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安邦?定國!

“謝義父賜名。”大柱,不對,可旺又重重磕了個頭。

人還跪在地上,頭卻轉了過來向大家笑道:“志文,小捷,......”,直到把所有人都喊了個遍。

才接着說,“我有大名了,哈哈,我有大名了,可旺,我叫可旺。”

“行了,起來吧,別跪着了。”孫大夫見他開心,自然也高興。

可旺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接着說道:“以後都叫我可旺,聽見沒?哈哈哈...”

“切!”小林等人眼裡明明滿是羨慕和渴望,卻偏偏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大柱,我還叫你大柱,怎樣?”

“我揍你哦!”大柱眼睛一瞪,想嚇唬小林。

“怕你啊,”小林說完撒腿就溜,“有本事追上我再說。”

打鬧聲中,一羣人跑遠了。

此時場中只剩志文、大綬和孫大夫,其他人有事兒的忙活事兒去了,沒事兒的都跟着可旺玩鬧去了。

“志哥,”大綬見左右無人,急忙低聲對志文說道,“你能不能幫我向孫伯求求情,請他也給我取個名?”

大綬的眼裡有光芒閃動,看得出對可旺很是羨慕,對正名充滿了渴望。

志文無語地看着他,大柱這是給人當兒子,孫大夫身爲義父,給兒子取名那是責無旁貸的。

可給你大綬取名算怎麼回事兒,難不成你也認孫大夫爲義父?

大綬見志文不說話,腦子一轉,瞬間明白了志文的想法,“對不起,志哥,是我唐突了。”

剛纔實在是太羨慕了,腦子一熱,話就衝口而出,認義父這事兒,大綬還沒想過呢。

志文一把拉住了轉身欲走的大綬,“我又沒說不幫忙,一起去問問孫伯吧。”

孫大夫無奈地看着志文和大綬,本來取個名沒什麼,可作爲送給大柱的禮,現在是義子的待遇,又給大綬取一個名兒,那不是顯得這份禮不貴重了嘛。

可大綬這孩子也挺不錯的,那天要不是他當機立斷下重手,局面會糟糕到什麼樣子都不好說呢。

要不再收大綬做義子?不妥,看大綬現在這模樣,就知道他不一定樂意。

再說孫大夫自己也不是到處認乾兒子的人,收大柱一是確實喜歡他,二是感念那天他爲自己擋刀,自從知道他孤苦伶仃一個人,才動了這個念頭的。

志文和大綬也滿心忐忑地看着孫大夫,特別是大綬,都明白這個時候請孫大夫幫這個忙,有些不妥。

沉吟良久,孫大夫纔開口說道:“大綬啊,那天的局勢實在兇險,要不是可旺捨身相救,我這條老命也許就沒了。”

“說的是,孫伯,大柱,不,可旺我是很佩服的。”大綬連連點頭,一時不明白孫大夫的意思。

“當然,接下來要不是你當機立斷,以重手震懾宵小,咱們不但保不住志文留下的那點口糧,就連大家的身家性命,也未必能保得周全。”

“不敢當,不敢當,孫伯,您這話說得太重了。”

這時不僅大綬,就連志文也疑惑起來,請你幫忙取個名兒而已,能不能幫忙一句話的功夫,現在這東扯西拉的是幹嘛呢。

“當得,當得,”孫大夫笑吟吟地接着說道,“大綬,我看你啊,臨事有決斷,不慌亂,有大將之才。”

邊說邊站了起來,拍拍大綬的肩膀,“以後定然能安邦定國。”

說完兩手往身後一背,就這麼施施然地走了。

這...,待孫大夫走遠,志文和大綬呆呆地對視了一眼,電光火石間,卻都明白了他的潛臺詞。

“哈哈,”大綬笑道,“安邦定國,那我就叫安邦好了,安邦,李安邦。”

原來孫大夫進退兩難之際,卻是想出了這麼個點子,明面上將大綬大大誇獎了一番,並效仿三國許劭,給大綬作了一番點評。

實際上,卻是將大綬的名字,藏在了“安邦定國”這四個字裡,任其自選。

老狐狸!志文暗罵。

但卻不得不佩服,孫大夫這一手玩得妙,他並沒有像對大柱那樣送大綬一個名兒,只是誇了大綬一番。

大綬從這四字評語中選兩個字做自己的大名,那是大綬自己的事兒,與孫大夫無關。

當然,要是大綬愚笨,沒有明白孫大夫的用心,那也怪不得孫大夫。

“李-安-邦。”志文跟着唸了一遍,搖頭道,“不順嘴,不好聽!”

