鬧得不夠亂,又派兵射進許多第二封佈告,上面警告昌平百姓,絕對不可幫助亂兵抗拒天兵,否則城破時將嚴懲不貸,另外還警告那些來不及逃出昌平的大小官吏,指責他們放縱團練營作亂,又嚴厲指責他們是這次昌平兵變的主謀,佈告上命他們立刻把作亂的團練營首惡綁了出城自辯清白,否則打破城池,他們自己去向朝廷錦衣衛交代。

兩份佈告就像剛剛燃燒起來的乾柴上潑了一桶油,在天兵屠城的煽動下,城裡百姓和權貴在讀過這兩份殺氣騰騰的佈告後立刻分成了兩撥,但在團練營士兵的彈壓下,他們的騷動都立刻平息了下去。

吳仲村等人站在城頭望下去,在陽光下,東門方向大營遍地,許多明軍開始朝城池緩緩壓過來,這些人有老有少,穿的也是五花八門,披甲的很少,更難得的是城下還有一隊騎兵,他們圍着城池繞圈疾馳,聲勢倒也駭人。

明軍陣中有些低階武將帶隊,他們一面逼近一面朝城頭罵罵咧咧,要團練營士兵立刻投降,否則城破後立刻雞犬不留。

此時城頭已經戒備森嚴,青範營和第二營都是精銳滿編營,雖然器械裝備比不上鐵拳旅的兄弟,但對上城外這些明軍要好許多,火繩槍也裝備了許多,但考慮到守城是個長期過程,士兵們都放棄了火器,改成長槍盾牌,團練營在昌平駐守兩個多月,已經深得本地百姓的信任,也有許多昌平的青壯或自願,或被迫當上輔兵,幫忙運送一些城防器械。

吳仲村把兩營四千餘人分爲七隊,除了留兩隊彈壓城裡反抗力量外,他另外把親衛等組成機動預備隊,全部裝備了火繩槍,另外還收集了城裡所有馬匹備用,儘管敵我懸殊,但旅順的戰兵絕對不會被動防守,想要讓朝廷大軍膽寒,出城偷襲是必須的。

城頭上兩營士兵人人肅立,他們冷漠的望着城下如同螞蟻一般涌過來的明軍士兵,這些人並不害怕,相反人人臉上都有興奮之意,如果之前朝廷對他們來說是個遙遠,莊嚴,神聖的龐然大物,那麼通過鄭三省被殺身亡他們已經看清了朝廷的不仁,而切瓜砍菜一般圍殲京營則讓他們明白了朝廷的虛弱,唯一擔心的是,青範營和第二營兄弟稍微少了點,恐怕對付不了這麼多朝廷大軍,但很快。教導官告訴他們,暫代總指揮吳營長已經向大人報急,大人很快會發兵來解救他們。

“鐵拳旅的兄弟一到。天下還有誰能困住他們?天下還有誰敢剿滅他們?朝廷不給咱們一個說法,那就等着看吧”士兵們的心思很單純。尤其是失去營長的青範營士兵更是殺氣騰騰。

城外明軍讓哨探喊了半天話,見城頭士兵並不搭理他們,便慢慢的聚在護城河外幾百步的地方,開始整隊準備進攻。

逼近城下後,昌平總兵巢丕昌的永安營和通州兵備僉事王安陸分兵兩路,永安營攻東門。通州兵佯攻北門,其他各路平叛大軍在各路將校的帶領下牽制其餘城門,巢丕昌知道這是自己將功折罪的好機會。抖索起精神準備攻城,前昌平巡撫何謙飽受王大人,魏公公等人的責難,不知道是出於畏懼還是爲了自辯清白。昨天晚上就在大營裡服毒自盡了!

