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自給自足

此次丁毅增兵比較多,一下子徵五千騎兵,三千水師。

水師還好點,丁毅的部隊出去,打日本也好,打朝鮮也好,經常坐船, 原東江兵都曾經當過水師用。

稍微練練就能熟悉,再配上炮手,水手,基本就差不多能打了。

但騎兵比較難練,好在丁毅現在佔了金復之間的大片地盤,有了空間練騎兵。

丁毅給各騎兵營正下了目標, 在沒仗打的時候, 要死命的練, 咱們有的是馬,不要怕。

徵兵多了,軍官提拔的也多,像這次朝鮮打滿清的陳陽表現不錯,就提了副營正。

他是東江鎮老兵,以前還和丁毅有過節,這都能提副營正,讓原東江鎮的軍官們更加的放心和高興,也更加的支持丁毅。

鑑於東江鎮開支也越來越大,丁毅在會上提議,來年再多種紅署和土豆及玉米,以後多吃這些粗糧,把糧米賣與大明。

大明朝此時正是最困難的時候,無論朝廷和地方,都缺糧, 一石糧在近的地方能賣一兩五銀,賣到陝西、河南等地, 甚至能達到三兩四兩爲什麼不賣?

只是丁毅很少往陝西河南賣, 路太遠, 那邊又不是他控制區,所以基本都是在附近周邊賣糧。

丁毅回來後,旅順徵兵,集訓,配裝器甲,提拔軍官,忙了好幾個月,其間按朝廷要求上交9000兩白銀徵餉,崇禎口頭表示了誇獎,並有意令各路總兵,都學丁毅囤田納餉。

按崇禎的想法,若各軍都能自己囤田,自供自足,朝廷的軍餉壓力會大大減少。

其實在去年七月,朝廷傳詔書提拔盧象升爲兵部左侍郎,讓他去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的軍事。

當時東北關外的大淩河已經失守,但松山錦州仍在,山海關防線仍很牢固。宣府、大同一帶則形同虛設。

盧象升在那裡大興屯田,谷熟以後,每畝收成一鍾,一年不到儲存了二十多萬石穀米(這種田能力比丁毅還牛)。在他的努力下,形勢漸漸好轉。崇禎爲此發佈指示要九邊各地都學習宣府、大同。

加上這次丁毅又交銀9000兩,崇禎皇帝覺的這事可以繼續幹下去。

消息傳出,各路總兵俱是暗笑,無人理會,要他們囤田可以,

九邊很多地方都有囤田,但想和丁毅一樣納餉是不可能的,朝廷你不給我銀子,還想向我要銀子?做夢的?

一直到8月初,丁毅再次來到登州。

從崇禎六年(1633年)開始,丁毅就在登州實施災民引流,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到現在崇禎十年,整個登萊同樣大變樣。

登州港口已經經過兩次擴建,如今一次可以同時停留十艘以上兩千料大船。

杜如海按丁毅的想法又專門在登州港下游又重建一埠口,稱之爲登州南港。

來往商船,俱在登州南港上下貨,丁毅從登州城另修一條大道到這,交通便利,港口邊有丁毅造的大車等待,有商人要用,付五錢銀租金可用一天,很受商賈們的喜歡。

這埠口建好後,只供來外商船使用,而丁毅的水師,私人的商品都在上游(登州北港)下貨,運往各處災民的船也從北港走,從而保證了丁毅的私密性。

進入登州城後,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自從登萊之亂後,經過數年的休生養息,登州城終於慢慢恢復到原先的模樣。

當然,現在城中的人口比起當年還略有不如,因爲大部份人口都在登萊各處囤田,建堡,更有部份被丁毅運往濟州和大員等地。

要想完全達到當年登州盛況,估計還要好幾年時間,必竟丁毅的主要發展方向,目前還是大員和濟州。

但登州在大明境內,發展速度卻是最快,優勢也很明顯,若不是丁毅把主要方向放在大員和濟州,這邊可能會發展的更好。

下午,他在登萊巡撫衙門召集開會,劉元,王衛忠,杜如海,嚴雄,周有根,方多臺,楊端等諸將都在。

杜如海先彙報了一下,登萊兩地的基本情況,經過這幾年的災民引流,從登州碼頭離港,運往東江,濟州,大員三地的災民就達兩萬多人,其中濟州最多,大員其次,能運到東江的,都是匠人手藝人等有一技之長的。

另外登萊地區,被統計入冊的總人口爲125萬,而屬於丁毅的人口在6月份是17000多戶,4..8萬人(都是這幾年外地來的流民災民)

