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

崇禎十三年七月初七深夜

北京城內貧民區的一棟普通院落內有一個挺大院子,院子裡橫七豎八的坐滿了數百身着普通百姓服飾的平民,若是有心人仔細尋思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人全都是青壯的小夥子,而且這些人的臉上隱隱浮現出一絲暴虐之色,至少看起來就不是善茬,他們將院子中的一棟房子隱隱圍了起來,彷彿裡面有什麼很重要的東西一般。

而此刻在這棟房子裡,被龐剛等人遍尋不着的李自成、牛金星、宋獻策等人此刻正坐在一張破舊的矮桌前,一盞昏暗的油燈將幾人那愁眉不展的面容映得格外陰霾。原來,在今天突圍的時候李自成卻是將劉宗敏等人給騙了,和明軍躲了十多年貓貓的李自成深知,在城外十萬大軍的圍堵下,若是帶着數千親軍突圍的話自己能突出去的機率實在太小了,於是他就領着牛金星、宋獻策以及數百名親軍躲到了一棟偏僻的民房裡,原來的房主早已全被他他們給殺死了,李自成估計,依着這麼偏僻貧窮的地方來看,即便是在這裡多上十天半個月的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良久,李自成低沉着聲音問道:“宋軍師,城外的情形如何了?咱們派出去的打探消息的兄弟還沒回來嗎?”

宋獻策搖搖頭:“闖王恕罪,貧道派出了三撥探子出去打探消息,也只回來了一撥,其餘的兩撥人馬估計是落入大周軍的手裡了。不過估計外邊傳來的消息稱,劉將軍、李將軍、郝將軍他們全都遇了難,李公子和他的河南營也沒有下落,至於高夫人嘛.........”說到這裡,宋獻策不由得停頓了一下。

“我家夫人怎麼樣了,你倒是說啊!”李自成急了,他和高夫人做了這麼年的夫妻,感情還是很深厚的,現在一聽宋獻策支支吾吾的語氣。頓時就急了。

一旁的牛金星一看李自成是真急了,急忙安慰道:“闖王莫慌,高夫人和其麾下的女營探子們並未得到消息,想來是必然是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平安無事的。”

李自成不想聽牛金星安慰之語,但他也知道現在光着急沒用,自己現在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呢,根本沒辦法照顧到別人。李自成壓下了心中的焦慮,臉上露出了一絲歉然的神色,對宋獻策道:“宋軍師,孤適才心中着急了些,出言無狀了,請您贖罪,不知您有何妙計能讓孤逃出北京城呢?”

冷眼看着牛金星和向自己露出一絲討好神色的李自成,宋獻策搖頭道:“貧道此刻也別無他法,今日大周軍是剛佔領了北京城。這幾日他們的防守必然十分嚴厲,咱們還是再等些時日,待到他們的防守稍微鬆懈些咱們再想法子出去。”

“也只能這樣了。”李自成也知道宋獻策的話很有道理。只好無奈的低下了頭。

今日,牛金星和他的兒子牛栓也失散了,他現在也很擔心自己的寶貝兒子,總想着去打探他的消息,不過看到李自成和宋獻策的模樣,他也知道現在出去尋人不現實,現在大街小巷上都是大周軍,恐怕他一出去就會被人給抓起來。

想了想,牛金星道:“闖王、宋軍師。現在北京城裡不是有許多流民麼,咱們明日可以假扮流民出城,你們看怎麼樣?”

李自成想想,先是覺得有理,隨後又搖頭道:“不可。外頭的流民是什麼德行你也不是不知道,別說咱們了,就算是外頭的兄弟們他們哪一個像流民了?”