“那...?李定國?”大綬也還沒有拿定主意,聽志文說不好聽,又把“安邦定國”的後兩個字用上了。

“李定國!”志文點頭贊同,“不錯,這名字念起來順溜,好聽。”嗯,還有些耳熟。

志文不知道,就是他一個無心的小小反對,纔沒有讓原本歷史上頗負盛名的南明永曆政權的晉王李定國變成李安邦。

這裡介紹一下李定國,張獻忠四大義子之一,清軍入關後,尊崇義父張獻忠死前遺願(“明朝三百年正統,天意必不絕亡,我死,爾急歸明,毋爲不義。”這是張獻忠死前對幾個義子說的),歸順南明,一心抗清。

曾在桂林擊敗大漢奸孔有德,駭得其自殺身亡,後又在湘南衡州陣斬清廷定遠大將軍謹親王尼堪。

此兩役之後,明末大家黃宗羲讚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只是受時局所限,又被一心自立的孫可望所坑,生前最後一次血戰,永昌磨盤山伏擊吳三桂時,還被南明光祿寺少卿盧桂生潛出告密,致功敗垂成。

在永曆帝被緬王獻給吳三桂絞殺後,憂憤病亡,年四十一歲。

臨終前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死荒外,勿降也。”

李定國死後,部下有數千人不降,聚於阿瓦河東百里,稱爲“桂家”,勐臘各族奉李定國爲神,過晉王墓均膜拜,並於後山復建“漢王廟”,每年春節進行隆重祭祀。

有詩讚曰:

胡風南渡盡草偃,大義捐嫌王出滇。

一身轉戰三千里,隻手曾擎半壁天。

諸葛無命延漢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板蕩羶腥忠貞顯,江山代代頌英賢。

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

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

老草坡前草樹香,磨盤諸將墓堂堂。

殘碑讀罷呼雄鬼,生死都從李晉王。

ps:孫可望、李定國二人,明粉們應該都知道。

李定國出生於公元1621年,與本書主人公年紀相差無幾,是我最喜歡的南明將領,一個前半生對抗大明的流寇,後半生卻因民族大義以死守護大明,故不惜佔用正文,念在是免費章節的份上,勿怪。

爲免部分書友不瞭解孫可望,這裡也稍做介紹。

孫可望(?—1660年),原名孫可旺,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大西政權主要將領、南明永曆時期權臣。

投張獻忠後被收爲養子,改姓張。作戰時沉着應變,被軍中呼爲“一堵牆”,很受張獻忠器重,爲張獻忠四個養子中之長子。

張獻忠在川北死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南下攻佔雲貴一帶,堅持抗清。後改投永曆政權,以武力挾制永曆朝廷。

孫可望爲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與大將李定國不合,導致內訌。

公元1657年(永曆十一年,順治十四年),孫可望從貴州引兵入雲南,攻打李定國,因部將倒戈不敵李定國。孫可望向清軍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貴州,隸屬漢軍正白旗。