何謙的自盡讓巢丕昌變成了驚弓之鳥。昌平兵變朝廷要找替罪羊,現在巡撫自盡,最大的替罪羊變成了自己,儘管他知道讓他領永安營主攻是不懷好意,但他硬着頭皮,不敢多說一句。

士兵們吵吵鬧鬧的聚集在護城河邊,巢丕昌全身披掛,身邊圍着百多個精銳家丁。看到這些兵痞的表現衆人都是嘆氣,幸好城頭守軍沒有發動。要不一陣亂箭就能讓他們炸營。

巢丕昌驚疑不定的望着城頭,上面靜悄悄的,永安營士兵在無人騷擾的情況下很快就清理了一些拒馬,又在護城河上鋪設了許多木板,看到士兵搬運出兩架簡陋的雲梯時,他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這下恐怕要見真章了。

“大人,或許城裡叛軍聽聞大軍雲集,早已驚慌膽顫,哪裡還敢抗拒我天兵攻城,大人親冒矢石,奮勇殺敵,第一個登上城頭,克服昌平,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啊?”一個留着山羊鬚的文士搖頭晃腦的恭維着巢丕昌。

巢丕昌微微一愣,剛要咧嘴大笑,城頭突然一聲鑼響,那些士兵一聲發喊,無數滾燙的金汁便傾倒了下來……

巢丕昌一把推開那些圍着他阿諛奉承的傢伙,看清楚城下情景後不由大吃一驚,南門左右兩側到護城河之間的距離中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士兵屍體,還有無數嚎叫不停的傷兵,許多士兵瘋狂的胡亂奔跑,甚至一頭跳進冰冷的護城河水裡,兩架雲梯胡亂倒在地上,還沒架設起雲梯傷亡就如此慘重,這些兵痞都是巢丕昌許了重諾才鼓起勇氣參戰的,巢丕昌爲了鼓舞士氣,承諾向王大人討要兩個月糧餉,又許了他們城破後可以搶劫,但靠這種口頭許諾維繫的士氣卻經不起挫折,這些兵痞瘋狂的朝大營退來,根本不管那些傷者。

炎熱的陽光下,巢丕昌苦苦忍受着金汁的惡臭瀰漫,對家丁隊心腹巢禮安到:“不許他們退回來,告訴他們,誰敢逃直接砍了,與叛兵同罪。”

巢禮安身披幾十斤重甲,在陽光的照射下極爲難受,聽到大人的命令,他點頭揮手,那些裝備着精良器械的家丁殺氣騰騰的緩步上前,家丁們喊話無效,巢禮安一聲令下,家丁們張弓搭箭,把當先奔回來的十幾個兵油子全部殺死在地上!

逃回來的營兵一片大亂,家丁隊的狠辣讓他們嚇住了,可是他們也不敢回頭攻城,就這麼呆呆的站在戰場中間,不知如何是好,永安營的幾個千總帶着各自的家丁連連喝罵,讓他們重新整隊,巢禮安則與鎮撫司的人抽刀搭箭,防止這些士兵逃跑。

永安營士兵在嚴厲彈壓下終於鼓起勇氣,又回到城下準備攻城,城頭上還是靜悄悄的,這種詭異的情景讓每一個士兵心裡恐懼,好不容易把兩具雲梯搭了起來,城頭也沒用什麼撞杆抗拒,任由他們掛上雲梯。

“預備隊前排列陣!”

帶領預備隊的臨時主官耿火娃左手吊在胸前,剛纔吳仲村和衆人商議後,認爲這股攻城的明軍戰鬥力實在不堪一擊,於是他們決定乾脆放這些士兵上來一批用火繩槍集中殲滅,一舉擊潰對方的士氣。

雲梯上傳來登城的聲音,觀察手也在大聲報着敵情,耿火娃大聲命令道

“火繩槍隊前排列陣,弓弩隊兩側協防。”

青範營和第二營都裝備了兩個連的火繩槍,這是原來鐵拳旅淘汰下來的,爲了入援京畿,楊波都劃給了他們裝備,但苦於儲備的限制,他們沒辦法大規模使用。

“檢查火繩”耿火娃又是一聲發喊,那些士兵立刻吹亮手裡的火繩,並且讓火頭對準火門,這些動作分解他們已經訓練過多次,沒有什麼可緊張的,一名士兵手裡的火繩燃燒不均勻,就要快熄滅了,他趕緊舉手示意,隊官快步過來,把另一段火繩換給了他。

“準備接敵,開火門!”耿火娃喊完,在弓弩手的保護下退往側面城牆,黑洞洞的火銃警惕的瞄準着雲梯處……(未完待續。。)

