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俊傑匯京城

求訂閱!

*

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天下舉子聚會京城。這是大熱鬧,有不服的,有慕名的,有惺惺相惜的……

在這種大熱鬧期間,怎麼可能沒有文會?

不僅有文會,而且舉辦文會的規模還不小,頻率還很快,甚至有的文會還能夠邀請到一些翰林出席文會爲一衆舉子評判文章。一旦有這樣的文會出現,便會立刻成爲京城內舉辦的最大文會之一。

這是因爲凡是翰林,都是曾經在會試中名列前茅的才子,這樣的人學識自然淵博,他們的評判對每個人的文章都有着提升的價值。

翰林!

實際上就是一個清貴的工作,平時的工作很輕,粗俗地講就是一批閒着蛋痛的人,這些人也樂得參加這些文會,在文會中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當有人提出請翰林們預測誰會是本屆會試的會元,還有一甲名次的時候,這些人也毫不顧忌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只不過大明文風鼎盛在南方,往屆這些會元都會出現在南方,那些翰林之間的爭執只會在發生在幾個南方舉子中間。

這種爭執往往帶有很明顯的傾向性,每個翰林都會比較傾向於自己家鄉的舉子,今年也是如此,不過是在衆南方候選舉子中多了一個北方人,那就是羅信羅不器。

雖然如今的羅信被士林視爲大儒,但是依舊有很多人不服,尤其是大明翰林。這些翰林都是學識過硬之人,而且自視甚高,他們不否認《孔孟合璧》經義深奧,《陽林百篇》篇篇精妙,《陽林詩詞集》更是妙筆生花。但是,這只是聞名,卻並沒有見人。

這個世上多的是見面不如聞名!

而且從大明的傳統來看,這爭奪狀元的人也從來沒有北方舉子什麼事情。究其根本來說,羅信的年齡還是太小了,成名的速度也太快了,雖然士林對羅信的三本書沒話說,但是心中對羅信卻不服,甚至有着懷疑,懷疑那三本書是不是他所寫,只是因爲之前《孔孟合璧》問世之後,羅信的一個陽林居士的名字讓天下士林沒有想到會是羅信而大加讚賞,到了知道是羅信的時候,卻也收不住口了。

所以,他們依舊傾向於是他們南方舉子獲得會元,甚至在心中渴望南方舉子獲得會元,狠狠地扇羅信的臉。

怎麼樣?

你一個大儒也考不過我們南方舉子吧?

今年爭奪一甲三人的候選人經過了翰林們的爭執,最後基本統一,總共有五個人具有競爭力。南方四人,北方一人。

南方四人分別是徐時行,王錫爵,餘有丁和戚元佐,而北方一人爲羅信。

徐時行即申時行,蘇州府長洲人,後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喜劇,喚作《庵堂認母》說的就是徐時行。

蘇州南濠鉅富申貴升娶吏部尚書張國勳之女爲妻,婚後感情不和。一日申貴升去虎丘遊玩,偶遇法華庵尼姑志貞,二人一見鍾情,於是申就留住庵中不思歸家,最後不幸病死庵中。此時志貞已身懷六甲,最後產下一子,取名申時行。志貞因畏人言,在申時行襁褓中裹上血書及申貴升遺物玉蜻蜓扇墜,讓庵裡幹什活的婆婆深夜送子歸還申府。但婆婆在路上受驚,竟將孩子棄于山塘街桐橋頭。豆腐店店主朱小溪恰好路過,便將其抱回撫養。不久豆腐店毀於大火,因生活困苦,朱小溪無奈將孩子賣給蘇州離任知府徐上珍,徐無兒子因而視爲己出,即改名爲徐時行,後又按徐氏排行取名爲元宰。

徐時行生性聰慧,在徐上珍的精心培養下,才華橫溢,遠近聞名。十六年後,徐時行得中鄉試第一名,不久,徐時行將從東陽赴京殿試,此時徐上珍將其母智貞所書血書和玉蜻蜓扇墜交給徐時行,並告訴其身世。徐時行在血書中讀出親生母親爲法華庵尼姑志貞(一作智貞),遂在赴京途中轉道法華庵,憑玉蜻蜓扇墜與親生母親相認。

也就是說,按照歷史的進程,這徐時行就是本屆會試的會元,更是本屆殿試的狀元。

王錫爵,生於明嘉靖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字元馭,號荊石,明代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

王錫爵出生於名門望族,太原王氏。其先祖在元末“紅巾起義”中,爲躲避戰火,棄官逃到江南,後來其中的一支在明代弘治年間進入太倉。王錫爵之祖王涌善於經營成爲當時太倉鉅富。其父王夢祥早年中過秀才,入過南監爲監生,後因官司糾紛被迫棄儒經商操持家業,但立志把兩個兒子培養成材。王錫爵不負父祖之望,在嘉靖四十一年會試名列第一(會元),廷試名列第二(榜眼)。後來其子王衡在順天鄉試名列第一,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高中進士及第第二名,被時人譽爲“父子榜眼”。王錫爵的後代不乏科場得意者,其家族延續到清代成爲名符其實的簪纓世家。

也就是說按照歷史進程,王錫爵就是本屆會試的第二名,殿試中的榜眼。

餘有丁,寧波東錢湖,餘有丁生平性闊,尤喜賓客,不設城府。按照歷史進程應該是本屆探花。

戚元佐,字希仲,號中嶽,南方嘉興人,長於詩文,又善書、畫。本屆二甲第一名。

要不說翰林沒有白給的,這四個南方人是被衆翰林挑選出來爭奪本屆會元有力的爭奪者,而且最終也是這四個人中的徐時行奪得了會元。只是如今多出了一個羅信羅不器,一個北方人。