牛金星想想,也對,那些流民一個個都餓得皮包骨頭面黃肌瘦的。他們這些人怎麼看也不像是長期營養不良的人啊。而且外邊那些親衛營的人,一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貨色,若是讓外頭那些同樣是兵哥哥出身的人一看保準被露餡,唉........還是再等等吧。

一夜無話,黑夜慢慢的過去,陽光慢慢撒在了大地上,住在北京城內的居民們發現,今天一起來,佔領北京城的軍隊又換了一隻,那黑底白虎旗的旗幟對他們而言是那麼的陌生。有膽大的居民一打聽,感情是山東大周軍的人過來了,他們不但全殲了這些日子佔據了北京城的賊寇,而且連北京城也被他給佔了,自古天子腳下的人對於這類東西那可是最敏感的,得到了這些消息後的他們一琢磨就回過味來了,莫非這天下真的要改性了嗎?

不過,不管這些小老百姓怎麼想,大周軍的軍隊就這樣大批的開進成了,一支支身穿黑虧黑甲,精神抖擻的軍隊一支支的開進了北京城內,開始向內城匯聚起來。

北京城裡有一樣東西那是很有名的,那就是全國有名的大碗茶。大碗茶是華夏特色茶文化之一,尤其風靡老北京一帶,茶有兩種,一種是煎茶,即把茶葉投入開水直接煎熬;還有一種是特有成茶,是由大碗盛有煮好的茶加蓋上玻璃等待過路口渴的行人。

喝茶時五人一組,分得一個大茶碗。一般情況下是兩文錢一碗,在盛夏的茶館裡喝大碗茶既解渴又可以滿足這些皇城根下的百姓侃大山的需求,也算是北京城內的一大特色。

此時,在城內的一家酒樓的茶館內,許多茶客都聚集在茶樓上,看着樓下一隊隊開過的兵馬議論紛紛。

一名右眉毛下長着一顆大黑痣,穿着一件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搖着大蒲扇,看着樓下連綿不絕的軍隊,帶着興奮的語氣道:“誒,我說諸位老少爺們,咱們北京城內可是好久沒這麼熱鬧了,這些日子那些軍爺可是一撥接着一撥的開進來,緊接着又打成了一鍋粥,咱們大明官兵、闖賊的大順軍還有山東那邊的大周軍全都在裡頭,好傢伙,都趕上三國演義了!”

“可不是!”一名穿着灰色短打裝,眼如銅鈴,手上青筋畢露的壯年男子也搖頭道:“我瞅着也眼暈,天下大亂,咱們鏢局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咦?褚鏢頭,這天下不太平。你一身的好武藝,你們鏢局的生意應該更好纔是,怎麼反倒是不好做了?”這時,周圍一個不懂行的人就問上了。

這人的話遭到了周圍一片白眼,有人便罵道:“楚掌櫃,亂世一起,你看褚鏢頭是打得過大明官兵啊還是賊寇?亦或是大周軍啊?虧你還是咱們獅子衚衕的老人呢,連這點都不明白。白長了一對這麼大的招子了!”

衆人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最後長着一縷山羊鬍的年約六旬的老頭才搖頭晃腦的說道:“你們啊,都別猜了,依老夫看,這天下說不定要變顏色了。”

這名老頭姓徐,被稱爲徐老先生,曾在神宗年間中過秀才,也是這一帶平民區裡最有文化的一個人。因此衆人無論大事小事都喜歡向他請教,現在他一開口,衆人都把目光看向了他。

一旁的楚掌櫃說道:“徐先生。您給咱們說道說道,這些日子咱們都看糊塗了,這打來打去的啥時候是個頭,苦的可全都是咱們這些老百姓啊!”

“你懂什麼?”許老秀才眼睛一瞪正要說話,樓下就響起了“噔噔噔”的腳步聲,一名年輕的夥計就拿着一張告示跑了上來,屁顛顛的吆喝道:“諸位,諸位,外頭的軍爺在貼告示了。我還給討來了一張,徐先生,您給咱們瞅瞅,上頭究竟都在說啥!”夥計說完,飛快的將告示雙手遞給了端坐在一旁的徐掌櫃。

大概是覺得彰顯自己水平的時候到了。徐老先生端坐了起來,看着周圍齊刷刷望向自己的目光,心中涌起了一股說不出的優越感,他端起大碗茶喝了一口後慢慢的放下,輕咳了一聲後才緩緩拿起了那張告示說道:“既然如此。老朽就將這張告示好好和諸位說說。”

說完,徐老先生慢慢的唸了起來........

