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銀行與新錢

這要換成前明,很多人要大叫起來,如此掠奪,何來天朝上國的風範,我大明禮儀之邦,豈能做出這種無恥的事情。

還好呂大器記着現在是大幹,不是大明。

這是爲了大幹百姓,這是爲了大幹百姓,呂大器在心裡默默唸了好幾遍,臉色纔算好看點。

“農業部和交通建設部要督促各地,興修水利,囤田種糧,我大幹不比前明,有的是錢,該花的一定要花,西北地區的耕牛和農具,朝廷可以免費提供,一定要讓天下的百姓,動起來,讓他們看到希望,看到盼頭。”

“臣等遵旨。”

丁毅現在手上錢都用不完,加上後面雲南、安南兩地搶來的,估計有兩三億了。

丁毅打算儘快讓錢流動起來,用後世的話說,那怕搞基建也可以,投入幾千萬搞基建,搞水利,修路,能帶動各行各業和無數百姓的生活。

談完了第一件大事,丁毅說到第二件大事,制定新的統一度衡量。

這件事秦始皇幹過,丁毅要改下。

明朝的一斤大概是後世約594.6克,丁毅就按600克算,並不以後世500克來,因爲後世大員一斤還是600克,香港和澳門甚至日本等都是如此。

簡單說,克是全世界統用的,但斤不是,一斤多少克,各國各地都有自己有標準。

丁毅沿用大明的一斤594.6克,增數克後,設定爲一斤爲600克,並在大幹提出了‘克’的概念。

一斤改爲十兩,即一兩爲十錢,一錢爲六克。

統一度平衡其實也不是很難,因爲以前大明一斤就等於現在大幹一斤,只差了幾克重。

一斤改爲600克,只要民間和官方的秤砣重新打造更換即可。

但在斤之後,丁毅又進行了石和噸的改革,這個就比較麻煩,需要民間慢慢推廣。

明朝時,石即當重量又當容量來算。

明朝一石爲十升,二斛爲一石,一石爲153.5斤。(因爲明朝一斤594.6克,所以相當於後世180多斤左右。)

丁毅將一石定爲200斤,五石爲一噸,只計算重量,容量採用升和斛來計。

這樣改革後,全國統一重量單位,克、錢、兩、斤、石、噸。

而容量關係到物體的密度,和後世一樣,目前水和重量可以互換,其他物資只有靠大學的教學和推廣一步步在全國展開。

而丁毅把石定爲兩百斤後,等於相應的提升了官員的福利和待遇。

一石米比以前更多了,米價也比以前略高了。

同樣改制的還有米和步,從官方和學校開始,先用米代替步,其餘的分米,釐米,裡,公里皆與後世相同。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接受度和通迅,民間需要慢慢推廣,主要是官方和學校先用起來,估計完全推廣取消掉前明的,最少兩三年時間是要的。

制定新的度衡量這件事,現場的內閣成員都很支持,一石改爲兩百斤,每斤比以前還重了幾克,這是變相提升大夥的福利啊,當然通過。

“皇上,何爲銀行?”此時有人提問。

丁毅道:“北宋的時候,民間出現一種交子鋪。”

丁毅一揮手,鍾顯拿了堆材料,給大夥人手一份。

丁毅每次開會,都會發點材料,材料裡寫清楚他們要開會的內容,要做的事情,如何做。

開始大夥有點意外,看了之後,發現這樣挺好的,每個部門要幹什麼事,今天研究什麼事,

爲什麼要研究,有什麼作用,材料裡都寫的清清楚楚,然後大夥一起研究怎麼做更好。

以前上朝開會,就靠大夥的嘴吵來吵去,前面說什麼,後面都能忘了,完全沒有效率。

丁毅現在在皇極殿內上朝,每次都基本在中午之前就能完成一天的議事,非常看重效率。

現場有些官員還是聽過交子鋪的。

早在北宋初期,四川由於交通和礦產產能的原因,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由此誕生的“交子鋪”,便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機構。

交子鋪的操作流程,與今天存款頗爲相似:客戶將不方便攜帶的鐵錢存放在交子鋪,交子鋪給客戶開具存款憑證,隨時爲客戶兌換鐵錢,並依照存款數額和時間收取客戶手續費。交子鋪開具的憑據就是“交子”。