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南方舉子前往徐時行,王錫爵,餘有丁和戚元佐處拜訪,這些拜訪者中有的是慕名的,有的請教的,有的是來挑戰的,有的純屬來看熱鬧的。無論是來做什麼的,這四個人都是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漸漸地風頭日盛,被南方舉子視爲領頭人。

而北方舉子卻絡繹不絕地來拜訪羅信,不管北方舉子心中做何想,羅信已經成爲北方舉子的依仗,他們都渴盼着羅信能夠這次奪得狀元,爲北方爭一口氣,所以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並沒有像南方舉子向徐時行那般挑戰,而是前來激勵羅信,讓羅信務必奪得會元,特別是晉陽府那些舉子,更是激情澎湃,讓羅信心中哭笑不得。

*

求!求!

*

*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辦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走御道第1499章 禮部尚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做戲第八章 還能不能愉快地抓鳥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勇的猶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守有的震驚第一百九十六章 對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相聚第1477章 陪朕入宮第四百七十五章 美聯會第九百四十四章 商議外放第七百一十三章 爭田第1451章 申斥第1361章 講道理第九百十十九章 召見第二十六章 財源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奴第九百六十八章 劉守有來訪第二百二十六章 趕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夜回府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翻臉第1543章 皇帝親臨第1293章 推演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動起來的國子監第1533章 草原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微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流寇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忍三江感言第一百六十一章 怎麼賺錢?第九百一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六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六十五章 攤牌第1474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八十一章 打劫第九百八十九章 上刑第八百六十四章 製造第二百六十八章 女婢的彈性也很好第1387章 第十寨第五百六十九章 呵斥第1429章 大明官員的艱辛第1326章 罷黜第1412章 對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說服陸鼎第四百零一章 落寞第一百三十七章 拜訪第五百零六章 張居正第1432章 羅醫生第六百零四章 計劃第1380章 夜襲第一千零八十章 奸臣還是賢臣第七百三十一章 鬥金花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暗子陸鼎第一百三十一章 等着吃棗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林昌的亢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返京三江感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徐魯卿的反應第1352章 第一寨第三百零六章 崩潰第五十二章 抓魚第1315章 兵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糧第1564章 離去第九百九十八章 望東南第九十四章 書生雲集第八百零七章 京城亂第二百六十章 境界的提升第五百五十九章 鍾金的困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和光同塵第二百六十四章 心學門人第1450章 天牢第四百七十九章 退還蓮逕返逍遙第八百一十六章 賞金丹第三章 關刀第1292章 再見俞大猷第八百一十七章 金丹這麼貴重?第五百零九章 面聖第五百三十一章 震驚第1288章 旅途第四百四十三章 訊第一百一十二章 脫胎換骨第六章 斯文敗類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蹤第八百一十一章 朝堂第六百二十七章 取得信任第1552章 開戰第二百一十章 失去第四十章 童試第1503章 召集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階光臨詹事府第四十五章 西市第四百零三章 送別第八百一十三章 陛下,您幸福嗎?第九百九十七章 東南亂第八百八十章 算賬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事
第五百四十二章 辦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走御道第1499章 禮部尚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做戲第八章 還能不能愉快地抓鳥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勇的猶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守有的震驚第一百九十六章 對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相聚第1477章 陪朕入宮第四百七十五章 美聯會第九百四十四章 商議外放第七百一十三章 爭田第1451章 申斥第1361章 講道理第九百十十九章 召見第二十六章 財源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奴第九百六十八章 劉守有來訪第二百二十六章 趕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夜回府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翻臉第1543章 皇帝親臨第1293章 推演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動起來的國子監第1533章 草原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微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流寇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忍三江感言第一百六十一章 怎麼賺錢?第九百一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六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六十五章 攤牌第1474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八十一章 打劫第九百八十九章 上刑第八百六十四章 製造第二百六十八章 女婢的彈性也很好第1387章 第十寨第五百六十九章 呵斥第1429章 大明官員的艱辛第1326章 罷黜第1412章 對策第六百九十一章 說服陸鼎第四百零一章 落寞第一百三十七章 拜訪第五百零六章 張居正第1432章 羅醫生第六百零四章 計劃第1380章 夜襲第一千零八十章 奸臣還是賢臣第七百三十一章 鬥金花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暗子陸鼎第一百三十一章 等着吃棗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林昌的亢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返京三江感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徐魯卿的反應第1352章 第一寨第三百零六章 崩潰第五十二章 抓魚第1315章 兵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糧第1564章 離去第九百九十八章 望東南第九十四章 書生雲集第八百零七章 京城亂第二百六十章 境界的提升第五百五十九章 鍾金的困難第六百六十一章 和光同塵第二百六十四章 心學門人第1450章 天牢第四百七十九章 退還蓮逕返逍遙第八百一十六章 賞金丹第三章 關刀第1292章 再見俞大猷第八百一十七章 金丹這麼貴重?第五百零九章 面聖第五百三十一章 震驚第1288章 旅途第四百四十三章 訊第一百一十二章 脫胎換骨第六章 斯文敗類第二百九十九章 跟蹤第八百一十一章 朝堂第六百二十七章 取得信任第1552章 開戰第二百一十章 失去第四十章 童試第1503章 召集第九百二十一章 徐階光臨詹事府第四十五章 西市第四百零三章 送別第八百一十三章 陛下,您幸福嗎?第九百九十七章 東南亂第八百八十章 算賬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家事