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

“入他娘,吞齊喀這個混蛋,在這般緊要關頭,竟然無恥叛變,無恥地出賣大清,投敵求存,真真可惡之極!”

旁邊的副將軍官吳芳時,厲聲大罵,表情十分憤恨難抑。

李率泰面無表情地聽着吳芳時厲聲大罵,臉上的表情卻是極度僵硬。

他能感覺到,此時的自已,頭腦之中,彷彿只有一片空白。

在李率泰的漢軍們,陷入極度的恐慌之際,開門投降的吞齊喀,一邊讓旁邊的兵士用力搖動一面巨大的白旗,一邊親立城門旁邊,向縱馬疾馳過來的唐軍興中鎮鎮長田威,展露出極爲謙卑而恭順的燦爛笑容。

此時的吞齊喀,暗暗爲自已在這關鍵時刻,能臨機決斷向唐軍投降,感覺極爲慶幸。

方纔,站在北面城牆上的吞齊喀,從千里鏡中親眼看到,那唐軍的火炮竟如此凌厲,在三輪齊射後,就徹底轟塌了西門右側城牆。

可見這些唐軍的戰力何其強悍,而自已手下這一千餘名的滿州兵馬,想要與兵力衆多又實力強悍的唐軍對抗下去,實在是死路一條。

有道是,識時務者爲俊傑,甲喇額真吞齊喀瞬間明白,自已決不能與這些漢軍一道陪死,決不能與那個李率泰一樣,傻乎乎地去爲清廷盡忠,畢竟官是大清給的,而命可是自已的,一旦這般冤死於唐軍手中,可就真的狗屁不值了。

所以,現在的自已,必須要抓緊機會,及時向唐軍投降,從而不旦讓自已與一衆手下得以活命,也能得到一個將功補過的大好機會。

當然,自已這樣做,無疑是徹底背叛了大清,徹底背叛了多爾袞,只不過,在保命面前,這些東西都不值一提。這個狗入的亂世,沒什麼東西,比保全性命更重要的了。

所以,趁着自已現在還有最後一點這城中的數千滿洲兵馬,還有最後一點利用價值,齊吞喀只能當機立斷,開城獻降,以此邀功。

而對於那位額附李率泰,吞齊喀在心下,甚至不無快意地想着,對不起了啊,對不起你這位額附了,現在這大難臨頭之際,某家只能對不住你了,只能拿你們的腦袋,去給唐軍邀功了。

轟的一聲,耀州城北門吊橋猛然放下,砸得地上雪花四濺,北門城頭的白旗高高飄揚,吞齊喀率着一衆將領,亦打着一面白旗,紛紛出城,以一種恭順的姿態,默立一旁等着唐軍入城。

見得北門的敵人,見到西面城牆被唐軍攻破後,竟在唐軍的巨大威壓下,就打開城門獻降,迎接自已入城,興中鎮鎮長田威心下,可謂歡喜無限。

哼!算你們這般狗入的韃子識時務,懂得在這最後的緊要關頭,向我軍來投降保命。

田威隨即下令,全軍儘速入城,儘快拿下整個耀州城。

聽得主將這聲令下,圍在北面的唐軍士兵,頓是響起了響亮的歡呼聲,只聽得腳步齊動,大批行動的唐軍甲葉摩擦嚓嚓作響,有如一道鋼鐵洪流一般,徑直向耀州城奔行而去。

一身精鋼鎧甲的興中鎮鎮長田威,在一衆鎧甲精良的護衛下縱馬行近耀州北門,吞齊喀與手下將領,一齊急急上前趨迎。

“在下吞齊喀,乃是耀州城中甲喇額真,在下雖是滿人,但久慕平遼王威名,只是無緣,不得相投,心下實深以爲恨。我部軍兵,盼李大人北來,實有如嬰兒之盼父母也!現在王師已至,在下率部來投,卻是正當其時也。故特獻這耀州城北門以迎王師,望大人憐我等一片效誠之心,看在我等不動刀兵,恭迎上國天兵的份上,就留我等性命,準我等爲李大人效力,小人心中,實是感激之至。”

吞齊喀一臉卑伏之色地躬身站在一旁,一邊聽旁邊這名漢文通事那說得半通不通的翻譯,一邊不時偷眼瞥去,看來入濃眉怒目的唐軍主將田威的表情反應,他的雙眼之中,滿是期待之色。