“........如發現賊寇蹤跡者,可迅速至大周軍任何一處告發,如有屬實大周軍必有賞賜,捉到普通賊寇一名賞銀二兩,哨總一名賞銀五兩、都尉賞銀十兩、威武將軍賞銀百兩、制將軍賞銀五百兩,權將軍賞銀千兩,若是發現賊寇賊首李自成報於大周軍,大周軍則賞銀五千兩.......”

當唸到這裡時,周圍的人都轟動了,一個個開始興奮起來。

“五千兩,發現李自成賞銀五千兩啊!”褚鏢頭興奮得臉色潮紅,不停的搓着雙手,“老夥計們,若是發現那李自成的蹤跡,咱們在座的可都能發一筆橫財啊,攤到每個人的頭上也有數百兩銀子,這些銀子都夠咱吃好幾年了!”

“呸........你做夢去吧!”周圍有人嘲笑了起來,毫不客氣的打擊道:“你褚鏢頭要是能有這個狗屎運,祖墳早就冒青煙了,何至於和咱們一塊窩在這裡喝這個大碗茶!”

面對衆人的嘲笑,褚鏢頭卻是不做聲,眼睛滴溜溜的亂轉........

大周軍大隊人馬進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內城,在紫禁城裡,這兩日一直住在坤寧宮的崇禎聽了王承恩傳來的消息後呆呆的愣了半晌,最後才嘆息道:“看來真是天意如此啊,大伴,命人打開城門,讓那龐剛進城吧!”

緊閉了數日的內城門終於打開了,被厚厚的鐵皮包裹着的沉重城門發出了吱吱呀呀的聲音向後拉開,沉重的千斤閘也在城牆上的十名士卒推着絞盤拉了上來。

騎着一匹紅色駿馬的龐剛在數千名親兵的護衛下緩緩的來到了城門口默默的看着裡面,這時,一名年邁的老太監邁着蹣跚的腳步慢慢的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來到了龐剛的面前輕聲問道:“敢問這位是否就是龐大人?”

龐剛盯着這位年邁的老太監,這位太監約莫五十多歲的年紀,頭髮花白,連背也有些駝了,若不是從渾濁的眼裡不時閃出一絲精光,龐剛說不定就會將他忽略掉。看着這名老太監,龐剛說道:“正是,不知公公如何稱呼?”

老太監淡淡的笑了笑,“殘缺之人不敢有勞大人記掛,奴婢叫王承恩。奉了皇上之命再次恭候大人!”

“王承恩?”龐剛心中一驚,再次打量了他一眼,這位就是歷史上陪着崇禎一塊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吊死的那位太監?

對於太監,龐剛雖然不怎麼感冒,但是對於這位能陪着自己老闆上吊的人他還是挺佩服的,畢竟不是誰都有慷慨赴死的勇氣,更何況一太監呢。

想到這裡,龐剛的眼神更加柔和了起來。他溫聲說道:“王公公辛苦了,既然如此,就勞煩公公前頭帶路吧,本官也好久沒見皇上了!”

王承恩看着面前這位年輕的將軍,雖然他的表面不動聲色,但心中卻甚是驚奇,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這位往日令皇上恨得牙癢癢的逆賊,總以爲他挾着大勝而來,手中握着精銳之師。必然是一位心高氣傲不可一世的主,沒想到他竟然對自己這個殘廢之人也是溫語有加。

不過王承恩也是見多識廣的主,雖然心中驚愕。但依舊不動聲色的低下了頭恭聲道:“請大人移步!”

