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明荷北部灣海戰

揚州城,吳勝望着史可法史督師,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史可法的態度卻是一個不服兩個不忿,絲毫沒有把吳勝和他麾下的將領放在眼裡。

吳勝不解地問道:“聽說,史督師是自告奮勇來守揚州的?”

史可法一臉桀驁不訓的樣子道:“正是!”

這下讓吳勝有些不會了:“既然是自告奮勇來守揚州,爲何對揚州城防漠不關心?莫非所謂的守城只是你殉節的儀式,你根本就沒有想過怎麼守城?”

“要殺便殺,何必多言!”

史可法現在一心求死,因爲他只要死了就可以名留青史,成就他的美名。

可問題是,吳勝真不想殺史可法,因爲這樣的對手簡直就是大明帝國的大幸,要知道一個豬隊友可比十個優秀的將領取得的戰果還要巨大。

吳勝淡淡地道:“你走吧,我不殺你的!”

“爲什麼不殺我?”

吳勝懶得跟史可法廢話:“來人,將這個傢伙拎出去,有多遠扔多遠!讓這種人統率幾萬大軍,簡直就是草菅人命!”

侍衛進來,將史可法叉了出去。

史可法高聲喝罵,大義凜然,士兵馬上往他小腹來了一拳,然後就世界清靜了。

跟歷史上一個樣,這傢伙對軍事可謂一竅不通,也沒有心思去弄懂,他領兵鎮守揚州也壓根就沒想過怎麼守住揚州,只求能死得轟轟烈烈,名垂青史,至於追隨他的將士和揚州城的百姓怎麼辦,估計他根本就沒有想過。

攤上這麼個不靠譜的書呆子兼萬人坑,揚州城的防務就可想而知了,幸好這次打過來的不是清軍,而是明軍,雖然揚州城破,但慘絕人寰的揚州十日並沒有發生,他也沒有人頭落地,只是讓吳勝扔了出去而已……

這是揚州最大的幸運,也是史可法最大的不幸。

史可法雖然很不靠譜,但是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在,他都屬於比較能幹的那種人了,也是史書比較推崇的一類人。事實上,這樣的人論能力還不如一介小吏。

完全是眼高蓋頂,一個不懂軍事,不懂庶務的人,居然成爲一個重要的方向軍指揮官,這完全是拿戰爭當兒戲,一個只想着死得轟轟烈烈名垂青史,壓根就沒有想過如何戰勝對手,至少讓對手在自己倒下之前付出足夠的代價的書生,居然成了不可多得的人材,由此不難想象明末的南京小朝廷爛到了什麼地步。

南京小朝廷就有這麼坑爹,這麼一位拿戰爭當兒戲,也正因爲這位屬於不可多得的人才。

事實上,也不能怪南明小朝廷如此胡來,整個大明一直就是這麼幹的,就比如前遼東經略高第,高第是萬曆十七年進士,履職後受林穎縣令(今河南省漯河市臨穎縣),因爲政績突出,累遷爲大同知府,當年二十一年後,成爲山東按察司副使,再升爲湖廣右參政,接着是山東按察使(正三品)陝西右布政使(從二品),很快又升山西左布政使。

直到天啓元年1621年,當了三十二年官的高第從來沒有接觸過軍事,他當過知縣、管稅關,也當過司法幹部,就是沒有碰過軍事,然而就在天啓二年入京,爲兵部右侍郎,天啓四年爲遼東經略。

這很說明問題,一個當了三十多年官的高官,一天軍事沒有碰過,陡然成爲遼東經略,能管好遼東的事務,纔是怪事。偏偏因爲寧遠大捷,高第還升官了。

就連明末遼東三傑,事實上都差不多,只不過袁崇煥和孫承宗、熊廷弼他們都是知兵的人,比史可法能力強多了。

數日之後,史可法防守的揚州在一個時辰內易手的消息傳到南京之後,南京文武百官簡直如同世界末日降臨了一般,一個個呆若木雞,半晌纔有人反應過來,破口大罵,

“蠢材!真是蠢材!四萬人馬守揚州,幾天就丟了,真的是蠢到家了!”

“當初這個書生主動請纓的時候老夫就說過他乳臭未乾卻口氣太大,信不過,重用不得,你們偏要賦予重任,現在全傻眼了吧?”