交子由私交子發展成官交子,同樣在北宋。交子逐漸被商人接受。當他們發現不需要每次交易後都要去交子鋪兌換鐵錢時,交子就直接成了交換媒介,承擔起了貨幣的部分職能。

從物物交換到使用錢幣,文明進步了不是一點點。交子使用後,交子鋪發現如果動用一部分儲戶存款並不會影響交子的兌現和店鋪信譽,便有了貸款性質。

原本這交子鋪辦的蠻好的,但後來,北宋的交子由於官家參與,官員們利用權力壟斷和洗錢,走了一段信譽升值到貶值的過程。這直接導致了交子的衰落。作爲金融形式,交子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

“交子有點像大明寶鈔啊。”張慎言看過資料後小聲道:“但又和寶鈔有點不同。”

“交子和大明寶鈔,都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都是官方的參與,交子是官員爲了私利,寶鈔是官方只出不進,毫不道德可言。”丁毅直接道。

大明發行寶鈔,只出不進,發軍餉用寶鈔,收稅卻不承認,甚至不肯要,完全沒有信用和道德,寶鈔自然會失敗。

“銀行類似交子鋪,打個比方,馬士英你要從京城帶一萬銀子到四川,路途遙遠,帶着現銀很不方便。”

“但我們的銀行,在京城有,四川也有分行。”

“你在京城裡存一萬兩銀子,然後拿着憑證,到了四川后,用憑證拿回一萬銀子,一路上不但沒有風險,而且沒有負擔,非常輕鬆。”

丁毅這麼一解釋,衆人自然聽懂了。

歷史上第一家類似銀行的票號叫“日升昌”,原本到1823年在山西,由晉商成立。

所以在這之前,其實是沒有銀票的,所有影視和裡的銀票,都是爲了劇情需要。

有人問,若憑證掉了,或被人搶了,豈不是一樣可以去取。

丁毅則道,你帶着銀子,更容易被搶,更引人注目,一張銀票,那裡都能放,安全很多。

“銀行要辦好,最重要的就是朝廷的信用,銀行官員的素質。”

“所以朕對銀行官員的要求很高,任何人只要做出損害朝廷信用的事,一個字,‘斬’,滿門抄斬,所有財產充公,一個不留。”

羣臣臉色一震,明顯感覺到丁毅想辦好銀行的決心。

但丁毅留了個心眼,他是準備限制皇權,但還得讓兄弟們和自己的後代有錢花。

他制定了前面由朝廷辦銀行,後面開始可以民間開辦的方案。

當然,民間開辦,首先是丁毅自己先幹。

這樣,由商業部下屬的大幹皇家銀行,正式成立。

首任行長爲商業部左侍郎朱向陽兼任。

朱向陽以前是大員巡撫,一直在大員搞經濟,丁毅現在把他調回來,專門搞銀行。

明年年底前要在全省各布政司所在建立分行,後年建到各州府,五年後要保證全國各縣都有。

丁毅說完創辦銀行的事,又揮手。

鍾顯很快又拿過一個盒子,並把其中的東西,一一分發到各人手上。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拿到。

鍾顯先給人一個錢幣。

“這是?”兵問尚書張縉彥滿臉驚喜。

只見他手上的銅錢,和大明朝的銅錢差不多,但這是嶄新的,製造也很精良,紋理又深又清晰。

明朝和清明都有民間甚至日本防制的銅錢在流行,前面也說過到清朝中期, 還有宋朝的銅錢在流行。

民間的百姓們是很認同銅錢的。

丁毅現在制訂了新的‘大幹通寶’。

“大幹通寶,面額一文。”丁毅解釋道:“15枚重一兩,一枚約四克。”

“大幹通寶裡,一克爲銅,三克爲其他金屬。”

嘶,張慎言驚叫:“這不是欺騙百姓?”

你一斤銅造出四斤銅錢,朝廷這是賺黑錢啊,剛剛還說信用的?

“怎麼叫欺騙百姓?”丁毅無語:“大明寶鈔只出不進,那叫欺騙,咱們發出去,同樣的收回來,怎麼叫欺騙?”