龐剛也不推辭,在親兵的護衛下向着那座威嚴肅穆的宮殿走了過去。

紫禁城作爲明清兩代的宮城,全部宮殿分“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位於紫禁城的前部,由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組成的中軸線和中軸線兩旁的殿閣廊廡組成。外朝也是皇帝接見臣子的所在,很少有人能進入內廷。

內廷則位於紫禁城的後部(北部),包括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等建築,這裡都是宮中嬪妃、公主,以及未成年皇子的居住所在。

按理說崇禎要見龐剛,應該是在外朝見面纔是。可一直穿過了外朝,卻沒見王承恩停下腳步,而是直接就往內廷而去,若是疑心病重的人或許都要懷疑王承恩有什麼陰謀了,不過龐剛自恃大軍在手。也不怕他搞什麼花招,因此也沒說什麼,直接就跟着走了過去。

穿過了內廷,王承恩將龐剛領到了坤寧宮,一路上看到來來往往的宮女太監看着龐剛和他身後的面無表情的軍士。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絲驚慌失措的神色。

到了坤寧宮的門口,龐剛就看到崇禎皇帝在數十名宮女太監的擁護下站在宮殿的門口,在他的身後還站着兩名身着宮裝的三旬美婦,在這兩名美婦身旁還站着五名年少的男女。

看着龍行虎步,身後跟着大批精銳士卒的龐剛,崇禎心中是十分複雜的,這位曾經被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逆賊此刻就站在眼前,他是救了自己的性命,但又是他要奪走自己老祖宗留下來的江山,因此,此刻崇禎往望向龐剛的眼神十分的複雜。而露出複雜神色的人不禁是崇禎,就連一旁的周皇后、袁妃以及周圍的宮女太監是這樣,對於他們來說,龐剛對待崇禎的態度至關重要,這也關係到他們的命運。

龐剛大步的來到了崇禎面前,沒有絲毫猶豫,推金山倒玉柱的單膝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臣,龐剛見過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

龐剛的這一跪將周圍的人都給驚呆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此時的龐剛可不比以前,現在的他手握二十萬精兵,治下五省三千多萬民衆,放眼此時的中原,誰人可擋他的兵鋒,沒想到見了崇禎後他依然會恭恭敬敬的行臣子之理。

“你.......”

崇禎的嘴脣微微顫動,想要說些什麼,但又被他忍住了。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崇禎還是沒有什麼反應,龐剛依然單膝跪在地上。這下有人着急了,能跟在崇禎身後的太監宮女哪一個不是心思玲瓏之輩,看到崇禎木然不語,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心道:“我的皇上啊,拜託你擺譜也要看看是啥時候,人家的數千精兵就站在他身後呢,你一個光桿皇帝怎麼反倒擺起架子來了?”想到這裡,那些太監宮女彷彿看到那位龐大人身後的軍士們眼中的殺氣越來越重,心中更是不住的打鼓,生怕那位龐大人突然站起來把他們全都宰了。

不過,總算是有人爲崇禎解了圍,周皇后輕輕的來到崇禎身後,拉了拉他的衣袖道:“皇上,龐大人還跪在地上呢,還不趕緊讓人家平身!”

“哦哦........”崇禎猶如夢中驚醒般的哦哦了幾聲,趕緊擡手道:“愛卿趕緊平身!”

“謝皇上!”龐剛這才站了起來。

站起來的龐剛就這樣望着崇禎,眼中的神色恍若大海般平靜,並沒有因爲剛纔崇禎的刁難而有一絲一毫的不滿。(未完待續。。)