“唉,當初大家看他出口成章,文采飛揚,以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誰想到他居然這麼沒用,幾天就把揚州給丟了!”

“他不是無能,是蠢!明知道揚州守不住也不撤,不撤也就算了,好歹也把揚州的糧庫銀庫燒清光啊,現在倒好,我等挖空心思籌集到的糧秣,全便宜了戚虎那個老賊!”

“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趕緊想辦法補救吧!”

“怎麼補救?怎麼補救!”

“還補救呢!安慶丟了,桐陵丟了,合肥丟了,湖州、蘇州也丟了,現在連揚州也丟掉了,如今的南京就算是孫武重生,吳起再世,恐怕也無能爲力!”

“怎麼就信了這個衰貨的邪!”

“這位大人,本官知道你心中有火,但是這樣口出穢語,簡直就有辱斯文啊!”

“我呸,命都快沒了,還斯文呢!”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管在什麼時候,讀書人的氣節和風儀還是要的!”

“愚蠢!古板!我們的大業就是壞在你們這些跟史可法一樣既蠢又固執的人身上!”

“哎,你怎麼罵人了!”

“罵的就是你們這種書呆子!”

最後爭吵就變成了羣架,一衆文武大臣當着皇帝的面大打出手,場面混亂得無以復加。而他們的傀儡,弘光帝朱以海像尊泥菩薩似的坐在龍椅上一動不動,木然看着這一切,沒有半點開口喝止的意思,反正就算他開口了他們也當沒聽到。

這種場面朱以海已經見識過很多次了,每次這幫大臣總會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撕逼撕得昏天黑地,他這個皇帝根本就管不了。等他們打累了,有人吃虧了自然會來找他這個皇帝評理,請皇帝爲他們作主,可是皇帝一旦作出判決他們又根本就不聽,這個傀儡當得真累!

朱以海小心的打量着正在互相揪鬍子撕衣服扭作一團的大臣們,心裡掠過一絲苦澀,這種被人當木偶擺弄的日子應該不多了吧?他很快就可以獲得解脫了!

周延儒同樣冷眼看着羣臣撕逼,沒有半點開口喝止的意思。

周延儒已經被氣吐血了好幾次,實在懶得去管了,你們愛鬧騰就讓你們鬧吧,反正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你們撕逼了!

揚州失守對於南京小朝廷的打擊是極其致命的,這意味着南京失去最後一座可以彼此呼應的城市,即將變成一座孤城了。

……

消息傳到北京的時候,程世傑剛剛接到來自劉慶鬆的彙報,南猴的鄭阮之爭,這件事情程世傑是知道的,歷史上,鄭阮之爭打了五十多年,最終在康熙的調解下雙方握手言和,劃並以靈江爲界(1673)。雖然名義上阮氏奉黎皇爲越南國主,事實則是廣南國阮氏政權統治著南方,而鄭氏政權統治著北方。分裂持續了接下來的一百年。

眼下劉慶鬆在升龍城下秀了一把肌肉,震驚了黎朝和鄭主,同時也震驚了阮主,等於說南猴三方勢力都被嚇倒了。

在這種情況下,黎主希望大明可以主持公道,幫他恢復王權,他願意自從帝號,奉大明爲宗主國,而鄭主則希望大明支持他,成爲南猴新王。

阮主的反應稍慢,應該後續會派人來北京,在這件事上,程世傑並沒有發表看法,而是讓內閣就事論事,商談如何處理。如今雖然在南征南明小朝廷的關鍵時刻,事實上內閣並沒有把南征當回事,哪怕南京可以一戰而下,事實上,這場戰爭就停在了揚州,距離南京一步之遙。

對於接連戰爭中,南明的降軍,前後共計二三十萬人馬,都被程世傑打包,準備送到新大陸墾荒,採礦,當然這個期限不是永遠,而是按照他們的罪行給予從三年至二十年不等。

以新大陸的豐富資源,加上國人的勤勞和儉樸,肯定可以得到極好的發展,到時候,就算服刑期滿,讓他們回來,他們也不願意回來,畢竟那裡的資源太豐富了,隨便劃拉一下就可以過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鄭阮戰爭之所以持續了五十多年,其實裡面有着荷蘭人與葡萄牙人支持,鄭主獲得了荷蘭人的支持,而阮主則獲得了葡萄牙人的支持,甚至雙方在戰爭中,荷蘭人與葡萄牙人親自參加。

根據歷史記載,

孫之澋道:“王上,以臣之見,此事我們不插手爲好!”