聽了吞齊喀這般肉麻無比又卑躬屈膝的謊話,田威哦了一聲,心下對他無比鄙視,臉上亦滿現諷刺的笑意,他用一種無可言說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吞齊喀一番後,便冷冷喝道:“吞齊喀,你雖身爲韃虜,估計手上也沾過不少漢人的鮮血,但能現在,能幡然悔過,獻門投降,卻也是大功一件,本將自會全爾等性命,且會再爲你們請功。”

吞齊喀聞言大喜,急急拱手謝道:“謝謝將軍不咎過往,並全我等性命,在下代全軍將士,謝將軍活命之恩。“他說完,又皺着眉頭道;“稟將軍,城外另一部兵馬,是清朝額附,漢軍正藍旗的李率泰所統之漢軍,此人死硬到底,不肯投降,卻與我等無干哪。”

田威冷笑一聲,便道:“無妨,他要自尋死路,當然與你等無干。不如,你們既已投效我軍,就當聽從我軍號令。你聽好了,本將令你速率你部全體軍兵,與我軍一起,夾擊城中那些不肯投降的韃虜,務必不得讓一名不肯投降的韃子,從耀州城中得以走脫。你等若能再立新功,本將自會向李大人,爲你們大大請功!”

聽完田威的話語,吞齊喀雙眼放光,臉上漾起難以抑制的喜色,原本惴惴不安的他,頓時精神大振。

他猛擡起頭,立刻大聲向田威喊道:“請大人放心,我等既投降貴軍,理當盡誠效力,在下現在就率部前去,殺了李率泰部的這些混蛋,用他們的腦袋,向大人交納一份投名狀!”

吞齊喀說完,刷地抽刀在手,縱聲大喝道:“兄弟們,咱們現在新投唐軍,正是建功立業,搏取功名之時,請各位跟本官一道返身殺敵,爲唐軍開路,向李大人交納一份沉甸甸的見面禮!”

一衆漢奸兵馬齊聲應諾,2000名漢奸軍兵,高聲吶喊着,紛紛抽刀拔劍,盡展驍勇,向城中慌張一團的滿州兵馬,衝殺而去。

“額附主子,不好啦!現在前面有唐軍攻來,後面有叛變的吞齊喀部殺到,我軍何去何從,還請大人立即定奪!”站在李率泰身邊的副將吳芳時,滿臉驚懼至極的表情,說話的聲音顫抖不已。

李率泰一聲長嘆,臉上的神情,十分痛苦與糾結。

如何定奪?還能如何定奪?還有什麼定奪的餘地!

戰至此時,敗局已定,已是板上釘釘,那麼,自已真在要在這裡,與城同殉麼?

李率泰在心下,雖然極不願意選擇這樣窩囊而無奈的死法,但是,自已真的能就此向唐軍投降麼?

李率泰略一思怔,也立刻否定了自已這個想法。

不行,不能降,別人都能降,唯獨自已不能。

因爲,只要自已一投降,那自已在盛京的家人,只怕會立刻就遭了多爾袞的毒手,自已的妻子兒女,也只怕是一個都不得保全了。

要想他們能順利活命,那自已就只能在此地戰死,這,就是自已的宿命……

這一瞬間,李率泰的眼中,不覺噙滿了淚水。

他的臉色,隨即變得十分凜然,他昂然大喝道:“全軍速速分成兩部,準備與唐軍及叛賊,決一死戰!”

“得令!”

後面的副將吳芳時陰沉着臉,大聲應了一句。

李率泰再不理他,隨即拔出寶劍,指着前面越來越近的唐軍大聲喝道:“弟兄們,爲國立功的時候到了,請各位與本將一起,奮力殺……”

最後的這個敵字,他還未說出口,忽然腰部撲哧一聲輕響,一陣鑽心的巨疼傳來,疼得他幾乎昏厥。

他以一種極度驚愕的表情,扭身往望,卻見一隻粗大的手,緊握一柄鋒利的腰刀,那長長的刀身,已深深地捅入了自已的腰眼。

他擡望眼,卻是副將吳芳時一臉猙獰的表情。隨及,他緊握刀柄的右手,又用力了攪了一攪。

操,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這方纔還故作正義慷慨的吳芳時,沒想到竟是個人面獸心的傢伙,深藏不露的叛徒!