原本從山東各地進入登萊後,各大路口都有丁毅的人守着,專門收攏和登記,所以每個月都會彙總到巡撫衙門和杜如海這邊。

但也有些災民會從一些小路進登萊,這就要靠下面的底層官吏去下鄉查巡才能遇到。

這些災民會找一些無主無人的田或荒地自己囤田,耕種,留下。(基本都是一些角落沒人和窮鄉僻壤的地方)

但杜如海曾說,這些不走大路的,很可能是奸細,應統統抓起來。

再說你災民過來,沒什麼資產糧食,爲什麼不經過我們官府救濟,自己找地方住下,肯定有問題嘛。

但考慮到確實有些災民他不識大路,或者就近走小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竟登萊這麼大,丁毅的人馬不可能每條路都安排好,所以有人摸進來也很正常。

谷秢

且大部份良田好地,都被丁毅佔了,那些人佔的也不會是什麼好地。

劉元最後和丁毅商量了下,這些災民也收留,也同樣登記註冊,加強管控,不必害怕他們是奸細,禁止他們入城府。

因爲現在在登萊地區,你不走大路,基本無法到達登州等大城和縣府鄉鎮。

你就是奸細在窮鄉僻壤呆着也沒啥用。

如今在丁毅引流的光環下,這邊每月都有數千流民和災民過來,登州港天天都有一船船的人往各處運。

登萊現在丁毅自己囤田三十二萬畝,分囤兵和流民,囤兵是兩萬多,有一萬多是以前最早的降兵,他們都在這裡幹了四五年,擁有各千戶所軍戶編制,每人都分到四五畝田。

另有六千多是後來從災民中選出來的精壯。

加上過來的流民災民囤田,各種稅都不相同。

這邊產量比大員和濟州都低,平均下來,大概畝稅三成左右,丁毅去年實收稅糧二十萬石。

這是他自己的田收的稅,另有登州一百六十二萬畝,按百姓糧田畝稅五升,士紳等畝徵三鬥,原本全府可徵糧三十四萬石。

但去年冬天嚴寒,百姓和士紳都有很多田地失收欠收,最後丁毅拿到手只有十二萬石,少了一半還多。

從今年開始,杜如海用旅順經驗,派人下去指導百姓如何讓作物度過嚴冬,降低損失。

所以去年登州這邊共收糧三十二萬石,比前年略少。

收入方面沒多少變化,加上商鋪收入、商品銷售收入、礦科收入,堵牌等,全年收入近四十萬兩,比前年多了點。

主要是今年夏糧欠收,百姓都要買糧,而杜如海賣了一批,略賺了點。

最終登州全年收入白銀四十萬,得糧二十五萬石。

但這邊開支同樣巨大,主要是軍費和人員開支。

丁毅各千戶所的囤兵目前是拿糧,不需要銀,經過四年多的分田,他們現在每年的糧可以多到賣銀。但他們的伙食費(糧是他們自己種的,主要是每幾天的肉食和魚肉等由丁毅出),還有他們的衣甲,兵器,這塊開支一年也近五萬兩。

這邊王衛忠和嚴雄兩營兵馬(6000人),楊鎮(2000人)一年支餉和各種軍械物資消耗近十四萬兩。

前年是六千兵馬花了二十萬,因爲組建新營開始最費錢,需要配齊衣甲武器和火炮大車等。

登州所有吏員,包括工匠醫生和老師等,已經突破兩千人,一年開支十萬。(前年是五萬,現在工匠等越來越多,工資發的也越多)

每年引流災民的請人工資和粥米開支十萬兩左右。

現在囤堡基本建的差不多,但這一年在興建水利溝渠,保護農田和提升產量做準備,又花費五萬兩。

去年全年總開支是四十四萬兩。

這樣去年登州終於實現歷史性的盈利。

上次來時杜如海手上只有四十萬銀,準備好今年再虧空。

現在他收入暴增,又賣了餘糧,手上已經有銀七十萬兩

於是從崇禎六年開始到現在, 經過四年努力後,杜如海目前在登州囤糧是保證每年三十萬石,另手上存銀是七十萬兩。

登州和濟州一樣,終於達到自給自足。

現在只有大員還是需要丁毅在貼錢,其他兩個基地,只要能抵抗住天災,肯定能保持年年都有盈利。

“這兩年收成都不好,糧食產量比較低,不然我們糧稅更高,銀子也會更多。”杜如海最後道。

丁毅想了想,笑道:“你們要謝謝紅薯和土豆,不然你們也囤不到這麼多糧。”