“不!”

宋獻策卻唱起了反調:“臣以爲,此事我們應該插手,而且應該強力干涉,首先南猴曾是我大明交趾布政司,現在他們內亂,正是我們收復交趾的最好時機!”

“不,不!”

孫之澋接着道:“交趾民風曠野彪悍,南猴無臣服之心,只怕佔領容易,治理困難,得不嘗失!”

“此事非常簡單,採取呂宋的政策!”

程世傑道:“我們只要地,不要人,交趾氣候溼潤,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種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若得南猴,可保大明再無饑荒之憂!”

“只是……”

程世傑笑了笑道:“我們也可以打代理人戰爭,謝景林!”

“臣在!”

“你對外交事務相當熟悉,此事交給你全權處理,我們現在庫存了很多武器裝備,特別是南征勝利,又繳獲二十多萬件裝備,這些破爛我可看不上!”

“臣明白!”

謝景林笑了笑道:“不榨乾他們最後一滴血,算臣失職!”

很快,謝景林代表程世傑接見鄭主,雙方就此事展開談判,當鄭主代表提出希望大明支持的時候,謝景林表示,他們可以支持鄭主,不過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要讓大明支持鄭主,鄭主必須拿出誠意。

當鄭主代表提出稱臣納貢的條件後,謝景林直接拒絕了談判。

鄭主代表不解其意,後來發現謝景林居然與阮主代表接觸,這下鄭主代表急了,要知道鄭主與阮主之間的戰爭,屬於那種誰也奈何不了誰的局面,雙方已經打了十幾年,並沒有分出勝負。

如果阮主得到大明的支援,他們肯定會失敗。

謝景林採取的方式就是吃完上家吃下家,經過與鄭主代表的談判,謝景林提出,如果鄭主願意割讓臨安鎮(今天靜安省,面積約爲5997.8平方千米)作爲大明的通商港口,大明在臨安享受司法、外交、駐軍、稅收等權力,但是臨安鎮仍舊屬於鄭主管轄,而且大明會拿出大量地鎧甲、刀、長槍、盾牌、以及弓箭、支援鄭主。

要想取得插手南猴的內戰,肯定要把荷蘭人和葡萄牙人趕跑,要不然,荷蘭人可是非常願意支持鄭主的,要知道東亞怪物房可不是後世才成立的,歷史上也是如此。

僅僅在1635年鄭主可是就調集了十萬餘名精銳士兵,戰象五百餘頭,五百多艘戰船進攻阮主在海上,儘管有荷艦奇威、納雪嘉勒威肯德·布克助戰,鄭軍依然敗給阮氏的艦隊與葡萄牙船艦。

在北京談判期間,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一直關注着此事,只是非常可惜,他們的力量對付美洲土著部落還行,這樣的大國爭戰,實在不夠看的。

荷蘭人自然不甘心被踢出局,要知道他們爲了扶持鄭主,先後十數年,投入了大量精力,也獲得了不俗的收益,爲了挽回了敗局,荷蘭人決定調集一批戰艦,海陸並進向阮主發動f攻擊,準備搶在大明干涉之前,統一南猴。

雖然程世傑自認爲南洋是大明的南洋,大明在呂宋以及巴達維亞、馬六甲都有駐軍,可是大海實在太大,在沒有雷達和衛星的時代,光依靠兩百餘艘戰艦,其實是沒有辦法做到萬無一失的。

特別是荷蘭人派出幾艘或者十幾艘戰艦,有機會潛入南猴境內,只是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再想隱匿行蹤就不可能了。

北部灣海域,一支隸書於呂宋艦隊的分艦隊正在這裡巡航,其實這裡並不屬於呂宋艦隊的轄區,只不過水手們長年都泡在海上,寂寞得快要發瘋了,憋得連頭小母豬都能看成雙眼皮,可是呂宋現在是大明的地盤,執行的是大明的法律,他們這些海軍士兵是不敢胡來的。

大明皇家海軍的軍紀可不是鬧着玩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有分艦隊會趁着巡邏的機會,上了岸自然少不了要到青樓逛一逛……

南猴這邊的沿海城鎮,自然是水手們經過來放鬆的好地方,首先這裡不屬於大明,不用執行大明的法律,而且更妙的是,這裡的女人除稍微黑點之外,與大明的女子長得差不多,審美在線。

當然,還有就是,這裡的費用便宜,隨便一聽罐頭,或者壓縮餅乾,就可以搞定了。

這時,瞭望員叫了起來:“艦長,前方發現十幾艘大船!正在跟我們迎頭對開!”