“狗入的,連你也背叛我……”李率泰忍着劇烈的痛疼,嘴角鮮血直滴,他咬着牙吐出這句話。

“額附,莫怪在下手狠,實在是弟兄們還想活命,不能陪你一同去死啊……,要怪,就怪你不識時務吧。”副將吳芳時雙眼之中,亦有淚光一閃一閃,臉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抽搐。

李率泰目光已然開始渙散,他整張臉都因爲劇烈的痛疼,幾乎扭曲變形,他低聲喃喃道:“罷罷罷,既如此,你就給我一個痛快,然後,拿本將的腦袋,去給唐軍邀功吧,也給衆位兄弟一條活路……”

“額附主子,你放心吧,我的刀,很快……“

吳芳時雙眼血紅,淚落撲簌,他再不說話,咬牙一聲低吼,刷地抽出腰刀,猛然橫砍而去。

又是一聲撲哧悶響,刀光閃過之處,李率泰平滑如鏡的頸部,鮮血如柱直飈,他那顆圓滾滾的頭顱立刻騰空竄起,有如一隻無憂無慮的鳥兒,撲騰飛向漫天飛雪之中,隨即,劃過一道長長弧線,掉在遠處的雪地上。

而他猶在噴血的屍體,則是軟軟地倒地,噴濺不停的鮮血,將雪白的大地染成一片令人心悸的顏色。

這位在真實歷史上,從遼東打到廣東,爲清王朝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並最終擔任廣東擔督的清初漢奸重臣李率泰,在這個被李嘯改變的歷史中,以一種極度窩囊的死法,喪命於自已部將之手,喪命於這個在正史中微不足道的小小耀州城,倒是一種宿命般的諷刺。

見李率泰被副將吳芳時殺死,旁邊的漢軍,皆是呆怔住了,每個人都用驚恐至極的眼神,望着被濺了一身污血模樣極度恐怖的吳芳時,根本不知道,到底要如何面對現在這樣完全超過了自已思考能力的局面。

此時,吳芳時卻是再不顧衆人驚恐的眼神,他一腳踢開倒在地上的李率泰屍體,急急行了幾步,把滾落於地沾滿雪泥的李率泰頭顱拿起,快步來到陣前,衝着對面即將站來的唐軍大聲喊道:“唐軍兄弟,刀下留情,吾已斬了死硬到底的主將李率泰,現在我軍願降,願降啊!”

聽到吳芳時這連番大喊,面前只差十幾步就要衝到了唐軍,與左邊就差數十步衝到的吞齊喀部,皆不覺呆住了。

不是吧?

這李率泰,竟然被自家反水的部將給斬殺了,這傢伙,倒是死得不同尋常。

吳芳時手持李率泰頭顱,不停聲嘶力竭地大喊,終於等到了唐軍陣中一聲喝令,隨即全體唐軍停住了前行的腳步,然後,一名身着精鋼鎧甲的唐軍將領,在一衆護衛的保護下,縱馬來到了他的面前。

這名將領,便是唐軍興中鎮副鎮長劉國能,在聽聞了李率泰已被自已的部下所殺後,他奉李嘯之令,特來接受剩餘漢軍的投降。

這場耀州城爭奪戰,以唐軍徹底勝利而告終。

說起來,這場戰爭,雖然唐軍付出了多達十五門火炮炸膛數十名炮手或死或傷的代價,卻也最終完美地實現了戰略目的,不但拿下了整個耀州城,還最終強迫城中敵軍反水殺死自已的主將李率泰,並全部向自已投降。

對於這個結果,李嘯心下相當滿意,故而在他遠遠地聽到吳芳時那近乎癲狂的哀求投降之聲後,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然後立即派出劉國能前去受降。

此時,在離吳芳時約十多步的距離時,劉國能勒住馬蹄,端坐於馬背上的他,以一種冷冷的目光,將血人一般的吳芳時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以一種揶揄的口氣開始問話。

“你叫什麼名字?這李率泰是你們殺的麼?你們可是真投降?”

聽了劉國能這一迭聲的問話,吳芳時立即雙腿跪地,雙手高高地捧起了李率泰血糊嘶拉的頭顱,對劉國能恭敬地說道:“在下吳芳時,曾是李率泰手下副將。因李率泰不識時務,全軍已至死境,卻還執意對抗天兵,我等不願與你一道赴死,這才被逼無奈,將其斬殺以投貴軍。我等既斬清庭額附李率泰,實是再無退可走,將來絕對會真心效忠貴軍的,萬望貴軍不計前嫌,將我們全部收納,我們一衆兄弟,當不勝感激矣!”

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十章 規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十章 突襲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九十章 引寇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
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四百零五章 龍之復仇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三十章 規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十章 突襲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鳳總兵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器換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攻金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零二章 左部投降 何來遲也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九十章 引寇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二十四章 報功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