衆人莞爾。

的確,丁毅的紅薯和土豆還沒有在登萊大面積推廣,主要是在旅順和濟州推廣,就這樣也抵消了好多糧食產量,極大緩解了糧食減產產生的負面效應,這也使的杜如海有多餘的糧米去賣銀和囤糧。

丁毅認真想了想,輕輕用手敲着桌面:“今年開始,你們要做幾件事。”

衆將俱凝神細聽。

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868章 正當防衛?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260章 金州工事第69章 渣男第228章 一萬年第243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33章 攻堡第455章 丁老鼠就會挖坑第614章 石油分餾成功第451章 還沒開始就結束第70章 都是跟大人學的第241章 堆積如山的物資第471章 大增兵第826章 肥個人,虧王國第781章 天下之大,無容身之地第683章 黑暗的一天第604章 大金早亡了第249章 丁老鼠送死而已第102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24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121章 想讓狗吃話,要給骨頭吃第728章 崇禎的痛點第90章 運動第634章 激戰第90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384章 明軍銃兵真爛第125章 趙家沒人了第639章 終於把他全滅了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346章 全面崩潰第996章 你不背誰背第739章 一戰滅了他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908章 五指山第131章 無價之寶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09章 囤木第401章 調兵抗金第130章 暴利第430章 這人很貪第836章 這樣真的很爽第40章 銅牆鐵壁(7)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163章 鑄炮第621章 斷糧七天第873章 遠遠不如皇上第925章 不慫第100章 大盾第65章 不是精銳不要第874章 信心膨脹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836章 這樣真的很爽第13章 奮戰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781章 天下之大,無容身之地第79章 丁毅挑兵第643章 來,叔叔抱抱第772章 穩步替換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250章 攻城,明軍攻城第889章 如此的太祖?第353章 暴富第284章 萬人敵和人敵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401章 調兵抗金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55章 爲將者,當不和第994章 還要看功夫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472章 另開財源第637章 對捅第579章 潰敗第161章 獨守旅順第24章 大明好男兒第193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1000章 無出其右第710章 橫掃天下的準備第319章 絕望時的選擇第602章 離心離德第898章 假仁假義大幹太祖第291章 多撈好處第437章 粗製濫造第546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銅牆鐵壁(6)第258章 慘烈的大淩河第701章 我丁毅來了,蓋州必破第257章 來的及時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215章 割麥子第851章 皇帝這幾個意思?
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868章 正當防衛?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260章 金州工事第69章 渣男第228章 一萬年第243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33章 攻堡第455章 丁老鼠就會挖坑第614章 石油分餾成功第451章 還沒開始就結束第70章 都是跟大人學的第241章 堆積如山的物資第471章 大增兵第826章 肥個人,虧王國第781章 天下之大,無容身之地第683章 黑暗的一天第604章 大金早亡了第249章 丁老鼠送死而已第102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24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121章 想讓狗吃話,要給骨頭吃第728章 崇禎的痛點第90章 運動第634章 激戰第90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384章 明軍銃兵真爛第125章 趙家沒人了第639章 終於把他全滅了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346章 全面崩潰第996章 你不背誰背第739章 一戰滅了他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908章 五指山第131章 無價之寶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09章 囤木第401章 調兵抗金第130章 暴利第430章 這人很貪第836章 這樣真的很爽第40章 銅牆鐵壁(7)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163章 鑄炮第621章 斷糧七天第873章 遠遠不如皇上第925章 不慫第100章 大盾第65章 不是精銳不要第874章 信心膨脹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836章 這樣真的很爽第13章 奮戰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781章 天下之大,無容身之地第79章 丁毅挑兵第643章 來,叔叔抱抱第772章 穩步替換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250章 攻城,明軍攻城第889章 如此的太祖?第353章 暴富第284章 萬人敵和人敵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401章 調兵抗金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55章 爲將者,當不和第994章 還要看功夫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472章 另開財源第637章 對捅第579章 潰敗第161章 獨守旅順第24章 大明好男兒第193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1000章 無出其右第710章 橫掃天下的準備第319章 絕望時的選擇第602章 離心離德第898章 假仁假義大幹太祖第291章 多撈好處第437章 粗製濫造第546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銅牆鐵壁(6)第258章 慘烈的大淩河第701章 我丁毅來了,蓋州必破第257章 來的及時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215章 割麥子第851章 皇帝這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