“是荷蘭人的戰艦!”

“幹不幹?”

“幹,準備戰鬥!”

隨着掛起戰旗,分艦隊所有戰艦馬上滿帆前行,雙方都有望遠鏡,幾乎先後發現彼此,荷蘭人看到迎面而來的明軍戰艦,特別是看到黑色的戰艦,知道避無可避。

“怎麼辦?”

要知道現在的明軍戰艦可以炮衣掀開,隨時準備戰鬥,如果是其他海軍,他們荷蘭人從來不會害怕,直接幹就完了,可問題是對面的可是寧海軍海軍,這是唯一一支可以在大海上按着荷蘭人摩擦的軍隊。

自從與寧海軍海軍交手以來,荷蘭人就從來沒有贏過。而且荷蘭東印度公司董事會一直要求他們,不得與寧海軍發生正面衝突。

很快寧海軍排頭的戰艦上,掛出旗語問他們爲什麼要違反禁令,荷蘭人馬上反應,表明身份,他們是武裝商船,迷航了。

然而問題是,大明皇家海軍可不是好忽悠的,在看到後面的荷蘭人戰艦亮起大炮,只能先下手爲強,打了再說。

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367章 天雄軍抽生死籤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302章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05章 科技帶來的強大自信第462章 海盜搶軍艦咋想的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93章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57章 萊陽張氏構陷屠民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決爭端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帥不允許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424章 皇家海軍準備出擊第312章 狂犬軍團的用處第339章 車臣汗部真輸不起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379章 殺人之前先誅心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
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224章 程少將軍你闖大禍了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367章 天雄軍抽生死籤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384章 把京城當作滿清的墳場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117章 寧海軍第二輪暴兵第412章 大明皇家海軍皇家陸軍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189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365章 原始的生化武器進攻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員第89章 判斷失誤建奴來了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302章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321章 權利面前蒼生算個屁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74章 用大炮給他們回覆第356章 國難思良將國難思忠臣第205章 科技帶來的強大自信第462章 海盜搶軍艦咋想的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爲慮第320章 大明從來不因言獲罪第275章 挾太子以令諸侯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93章第429章 中庸之道就是雙贏第331章 謝志良本帥保了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204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更難第186章 簡在帝心馬車奏對第308章 兵分九路各自突擊第82章 塵埃落定痛並快樂着第3章 閉眼睜眼兩重天第230章 只有打過才知道第473章 絕處逢生來自大明的支援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328章 八旗出動搶奪果實第421章 孫傳庭的無妄之災第276章 第275沒點手段可不行第371章 絕地反擊反方向突圍第57章 萊陽張氏構陷屠民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304章 第一次虧本的戰爭第206章 遼南土地改革試點第218章 沒有路如何發展經濟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207章 擺明不給他面子第479章 我們現在是大明人了第154章 尚公主封駙馬都尉第477章 你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第279章 你有什麼資格跟本帥談條件第226章 文明的方式解決爭端第406章 天下大赦想多了第431章 鬧劇是時候結束了第335章 博一博單車變摩托第215章 火炮居然可以打這麼遠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85章 崇禎皇帝上墳哭錯人第120章 陳子龍還有來的必要嗎第184章 封爵國公世襲罔替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313章 我不怕苦不怕累第178章 你就不怕功高震主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帥不允許第253章 程世傑的呂宋攻略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165章 說他們勇敢還是愚蠢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來肥地第424章 皇家海軍準備出擊第312章 狂犬軍團的用處第339章 車臣汗部真輸不起第44章 格局打開天下自來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375章 多殺幾個人而已第241章 完蛋了我要破產了第348章 想多了影響真不大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98章 擁有吸引反賊的體質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410章 呂宋的騰籠換鳥第80章 界河大決戰序幕第6章 先吃飽有力再賺錢第34章 一戰成名舉座皆驚第21章 做夢一般的張裕第379章 殺人之前先誅心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70章 守備大人到底在哪第9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54章 這果然是漂亮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