公元1660年(永曆十四年、順治十七年)病死,一說狩獵時爲清軍射殺。

第519章 北上草原第428章 難事第591章 深夜異動第343章 後臺是誰第549章 回軍覆命第358章 雨戰(8)第253章 這些馬不錯第208章 君子協定?第256章 金人內訌第303章 不期而遇(3)第303章 不期而遇(3)第463章 買地第239章 蒙古部落的漢人首領(1)第195章 己巳之變(1)第439章 是何阻礙第356章 雨戰(6)第13章 買糧第343章 後臺是誰第428章 難事第641章 後記第254章 馬羣大亂第307章 責問第94章 擒賊擒王第618章 決定第376章 終戰(8)第208章 君子協定?第438章 神物...不過第374章 終戰(6)第100章 智退過天星(2)第353章 雨戰(3)第195章 己巳之變(1)第211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149章 毛衣引發的血案第583章 相認第406章 義民第400章 如何應對(2)第383章 晉陽風雲(1)第328章 相互扶持第333章 鬧劇第277章 不爲贖金第513章 晉北風雲起(20)第138章 雪夜來客第32章 倖存第329章 有消息了第577章 金人來了第539章 夜襲,又見夜襲(6)第147章 閆家村第426章 會面小王莊(4)第402章 倚多爲勝第586章 赫圖阿拉第36章 找秀才老爺借糧第498章 晉北風雲起(5)第539章 夜襲,又見夜襲(6)第323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58章 雨戰(8)第560章 覆滅的巴牙喇第74章 嚇退野狗第58章 黑夜激鬥(3)第436章 賀知州的擔憂第636章 追擊第407章 京觀第493章 出奇制勝的絕招第24章 畫圈圈第330章 只能硬攻第461章 擅闖第522章 何時出兵第330章 只能硬攻第86章 被救的大夫第238章 驚變(1)第432章 好大的膽子第24章 畫圈圈第29章 出城第265章 代善出馬第219章 不速之客第342章 改進雲梯...與不缺糧第61章 黑夜激鬥(6)第326章 敵襲...與不妥第52章 偷還是搶第568章 向南用兵第348章 查找線索第71章 獲救第145章 有大動作第158章 一變再變的戰況第112章 新情報第595章 起火(2)第570章 天使來了第96章 系統的作用第407章 京觀第180章 進太行第352章 雨戰(2)第269章 受困狼羣(2)第6章 老掉牙的系統第332章 落石第388章 馬二的秘密(2)第463章 買地第273章 狼羣VS馬羣(2)第478章 傭兵團與治安官第108章 孫大夫的心思第180章 進太行第262章 定罪阿敏
第519章 北上草原第428章 難事第591章 深夜異動第343章 後臺是誰第549章 回軍覆命第358章 雨戰(8)第253章 這些馬不錯第208章 君子協定?第256章 金人內訌第303章 不期而遇(3)第303章 不期而遇(3)第463章 買地第239章 蒙古部落的漢人首領(1)第195章 己巳之變(1)第439章 是何阻礙第356章 雨戰(6)第13章 買糧第343章 後臺是誰第428章 難事第641章 後記第254章 馬羣大亂第307章 責問第94章 擒賊擒王第618章 決定第376章 終戰(8)第208章 君子協定?第438章 神物...不過第374章 終戰(6)第100章 智退過天星(2)第353章 雨戰(3)第195章 己巳之變(1)第211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149章 毛衣引發的血案第583章 相認第406章 義民第400章 如何應對(2)第383章 晉陽風雲(1)第328章 相互扶持第333章 鬧劇第277章 不爲贖金第513章 晉北風雲起(20)第138章 雪夜來客第32章 倖存第329章 有消息了第577章 金人來了第539章 夜襲,又見夜襲(6)第147章 閆家村第426章 會面小王莊(4)第402章 倚多爲勝第586章 赫圖阿拉第36章 找秀才老爺借糧第498章 晉北風雲起(5)第539章 夜襲,又見夜襲(6)第323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58章 雨戰(8)第560章 覆滅的巴牙喇第74章 嚇退野狗第58章 黑夜激鬥(3)第436章 賀知州的擔憂第636章 追擊第407章 京觀第493章 出奇制勝的絕招第24章 畫圈圈第330章 只能硬攻第461章 擅闖第522章 何時出兵第330章 只能硬攻第86章 被救的大夫第238章 驚變(1)第432章 好大的膽子第24章 畫圈圈第29章 出城第265章 代善出馬第219章 不速之客第342章 改進雲梯...與不缺糧第61章 黑夜激鬥(6)第326章 敵襲...與不妥第52章 偷還是搶第568章 向南用兵第348章 查找線索第71章 獲救第145章 有大動作第158章 一變再變的戰況第112章 新情報第595章 起火(2)第570章 天使來了第96章 系統的作用第407章 京觀第180章 進太行第352章 雨戰(2)第269章 受困狼羣(2)第6章 老掉牙的系統第332章 落石第388章 馬二的秘密(2)第463章 買地第273章 狼羣VS馬羣(2)第478章 傭兵團與治安官第108章 孫大夫的心思第180章 進太行第262章 定罪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