第28章 無恥混蛋第59章 再次出征第38章 請叫我坑神第113章 攻城(上)第44章 嚴大人的心思第56章 登陸第110章 誘降第50章 瘋狂的設想第24章 兩個戰場的交鋒第90章 爺爺大號鍾老鬼第14章 一物降一物 雲娘點豆腐第10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09章 爭鬥第28章 無恥混蛋第16章 入戲第63章 皇太極的後手第94章 一個傳奇的誕生第81章 瞞天過海第9章 天下大勢第50章 戰果第76章 剃頭遼人第97章 出征第25章 失廟島第33章 隔閡第49章 跟我勾搭吧第18章 肖莫愁兄妹第60章 大軍合圍第34章 夜黑風高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中)第24章 都是油第92章 戰略(上)第94章 成長第71章 回援第20章 謀劃旅順第52章 謀劃與取捨第50章 戰果第64章 善後事宜第101章 生意第23章 張狗兒的投名狀第6章 影帝?那是要天賦的第78章 任你牙尖嘴利,我自巋然不動第37章 第一桶銀第58章 竟無一人是男兒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中)第四十四章第32章 分外眼紅第51章 黑珍珠號第55章 忠義無雙于學忠第81章 瞞天過海第106章 雞毛信第17章 頗深第24章 淮安府偶遇第110章 誘降第70章 以暴制暴第69章 俘虜第四十六章第17章 制衡與反制第69章 商業網絡第82章 虛虛實實第6章 解救第14章 一物降一物 雲娘點豆腐第92章 朝議第40章 力挽狂瀾第四十六章第77章 五行缺金第21章 出人意料第75章 脫困第9章 大路朝天,我走另一邊第98章 猛虎搏兔第33章 拜見知府大人第73章 屠夫第66章 慈父第26章 困局第124章 107坑道第29章 交換的條件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33章 變革第34章 夜黑風高第20章 楊大人的規劃第37章 外情司第30章 威武堡第4章 求食第34章 夜黑風高第32章 分外眼紅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下)第106章 奠基之戰第18章 出鹽了第五十一章第37章 第一桶銀第83章 登陸長生島第60章 大軍合圍第66章 慈父第31章 仇人相見第23章 張狗兒的投名狀第82章 擊潰第16章 奴才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35章 視察(上)第79章 破局(下)第62章 處旅順之遠
第28章 無恥混蛋第59章 再次出征第38章 請叫我坑神第113章 攻城(上)第44章 嚴大人的心思第56章 登陸第110章 誘降第50章 瘋狂的設想第24章 兩個戰場的交鋒第90章 爺爺大號鍾老鬼第14章 一物降一物 雲娘點豆腐第10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09章 爭鬥第28章 無恥混蛋第16章 入戲第63章 皇太極的後手第94章 一個傳奇的誕生第81章 瞞天過海第9章 天下大勢第50章 戰果第76章 剃頭遼人第97章 出征第25章 失廟島第33章 隔閡第49章 跟我勾搭吧第18章 肖莫愁兄妹第60章 大軍合圍第34章 夜黑風高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中)第24章 都是油第92章 戰略(上)第94章 成長第71章 回援第20章 謀劃旅順第52章 謀劃與取捨第50章 戰果第64章 善後事宜第101章 生意第23章 張狗兒的投名狀第6章 影帝?那是要天賦的第78章 任你牙尖嘴利,我自巋然不動第37章 第一桶銀第58章 竟無一人是男兒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中)第四十四章第32章 分外眼紅第51章 黑珍珠號第55章 忠義無雙于學忠第81章 瞞天過海第106章 雞毛信第17章 頗深第24章 淮安府偶遇第110章 誘降第70章 以暴制暴第69章 俘虜第四十六章第17章 制衡與反制第69章 商業網絡第82章 虛虛實實第6章 解救第14章 一物降一物 雲娘點豆腐第92章 朝議第40章 力挽狂瀾第四十六章第77章 五行缺金第21章 出人意料第75章 脫困第9章 大路朝天,我走另一邊第98章 猛虎搏兔第33章 拜見知府大人第73章 屠夫第66章 慈父第26章 困局第124章 107坑道第29章 交換的條件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33章 變革第34章 夜黑風高第20章 楊大人的規劃第37章 外情司第30章 威武堡第4章 求食第34章 夜黑風高第32章 分外眼紅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下)第106章 奠基之戰第18章 出鹽了第五十一章第37章 第一桶銀第83章 登陸長生島第60章 大軍合圍第66章 慈父第31章 仇人相見第23章 張狗兒的投名狀第82章 擊潰第16章 奴才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35章 視察(上)第79章 破局(下)第62章 處旅順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