第180章 回家第197章 開始搶灘第357章 普特斯曼心思第552章 對峙第325章 不讓他們進城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525章 原因第214章 突圍第10章 遇襲第13章 挽弓當挽強第32章 出兵討賊第215章 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第297章 開個玩笑第442章 火銃運到第58章 他想要幹什麼第68章 火器發威第271章 撤離第271章 撤離第543章 孫希夷第463章 俸祿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477章 拼命的崇禎第199章 報告第350章 追蹤第125章 勸降第242章 話不投機第323章 來糧食了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231章 見禮第110章 發現第210章 你們在耍朕呢第242章 話不投機第398章 入洛陽第370章 講解形勢第213 炮擊大營第480章 處罰第124章 入城第524章 出兵對峙第182章 選船第245章 崇禎生氣了第161章 發財大計第523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三十四章 對轟第477章 拼命的崇禎第311章 城頭攻防戰第257章 不速之客第61章 冤家路窄第278章 馬公公又來了第159章 瑣事第488章 追擊李自成第165章 答應了第307章 多爾袞的震驚第316章 迎敵第463章 俸祿第60章 緣由第186章 試槍第142章 反攻第203章 奪取西門第117章 殘酷肉搏第315章 消滅他們第505章 又是大婚第12章 打人第32章 出兵討賊第16章 逃離賊窩第425章 小酒館第209章 鎩羽而歸第114章 阿穆爾到來第313章 目標,盛京第72章 來硬的第189章 他們來了第508章 校場閱兵(上)第311章 城頭攻防戰第56章 父子密議第59章 訂親第234章 休得賣一粒糧食給他第337章 填壕溝第86章 衆商賈赴宴第326章 遭遇戰第293章 施粥第511章 對策第147章 韃子要跑第17章 面見指揮使大人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523章 出乎意料第498章 抵達京城第468章 出發迎敵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492章 取國號第295章 強軍之姿第270章 米尼槍的威力第338章 血肉磨坊第419章 湖北失陷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2章 會變異的書第56章 父子密議第84章 便宜行事第480章 處罰第186章 試槍第251章 宣旨第41章 找誰合作呢
第180章 回家第197章 開始搶灘第357章 普特斯曼心思第552章 對峙第325章 不讓他們進城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525章 原因第214章 突圍第10章 遇襲第13章 挽弓當挽強第32章 出兵討賊第215章 大清國的心腹大患第297章 開個玩笑第442章 火銃運到第58章 他想要幹什麼第68章 火器發威第271章 撤離第271章 撤離第543章 孫希夷第463章 俸祿第341章 僵持的防線第477章 拼命的崇禎第199章 報告第350章 追蹤第125章 勸降第242章 話不投機第323章 來糧食了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231章 見禮第110章 發現第210章 你們在耍朕呢第242章 話不投機第398章 入洛陽第370章 講解形勢第213 炮擊大營第480章 處罰第124章 入城第524章 出兵對峙第182章 選船第245章 崇禎生氣了第161章 發財大計第523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三十四章 對轟第477章 拼命的崇禎第311章 城頭攻防戰第257章 不速之客第61章 冤家路窄第278章 馬公公又來了第159章 瑣事第488章 追擊李自成第165章 答應了第307章 多爾袞的震驚第316章 迎敵第463章 俸祿第60章 緣由第186章 試槍第142章 反攻第203章 奪取西門第117章 殘酷肉搏第315章 消滅他們第505章 又是大婚第12章 打人第32章 出兵討賊第16章 逃離賊窩第425章 小酒館第209章 鎩羽而歸第114章 阿穆爾到來第313章 目標,盛京第72章 來硬的第189章 他們來了第508章 校場閱兵(上)第311章 城頭攻防戰第56章 父子密議第59章 訂親第234章 休得賣一粒糧食給他第337章 填壕溝第86章 衆商賈赴宴第326章 遭遇戰第293章 施粥第511章 對策第147章 韃子要跑第17章 面見指揮使大人第478章 被激怒的李自成第523章 出乎意料第498章 抵達京城第468章 出發迎敵第83章 青州府絕不能亂第492章 取國號第295章 強軍之姿第270章 米尼槍的威力第338章 血肉磨坊第419章 湖北失陷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2章 會變異的書第56章 父子密議第84章 便宜行事第480章 處罰第186章 試槍第251章 宣旨第41章 找誰合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