丁毅就是降低銅錢的成本,而且明末到現在,全世界都缺銅。

丁毅以前就管個東江鎮,還有多餘的銅用來造炮,現在要管全大幹,恨不能把銅炮融了來造銅錢,所以只能降低成本。

“以後市面上,只有大幹皇家銀行鑄發的銅錢才能流通,其餘的銅錢,不得流通,可以到銀行更換,慢慢把大幹境內,其他的銅錢,全部替換掉。”

而丁毅回收掉這些銅錢後,可以回爐重鑄,一斤鑄四斤,又是爽歪歪。

最關鍵的是,丁毅造的這銅錢,是用水力機牀加蒸汽力量鑄壓出來,紋理非常清晰,很難複製,你就是複製了,真假一眼能看出來。

他正面是大幹通寶四個字,反面有幅畫,還有時間‘1645’。

特別這幾個數字,能鑄造的這麼有紋理,民間是絕對不可能防制出來。

當然,丁毅鑄造的銀幣不只這些。

第706章 火燒興京第336章 決戰櫻花之國(10)第634章 激戰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214章 長生天不長生第199章 儒將丁毅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776章 號召天下兵馬來勤王第457章 欲哭無淚哈齊索第314章 奉巡撫之命令第64章 軍威震盪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216 章 很難開口第227章 就怕他們不喜歡錢第72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03章 絕世神書第283章 前所未有的慘敗第148章 很貴呀第292章 山東金礦第342章 天助太田?第804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856章 開啓民智第998章 臉皮厚第511章 人非聖賢第747章 敗的這麼快第313章 清除豪強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691章 大旱不雨,飛蝗蔽天第906章 金毛虎的威脅第280章 霰彈之威第310章 收降第563章 惡有惡報第478章 獎罰措施第144章 韃子是紙老虎第626章 難得單挑第370章 戰馬不夠第815章 聰明着呢第543章 不要命的打法第550章 地球儀和橡膠第209章 歷史的改變第21章 最公平的決定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142章 真是精兵第380章 速戰速決第600章 誰是主子?第319章 絕望時的選擇第43章 驅明人填坑第55章 爲將者,當不和第682章 顫抖和匍匐第914章 地位不同,想法不同第113章 以後,必將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214章 長生天不長生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174章 朝庭無德第864章 一定不會後悔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124章 賺錢神器第284章 萬人敵和人敵第150章 破城第496章 收放自如第640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100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23章 建奴也挖坑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528章 功高蓋主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266章 金州絞肉機(1)第562章 惡賊李永芳第576章 死守南漢山第558章 我是大清猛將第803章 定安南第374章 6磅野戰炮第857章 考覈第604章 大金早亡了第584章 文明與野蠻的差距第913章 毅哥最近很紅啊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345章 天溝第66章 說得失第138章 蛋盾第363章 送禮是門大學問第325章 炸山第772章 穩步替換第580章 最喜歡這麼幹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813章 聖上你別亂來啊第667章 你們回家,就是對我的支持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012章 又見意外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271章 金州絞肉機(6)第126章 二種方法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127章 跨越時代的機器
第706章 火燒興京第336章 決戰櫻花之國(10)第634章 激戰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214章 長生天不長生第199章 儒將丁毅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776章 號召天下兵馬來勤王第457章 欲哭無淚哈齊索第314章 奉巡撫之命令第64章 軍威震盪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216 章 很難開口第227章 就怕他們不喜歡錢第72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903章 絕世神書第283章 前所未有的慘敗第148章 很貴呀第292章 山東金礦第342章 天助太田?第804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856章 開啓民智第998章 臉皮厚第511章 人非聖賢第747章 敗的這麼快第313章 清除豪強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691章 大旱不雨,飛蝗蔽天第906章 金毛虎的威脅第280章 霰彈之威第310章 收降第563章 惡有惡報第478章 獎罰措施第144章 韃子是紙老虎第626章 難得單挑第370章 戰馬不夠第815章 聰明着呢第543章 不要命的打法第550章 地球儀和橡膠第209章 歷史的改變第21章 最公平的決定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142章 真是精兵第380章 速戰速決第600章 誰是主子?第319章 絕望時的選擇第43章 驅明人填坑第55章 爲將者,當不和第682章 顫抖和匍匐第914章 地位不同,想法不同第113章 以後,必將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214章 長生天不長生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174章 朝庭無德第864章 一定不會後悔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124章 賺錢神器第284章 萬人敵和人敵第150章 破城第496章 收放自如第640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100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23章 建奴也挖坑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528章 功高蓋主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266章 金州絞肉機(1)第562章 惡賊李永芳第576章 死守南漢山第558章 我是大清猛將第803章 定安南第374章 6磅野戰炮第857章 考覈第604章 大金早亡了第584章 文明與野蠻的差距第913章 毅哥最近很紅啊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345章 天溝第66章 說得失第138章 蛋盾第363章 送禮是門大學問第325章 炸山第772章 穩步替換第580章 最喜歡這麼幹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813章 聖上你別亂來啊第667章 你們回家,就是對我的支持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012章 又見意外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271章 金州絞肉機(6)第126章 二種方法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127章 跨越時代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